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血清IL-22及IL-37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與背景:
  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性脊神經和周圍神經的脫髓鞘疾病,由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共同介導,又稱為對稱性多神經根炎或急性特發(fā)性多神經炎。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上升性對稱性麻痹、四肢軟癱,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細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損傷中起到啟動、維持和調節(jié)的作用,細胞因子在GBS及其動物模型ENA中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經大量實驗研究表明,免疫性疾

2、病的發(fā)展與轉歸是由促炎性細胞因子及抑炎性細胞因子介導的Th1/Th2型細胞間平衡的改變造成的。白細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最近發(fā)現的IL-10細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員之一,NK細胞、γδT細胞、LTi細胞、Th17細胞、Th22細胞均可產生IL-22,其中Th17細胞是一種CD4+T效應細胞,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IL-2、IL-17A、IL-17F、IL-22,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炎的小鼠模型(EAE)中

3、,IL-17mRNA基因水平和蛋白質水平均升高,IL-22及IL-17在多種體外試驗及動物模型中被證實可相互協(xié)同,共同參與促炎性免疫反應,同時,在腫瘤細胞中,IL-22可誘導結合珠蛋白、血清淀粉樣蛋白、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等急性反應期蛋白的產生。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是IL-1細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員之一,IL37在巨噬細胞或上皮細胞內表達,可以抑制TLR誘導的促炎因子IL-1α、IL-1β、IL-18、IF

4、N-γ和TNF-α的產生、釋放以及促進樹突狀細胞的活性,也可以促進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的表達,從而有效的抑制免疫應答。此次研究通過檢測GBS患者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清中IL-22及IL-37的濃度,探討這兩種細胞因子在GBS發(fā)病及轉歸的過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為新的GBS治療方案提供進一步的理論基礎。
  資料和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間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GBS患者共51例,其中男

5、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8~74歲,平均(42.00±18.23)歲。所有入選的GBS患者均經過我院神經內科兩名以上醫(yī)師詳細詢問病史、神經系統(tǒng)??企w檢、肌電圖檢查及腦脊液檢測,檢查結果符合Asbury等于1990年制定的診斷標準,然后對所有入選患者進行Hughes評分來評測疾病的嚴重程度。選取同一時期在我院門診體檢的健康志愿(HealthyControl,HC)者31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8~66歲,平均

6、(40.61±18.23)歲。抽血前無手術史、免疫治療史,無感染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實驗組和對照組年齡及性別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采血前,每位健康人及患者需禁食、禁水10小時以上。在第二日清晨抽取肘靜脈血3ml,隨后置于真空采血管中(無抗凝劑),放入-80℃冰箱備用。GBS患者組均于急性期(起病1~14天)和恢復期(起病30~60天)分別采集肘靜脈血標本。健康對照組僅采集一次靜脈血標本。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方法

7、(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測定血清中IL-22和IL-37的水平。采用SPSS17.0軟件包處理所有數據,應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定量資料。運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兩組定量資料的比較,運用Spearman相關系數分析兩組定量資料的相關性,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多組定量資料的比較,隨后采用組間比較(LSD檢驗)法,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8、r>  1.GBS患者組急性期、恢復期與對照組血清IL-22水平的比較:GBS患者組急性期血清IL-22水平(110.70±24.37)ng/L較恢復期(78.32±11.68)ng/L顯著升高,P=0.001;較對照組(75.62±15.00)ng/L顯著升高,P=0.000;GBS患者組恢復期血清IL-22水平雖有所下降,但仍較對照組升高,P=0.030。
  2.GBS患者組恢復期、急性期與對照組血清IL-37水平的比較:G

9、BS患者組恢復期血清IL-37水平(84.38±6.67)ng/L較急性期(62.80±9.29)ng/L顯著升高,P=0.004;較對照組(57.82±16.11)ng/L顯著升高,P=0.000;GBS患者組急性期血清IL-37水平雖較恢復期降低,但仍較對照組升高,P=0.039。
  3.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的關系: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22水平與Hughes評分顯著相關,r=0

10、.803,P=0.001;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37水平與Hughes評分無明顯相關性,r=-0.246,P=0.082。
  4.GBS患者恢復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的關系:GBS患者恢復期血清中IL-22水平與Hughes評分無明顯相關性,r=0.029,P=0.839;GBS患者恢復期血清中IL-37水平與Hughes評分顯著相關,r=-0.766,P=0.000。
  5.各類型GBS患

11、者急性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的比較:脫髓鞘+軸索型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水平(141.13±23.45)ng/L較軸索型(108.41±9.25)ng/L升高,P=0.002,較脫髓鞘型(90.45±3.62)ng/L顯著升高,P=0.000,軸索型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水平較脫髓鞘型升高,P=0.004;脫髓鞘+軸索型、軸索型、脫髓鞘型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37水平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3.098P=0.0

12、54。
  6.各類型GBS患者恢復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的比較:脫髓鞘+軸索型、軸索型、脫髓鞘型患者恢復期血清中IL-22水平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473P=0.626;脫髓鞘型GBS患者恢復期血清IL-37水平(90.10±3.72)ng/L,較軸索型(84.44±3.06)ng/L升高,P=0.010,較脫髓鞘+軸索型(75.52±3.30)ng/L顯著升高,P=0.000軸索型GBS患者恢復期血清IL-37

13、水平,較脫髓鞘+軸索型升高,P=0.005。
  結論:
  1.IL-22在GBS患者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中的表達水平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推測IL-22可能參與GBS免疫應答。GBS患者急性期IL-22水平較恢復期升高更顯著,考慮IL-22可能主要在免疫應答起始階段起促炎作用。
  2.IL-37在GBS患者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中的表達水平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考慮IL-37可能參與GBS免疫應答。GBS患者恢復期IL-3

14、7水平較急性期升高更顯著,考慮IL-37可能主要在疾病恢復期起抑炎性作用。
  3.IL-22在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的表達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IL-22水平越高,病情越重;IL-37在GBS患者恢復期血清中的表達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IL-37水平越高,病情越輕。
  4.GBS患者急性期IL-22升高可能參與髓鞘脫失及軸索的損害,其顯著升高可能提示預后不良,GBS患者恢復期IL-37升高可能參與髓鞘及軸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