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骨性頸靜脈孔區(qū)的顯微解剖目的通過研究頸靜脈孔(JugularForamen,JF)的位置、組成、形態(tài)、大小及其與周圍骨性結構的關系,尋找臨床手術解剖學標志,為臨床手術提供解剖學基礎。 方法;顯微鏡下觀察20例成人頭顱顱骨標本JF的位置、組成、形態(tài),并測量其大小及與周圍骨性結構的距離關系。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并對所觀察的解剖結構用數碼相機拍照記錄。 結果;JF位于顱底枕髁的前外側和巖骨的后內側,左右各一。JF呈不
2、規(guī)則三角形。內口75%右側大于左側,外口85%右側大于左側。巖骨和枕骨向JF內發(fā)出頸靜脈內突(intrajugularpress,IJP)并凸入孔內,10%JF中兩側的IJP相互融合形成骨橋。JF的前外側壁有三角形的隱窩—錐形窩,后外側是膨大的骨性穹隆陷窩—頸靜脈窩,73.9%髁管內口位于JF后外部的后內側緣。 JF的毗鄰結構:JF外口的前方有頸動脈管外口和巖斜下間隙;外側為莖突、莖乳孔以及稍遠處的乳突。乳突、莖突、頸動脈管外口
3、幾乎成一直線;內側緊鄰舌下神經管外口和枕髁。枕髁后緣至舌下神經孔內口的距離約8.15mm;后方為枕骨頸突,形成了JF的后緣。JF內口的前上端接巖下竇溝,后外側端接乙狀竇溝。上有內耳門;外上有前庭水管外口;內側有頸靜脈結節(jié)。頸靜脈結節(jié)下有舌下神經管內口。 結論;1、JF是由枕骨和顳骨巖部合圍的一個骨性管道,多數是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多數右側大于左側。 2、鼓乳裂可以定位莖乳孔及JF外側壁;枕骨頸突是確定JF后壁的標志。
4、 3、熟悉JF及其周圍結構的解剖關系,可以很好的理解和治療該區(qū)疾病。; 第二部分膜性頸靜脈孔區(qū)的顯微解剖目的通過研究JF的血管、神經和硬膜等結構及與周圍結構的解剖關系,為臨床手術治療JF區(qū)疾病提供顯微解剖學資料。 方法;10例成人帶頸頭顱濕標本用彩色乳膠灌注后,用改良枕下極外側經頸靜脈孔入路逐層解剖,鏡下研究JF的血管、神經和硬膜等結構及與周圍結構的解剖關系。對所測量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并對每一層的解剖結構用數碼相機照
5、相記錄。 結果;JF內口的硬膜圍繞神經呈漏斗狀深入JF內,形成兩個神經通道:前內的舌咽通道有Ⅸ神經通過,后外的迷走通道有Ⅹ、Ⅺ神經穿過。其間被一恒定的硬膜隔分開,其寬度因人而異,約在0.7~5.2mm之間,3例以骨橋被覆硬膜作為間隔。在Ⅰ型骨橋中,JF內口兩個通道之間的硬膜較寬,此時前內側部有乙狀竇末端和Ⅸ神經,后外側部有Ⅹ、Ⅺ神經和頸靜脈球通過;Ⅱ型骨橋中,兩個通道間的硬膜較窄,而迷走通道與乙狀竇末端間的硬膜比較寬,前內側部有
6、巖下竇(inferiorpetrosalsinus,IPS)末端、Ⅸ、Ⅹ、Ⅺ神經通過,后外側部只有頸靜脈球通過。在無骨橋的JF中,Ⅸ、Ⅹ、Ⅺ神經進入JF以后,神經之間有疏松結締組織相連,并沒有明顯的結構將JF分割。 Ⅸ神經每側以2~4條根絲起于腦橋、延髓的尾端,分背側根和腹側根。舌咽神經上神經節(jié)位于錐體窩,10%此神經節(jié)缺如;下神經節(jié)較大,為卵圓形,位于頸靜脈孔下部的巖小窩內,發(fā)出舌咽神經鼓室支(Jacobson’s神經),在J
7、F外口處為一致密結締組織固定于骨緣、頸內動脈和頸靜脈球/頸內靜脈交界處;Ⅹ神經根絲最多,發(fā)出時每側有12~15支。Ⅹ神經最上根絲與舌咽最下根絲間往往有2.0mm間隔區(qū)。Ⅹ神經進人JF即膨大為球形的上神經節(jié)。上神經節(jié)發(fā)出Ⅹ顱神經耳支(Arnold’s神經)并接受Ⅸ顱神經下神經節(jié)的纖維。出JF后約10mm處即膨大呈長圓型的下神經節(jié)(節(jié)狀神經節(jié)),下行轉入頸內動脈和頸內靜脈之間被包繞在頸動脈鞘內;Ⅺ神經由顱根和脊髓根組成,70%腦根和脊髓根在
