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與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 業(yè) 論 文</b></p><p>  論文題目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與研究</p><p><b>  目 錄</b></p><p>  中文摘要………………………………………………………………………(1)</p><p>  英文摘要………………

2、………………………………………………………(2)</p><p>  一、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3)</p><p>  二、巧用信息技術,展現數學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5)</p><p>  三 、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是數學問題數學化…………………………(5)謝辭…………………………………………………………

3、…………………(8)</p><p>  參考文獻 …………………………………………………………………… (9)</p><p>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程應用與研究</p><p>  【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數學課程和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形勢下,我本著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的針對性、生動性、實效性、時代性的目的,依托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良好內部基礎和外部環(huán)

4、境,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應用,是改進數學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本質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就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數學課程應用的實踐與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娟P鍵詞】信息技術教育 課程應用  信息素養(yǎng) </p><p>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es and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

5、matics curriculum </p><p>  [abstract]Has had under the major impact situation in the pres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rapidly expand to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he teaching, I in line with im

6、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rengthens the teaching pointed, the vitality, the effectiveness, the contemporaneity goal, depends on the school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good internal foundation and the exter

7、nal environment, develop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application, improves mathematics</p><p>  [key word]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urriculum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8、</p><p>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程應用與研究</p><p>  現代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以其生動形象、圖像清晰、色彩艷麗、可靜可動、信息量大、可以突破時空限制等特點,迅速成為現代課堂教學中一種重要而且普及的教學手段,深受廣大教師的喜愛?!缎W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第6條明確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

9、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苯涍^幾個月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10、<p>  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p><p>  皮亞杰指出:“只有要求兒童作用于環(huán)境,其認識發(fā)展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兒童對環(huán)境中的刺激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知結構的發(fā)展才能得到保障。”然而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所用的術語也是比較抽象。對于他們來說,小學數學中的“對稱”、“平行”、“質數”、“比例”等術語,是比較抽象難懂,不好理解的。教師可以把一些具體形象、概念、關系等,利用現代信息

11、技術形象生動、色彩艷麗等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使學生從課件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喜愛數學并樂于學數學。</p><p>  比如,教學人教版第十一冊的《軸對稱圖形》對“軸對稱”概念的理解:開課我出示了許多孩子們常見的蜻蜓、蝴蝶等對稱昆蟲的動畫,讓這些對稱的昆蟲平鋪在屏幕上,孩子們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我再讓那些可愛的小昆蟲的翅膀一扇一合,我抓住契機:請孩

12、子們仔細觀察,這些小動物有什么共同點?孩子們很快觀察出蜻蜓和蝴蝶的兩對翅膀扇動時是不斷重合的,從而理解了“軸對稱”的定義。接著我又出示了天安門、中國結、方向盤、紅領巾等圖片,利用動畫直觀演示把圖片沿一條直線對折,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通過動手折一折、說一說、指一指、畫一畫,深入認識對稱軸,體會“對稱軸是折痕所在的直線”這一內涵,并再次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這樣的形象化教學中,孩子們一點也不覺得數學概念枯燥,相反他們一直

13、在興趣盎然的觀察、思考,很快就掌握了新知。</p><p>  又如,孩子們初識直線和射線,總是有許多孩子對 “無限長”的含義不能理解。這樣抽象的含義過去老師只靠粉筆加黑板講解,講得口干舌燥,也不見效果。多媒體動畫的出現,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輕而易舉地突破了這一難點。講解射線時,我首先在屏幕上出現一點,再利用動畫設置點一端無限延伸,成為一條射線,線繼續(xù)延伸,越來越長。我一邊演示,一邊提問:“射線的一端可以像這樣無限

14、延長,一直不停息,它還能量出長度嗎?”同樣教學直線時,點的兩端都采用動畫的讓它無限延長為直線,孩子們頭腦中有了這樣的形象思維,非常容易地明確“無限長”的含義。</p><p>  巧用信息技術,展現數學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p><p>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小學生正好是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因此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應該引領

15、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從中獲得親身體驗,理解數學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F代信息技術可以利用平移、旋轉、疊加、漸變等動態(tài)效果將某些難點的思維過程清晰呈現出來,從而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p><p>  我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十一冊《圓的面積》時,就充分運用多媒體動畫把圓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再利用多媒體把分成的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讓

16、學生清楚地看到了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我看見孩子們嘴巴都驚嘆成了“a”,順勢質疑:“你們還可以利用“拼合”的方法把圓分成的小塊拼成其它曾經學習過的圖形嗎?”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們探究的興趣,他們熱烈地討論起來。等他們充分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孩子們的想法一一直觀的演示: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梯形……仍然得出圓的面積公式。通過演示,學生對這一抽象的推導過程一目了然,對圓的面積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使得學

17、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p><p>  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p><p>  蘇霍姆林斯基說: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無痕的教育。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知識與生活之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這和我們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有著很大的差異,小學生以具象思維為主,加之他們生活經驗匱乏,許多數學問題如果脫離生活講解就難以達到透徹的

18、理解。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體驗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可以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p><p>  一年級數學教學數的概念、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生活情境。教學學習加減法計算時,我們可以出示一家子的生活場景,表現

19、一家所有的人。問一問:(1)你家有幾口人?他們共有多少只眼睛?有多少個手指?(2)你還愿意算什么?請算一算。這樣一個簡單的情境就把數學知識與孩子們的生活聯系起來,讓本來枯燥的計算和概念變得有趣味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也高了。</p><p>  教“元角分的認識”時,播放一段錄像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父親節(jié)快到了,小紅想給爸爸一個驚喜,悄悄地和媽媽商量,準備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爸爸買一件禮物。她把自己攢的硬幣都拿出來數了

20、數:1元的有10個,1角的有30個。拿著這么多硬幣不方便,于是小紅就找媽媽來幫忙想想辦法,媽媽說這好辦,我們換一換就可以了。媽媽收了小紅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紅3張1元錢;媽媽再收了小紅的10個1元硬幣,拿了一張10元紙幣給小紅。小紅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你們說:“小紅拿30個1角硬幣換3張1元錢的紙幣虧不虧?小紅拿10個1元的硬幣換1張10元的紙幣虧不虧?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操作,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與10角相等”,“1

2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1元=10角”,“10個1元是10元”。這樣的學習過程不但學生感興趣,容易掌握,而且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孩子們在生活情境中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p><p>  數學課程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要求數學問題情境化、生活化,信息技術巧妙的應用,讓它充滿了生活氣息,使它不在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數字和定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巧妙利用信息技

22、術手段,教育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去留心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孩子們就不難發(fā)現,生活中到處蘊涵著數學,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等著我們去研究。</p><p>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學生也會在這樣生動形象的教學中,愉快地獲取知識,全面地培養(yǎng)能力。</p><p><b>

23、  謝辭</b></p><p>  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  </p><p>  參考文獻: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p><p>  孫杰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北京大學出版社.</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