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層視角淺議陪審制度改革與完善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從基層視角淺議陪審制度改革與完善</p><p>  摘要:人民陪審制度是我國司法機關以來自社會各界的非法律專業(yè)人員作為人民陪審員參加法院審判案件的一種司法制度。司法實踐中對人民陪審制度有著不同的理解,一種認為中國應當保留這種特色的人民陪審制度,這是由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性質(zhì)決定的;第二種認為不應繼續(xù)保留,理由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為了更加公正高效的對待每個案件,法官隊伍的綜合素質(zhì)

2、在不斷提高,但人民陪審員從個人素質(zhì)到整個制度都有不足。本文將從基層法院的角度出發(fā),淺議陪審制度在基層的缺陷與未來。 </p><p>  關鍵詞:陪審制度 改革 完善 </p><p>  一、人民陪審員制度在基層的缺陷 </p><p>  我國的人民陪審制度則是專指人民陪審員制度,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曾說:人民陪審員是“不穿制服的法官”。 據(jù)統(tǒng)計,有人民陪審員

3、參與或者監(jiān)督的民事案件,有很大一部分都以當事人和解或者調(diào)解結案,雙方當事人往往都服判息訴,真正能做到案結事了。因此,人民陪審員制度被認為是自建國以來所特有的的司法傳統(tǒng)。 </p><p>  陪審員之所以是陪審員,是因為其具有不同于法官的平民身份,能夠深入生活,對社會公平正義有現(xiàn)實的直覺,對社情民意有深刻的體悟。因此要準確把握人民陪審員貼近群眾貼近社會并代表人民參與司法審判的定位,充分尊重陪審員的獨立地位、獨特視

4、角、樸素觀念, 實現(xiàn)法官與陪審員的優(yōu)勢互補,提升司法的整體能力,這是陪審制度的現(xiàn)實價值之所在。1該《決定》實施多年來,既從制度上保證了普通民眾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司法活動,在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p><p>  《決定》雖然解決了一部分學術方面的問題,卻并未觸及人民陪審員制度問題的本身,在2008年,也就是該《決定》頒布三周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做出了一份凋研結果稱“人民陪審員制度…問題猶

5、存…陪審作用未得到充分發(fā)揮,不同法院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的案件類型不均衡,參審方式不平衡,主動申請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判的當事人很少。”2就筆者從基層的角度來看,陪審員人員不足,結構不平衡,參與案件不足,陪而不審,權職不明,辦案素質(zhì)不足等情況較為嚴重,具體可以分析如下: </p><p> ?。ㄒ唬┡銓弳T數(shù)量不足,結構不平衡 </p><p>  首先從人員來看,基層法院能夠直接參加案件審理

6、的人民陪審員數(shù)量不足,就拿金寨縣法院來說,2013年之前總共有的陪審員不過七、八人,院里的兩個民庭和刑庭,包括下設的四個派出法庭,平均起來人數(shù)明顯偏少,直到2013年才新任命了25人,暫時緩解了人員不足的尷尬。即使如此,陪審員的任選結構還是不平衡,即機關、事業(yè)單位比重較大, </p><p> ?。ǘ┡銓弳T陪而不審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參加審理案件權職不明 </p><p>  中國的司法環(huán)境

7、和國民的法律理念,和國外的差距是很大的,就當事人而言,很少有人愿意由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自己的案件;普通民眾方面,愿意擔任陪審員的也不多。曾有學者對不愿參加審理的陪審員作過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不愿意參加的理由各種各樣(具體的理由包括: “沒意思,只是去當陪襯”;“去了,也只是做樣子”;“沒興趣”;“走形式而已,浪費時間”;“我說了也不算”等),但最多的理由是:“參加陪審只是擺設,沒有多少實質(zhì)意義”。3金寨縣法院去年一共審理了1580件案件,人

8、民陪審員參與的僅有118件,陪審率不足10%,比例之低,可見一斑。 </p><p>  其次,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人民陪審員在法院執(zhí)行職務期間,與法官享有同等的權利。但是司法實踐中,不具有法律知識的陪審員到底可以行使職權,承擔多少責任,法律沒有做出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雖然陪審員與法官享有一樣的表決權,但是一般會更信服專業(yè)法官的法律素質(zhì),對自己的觀點往往并不堅持,從評議到表決都會服從法官的決定。這樣會導致整個陪

9、審過程毫無意義可言,陪審員在法庭沒有了話語權,也就沒有了其應有的作用,更別說與法官形成制約監(jiān)督關系了。 </p><p> ?。ㄈε銓弳T的管理監(jiān)督規(guī)定不足,陪審經(jīng)費也沒有保障 </p><p>  目前基層在挑選陪審員時,范圍較小,并且缺乏審前偏見排除程序。其實中國法院對陪審員的挑選幾乎無程序性規(guī)則約束,無論是各法院從十分有限的潛在候選陪審員中挑選出法院的正式陪審員,還是在案件審理前對

