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交感反應和r-R間期變化率評估雙相障礙的臨床治愈.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雙相障礙(Bipolardisorder,BD)是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又有抑郁發(fā)作的一類心境障礙。多數(shù)患者有反復發(fā)作傾向,每次發(fā)作多可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1980年Angst等人的縱向隨訪研究表明,24%的雙相障礙患者在發(fā)作間期有殘留癥狀。雙相障礙患者的殘留癥狀主要包括認知癥狀、情感癥狀、社會功能及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癥狀等。研究表明,雙相障礙的高復發(fā)率與殘留癥狀有關。
  臨床治愈是治療的目標,也是

2、減少復發(fā)率的最重要因素。評估雙相障礙是否臨床治愈,目前主要依據(jù)相關量表的評分,如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評分≤7分、漢密頓焦慮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7分、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ManiaRatingScale,BRMS)≤5分等。但臨床發(fā)現(xiàn),即使量表評分達到臨床治愈,患者仍可能存在殘留癥狀,甚至是核心癥狀,因此

3、目前采用量表評估臨床治愈的特異性仍不清楚。大部分指南指出,當患者處于臨床治愈后,雙相障礙仍需要1~2年的維持治療,其根據(jù)來自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因此,如何明確目前評估臨床治愈方法的敏感性、特異性,對指導維持治療,減少復發(fā)率有重要的意義。
  雙相障礙患者的殘留癥狀中有較多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表現(xiàn),如睡眠障礙、出汗、食欲減退、性功能障礙、心臟和胃腸道的感覺異常。一些研究證實,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與5-HT、NE功能的紊亂有關;而目前治療雙相障

4、礙的藥理機制主要是調節(jié)神經(jīng)遞質,可以達到改善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癥狀;因此,自主神經(jīng)功能是否正??梢宰鳛樵u估雙相障礙是否達到臨床治愈的一種手段。皮膚交感反應(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和R-R間期變化率(R-Rintervalvariation,RRIV)是常被用來評估交感和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非侵入性電生理檢查。目前已有研究將SSR作為評估抗抑郁治療效果的一項敏感、易行的神經(jīng)電生理學檢查指標,但仍未應用于雙相障

5、礙患者的療效觀察中。我們假設:隨著治療的進展,患者臨床癥狀的完全緩解,那么患者的SSR、RRIV也可以恢復正常。
  目的:
  采用SSR和RRIV值的變化,觀察量表評估臨床治愈的靈敏度、特異度。
  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研究的方式,對符合入組標準的雙相障礙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年±1月后SSR、RRIV各參數(shù)的變化,與HAMD、HAMA、BRMS進行相關性分析,觀察HAMD、HAMA、BRMS作為臨床治愈評

6、估標準的靈敏度、特異度。
  1.對象
  對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所有門診病人資料進行篩查,選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ICD-10)雙相障礙診斷標準的首診患者478例,根據(jù)設定的入組標準,最后選取26例雙相障礙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齡18-65歲。其中輕躁狂1例,雙相抑郁18例,雙相緩解狀態(tài)5例,雙相混合狀態(tài)2例。
  2.統(tǒng)計分析
  入組的雙相障礙患者中

7、,有2例治療前未引出下肢SSR波形,治療后可引出;其余24例治療前后均可引出SSR波形。所有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排除2例SSR波形未引出者。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對入組患者的初診和治療1年±1月的SSR、RRIV各參數(shù)與正常參考值進行比較,各參數(shù)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單樣本均數(shù)的t檢驗;對治療前后SSR、RRIV、HAMD、HAMA、BRMS進行比較,采用配對樣本均數(shù)的t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及線性回歸分析,考察SSR、R

8、RIV治療前后變化與HAMD、HAMA、BRMS變化的相關性,以及治療后SSR、RRIV與HAMD、HAMA、BRMS的相關性。分別以SSR、RRIV、SSR&RRIV為評估治愈標準,分析HAMD、HAMA、BRMS量表評估雙相障礙臨床治愈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正確率及Youden指數(shù),并進行ROC曲線分析。
  結果:
  (1)與正常參考值比較,24例雙相障礙患者治療前上肢SSR潛伏期明顯延長,R%明

9、顯增高,D%-R%(差值)、D%:R%值(比值)明顯降低,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下肢SSR波幅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治療前后比較,治療后R%、HAMD、HAMA、BRMS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相關分析顯示:治療前后SSR、RRIV的各參數(shù)的差值與HAMD、HAMA、BRMS的差值無相關性。治療后下肢SSR潛伏期與HAMA存在相關性;進一步線

10、性回歸分析表明呈線性正相關(F=4.449,P=0.047),相關系數(shù)0.41。
  (4)根據(jù)量表評估是否達到臨床治愈,將雙相障礙患者分為兩組:治愈組17人,未治愈組7人。對治愈組和未治愈組的各參數(shù)分別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并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及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治愈組:上肢SSR波幅與BRMS呈線性正相關(F=5.644,P=0.031)相關系數(shù)0.523。R%與BRMS呈線性正相關(F=9.383,P=0.

11、008)相關系數(shù)0.62。未治愈組:D%-R%與HAMA呈線性負相關(F=7.401,P=0.042),相關系數(shù)-0.773。D%與BRMS呈線性負相關(F=20.586,P=0.006),相關系數(shù)-0.897。R%與BRMS呈線性負相關(F=11.168,P=0.021),相關系數(shù)-0.831。
  (5)以同時符合HAMD≤7分、HAMA≤7分、BRMS≤5分為判斷雙相障礙臨床治愈的標準,結果治療后達到臨床治愈的患者有17例。

12、以SSR、RRIV、SSR&RRIV正常值作為評估雙相障礙治愈的金標準,評估HAMD、HAMA、BRMS量表判斷臨床治愈的靈敏度為73.7%~80%,特異度為33.3%~44.4%,正確率54.2%~66.7%,Youden指數(shù)8.3%~24.4%,ROC曲線下面積為0.542~0.622。
  結論:
  (1)與正常人比較,雙相障礙患者的上肢SSR潛伏期延長,R%增高,D%-R%、D%:R%值降低。
  (2)H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