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會編者意圖,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領會編者意圖,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p><p>  摘 要:十年新課改過程中有些語文教師在解讀文本時出現(xiàn)了越位或不到位現(xiàn)象,對于文本解讀過深或過度,拓展過寬,背離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脫離了語文學科教學的軌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注重“與教科書編者對話”。要實現(xiàn)“與教科書編者對話”,必須全面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必須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細致全面地備教材,必須切實踐行編者所滲

2、透的新的教學理念。 </p><p>  關鍵詞:文本解讀 工具性 人文性 對話 踐行 </p><p>  新課改伊始的2001年課標(實驗稿)中曾有這樣的說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薄墩Z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這三者之間的對話,修改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惫P者查閱了一下,“與教科書編者對話”這一提法曾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3、(實驗稿)》中出現(xiàn),2011版新課標將這一理念放到義務教育乃至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應該說要求有所提高。 </p><p>  十年新課改過程中有些語文教師在解讀文本時出現(xiàn)了越位或不到位現(xiàn)象,對于文本解讀過深或過度,拓展過寬,背離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脫離了語文學科教學的軌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注重“與教科書編者對話”。 </p><p>  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課《燕子》

4、,編者在第二自然段的旁邊,以學習伙伴的語氣采用批注泡泡的形式說:“我能想象出‘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很明顯,這是教科書編者和文本對話的一次展示,承載著編寫者的編寫意圖。我們當然不能把這些話當成簡單的注釋,對學生的思維加以限制,應該從編者的意圖出發(fā),借助批注泡泡,把它變成學生與學習伙伴的對話。 </p><p>  師:文中有一個詞“趕集”,趕集是什么意思? </p><p><b

5、>  生:好像去超市。 </b></p><p>  師:“趕集”中的“集”不是現(xiàn)代超市,是集市。知道為什么去趕集嗎? </p><p>  生:要把東西拿去賣。 </p><p>  師:拿什么去集市賣呢? </p><p>  生:青菜、白菜、蘿卜。 </p><p>  師:那用不著趕呀! &l

6、t;/p><p>  生:如果不趕,會被人家搶去攤位的! </p><p>  師:去遲了會賣不掉!農(nóng)村人帶著農(nóng)副產(chǎn)品去集市賣,就叫“趕集”。文中的景象就像“趕集”似的,誰去趕集了? </p><p>  生:小燕子,還有花呀、草呀、柳樹呀。 </p><p>  師:它們是怎樣來趕集的呢?為什么來趕集呢?我們就來做做這些花草樹木。讓我來問問桃花

7、。桃花、桃花,看你那紅撲撲的臉,你帶什么來趕集啦? </p><p>  生:我?guī)еt艷艷的色彩,甜甜的花香來了。 </p><p>  師:柳樹呀柳樹,你是怎么樣來趕集的? </p><p>  生:我飛快地奔來了。 </p><p>  師:你帶什么來了? </p><p>  生:我?guī)砹藙尤说奈枳耍€有動人的色

8、彩。 </p><p>  師:怎樣動人的色彩呢? </p><p>  生:嫩綠嫩綠的色彩。 </p><p>  師:為什么急急地趕來啦? </p><p>  生:因為這里很美呀! </p><p>  師:你的到來使這里的春天更美了。樹兒、花兒、草兒都來了。真是“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呀! </

9、p><p> ?。ㄉ懈星榈刈x第二自然段) </p><p>  要實現(xiàn)“與教科書編者對話”,必須切實踐行編者所滲透的新的教學理念。我們生活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科書編者在編寫教材時,會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現(xiàn)代意識,會將新的教學思想、教育實踐成果,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方式、方法等相關因素滲透到作為載體的教科書中來。 </p><p>  同一冊書第118頁教會學生合作交流、動手動嘴

10、動腦的綜合性方法,如生活中注意收集圖片、搜集并復述故事、小制作、寫隨筆或詩歌。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引導學生把顯現(xiàn)在教材中的方法加以擴展運用,不是單單局限于某一時某一課某一頁某一題,而是廣泛地運用到閱讀學習中去。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p><p><b>  參考文獻 </b></p><p>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制定《語文

11、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p><p>  [2]熊芳芳 著《語文:生命的,文學的,美學的》.教育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 </p><p>  [3]竇桂梅 著《回到教育的原點》.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01。 </p><p>  [4]余文森 著《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04。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