10、合議庭所需陪審員的挑選,隨機挑選的功能沒有發(fā)揮,而且法院掌握著挑選的絕對主動權,并明顯體現(xiàn)出傾向性。4此外,法院經(jīng)費是地方財政撥款的,人民陪審員的擔任,參與審理,業(yè)務培訓則是法院的正常工作,開展的話要求法院必須投入相當?shù)木Γ煌ㄙM誤工費等補助需要法院支出,但這些款項并不一定能得到??畋WC,并且法院很難準確的預算出每年的實際運轉(zhuǎn)經(jīng)費,因此未必能保證陪審員費用全部落實,這樣難免會對本來就不高的陪審員參審的積極性造成影響。 </p&g

11、t;<p>  二、基層陪審制度的未來 </p><p>  基層法院是我國實現(xiàn)司法民主的前沿陣地,承辦了全國法院近80%左右的案件,基層強則全國強。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司法公正是人民基本的要求之一,而陪審制度就是人民積極參與司法的制度保障,有學者針對民眾是否愿意作為陪審員參與刑事審判問題所作的調(diào)查顯示,49.8%的被調(diào)查人表示“很高興參加”,這一數(shù)字超過“不愿意參加”和“堅決不參加”的人數(shù)總

12、和,這顯示了民眾參與刑事司法的熱情和意愿并不低。5 </p><p>  首先,各基層法院視具體情況完善人民陪審員的任免制度,進一步擴大陪審員的產(chǎn)生渠道,增加各階層的人員比例,提高陪審員入門門檻,以保證陪審隊伍的素質(zhì)和質(zhì)量。把陪審員分成普通陪審員和專業(yè)陪審員,對于一般的民事糾紛,可以請普通陪審員參審,對于離婚糾紛,可以請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或者街道的陪審員參加,對于金融糾紛或者醫(yī)療糾紛,可以請專業(yè)領域的陪審員參審。 &

13、lt;/p><p>  其次,在庭審中,由于陪審員更多的作用是體現(xiàn)在認清事實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將陪審員的職權和法官的區(qū)別開來。很多學者認為,基層法院之所以限定陪審員的參審,是考慮其法律素質(zhì)不高,審判技能等方面不足,盲目的參審會導致判決的純度不高。一個案件的審理,包括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因此陪審員的作用可以更多的體現(xiàn)在運用一般社會觀念或者專業(yè)知識協(xié)助法官認定事實,然后根據(jù)確定的事實,由法官單獨來決定法律適用即可。

14、</p><p>  再次,加強陪審員的業(yè)務指導,基層法院要保證陪審員的法律素質(zhì)和審判質(zhì)量,不僅要對其專項經(jīng)費有所規(guī)定,還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培訓。有些法院在對陪審員進行培訓時容易走進專業(yè)化的誤區(qū),各種法律學科科目繁多,內(nèi)容深奧,希望其能具有法官一樣參審的能力,其實陪審員之所以為陪審員,就是其人民性決定的,如果具有了法官的法律專業(yè)水平,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因此筆者認為在基層對陪審員的培訓,應該主要注重:首先是培訓陪

15、審員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尊嚴感,有一顆公平正義的價值觀;二是基本的法律原則,規(guī)則的說明,審判程序基本的了解,比如簡易程序轉(zhuǎn)普通程序,物權法所保護的對象等;三是對法律與情理之間兼顧,熟悉當?shù)氐娘L俗民情,這對于法官審理案件都是很好的參考。 </p><p>  關于對待有些陪審員陪而不審的情況,各地的基層法院可以因地制宜的健全陪審員的監(jiān)督和懲罰規(guī)范,針對別有用心或者不愿問事的陪審員,追究其相關責任。雖然陪審員相對來說只

16、是普通群眾,與職業(yè)法官要求不一樣,其參審只是暫時的行使一定的政治權利,但是司法權必須也要關在籠子里,因此在一定的追究制度下還應有相應的獎懲制度。 </p><p>  此外,各地基層法院還可以設立一個方便人民陪審員之間經(jīng)驗交流的平臺。對于經(jīng)常參審的陪審員,不定期的召開工作座談會,或者集中觀摩影響重大的庭審流程。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陪審員之間就如何幫助法官辨認案件事實,拓展陪審范圍,化解社會矛盾等各個方面加強交流

17、與探討。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推選出若干優(yōu)秀陪審員做自己陪審工作經(jīng)驗的介紹;也可以組織一部分陪審員審理案件時旁聽,并互評審理質(zhì)量。 </p><p><b>  參考文獻: </b></p><p>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教育培訓處:《廣州市人民陪審員情況調(diào)查》,載《法治論壇》第九輯,第 259 頁。 </p><p>  2 袁定波,《“人民陪審

18、員制度遭遇‘四道坎’”》,載《法制日報》,2008年5月8日 </p><p>  3 胡銘:《刑事司法的國民基礎之實證研究》,載《現(xiàn)代法學》2008 年第3 期, 第43 頁。 </p><p>  4 王一懷:《加拿大陪審法對“審前偏見”的救濟制度》,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5期。 </p><p>  5 胡銘:《刑事司法的國民基礎之實證研究》,載《現(xiàn)代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