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分析28例宮頸癌調強放療的療效及并發(fā)癥。應用DVH等劑量參數(shù),比較IMRT和3DRT的靶區(qū)與危及器官的劑量,評價IMRT作為宮頸癌常規(guī)治療的可行性。 方法及材料:從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28例宮頸癌患者接受調強治療。15例為全盆腔放療,10例小盆腔放療,3例盆腔加腹主動脈淋巴結引流區(qū)域放療。所有的病人進行增強CT模擬定位(靜脈及口服造影劑),顯示血管及腸道;陰道內插入標記物。未手術者宮頸及腫
2、瘤侵犯區(qū)為GTV。CTV包括:上1/2陰道,宮旁,盆腔淋巴結(髂總、髂內、髂外),有完整子宮的病人,全部子宮均畫在CTV內。Ⅰ b1期無明顯危險因素者(如淋巴結轉移、脈管瘤栓、宮旁侵犯、手術斷端陽性等)不勾畫骶前淋巴結,CTV勾畫至骶髂關節(jié)下緣水平。病理證實淋巴結轉移或影像學可疑髂總或腹主動脈淋巴結轉移者,需照射腹主動脈淋巴結區(qū)域(上至L1上緣)。CTV在前后方向外放8mm、其余方向外放1cm形成PTV。在每個病人中均勾畫膀胱、小腸、直
3、腸及骨髓、雙側股骨頭、腎、脊髓作為危及器官。IMRT計劃采用共面5-9個等中心照射野、6MV-X射線。調強的劑量限制:直腸V40<40%,膀胱V40<40%,小腸V30<40%,髂骨V20<50%,股骨頭V40<5%,腎V25<33%,脊髓D 1cc<40Gy?;颊咄庹丈浜蠡蛑委熼g期接受腔內照射。22例病人接受同步化療。治療期間病人的急性泌尿系統(tǒng)、直腸及骨髓造血反應情況根據RTOG分級。為了比較,同一病人靶區(qū)進行三維適形計劃設計,采用四
4、野箱式照射,使用15MV-X射線.治療野設計同前,應用MLC擋塊以減少正常組織的受照體積劑量。通過比較劑量曲線及DVH得出靶區(qū)及危及器官在不同治療計劃的劑量學差異。兩個計劃的處方劑量均為45-50.4Gy/1.8Gy/f。 結果:在整個療程中,調強放療病人有較好的耐受性,急性胃腸道、泌尿系及骨髓抑制分別為:Ⅰ級50%、46.4%、25%,Ⅱ級25%、7.1%、50%,Ⅲ級及以上0、3.6%、10.7%。隨訪時間4-20個月,平均
5、13.3個月,中位14個月。3例(10.7%)出現(xiàn)轉移,2例出現(xiàn)Ⅰ度慢性腸炎(7%),無慢性泌尿系反應。1年總生存率100%。 盆腔及腹主動脈淋巴結引流區(qū)的調強放療對于靶區(qū)可提供較好的劑量分布。近100%CTV及平均95.76%的PTV接受處方劑量,超過110%及115%處方劑量的PTV體積分別為7.26%及0.13%。在高劑量水平,IMRT盆腔照射范圍的大小對于危及器官受照體積無明顯差異;在低劑量水平,與小盆腔照射相比,全盆腔
6、照射危及器官受照體積較多。與3DRT比較,兩種方法處方劑量均較好的覆蓋了靶區(qū)。在盆腔放療中,IMRT靶區(qū)1%體積所受劑量較高。在10-30Gy的低劑量水平,IMRT危及器官受照體積明顯降低;小腸及骨髓的1%的體積受量IMRT亦低于3DCRT。在45Gy水平,IMRT中小腸、直腸、膀胱、骨髓的體積分別減少了11%、45-47%、33-42%、8.16%。腹主動脈淋巴結引流區(qū)(PALN)放療的病人中IMRT對脊髓及腎起到了很好的保護。
