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關于中國古代邏輯史研究的幾個問題</p><p> 摘 要:要正確理解中、西古代邏輯(學)的同、異,必須首先弄清楚存在于人類邏輯思維中的邏輯和邏輯(學)的區(qū)別。中、西古代邏輯既有同一性,又有區(qū)別性?!皩O文”中有關“悖”概念和反證法的論述是不當的,這些論述也不足以證明中、西古代邏輯之間只有共同性,沒有區(qū)別性。中國走向現代化,研究中國古代邏輯決不能以弘揚西方邏輯為主軸,以傳承中國古代邏輯為輔助
2、,而是要以弘揚中國古代文化為主軸,從而更好地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發(fā)展我國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 </p><p> 關鍵詞:中國古代邏輯;西方古代邏輯;“思維中的邏輯”;邏輯;“?!?;反證法 </p><p> 中圖分類號:B81-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3)01—0117—05 </p><p> 近讀中國古
3、代邏輯史著名專家孫中原教授《中國邏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求解》一文(以下簡稱“孫文”)①,發(fā)現有一些問題。由于這些問題關系到中國古代邏輯史研究的重大原則問題,特撰寫此文,將我對這些問題的主要看法加以論述,以就正于我的老友孫中原教授及中國邏輯學界諸同仁。 </p><p> 一、中國邏輯(學)與西方邏輯(學)的同與異 </p><p> “孫文”說:“不能說‘中國邏輯與西方邏輯有本質上的共同
4、性(共性、普遍性)外,還有本質上的不同性(個性、特殊性)’?!庇终f:“說‘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邏輯’,‘中國邏輯與西方邏輯除有本質上的共同性(共性、普遍性)外,還有本質上的不同性(個性、特殊性)’都是虛假命題?!蔽覀冋J為,首先必須把存在于人類邏輯思維中的邏輯(可簡稱為“思維中的邏輯”)和由邏輯學家對“思維中的邏輯”進行研究、總結形成的“邏輯”加以嚴格區(qū)分。②前者乃是人類通過長期的實踐,逐漸正確地認識了客觀世界的某些最一般的性質和關系(如:客
5、觀事物在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下都具有一定的質的規(guī)定性,決不可能既具有某種性質,同時又不具這種性質;類與類之間的相容或不相容的關系,等等。當人們遵守這些事物的一般性質和關系時實踐就可能成功,反之,則一定失?。?,從而在進行思維時,能夠逐漸不自覺地遵守客觀事物的這些最一般的性質和關系。這樣,也就是客觀事物的某些最一般的性質和關系,逐漸反映到人類的思維中,成為人類邏輯思維中的邏輯規(guī)律和思維形式(亦即人類邏輯思維中的邏輯——“思維中的邏輯”)。后者乃是人
6、類經過長期的發(fā)展,逐漸地由不自覺的邏輯思維發(fā)展到自覺的邏輯思維,這</p><p> 從“孫文”的論述上看,他顯然是把上述兩者“思維中的邏輯”和“邏輯學”加以混淆了。試看“孫文”下面的話:“同樣是人類,有同一本性、同一認識器官(眼耳鼻舌身和大腦),面對同一世界,必然擁有同一邏輯……”顯然,“孫文”說的同一“邏輯”指的乃是“思維中的邏輯”。如上所說,由于客觀事物規(guī)律和人類思維器官的一致性,“思維中的邏輯”的同一性
7、乃是必然的。但是,全人類“思維中的邏輯”的同一性,決不意味著全人類各個民族、國家之間邏輯學也是同一的、無差別的。而事實也正是這樣。例如,中國古代邏輯(存在于墨家辯學、荀子、公孫龍名學之中)和西方古代邏輯(如:亞里士多德邏輯)之間就存在著根本的差別:前者所講述的推理形式主要是類似于“類比推理”的“推類推理”,而推類推理屬非必然性推理、歸納推理,邏輯學者對之也無符號公式的刻畫。嚴格來講,中國古代邏輯還未形成一個完備的邏輯系統。后者講述的推理
8、形式則主要是三段論。三段論乃是必然性推理、演繹推理,亞里士多德對之進行了符號公式的刻畫。亞氏三段論邏輯已經初步形成了完備的邏輯系統。不僅如此,即使中、西古代邏輯所論述的是同一個邏輯規(guī)律,其論述的具體內容、方式方法和學術水平也還是有根</p><p> “孫文”說“中國邏輯與西方邏輯除有本質上的共同性(共性,普遍性)外,還有本質上的不同性(個性,特殊性),都是虛假命題”。我們認為,恰恰相反,“孫文”的這種說法違背
9、辯證法關于事物類與類之間“本質”的“同一性”與“差別性”的關系的原理,因而乃是錯誤的。 </p><p> 什么是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質就是決定該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以及該事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性質。例如:“人”的本質就是“能夠制造生產工具的動物”,亦即凡是具有“能夠制造生產工具的動物”這種性質的都是“人”,而凡是不具有“能夠制造生產工具的動物”的性質的就不是人。根據事物之間的本質的相同和相異,就構成了世
