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健康心理學 第10章 慢性疾病之適應,張朝凱2007/01/07,慢性疾病之適應,在研讀本章內(nèi)容之後,學習者應能達成 下列目標: 1.瞭解慢性疾病的涵義。2.能知道慢性病造成的影響為何。 3.清楚因應慢性疾病的一般原則。 4.對於慢性疾病的管理有基本的概念。,慢性疾病之適應,慢性疾病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疾病」,

2、不同的疾病類型會造成個人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層面上持久且嚴重的後果,最常見的有心臟病、糖尿病或癌癥等。就界定而言,具備下列三種特徵時,個人才會被稱為罹患了慢性疾病,即個人失去部分身體功能、身體的病灶是不可復原的、需要長期照護與訓練自我照顧。本章目的在說明整體性上 慢性病對原本生活的衝擊多是全面性的影響,包括身體、服業(yè)、社交 等功能的改變,因此更需要在心理上調(diào)適病人這個角色,加上不同病癥隨之引發(fā)的一些情緒、自我、生理、職業(yè)工作及家庭等方面

3、的問題 都需要被處理。亦即,慢性疾病的照顧並非只需要留意照顧,自我、家庭、工作、社會等層面的提升與改善也同形重要。本章以糖尿病、癌癥為例說明他們的處理與因應原則。而慢性病之有效處理與因應的探討面向包括: 1.因應慢性病上哪些是最合適的方式? 2.增加正確 慢性病的信念是重要的,而哪些是需要的信念? 3.全人照顧下,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的照護方法與原則。,第一節(jié) 何謂慢性疾病,顧名思義,相對於任何急性發(fā)作的疾病,慢性疾病指的就是一種

4、「慢性、長期的疾病」隨著時間的變化,它會造成持久且嚴重的結(jié)果,像是心臟病、糖尿病或癌癥等。就界定而言,一個人具備下列三種特徵,才會被稱為罹患了是慢性疾病: 1.個人失去了一部分的身體功能。2.病程由某些無法改變、且無法逆轉(zhuǎn)的身體原因所 造成的,換句話說,身體的病灶是不可復原的。3.一旦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長期照護,囡此患 者除醫(yī)療協(xié)助外,需要訓練自我照顧,患者的動 機相當重要。自我評量1,第一節(jié)

5、 何謂慢性疾病,由於慢性疾病有以上三種特徵,所以在照顧和適應上和急性疾病是相當不同的。急性疾病,像是感冒,一般來說發(fā)作的較快,時間短,在處理方面以藥物治療為主,可以完全復原的;而慢性疾病往往與自我長期養(yǎng)成的不良習價有關(guān),病程會不斷變化,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通常還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tài),悉心注意病癥的變化。在現(xiàn)今的社會中,因為科技的進步與醫(yī)療的發(fā)達,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大多數(shù)的人們也會盡可能的讓生命延續(xù)下去,也因為如此,老年人口越

6、來越多,然而,隨著腳步加快、壓力增大、生活習慣 、飲食文化的影響等因素,慢性疾病也隨之增加。自我評量1,由於慢性病是一種長期的、與過去生活習慣有關(guān)的疾病,病患一旦罹患慢性病,將會對原本的生活造成衝擊,產(chǎn)生全面性的影響,包括身體、職業(yè)、社交等功能的改變,處處受限的生活也會使得病患、心理在調(diào)適病人這個角色上,更是一大挑戰(zhàn),也會隨之引發(fā)一些情緒、自我、生理、職業(yè)工作及家庭等方面的問題。以下列 點詳述之:自我評量2,第二

7、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ㄧ、情緒的影響最先出現(xiàn)於慢性病患的情緒是「否認」,「否認」是人們?yōu)榱吮Wo自己心理免受到衝擊而產(chǎn)生的防衛(wèi)機制,病患為了可以不要承受疾病的威脅,下意識地阻斷現(xiàn)實中自己對疾病的了解,可能表現(xiàn)的形式有:將疾病看成不那麼嚴重、或認為這個病很快就會過去,甚至有病人會直接否認得到某種慢性病?!阜裾J」是發(fā)生在面對疾病時一開始的階段,則對病患來說是有保護的作用,這種情緒幫助病患成功的控制面對疾病的情緒反應,如暫時