7、 結論:在宮頸癌治療中,IMRT在劑量學、臨床反應及療效上均優(yōu)于適形放療。治療過程中患者有較好的耐受性。但是仍有如內部器官運動等問題,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決。 第二部分 目的:回顧性分析114例宮頸癌患者術后放射治療的療效、晚期并發(fā)癥及預后因素。 方法與材料:1995-11~2005-2在我院接受手術后放射治療的114例Ⅰ b1~Ⅱb期的宮頸癌患者,年齡24-72歲,中位年齡42.5歲,F(xiàn)IGO臨床分期,Ⅰ b1
8、 57例、Ⅰb2 18例、Ⅱa期26例、Ⅱb期13例。根據手術后病理分類:鱗癌92例、腺癌19例,腺鱗癌2例,未分化癌1例。所有病人均接受術后放療。外照射采用6MV-X-ray或1.5MV-X-ray,前后對穿等中心照射或箱式四野照射,劑量30-60Gy,中位劑量為50Gy,平均48.7Gy。81例接受腔內照射,內照射參考點在陰道粘膜下0.5厘米,4~30Gy,中位劑量16Gy,平均劑量13.1Gy。87例病人接受術前或/和同步增敏化療
9、。從放療開始時間算起,隨訪5-75個月(平均26.04月)。K-M進行生存率及單因素預后分析,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者通過Cox方法進行多因素預后分析明確獨立預后因素。 結果:2年總的生存率、無病生存率及盆腔控制率為93.1%、88.1%、94.6%。5年總的生存率、無病生存率及盆腔控制率為75.6%、62.3%、85.6%。淋巴結及陰道殘端陽性為總生存率的獨立預后因素;陰道殘端陽性為盆腔控制率的獨立預后因素;對于無病生存率,分
10、期、子宮下段受累及陰道殘端陽性為獨立的預后因素。8例復發(fā)(均在盆腔內)。17個病人遠地轉移,占15%;最常見部位為肺、腹股溝及骨、肝及腦。根據RTOG分級,晚期直腸反應1級11.4%、2級11.4%、3級3.5%;晚期泌尿系反應1級14%、2級6.1%、3級0.9%。治療后出現(xiàn)下肢水腫者8例(7%)。 結論:術后放療在盆腔控制率上是能夠達到較滿意的療效的,遠地轉移是致死主要問題。放療相關的晚期副反應是可以接受的。在部分病人中應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宮頸癌調強放療副作用分析.pdf
- 宮頸癌延伸野調強放療的臨床研究.pdf
- 宮頸癌術后調強放療臨床應用優(yōu)化研究.pdf
- 宮頸癌調強
- 宮頸癌調強放射治療與常規(guī)放療臨床觀察.pdf
- 宮頸癌根治性放療骨髓保護調強劑量學研究.pdf
- 調強適形放療同步加量在宮頸癌放療中的應用
- 圖像引導的調強放療在宮頸癌術后輔助放療中的應用.pdf
- 宮頸癌術后螺旋斷層放療與常規(guī)調強放療近期療效分析及根治性放療宮頸癌不同治療模式的臨床研究.pdf
- 調強放療聯(lián)合后裝治療在宮頸癌術后放療中的臨床研究.pdf
- 宮頸癌螺旋斷層調強放療中位移及受照劑量研究.pdf
- 宮頸癌放療護理常規(guī)
- 宮頸癌放療護理課件
- 宮頸癌調強放療中膀胱狀態(tài)對靶區(qū)及OAR影響.pdf
- 宮頸癌盆腔外照射調強適形放療計劃劑量學研究.pdf
- 調強放療在胰腺癌和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pdf
- 宮頸癌腔內放療技術
- 宮頸癌限定盆骨骨髓調強放療的劑量學及臨床研究.pdf
- 早期宮頸癌術后調強放療的預后分析及放射毒性觀察.pdf
- 宮頸癌調強放射治療(IMRT)的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