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入靜后反應、入定、姿勢、方法及注意事項匯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打坐入靜后反應、入定、姿勢、方法及注意事項匯編(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及諸位道友,本人也有加注及刪減,僅供參考,以結善緣。)琉璃道人整理匯編打坐入靜前注意事項一松:肌肉放松靜:心情寧靜自然:姿勢自然(如果肌肉沒有放松,會產生肢體抖動的現象)(如果心情沒有寧靜,會產生腳麻的現象)(如果姿勢沒有自然,無法久坐)二.初學者,吃過飯后30分鐘再上坐,以免影響消化。三.初學者,要注意保暖。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膝蓋、肩膀尤其要蓋,夏天也不可以裸漏,否

2、則日后會有所謂“禪病”。(“邪氣”入體,內熱不均,引起身體沉重感等)四靜坐前,有條件可以先沐浴一番(此番可以調節(jié)身心,使其通泰便達,神情莊重,預熱身體,方便進入狀態(tài)。)亦可以站樁或先適當的運動一下,或者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佛道音樂,輕音樂,讀讀經都可以的。還可以燃一支檀香。五.靜坐時,身體重心不要落在脊椎或背,久了會腰酸背痛,方法是使用坐墊,把屁股墊高,讓重心落在腳盤上。六.初學者,環(huán)境光線不宜太暗,容易昏沉;也不宜太強,捍、猗、冷、熱、

3、浮、沉、堅及軟等八觸。身體有時會發(fā)生震動搖擺,手舞足蹈等情形,這是由于正在疏通氣血結滯不通所致,是由內臟氣機發(fā)動反映到外部的正?,F象,不足為奇。若是你遇到了這種現象,不用驚怕,這些都是打坐靜修的功效。2、打坐入靜后反應(二)打坐中出現的各種境界:打坐時如果雜念少入靜比較深的情況下,前額、后腦、眼前、小腹等部位會出現一些各色的光、荷花、佛菩薩、樓閣亭臺、街景、人物、已故親人、動物、山河大地、其它維茨空間的靈性生命等多種圖像和光,還可能聽到

4、各種聲音、聞到氣味、與境界中的生命體進行交流等多種境界,這些境界可能是善境,也可能是心魔的折射,還可能是外魔或其它外靈施法、幻化、干擾所致。因此最好的對應方法就是不追求、不執(zhí)著、不與理睬,自古以來佛法打坐有句名言:“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佛家的野狐禪就有一段這樣的公論,說是看到地藏菩薩等)就是說打坐時就是看見佛菩薩也不要興奮與追求,因為魔(外靈干擾的一種)有時會幻化成佛菩薩的形象來誘惑我們,看見了魔也不要去理會,就象沒看見一樣,總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