8、JF處合成一干。Ⅺ神經和Ⅹ神經關系密切,特別在迷走神經上神經節(jié)部位,不易分離。70%IPS經過Ⅸ與Ⅹ神經之間。80%IPS分1~3支匯入頸靜脈球; 結論;1、術前對JF進行CT、MRI等檢查,依據Ⅸ~Ⅺ顱神經出JG的不同對JF進行劃分,比較合理。 2、術前熟悉Ⅸ、Ⅹ、Ⅺ顱神經的解剖特點是術中識別、保護和精確分離這幾個神經的基礎。 3、熟悉頸靜脈球和周圍結構的解剖關系,同時注意高位頸靜脈球是JF區(qū)手術的關鍵部分。;
9、 第三部分改良頸靜脈孔入路的顯微解剖目的研究改良枕下極外側經頸靜脈孔入路切除顱內外溝通型腫瘤的技術及其暴露范圍。 方法;同第二部分。 結果;用起于乳突尖,沿上項線,彎向內側,于枕外粗隆下,沿枕后正中至C4水平的“?!毙纹ぐ昵锌?。分層解剖淺深層肌肉,可以以胸鎖乳突肌深面Henry脂肪間隙為標志保護副神經;以二腹肌后腹為標志保護枕動脈;以二腹肌后腹、鼓乳切跡及莖突為標志保護面神經;以枕下三角和橫突為標志可以定位椎動脈
10、水平段;頭外側直肌可以定位JF后壁,切除后暴露后組顱神經、頸內動脈、頸內靜脈;以橫突和肩胛提肌為標志可以確定VAC2~C1段及保護后組顱神經、頸內靜脈、頸內動脈。磨開C1橫突孔后部骨質,骨膜下分離枕動脈,前開枕動脈,切除橫突。枕下開顱,磨除頸突和部分枕髁可以暴露JF后壁;以髁導靜脈為標志磨除頸靜脈結節(jié)暴露JF內側壁;磨除乳突,巖骨鼓部,以鼓乳切跡為標志輪廓化面神經可以暴露JF的外側壁。還可以根據病情和手術需要磨除更多的巖骨。 結
11、論;1、二腹肌后腹、鼓乳切跡及莖突可以確定面神經;枕下三角和橫突可以定位VA第三段;頭側直肌可以確定JF后壁及暴露后組顱神經、頸靜脈球、頸內靜脈;橫突和肩胛提肌可以確定VA第二段及保護后組顱神經、頸內靜脈、頸內動脈。熟悉本入路的解剖標志和JF區(qū)重要結構之間的關系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很好的幫助。 2、切除頸靜脈突是本入路顯露JF的關鍵,切除更多枕髁不能使JF區(qū)的顯露程度顯著增加。 3、本入路能從內、外、后、下等方向充分暴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頸靜脈孔區(qū)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頸靜脈孔區(qū)應用顯微解剖學及頸靜脈球體瘤切除的手術入路的研究.pdf
- 枕下遠外側入路到達頸靜脈孔區(qū)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頸靜脈孔區(qū)解剖
- 頸靜脈孔區(qū)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頸靜脈孔區(qū)顯微解剖及手術入路研究.pdf
- 經遠外側入路頸靜脈孔區(qū)的顯微解剖.pdf
- 頸靜脈孔區(qū)域及其手術入路的量化顯微解剖研究.pdf
- 海綿竇區(qū)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巖斜區(qū)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聯合高頸位入路改良頸靜脈孔區(qū)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乙狀竇后“鎖孔”入路及頸靜脈孔區(qū)的顯微解剖與臨床研究.pdf
- 頸靜脈孔的解剖及臨床應用
- 頸靜脈結節(jié)的顯微解剖與臨床應用研究.pdf
- 眶上裂區(qū)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蝶鞍區(qū)腫瘤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頸靜脈孔區(qū)腫瘤的顯微手術治療及手術入路研究.pdf
- 拇趾靜脈解剖學研究.pdf
- 大腦外側裂區(qū)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pdf
- 頸靜脈孔區(qū)啞鈴型腫瘤手術入路及相關解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