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Bt基因水稻Bt蛋白表達量檢測及螟蟲抗性和農(nóng)藝性狀評價.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鱗翅目害蟲是水稻主要蟲害之一,發(fā)蟲嚴重的年份會造成水稻嚴重減產(chǎn)。為了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等鱗翅目害蟲,Bt基因被導(dǎo)入水稻中,獲得了許多具有抗蟲性的轉(zhuǎn)基因水稻。對育成的轉(zhuǎn)基因水稻有必要進行各方面的評價,比如外源Bt基因在水稻中的蛋白表達情況,轉(zhuǎn)基因水稻的抗蟲性、農(nóng)藝性狀及稻米品質(zhì)等。
  本研究以轉(zhuǎn)cry1Ab/Ac、cry1C*基因水稻為試驗材料,采用分期播種的方法,用EnviroLogix試劑盒定量檢測Bt基因在水稻分

2、蘗期葉片、抽穗期葉片和抽穗期莖稈中的蛋白表達量。田間自然發(fā)蟲條件下調(diào)查轉(zhuǎn)基因水稻的抗蟲性,并考察主要農(nóng)藝性狀及稻米品質(zhì)分析。本研究主要獲得如下結(jié)果:
  1、對轉(zhuǎn)cry1Ab/Ac基因的TT51(即華恢1號)和2個衍生系華抗恢317、華抗恢307的Cry1Ab/Ac蛋白表達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在分蘗期葉片中,TT51的蛋白表達量平均14.29μg/g鮮重、華抗恢317平均12.78μg/g鮮重、華抗恢307平均12.42μg/g鮮重,

3、衍生系的Cry1Ab/Ac蛋白表達量略低于原始轉(zhuǎn)基因株系;在抽穗期葉片中,TT51的蛋白表達量平均14.61μg/g鮮重,華抗恢317平均13.56μg/g鮮重,華抗恢307平均11.40μg/g鮮重,原始株系和衍生系差異不明顯;在抽穗期莖稈中,TT51的蛋白表達量平均18.02μg/g鮮重,華抗恢317平均16.25μg/g鮮重,華抗恢307平均12.48μg/g鮮重,衍生系略低于原始轉(zhuǎn)基因株系。雜交種華香優(yōu)317(川香29A/華抗恢

4、317)分蘗期葉片中的蛋白表達量平均8.48μg/g鮮重,抽穗期葉片中平均8.49μg/g鮮重,抽穗期莖稈中平均9.57μg/g鮮重;金優(yōu)307(金23A/華抗恢307)分蘗期葉片中的蛋白表達量為平均7.91μg/g鮮重,抽穗期葉片中平均7.66μg/g鮮重,抽穗期莖稈中平均8.09μg/g鮮重;雜交種的Cry1Ab/Ac蛋白表達量比父本低30%左右,表明cry1Ab/Ac基因的表達是有劑量效應(yīng)的。
  2、對轉(zhuǎn)cry1C*基因的

5、T1C-19及其衍生系華抗8530的Cry1C*蛋白表達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在分蘗期葉片,T1C-19的蛋白表達量平均0.65μg/g鮮重,華抗8530平均0.49μg/g鮮重;在抽穗期葉片,T1C-19的蛋白表達量平均1.06μg/g鮮重,華抗8530平均0.90μg/g鮮重;在抽穗期莖稈,T1C-19的蛋白表達量平均0.07μg/g鮮重,華抗8530平均0.05μg/g鮮重;衍生系的Cry1C*蛋白表達量比原始轉(zhuǎn)基因系低20%左右,表明

6、cry1C*基因在不同的遺傳背景表達有一定的差異。華兩優(yōu)630(天源6S/華抗8530)分蘗期葉片中的平均蛋白表達量0.29μg/g鮮重,抽穗期葉片中平均0.40μg/g鮮重,抽穗期莖稈中平均0.03μg/g鮮重。雜交種的Cry1C*蛋白表達量比父本低40%左右,表明cry1C*基因的表達也是有劑量效應(yīng)的。
  3、比較不同播種期Bt基因的Bt蛋白表達量表明,4月23日以前和6月13日以后播種的表達量較高,5月11日至5月27日播

7、種的表達量較低。分蘗期葉片中的Bt蛋白在5月11日播種的表達量最低,抽穗期葉片中的Bt蛋白在4月23日的表達量最低,推測在高溫條件下Bt基因的表達可能有一定的降低,在適宜溫度條件下,表達量較高。
  4、比較cry1Ab/Ac基因和cry1C*基因的Bt蛋白表達量表明,在葉片中,cry1Ab/Ac基因的Bt蛋白表達量比cry1C*基因高12-22倍,而在莖稈中,cryAb/Ac基因的Bt蛋白表達量比cry1C*基因高257倍。

8、r>  5、cry1Ab/Ac基因水稻抽穗期莖稈的Cry1Ab/Ac蛋白含量高于分蘗期和抽穗期葉片的蛋白含量。轉(zhuǎn)cry1C*基因水稻在不同時期、不同組織中Cry1C*蛋白含量的高低順序為抽穗期葉片>分蘗期葉片>抽穗期莖稈。
  6、在不噴施農(nóng)藥的自然條件下,田間螟蟲抗性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轉(zhuǎn)基因水稻都未受到螟蟲危害,非轉(zhuǎn)基因?qū)φ掌贩N9311的稻縱卷葉螟危害率為7.4-10.4%,明恢63的稻縱卷葉螟危害率為4.9%。
  7、對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