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高階系統(tǒng)的頻域分析及離散化</p><p><b> 1課程設計目的</b></p><p> 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設計思想,訓練綜合運用經(jīng)典控制理論和相關(guān)課程知識的能力。</p><p> 掌握自動控制原理中各種補償(校正)裝置的作用及用法,根據(jù)不同的系統(tǒng)性能指標要求進行合理的系統(tǒng)設計,并調(diào)試滿足系統(tǒng)的指標。<
2、/p><p> 學會使用MATLAB語言進行系統(tǒng)仿真與調(diào)試。</p><p> 鍛煉獨立思考和動手解決控制系統(tǒng)實際問題的能力。</p><p> 2高階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判斷原理</p><p> 2.1奈奎斯特穩(wěn)定判據(jù)的數(shù)學基礎(chǔ)</p><p> 奈奎斯特(Nyquist)穩(wěn)定判據(jù)(簡稱奈氏判據(jù))是判斷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又
3、一重要方法。它是將系統(tǒng)的開環(huán)頻率特性與復變函數(shù) 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零、極點數(shù)目聯(lián)系起來的一種判據(jù)。</p><p> 建立在復變函數(shù)理論基礎(chǔ)上的幅角原理是奈氏判據(jù)的數(shù)學基礎(chǔ)。</p><p><b> 開環(huán)頻率特性 </b></p><p><b> 閉環(huán)特征方程 </b></p><p>
4、 圖2-1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框圖</p><p> 系統(tǒng)的方框圖如圖2-1所示</p><p><b> 設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為</b></p><p><b> 取輔助函數(shù):</b></p><p> 輔助函數(shù)F(s)的特點:</p><p> (1) F(s)的零點和極點
5、分別為閉環(huán)極點、開環(huán)極點。</p><p> (2) F(s)的零點、極點個數(shù)相同(n個)。</p><p> (3) F(s)與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 只相差常量1,F(xiàn)(s)</p><p> 的幾何意義為:平面的坐標原點就是平面上的 點.</p><p> 圖2-2 F(s)=1+G(s)H(s)關(guān)系圖</p><p&
6、gt;<b> 2.2幅角原理</b></p><p> 假設復變函數(shù) F(s)為單值,且除了S平面上有限的奇點外,處處都連續(xù),也就是說 F(s)在S平面上除奇點外處處解析,那么,對于S平面上的每一個解析點,在F(s)平面上必有一點(稱為映射點)與之對應。如圖2-3和圖2-4所示:</p><p> 圖2-3 S平面上的點在 F(S)平面上的映射</p&g
7、t;<p> 圖2-4 S 和 F(s) 的映射關(guān)系</p><p> 設F(s)在S平面上,除有限個奇點外,為單值的連續(xù)函數(shù),若在S平面上任選一封閉曲線 ,并使不通過F(s)的奇點,則S平面上的封閉曲線 映射到F(s)平面上也是一條封閉曲線。當解析點s按順時針方向沿 變化一周時,則在F(s)平面上,曲線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的周數(shù)N(每旋轉(zhuǎn)2弧度為一周),或按逆時針方向包圍 F(s)平面原點的次數(shù),
8、等于封閉曲線內(nèi)包含F(xiàn)(s)的極點數(shù)P與零點數(shù)Z之差。即 N=P-Z.</p><p> 若N>0,則按逆時針方向繞F(s)平面坐標原點N周;</p><p> 若N<0,則按順時針方向繞 F(s)平面坐標原點N周;</p><p> 若N=0,則不包圍F(s)平面坐標原點。</p><p> 2.3奈奎斯特軌跡及其映射&
9、lt;/p><p><b> 圖2-5</b></p><p> 如圖2-5所示, 奈氏軌跡在GH平面上的映射稱為奈奎斯特曲線或奈氏曲線. </p><p> 2.4奈奎斯特穩(wěn)定判據(jù)</p><p> 閉環(huán)系統(tǒng)穩(wěn)定的充分必要條件是,GH 平面上的奈奎斯特曲線 </p><p&g
10、t; 應用奈氏判據(jù)分析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時,可能會遇到下列三種情況:</p><p> 1.當系統(tǒng)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當時,按逆時針方向包圍 點P周。的全部極點都位于S平面左半部時(P=0), 如 果系統(tǒng)的奈氏曲線 不包圍GH平面的點(N=0),則閉環(huán)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z=p-N=0),否則是不穩(wěn)定的;</p><p> 2. 當系統(tǒng)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 有p個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極點時,如果系統(tǒng)的奈氏曲線逆時針
