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B1、ATF6mRNA在家族性肌萎縮側索硬化模型hSOD1G93A轉基因小鼠中的表達變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是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的一種,屬于運動神經元病的范疇,上下運動神經元均會受累,該疾病起病隱匿,發(fā)病前期??梢猿霈F肢體疲乏、運動耐力下降等非特異性的癥狀,繼而出現肢體遠端無力并逐漸向肢體近端及軀干、頭頸肌肉延伸,出現肢體癱瘓、肌肉萎縮,并最終因呼吸肌無力致呼吸衰竭或肺部感染而死亡。ALS的發(fā)病率約為1.5/10萬,其中約10%的患者具有家族遺傳性(fALS),另外大部分病例為散發(fā)性(s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2、的發(fā)病機制涉及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運動神經元病的共同特點:病因不明、療效不好、預后不良。
   通過對占該疾病少數比例的家族性肌萎縮側索硬化(fALS)患者研究發(fā)現,fALS中包含多種基因突變,其中銅/鋅過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TDP-43基因以及FUS/TLS基因突變已經被證實,可以對一部分ALS的發(fā)病做出解釋。而其中SOD1的基因突變與ALS的相關性研究最為深入,ALS1是ALS病人中含有SOD1的基因突變的一

3、種亞型,這類患者約占fALS的20%。SOD1基因位于人類21號染色體上,包含5個外顯子和4個內含子,迄今發(fā)現的與ALS有關的SOD1突變已經超過100種,其上的5個外顯子中均有突變位點被發(fā)現,主要突變形式為錯意和缺失等點突變,這些突變基本以常染色體顯性形式被遺傳?;谝陨蟂OD1基因突變與ALS的相關性,目前,人類已經成功將人SOD1基因轉入到小鼠體內,培養(yǎng)了hSOD1G93A轉基因小鼠,隨著研究的進展,該動物模型逐漸成熟,已經受到國

4、際上的廣泛認可。
   關于ALS的發(fā)病機制有很多學說,如基因突變、氧化應激等學說,最近國內外研究提出了內質網應激理論。內質網存在于所有哺乳動物的細胞質中,它是一個封閉的、由內膜折疊而成的管道系統(tǒng),因其顯微結構呈網狀,故稱為內質網,內質網是細胞內最大的亞細胞器,承擔細胞內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時也參與到其他細胞成分如線粒體、細胞核的病理過程中。目前對ALS病人及實驗動物的研究已經初步證實內質網應激與ALS的發(fā)病機制相關。

5、   正常情況下內質網可以監(jiān)控蛋白質的質量并參與細胞內的鈣離子調節(jié)。當細胞受到內源性或外源性的打擊時,蛋白質加工運輸發(fā)生紊亂,可以產生大量未折疊或者錯誤折疊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聚集在內質網中,即表現出未折疊蛋白反應(UPR)。當錯誤蛋白超出內質網的負荷時,可以激活內質網應激,適當的內質網應激可以起到細胞保護功能,但細胞中發(fā)生過度的內質網應激則可以引起細胞功能障礙,甚至細胞凋亡。
   內質網上有三種跨膜蛋白,分別為IRE1(i

6、nositol-requiring enzyme1)、ATF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6)和PERK(PKR-like ER kinase)。發(fā)生內質網應激時,這三種蛋白分別與內質網伴侶分子GRP78/BIP分離而被激活,繼而分別介導三條通路。其中活化的IRE-1產生核酸內切酶活性,對其下游XBP1的前體mRNA進行剪接,編碼剪接的XBP1(sXBP1)蛋白,而活化的ATF6被轉移到高爾基體水解形

7、成的活化的p50-ATF6。sXBP1及p50-ATF6可以進入細胞核,激活ERS反應元件(ER stress response element,ERSE)誘導內質網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促進錯誤蛋白的正確折疊。PERK通路在內質網應激發(fā)生后,發(fā)生自身磷酸化,進而磷酸化轉錄起始因子eIF2α,使細胞中廣泛的蛋白正常翻譯下調,從而減輕內質網處理蛋白的負荷。
   本實驗小組在前期的研究中發(fā)現,內質網應激發(fā)生時,三條通路上均有相應指標

8、(sXBP1、p50-ATF6、p-eIF2α等)蛋白水平的改變,本實驗旨通過對hSOD1G93A轉基因小鼠中XBP1、sXBP1及ATF6等的mRNA進行實時定量RT-PCR測定,以期了解各內質網應激通路中相關指標的變化,并了解應激起始于mRNA水平,或起自蛋白水平。
   方法:
   第一部分:實驗小鼠的獲得及基因篩定
   選取半合子雄鼠B6SJL-Tg(SOD1-G93A)1Gur/J與B6SJLF1/

9、J+/+的雌鼠進行配種,獲得子代小鼠,用剪取少許小鼠尾尖的方法,獲取子代小鼠的DNA,利用PCR反應進行突變基因的擴增,并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分析,分別得到含有hSOD1G93A突變基因的陽性小鼠及不含該突變基因的陰性小鼠。
   第二部分:hSOD1G93A轉基因小鼠腰髓細胞中XBP1、sXBP1及ATF6的mRNA的變化研究
   1、分組:對鑒定后得到的hSOD1G93A轉基因陽性的小鼠進行運動行為的觀察及分組,

10、分為出生28天組、35天組、49天組、63天組、癥狀早期(約90天)組及終末期(約120天)組,并分別取同期同窩基因鑒定為陰性的小鼠做對照。
   2、實驗取材:按照各分組的時間,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進行小鼠麻醉,然后快速取小鼠腰髓,迅速液氮冷凍,-80℃保存?zhèn)溆谩?br>   3、實時定量RT-PCR:采用Trizol試劑法提取小鼠腰髓總RNA,測取RNA濃度,以RNA為模板反轉錄為cDNA,繼而以cDNA為模板利用XBP

11、1、sXBP1及ATF6的特異性引物,應用實時定量熒光PCR的方法分別進行擴增。觀察以上各指標的mRNA在各組小鼠腰髓中的含量變化。
   結果:實時定量RT-PCR結果顯示:XBP1、sXBP1的mRNA在癥狀早期和終末期的轉基因小鼠組與同期對照組相比表達增高,癥狀早期增高更為明顯。而ATF6的mRNA在各轉基因組與對照組之間無明顯差異,且在不同時期轉基因組之間和不同時期對照組之間均未見明顯差異。
   結論:本實驗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