10、界上類與類之間相同或相異的關系。根據辯證法的觀點,類與類之間的這種“同”、“異”關系乃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例如,“男人”和“女人”,由于兩者都具有“人”的共性(能夠制造生產工具的動物),因而同屬于“人”一類,又由于兩者各自具有“男性”與“女性”的根本特性,因而又分別屬于“男人”和“女人”不同的類。擴而大之,世界上的各種事物之間既可以由于具有這樣或那樣的共同性質,而同屬于這樣或那樣的類,又可以由于具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同性質,又分別屬于這樣
11、或那樣的類。這也就是說,世界上事物之間或事物的類與類之間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別性”。這就是事物同、異關系的辯證法。我國古代的辯證法家惠施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懂得了事物同、異</p><p> 二、“孫文”的有關論述完全無法證明中、西 </p><p> 古代邏輯只有共同性,沒有不同性 </p>
12、<p> “孫文”認為中、西古代邏輯只有本質上的共同性,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性?!皩O文”對此又是如何論述的呢?試看“孫文”: </p><p> 從墨子活動的公元前5世紀,到《小取》產生的公元前3世紀,時代跨度200年。在當時的百家爭鳴中,出于論證說服的需要,墨子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議論中自相矛盾的荒謬和背理,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比喻。 </p><p> 《公孟》載墨子說:
13、“教人學而執(zhí)有命,是猶命人包而去其冠也。”“執(zhí)無鬼而學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無魚而為魚罟(網)也?!薄斗枪ド稀份d墨子批評攻國者“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是自相矛盾…… </p><p> 我們認為,上述所引《公孟》、《非攻》中墨子所講的話,只說明當時的墨子已經是一個自覺的邏輯思維者,也已經意識到“自相矛盾”乃是錯誤的,并以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駁倒對方。但是“孫文”的這種論述完
14、全不能證明中、西古代邏輯只具有同一性而無差別性。因為,墨子這里只有對矛盾律的運用,而無對矛盾律本身的論述。因此,這些談話根本談不上中國古代的邏輯科學問題,自然也談不上中、西古代邏輯的同、異問題。“孫文”說: </p><p> 墨子率先在辯論中總結出元語言語義概念“?!保硎緦Ψ阶韵嗝?,荒謬和背理。《耕柱》載墨子說:“世俗之君子貧而謂之富則怒,無義而謂之有義則喜,豈不悖哉…… </p><
15、p> 《墨經》熟練運用“?!备拍詈蜌w謬法,反駁百家爭鳴中的自相矛盾議論?!督浵隆氛f:“以言為盡悖,悖,說在其言?!奔础耙磺醒哉撌翘摷俚摹弊韵嗝?,論證的理由,在于“一切言論是虛假的”本身是言論…… </p><p>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批評克拉底魯論點“一切命題是假的”:“說一切為假的人就使自己也成為虛假的。” </p><p> 古希臘有“說謊者”悖論??死锾貚u人愛庇門德
16、說:“所有克里特島人說的話都是謊話。”如果這句話真,由于它是克里特島人說的話,則這句話本身是謊話,即假…… </p><p> “說謊者”悖論,后表述為“我說的這句話假”,這是典型的語義悖論:由真推假,由假推真。悖論是矛盾的恒假命題。語義悖論是涉及語言意義、斷定和真假概念的悖論。中國、印度、西方三大邏輯傳統,對語義悖論有相同思考的事實,是對中西邏輯同一性的證明。 </p><p> 我
17、們認為,“孫文”所說中、西邏輯傳統對語義悖論有相同思考這一論斷是不符合事實的。首先,“孫文”對上述引文中“悖”這一語詞的語義解釋是不準確的。什么是悖?悖即悖謬,是錯誤、荒謬的意思,不應該把“?!苯忉尀椤白韵嗝堋?。試看《墨經》中《經說下》對《經下》“以言為盡悖,悖。說在其言”一句話的解釋:“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則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審必不當?!边@話是說,所謂悖,就是謬誤。如果這人說的這句話正確,這句話就不是謬誤,那么就
18、是存在有不謬誤的言論了。如果這人說的這句話不正確,對這句話加以審視(把這句話和天下的言論相對照),就必然會發(fā)現它的錯誤。我國中邏史著名專家周云之著《墨經校注·今譯·研究——墨經邏輯學》一書中對《經下》這句話中“?!边@個司的解釋也是:“悖:謬也,錯也。”⑧再看《墨經》中另一處有關“?!钡恼撌觯骸啊督浵隆芳俦劂?,說在不然?!薄督浾f下》對其中“假必?!钡慕忉寗t是:“假必非也而后假”,也就是說,“悖”是“非也”,亦即“謬誤”