11、包圍點的周數(shù)等于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開環(huán)極點數(shù)(N=P),則閉環(huán)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Z=P-N=0),否則是不穩(wěn)定的;</p><p> 3. 如果系統(tǒng)的奈氏曲線 順時針包圍點(N<0),則閉環(huán)系統(tǒng)不穩(wěn)定。(Z=P-N>0)。</p><p> 4. 在有些情況下,曲線恰好通過GH平面的點(注意不是包圍),此時如果系統(tǒng)無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開環(huán)極點,則系統(tǒng)處于臨界穩(wěn)定狀態(tài)。<
12、/p><p> 3 高階系統(tǒng)的頻域分析及離散化</p><p> 3.1用MATLAB繪制乃奎斯特圖和波特圖</p><p><b> 程序如下:</b></p><p> H = tf([10 40],[1 5 12 8 0]) </p><p> nyquist(H)</p>
13、;<p><b> figure(2)</b></p><p><b> margin(H)</b></p><p><b> bode(H)</b></p><p> MATLAB工作界面如圖3-1所示:</p><p> 圖3-1 MATLAB工作界
14、面</p><p> 得到奈奎斯特圖如圖3-2所示:</p><p> 圖3-2 奈奎斯特圖</p><p> 得到波特圖如圖3-3所示:</p><p><b> 圖3-3 波特圖</b></p><p> 由圖3-3可知,幅值裕度Gm=-3.56db,相位裕度Pm=-14.1deg,
15、截止頻率為2.11rad/sec.</p><p> 由圖3-2可知奈奎斯特圖中的全部極點都位于S平面左半部 (P=0),系統(tǒng)的奈氏曲線 不包圍GH平面的點(N=0),所以閉環(huán)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z=p-N=0)。</p><p> 3.2求單位階躍輸入、單位斜坡輸入和單位加速度輸入時的穩(wěn)態(tài)誤差。 </p><p> 編寫程序及計算結(jié)果如下:</p>
16、<p> >> n=[0 0 0 10 40];</p><p> >> d=[1 5 12 8 0];</p><p> >> d1=n+d;</p><p> >> H=tf(d,d1)</p><p> Transfer function:</p><
17、;p> s^4 + 5 s^3 + 12 s^2 + 8 s</p><p> --------------------------------</p><p> s^4 + 5 s^3 + 12 s^2 + 18 s + 40</p><p> >> syms s;</p><p> >> h=(s^
18、4 + 5 *s^3 + 12* s^2 + 8 *s)/(s^4 + 5 *s^3 + 12* s^2 + 18* s + 40);</p><p> >> limit(h,s,0)</p><p><b> ans =</b></p><p><b> 0</b></p><p&g
19、t; >> limit(h/s,s,0)</p><p><b> ans =</b></p><p><b> 1/5</b></p><p> >> limit(h/s/s,s,0)</p><p><b> ans =</b></p
20、><p><b> NaN</b></p><p> 所以系統(tǒng)在單位階躍輸入時的穩(wěn)態(tài)誤差為0,單位斜坡輸入時的穩(wěn)態(tài)誤差為0.2單位加速度輸入時的穩(wěn)態(tài)誤差不存在。</p><p> 3.3離散化求閉環(huán)脈沖傳遞函數(shù)</p><p> 編寫程序及計算結(jié)果如下:</p><p><b>
21、n=[10 40]</b></p><p><b> n =</b></p><p><b> 10 40</b></p><p> >> m=[1 5 12 8 0]</p><p><b> m =</b></p><
22、;p> 1 5 12 8 0</p><p> >> H=tf(n,m)</p><p> Transfer function:</p><p><b> 10 s + 40</b></p><p> --------------------------</
23、p><p> s^4 + 5 s^3 + 12 s^2 + 8 s</p><p> >> g=c2d(H,1,'zoh')</p><p> Transfer function:</p><p> 1.035 z^3 + 2.213 z^2 + 0.3307 z - 0.005041</p>&
24、lt;p> ---------------------------------------------------</p><p> z^4 - 1.255 z^3 + 0.2321 z^2 + 0.01638 z + 0.006738</p><p> Sampling time: 1</p><p> >> g1=feedback(g,
