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十一 股內側、小腿前外側區(qū)和足背解剖,膝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動脈網小腿前群肌肉的名稱、形態(tài)、起止及神經支配。 脛前血管的起始、形成和分布。 脛前深筋膜形成的結構。 足背靜脈弓的位置及與大、小靜脈的關系。 足背動脈的位置、分支與分布。,實驗內容:,一、膝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動 脈網膝部的境界:從髕骨上緣上方2橫指水平到脛骨粗隆高度平面,,(一)
2、膝前區(qū) 1、淺層結構 皮膚:薄而松弛、皮下脂肪少,移動性大。 髕前皮下囊:皮膚與淺筋膜之間,如經受慢性勞損易發(fā)生炎癥。 神經:1隱神經(內側) 2股外側皮神經、 3股中間皮神經、 4股內側皮神經 (上外、內上側)
3、 5腓腸外側皮神經 (外下方),2、深層結構深筋膜為闊筋膜的延續(xù),與肌腱相融合。髂脛束 外側“大鵝足” “鵝足囊”髕韌帶髕支持帶 髕外側支持帶 髕內側支持帶髕上囊,,,,(二)膝關節(jié) 最大、最復雜 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組成 1、膝關節(jié)的組成與輔助結構
4、 (1)關節(jié)囊 薄而松弛 (2)周圍韌帶髕韌帶腓側副韌帶脛側副韌帶髕支持帶腘斜韌帶膝交叉韌帶 前交叉韌帶 后交叉韌帶 膝交叉韌帶牢固地連結股骨和脛骨,可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 膝橫韌帶,,,,,(3)滑膜襞、滑膜囊、脂肪墊膝關節(jié)具有全身關節(jié)中最大的滑膜面積 ,覆蓋其所有結構。滑膜囊 髕上囊(最
5、大)滑膜襞 髕上滑膜襞 髕內滑膜襞 髕下滑膜襞(常見)脂肪墊 為滑膜與關節(jié)囊纖維層之間的脂肪組織 翼狀襞,,2、膝關節(jié)的神經支配股神經的肌皮支閉孔神經的前支隱神經坐骨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閉孔神經后支,(5)半月板(彈性墊)墊在股骨內、外側髁于脛骨內、外側髁關節(jié)面之間的兩塊半月形 纖維軟骨板。內側半月板外側半月板作用:
6、使關節(jié)面更為相適,緩沖壓力,吸收震蕩,增大關節(jié)窩的深度。,,,3、膝關節(jié)動脈網 血供十分豐富。 組成: 旋股外側動脈降支 股動脈的膝降動脈,,腘動脈的5個關節(jié)支:膝上內側動脈 膝上外側動脈 膝中動脈
7、 膝下內側動脈 膝下外側動脈股深神經的第3穿動脈 脛前返動脈,,,,作用:保證給膝關節(jié)的營養(yǎng) 腘動脈損傷或栓塞時,可變成 側支循環(huán)的重要途徑,以保證肢體 遠端的血供,,,,,二、小腿前區(qū) 境界(一)淺層結構1、皮膚厚
8、而緊,多毛發(fā),移動性小,血液供應較差,損傷后愈合較慢。2、淺筋膜較疏松,含少量脂肪。3、淺靜脈為大隱靜脈及其屬支,大隱靜脈及其屬支在此區(qū)與小隱靜脈、深靜脈有廣泛的交通支吻合。,,大隱靜脈全長76cm。起于足背靜脈弓內側端,沿小腿內側緣伴隱神經上行,在經股骨內側髁后方約2cm處,進入大腿內側部與股內側皮神經伴行,逐漸向前上,最后在恥骨結節(jié)外下方穿隱靜脈裂孔匯入股靜脈。,,4、皮神經有兩條: 隱神經 伴大隱靜脈行至足內側緣
9、。在小腿上部居靜脈后方,在小腿下部則繞至靜脈前方。 腓淺神經 由腓總神經發(fā)出,于小腿外側中、下1/3交點處穿出深筋膜至皮下,隨即分成內、外側支行至足背。,(3)腓深神經(4)前群肌肉: 脛骨前肌 趾長伸肌 長伸肌,(二)深層結構深筋膜致密。小腿前區(qū)深筋膜,前、后肌間隔,脛、腓骨骨膜及骨間膜之間共同圍成前骨筋膜鞘和后骨筋膜鞘。,1、前骨筋膜鞘(1)脛前動脈(2
10、)脛前靜脈:2支,與同名動脈伴行。,,,2、外側骨筋膜鞘腓淺神經、腓淺血管及小腿外側肌肉,,,,(一)淺層結構1、皮膚較薄,皮下組織疏松,淺筋膜中缺少脂肪。皮膚深部的淺靜脈、肌腱等結構清晰可見。2、淺靜脈有足背靜脈弓及其屬支。其內外側端逐漸合成大、小隱靜脈。,二、踝前區(qū)與足背 境界,3、皮神經 隱神經 足背內側 腓腸神經終支(足背外側皮神經) 足背外側 腓淺神經終支(足背內側皮神經和足背中間神經) 足背
11、中央側 腓深神經 第1、2趾相對面背側,,(二)深層結構 1、伸肌上支持帶 小腿橫韌帶內側:脛骨前肌腱、脛前血管和腓深神經外側: 長伸肌腱、趾長伸肌腱和第三腓骨肌 2、伸肌下支持帶 小腿外側韌帶 3個骨纖維管: 內側:脛骨前肌 中間: 長伸肌腱、足背動脈和腓深神經 外側:趾長伸肌腱和第三腓骨肌腱,,,,3、足背動脈
12、跗外側動脈 跗內側動脈 弓狀動脈 足底深支 第一跖背動脈,4、腓深神經的分支 5、足背筋膜間隙及內容 深筋膜分淺、深兩層 兩層間為足背筋膜間隙 趾長深肌腱及腱鞘 趾短伸肌及腱 足背動脈及分支和
13、 伴行靜脈 腓深神經,,,,,,,臨床意義:1、關節(jié)穿刺:髕韌帶兩側隆起的深面填以髕下脂體。2、足背動脈搏動:在踝關節(jié)前方行于 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位置表淺,易于體表摸到其搏動。3、膝關節(jié)內的結構損傷或紊亂多采用關節(jié)鏡來進行診斷或治療。4、當膝關節(jié)在屈曲時,常發(fā)生半月板的損傷,以內側半月板損傷的機會較多。5、大隱靜脈在內踝前方的位置表淺而恒定,是輸液和注射的常用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內側、小腿前外側區(qū)和足背解剖
- 小腿前外側區(qū)足背
- 醫(yī)用局部解剖學小腿前區(qū)、外側區(qū)和足背
- 【局部解剖學】10-小腿前外側區(qū)和足背
- 第五節(jié)小腿前外側區(qū)、足背區(qū)
- 麻醉解剖學股前內側區(qū)
- 股前區(qū)和股內側區(qū)
- 足內側反射區(qū)
- 股前內側區(qū)
- 局部解剖講座第一次股前內側區(qū)
- 小腿及足
- 局部解剖學第一次股前內側區(qū)
- 小腿外側皮支皮瓣的應用解剖學研究.pdf
- 小腿內側皮支皮瓣的應用解剖學研究.pdf
- 小腿鏈式血供筋膜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
- 腹前外側壁外科解剖及剖腹術
- 醫(yī)用局部解剖學腹前外側壁
- 神經內鏡輔助下極外側幕下小腦上鎖孔入路中腦背外側區(qū)的顯微解剖.pdf
- 前床突旁區(qū)及海綿竇外側壁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醫(yī)用局部解剖學腹前外側壁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