8、不覺得慢性病那麼恐怖,壓力也較能減輕,另一方面也能減少病人不舒服的癥狀和減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但是,若「否認」是在發(fā)生在復健 (rehabilitative)階段則會對病人有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病人需要接受治療或醫(yī)囑的時候,否認疾病的存在,反而會耽誤治療的進行或影響對生活的重建。自我評量2,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ㄧ、情緒的影響第二種情緒是「焦慮」這也是慢性病人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有時甚至會因為因疾病引起的死亡害怕,也

9、可能讓人感到焦慮?!附箲]」其實在慢性病病程中會時有時無地出現(xiàn),如癌癥病人感受到一點點身體的不對勁或改變,便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復發(fā)或病情更加嚴重的焦慮。「焦慮」不但是一種心理損害,也會阻礙正常功能的運作,許多研究指出高焦慮的病患通常治療效果比較差(Graydon,1988; Carey & Burish,1985)。許多事件會使病人的焦慮增加,如:等待檢驗結(jié)果、接受侵入性治療、治療的副作用出現(xiàn)、擔心疾病復發(fā)等等。雖然對

10、疾病的「焦慮」會隨著治療較為減少,但是當擔心併發(fā)癥的發(fā)生或是疾病對生活的影響越大時,焦慮、也會隨之滲透或影響個人。因此,在對慢性病患做評估衡鑑和治療時都必須注意「焦慮」這個議題。自我評量2,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ㄧ、情緒的影響第三種情緒為「憂鬱」反應,研究指出住院慢性病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經(jīng)歷過中度憂鬱癥狀,甚至有四分之一的病人經(jīng)歷過重度憂鬱癥狀(Moody, McCormick,& Wiliams,

11、1990; Rodin & Voshart, 1986)。在適應慢性疾病中,「憂鬱」比否認和焦慮更晚出現(xiàn)在病程中,大部分時候,在一開始知道疾病的診斷時,「憂鬱」心情還不會出現(xiàn),但當了解整個疾病會產(chǎn)生的影響後,病患會有較多的憂鬱心情,而且也是時有時無地出現(xiàn),主要的原因是,隨著時間個人疾病的失去功能的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對個人的平擾性也越來越大,面對健康一天一天的失去,心情漸漸低落。自我評量2,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

12、影響,二、個人自我概念「自我(self)是心理學中主要的概念之一,自我是一個人性格健康或是脆弱與否的主因,因此要了解慢性病造成的影響,一定要了解疾病對病患自我的影響。首先,要先澄清自我概念(self-concept)與自尊(self-esteem)的差別,所謂「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特質(zhì)和特性的穩(wěn)定信念,「自尊」則是指個體如何評價自我概念,覺得自己的特質(zhì)是好還是壞,這兩者都是個人穩(wěn)定的特質(zhì)。但當有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

13、出現(xiàn)時,如得到慢性病,會使病患對自我的看法(包含自我概念與自尊兩者)有重大的改變,這可能是短暫的,也有可能是長期的。,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三、生理上問題人罹患慢性病時,首當其衝的就是面對身體方面的改變和不舒服。在「身體形象(body image)」方面,身體形象是指個體對自己生理功能和外表的評價和知覺。研究指出住院病患的生病期間對自我「身體形象」?jié)M意度是快速下降的(Schwab & Hameling,19

14、68),而且這種對自己身體形象的負面評價會一直持續(xù),有時需要一年以上才能調(diào)適。但在面部毀容的病換中,他們幾乎持續(xù)無法接受他們改變後的外表,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面貌某種程度代表人格,面貌受損會使得病患本身和他人都會覺得人格上是有污點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面部的改變無法隱藏或偽裝,病患、必須面對其他人的眼光,如厭惡和拒絕。,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四、職業(yè)與社交問題慢性病也會使得病患在職業(yè)活動和工作狀態(tài)方面產(chǎn)生問題,

15、許多病患可能必須大幅更改他們的工作方式或內(nèi)容,如一個業(yè)務員在得知有巔痛癥之後,就不再能開車到處拜訪客戶,必須改成利用電話工作。另一個重要的生活改變就是在病患接受診斷之後,即面臨到一個困擾,就是要 如何重新建立正常的「社交生活」他們會抱怨他人表現(xiàn)出拒絕或同情的樣子,但自己的表現(xiàn)常引起別人這樣的反應,因此會使病患的社交生活會受到影響,病患、可能從社交生活中退縮或是強迫自己進入社交活動中。,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五、對