19、的意思。所以,“以言為盡悖,悖,說在其言”準確的解釋應該是:“認為‘一切言論是虛假的”,是虛假的,理由在于這句話本身也是言論”,而不應該像</p><p> 我們認為,“孫文”把《貴義》所載墨子的話“世之君子……豈不悖哉”說成是“用‘?!拍罱沂緦Ψ阶韵嗝?、荒謬和背理,以駁倒對方,即歸謬法”是不恰當的。人所共知,歸謬法是一種假言推理形式——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正像“孫文”自己文中所說,該推理形式具有“如果P則
20、q;非q;所以非P”這樣的結構,而“世之君子……豈不悖哉”一句話根本不是推理,而是由兩個具有矛盾關系的命題的合取命題的否定命題。這一命題形式的公式應是:(P∧P)。如果把“使之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則辭之”作為假言命題,這一命題形式的公式當為:((P→q)∧(P→q))。這一命題形式的公式結構和歸謬法推理形式的公式結構顯然不同,怎么能說它就是歸謬法呢?當然,歸謬法在否定后件從而否定前件時運用了矛盾律,墨子的上述命題中也運用了矛盾律(對兩個
21、相互矛盾命題的合取命題進行否定運用了矛盾律)。但決非凡是運用矛盾律(揭露對方自相矛盾)的就是歸謬法。 </p><p> 我們認為,退一步說,即使墨子在論辯中使用了歸謬法,也完全不足以證明中、西古代邏輯只有同一性,沒有差異性。因為,使用歸謬法,只說明墨子邏輯思維的自覺性,說明中、西思維中的邏輯的同一性,并不足以說明墨子對歸謬法的邏輯理論有所創(chuàng)造,因而也完全涉及不到中、西邏輯的同、異問題。 </p>
22、<p> 三、研究中國古代邏輯的基本道路和指導思想 </p><p> 對于我國古代邏輯的研究,我國邏輯界有這么兩派人士,一派人認為只有西方邏輯是邏輯,中國古代邏輯根本不是邏輯。他們對中國古代邏輯的“研究”,就是以西方邏輯為標準,認為既然中國古代邏輯與西方邏輯不同,因此,中國古代邏輯就不是邏輯。因此,中國古代無邏輯。他們實際上是中國古代邏輯的虛無主義者。另一派是肯定中國古代邏輯的存在,但是他們只承
23、認全世界邏輯科學的同一性,完全否定中國古代邏輯的特殊性。他們對中國古代邏輯的研究,就是以西方邏輯為唯一標準,用西方邏輯改造中國古代邏輯——以西方邏輯為框架,把中國古代邏輯的內容生硬地填入這種框架中。這兩派人物的觀點表面上看來很對立——一派否定中國古代邏輯的存在,一派肯定中國古代邏輯的存在,但實質上卻是一樣:通過他們對中國古代邏輯的研究,抹殺中國古代邏輯的實際存在。我個人對這兩派都持否定態(tài)度。我認為,研究中國古代邏輯,既要承認它與西方邏輯
24、的同一性,又要承認它與西方邏輯的區(qū)別性。研究中國古代邏輯,當然可以借鑒西方邏輯,但決不是要以西方邏輯為指導、方法來改造中國古代邏輯。研究中國古代邏輯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方法,要揭示它與西方邏輯的同一性</p><p> “孫文”說:“當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近現代,中國古代邏輯研究,必然以弘揚西方邏輯為主軸,以傳承中國古代邏輯為輔助?!蔽覀冋J為,當今我國走向現代化之機,研究中國古代
25、邏輯,決不能以弘揚西方邏輯為主軸,而是要以弘揚我國古代文化為主軸(中國古代邏輯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內容),從而更好地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發(fā)展我國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文化。當然,研究中國古代邏輯以傳承中國文化為主軸,決不意味著拒斥西方邏輯。發(fā)展新時代的中國文化也是以汲取、引進西方科學文化為前提的。但汲取西方文化,決非是以西方文化為主軸,用西方文化來改造中國文化,使中國文化西方化。這是要切切牢記的! </p>&l
26、t;p><b> 注釋 </b></p><p> ?、賹O中原:《中國邏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求解》,《畢節(jié)學院學報》綜合版,2012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邏輯》2012年第3期全文轉載。②在本文中,除“思維中的邏輯”外,“邏輯”一詞即指“邏輯學”,如:“中國古代邏輯”、“西方古代邏輯”均指“中國古代邏輯學”、“西方古代邏輯學”,這種用法也符合我國學術界的通常用法。③關于“
27、思維中的邏輯”和“邏輯學”的聯系和區(qū)別的較詳細的論述,請參見馬佩《辯證邏輯》第一章第二節(jié),“二、普通思維的本質”,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④⑤溫公頤主編《中國邏輯史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0、165頁。⑥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78、62、63頁。⑦見莊子《天下》所引惠施的話。⑧周云之:《墨經校注·今譯·研究——墨經邏輯學》,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