25、1,-1)</p><p> Transfer function:</p><p> 1.035 z^3 + 2.213 z^2 + 0.3307 z - 0.005041</p><p> --------------------------------------------------</p><p> z^4 - 0.2197
26、 z^3 + 2.445 z^2 + 0.3471 z + 0.001697 </p><p> Sampling time: 1</p><p> 所以閉環(huán)脈沖傳遞函數(shù)為</p><p> 1.035 z^3 + 2.213 z^2 + 0.3307 z - 0.005041</p><p> -------------------
27、-------------------------------</p><p> z^4 - 0.2197 z^3 + 2.445 z^2 + 0.3471 z + 0.001697 </p><p> Sampling time: 1</p><p><b> 4 心得體會</b></p><p> 在完成課程
28、設計以前,我覺得課程設計很難,簡直就是無從下手,但一步一步做下來直到全部完成,我才發(fā)現(xiàn),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掌握不了的知識,只有沒有下到的功夫。 這次課設首先是選題,我的題目是高階系統(tǒng)頻域分析及離散化。題目確定了之后就要開始搜索資料了,我在圖書館借了幾本自動控制原理和MATLAB指導書以作參考,同時在網(wǎng)上搜索了大量材料。經(jīng)過一番整理,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目的和清晰的思路之后就開始動手操作了。當然實驗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
29、樣的問題,但這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同學老師之間的學習討論終于順利地完成了課程設計。從這次課程設計中我學會了三點:第一,無論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有充分的準備。第二,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謙虛地請教和相互學習。第三,做完實驗之后要學會總結(jié),將書本上的知識轉(zhuǎn)化成自己的。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只有在每一步都踏踏實實地做了才能學到知識,增強動手能力,達到學習的目的。 此外,這次課程設計綜合運用,深入理解,并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通過這次實驗查閱
30、的一定的資料,并親自動手設計實驗步驟,很多以前一知半解的知識點都豁然開朗了。通過考試和這次課程設計我把以前學的</p><p><b> 參考文獻:</b></p><p> 【1】 吳曉燕 張雙選編著 《自動控制理論》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7年1月 </p><p> 【2】 張若青
31、 羅學科 王民 主編 《控制工程基礎(chǔ)及MATLAB實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月</p><p> 【3】 談振藩 談葑 主編 《MATLAB語言程序設計》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00年1月</p><p> 【4】 胡壽松 主編 《自動控制原理》 科學出版社 2001年2月 </p><p>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動控制原理及系統(tǒng)仿真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線性控制系統(tǒng)的校正及分析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線性控制系統(tǒng)的校正及分析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及系統(tǒng)仿真課程設計 (3)
- 自動控制原理及系統(tǒng)仿真課程設計 (2)
- 課程設計---自動控制原理
- 用頻域設計法設計滯后超前裝置(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線性控制系統(tǒng)的校正及分析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線性控制系統(tǒng)的校正及分析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電冰箱的自動控制
- 自控課程設計--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
- 自動控制課程設計---基于自動控制原理的性能分析設計與校正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報告
- 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