16、家人和照顧者的衝擊家中有人罹唐、慢性病,對家庭的衝擊方面其實相當大。家庭是一個社會系統(tǒng),當某個家庭成員打斷了原本的生活模式,勢必會影響其他家人的生活,一個最主要的改變便是病患會增加對其他家庭成員的依賴,若是病患、又是己婚的,其配偶的責 任就會更大,有些責任也可能會落到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身上,此時,病患的家庭會覺得生活失去控制,覺得應付這些改變是有困難的,在家中原本角色也會需要調(diào)整改變,同時必須促使他們重新去適應新角色,並

17、了解到他們的娛樂和休閒時間相對會減少。這些加進來的責任會使得事情更難處理,尤其是當家庭成員的擁有的資源或幫助本來就不夠多時,因為疾病而伴隨來的新任務就會變的更加困難。徒然增加的家庭責任,可能導致小孩在同儕團體中被排擠,因而產(chǎn)生曠課、性行為開放、濫用藥物、對抗家人的情形出現(xiàn)。,第二節(jié) 慢性疾病造成的影響,一、慢性病的因應(一)慢性病患者常用的因應方法1.否認 2.蒐集疾病相關(guān)資訊3.尋求支持 4.預想

18、未來可能的結(jié)果5.尋找意義自我評量3(P.298~P.300),第三節(jié) 因應慢性疾病的原則,一、慢性病的因應(二)有效因應慢性病的方法1.哪些特質(zhì)因應的較好 2.主動的因應3.多重策略 4.正?;晕以u量3(P.300~P.301),第三節(jié) 因應慢性疾病的原則,二、增加對慢性病的信念(ㄧ)對疾病本質(zhì)的認識(二)患者對疾病的解釋(三)對疾病的控制感自我評量4(P.301~P.30

19、2),第三節(jié) 因應慢性疾病的原則,三、有利的疾病處理(一)身體方面的復健(1)學習如何盡量使用身體。(2)學習如何調(diào)適身體功能以因應環(huán)境的變化。(3)學習管理身體的新技巧。(4)學習一套必需的治療計畫。(5)學習如何控制能量的消耗。1.發(fā)展完善的治療計畫2.遵循醫(yī)囑自我評量5(P.302~P.303),第三節(jié) 因應慢性疾病的原則,三、有利的疾病處理(二)心理方面的復健1.藥物治療2.短期的心理治療

20、3.患者的教育計畫4.放鬆與運動5.社會支持與支持性團體自我評量5(P.302~P.303),第三節(jié) 因應慢性疾病的原則,一、糖尿病糖尿病在臺灣是第四個最普遍的慢性疾病,它是由於「膜島素分泌不足」或「體內(nèi)某些組織對膜島素的阻抗」進而對於醣類、蛋白質(zhì)、脂肪的代謝造成損害。膜島素是由肝臟的β細胞(beta cell)所產(chǎn)生的,是葡萄糖能夠進入細胞的關(guān)鍵,而人體的能量來源主要是葡萄糖,因此當葡萄糖由於某些原因無法進入細胞

21、時,葡萄糖會繼續(xù)停留於血液中,會引發(fā)低血糖癥,身體也會不斷的傳送需要食物的訊息給海馬迴,而使得患者一直有不飽足感,而形成了糖尿病的癥狀,包括多吃、多喝、多尿。(一)糖尿病類型第一型是「胰島素依賴型」,第二型為「非胰島素依賴型」。(二)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P.305~P.306),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糖尿病(三)治療與處理方式1.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問題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在於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達到這個目標必

22、須經(jīng)由規(guī)律的胰島素注射(特別是第一型)、飲食控制、體重控制、運動。許多糖尿病患者並不了解他們面對的健康危險,因此「教育」在介入中也是重要的。自我評量6(P.307),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糖尿病(三)治療與處理方式2.糖尿病的治療介入大量認知行為的治療介入於糖尿病的患者中,以增加醫(yī)囑的遵從,如適當?shù)淖晕易⑸?、監(jiān)控血糖濃度、壓力管理計畫等。直接對行為的介入也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除了讓患者了解治療計畫的

23、知識外,也要幫助患者在面對誘惑的環(huán)境時(如吃大餐的誘惑),仍能維持治療計畫的實行,因此亦可著重於社交技巧和問題解決技巧的訓練。自我評量6(P.307),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糖尿病(三)治療與處理方式3.遵循醫(yī)囑的議題對「改變生活型態(tài)」建議的遵從度是相當?shù)偷模蚩赡苡?(1)這些只被當做隨便的建議而己,(2)這些都是非常難改變的健康習慣,(3)其他的併發(fā)癥可能在初發(fā)後15~20年才會發(fā)生。而患者通常不是有

24、意不遵從,而是忘記了。在改善遵循醫(yī)囑方面,須教導患者與糖尿病有闋的知識與健康信念,另一方面,有強烈自我效能厭的患者也能對疾病有較佳的控制。另外,當患者與醫(yī)師共同 分享治療目標時,遵從也會改善。 自我評量6(P.307~P.308),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糖尿病(三)治療與處理方式4.青少年糖尿病忠者的特殊問題前面曾經(jīng)提到,第一型的糖尿病通常會發(fā)生在兒童或青少年身上,

25、這個時候的青少年正在發(fā)展獨立與自我概念,在這樣的時期得到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帶來的限制,卻和此時的發(fā)展任務是不一致的,他們可能會認為,這些飲食的限制或胰島素的注射是一種外在的規(guī)定,而且他們可能也會為了避免同儕的拒絕而忽略適當?shù)闹委煛T谒麄兣c家人的關(guān)係中,父母或家人也會以某些反應來減低治療的努力。他們會對剛診斷出糖尿病的青少年限制更多,把它們視為孩子,更加重了他們的依賴性。這樣的問題會變的越來越重要,而健康心理學家能夠幫助這類

26、患者,他們能夠涉入治療,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醫(yī)囑的遵從、適應和控制,並且可以幫助概 述問題,以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自我評量6(P.308),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癌癥(一)癌癥性質(zhì)與病因「行為」、「性格」與「壓力」是影響病因及病程發(fā)展最有關(guān)的心理社會因素。 (P.308)(二)癌癥的影響與困難1.社會支持 2.婚姻與性關(guān)條

27、 3.癌癥病人的自我表徵 (P.309~P.310)(三)癌癥的因應正向的適應癌癥,可透過增加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因為能控制情緒反應及生理癥狀,對心理社會適應特別重要。(P.310),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癌癥(四)癌癥治療策略治療癌癥主要分成三個方面,藥物、行為及心理治療。1.癌癥除例行治療外,其他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治療厭食或其他飲食困難、情感疾患或控制疼痛等為主(Ja

28、cobsen,Bovbjerg,& Redd,1993)。自我評量7(P.311),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癌癥(四)癌癥治療策略2.癌癥也會借助一些行為治療的方法協(xié)助個案,其焦點多在於壓力、疼痛、食慾、化療或放射治療引起的副作用的控制等(Spiegel&Bloom,1983),也希望幫助個案減少憂鬱與壓力荷爾蒙、尋求意(Antoni et al.,2001)、或?qū)Σ〕逃姓虻目?Cress,Ant

29、oni,McGregor,2000)。近來建議加入運動,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有益(Coureya&Fridenreich,1999)放鬆、催眠、認知重新評估等也是常用的技術(shù)。使病患在化療中「分心」,例如:放鬆訓練和引導式想像可減少副作用與焦慮的產(chǎn)生(特別是小孩),這部分可訓練患者自己在家中練習(Carey&Bursh,1988)。 自我評量7(P.311),第四節(jié) 慢性疾病

30、的管理,一、癌癥(四)癌癥治療策略3.透過個別心理治療以改善癌癥患者的焦慮、憂鬱、自殺意念,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diào)(如不能專心等),或因疾病產(chǎn)生的家庭管理或溝通的問題,或因疾病加劇而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工作或社交困難等,這部分主要是危機性的特殊處理(Taylor, 2003);若採行家庭治療在於提高家庭的支持度(Mesters et al,1997),提供家庭成員彼此溝通的機會。團體治療或支持性團體也可加強癌癥病患對疾病的適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