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與資本的區(qū)別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產(assets)資產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yè)擁有或有控制的資源,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是企業(yè)、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收支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收入、債權和其他。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簡單的說,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資產通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資產能夠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第二,資產都

2、是為企業(yè)所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yè)所擁有,但也是企業(yè)所控制的;第三,資產都是企業(yè)在過去發(fā)生的交易、事項中獲得的。資產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通常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兩大類。前者如貨幣資產、存貨、應收款等,后者如長期投資、房屋設備等。會計上能否確認一項資產,很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是看該項資源是否為本單位所擁有或能夠控制,以劃清自己的資產和別人的資產的界限。比如向外單位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就不是本單位的資產,因為這不是本單位所

3、擁有的。另外,還要看該項經濟資源能否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凡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東西不能確認為資產。比如一些已經報廢的機器設備,已不能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在會計上確認為資產。資本[capital]∶經營工商業(yè)的本錢(l)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生產資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勞務土地資本。資本是指: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是耐用品。(2)從企業(yè)會計學理論來講,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資金。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4、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它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范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因此,資本并不完全是一個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們來單獨研究宏觀經濟存量核算時,“資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產過程的有形資本、無形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資本與流量核算相聯系,而作為投資活動的沉淀或者累計結果,資本又與存量核算相聯系。資產=資本+其他積累+負債即:資本+其他積累-資產-負債=資本權益價值規(guī)律告

5、訴人們,資本總是流向高利潤行業(yè)所謂資產,是指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企業(yè)擁有或控制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會計上的資產,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資產是由于過去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也就是說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是由于過去已經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所產生的結果;第二,資產是公司、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第三,資產能給公司、企業(yè)帶來未來經濟利益。什么是資本呢?廣義地說,資本是在復雜的經濟和社會關系中,個人或企業(yè)擁有的

6、貨幣、物品、技能、信息、特征、權力等力量,憑借這些力量可以占據相互關系中的支配或主導地位,擁有大部分財富。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復雜的經濟和社會關系”,因為離開社會關系,錢、土地、技能等的實力,以及“形象使者”是否準備一次性消耗自己的形象。在特定的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的網絡中,“形象使者”有一定的自由度,而這自由度又足以造成利益相關者的重大損益,這樣“形象使者”就對利益相關者具備了主導權,正是這個主導權使“臉蛋”成為資本。廣告商為了防

7、止被“形象使者”所控制,在事先往往要訂立協議限制“形象使者”的自由度,為此當然要支付遠遠超出拍廣告所消耗的體力和表情的費用。對于廣告商來說,這筆費用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不支付這筆費用,不買斷“形象使者”的自由度,則一旦“形象使者”按照個人利益最大化原則要挾廣告商,損失就大了。從上述分析中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資本其實是各種經濟、技術、社會關系中的主導地位。占有了主導性地位,有可以獲得對方的勞動或財富。失去主導性地位,自己的勞動或財富就會落入

8、他人之手。主導性地位越強,即資本越額大,可獲得的“利潤”就越多。民選總統(tǒng)的主導性往往不如獨裁總統(tǒng)的主導性地位強,因此民選總統(tǒng)可獲得的額外收入就少一些。蘇哈托夫人被人印尼實業(yè)界戲稱為“10%”夫人,即每一筆生意都要抽取“10%”的“稅收”,靠的就是蘇哈托軍事政變起家獨裁印尼長達三十多年的強力地位。根據獨裁者是否利用其強主導地位謀取私人利益及其程度,我們也許可以將獨裁分為私利獨裁、公利獨裁。蘇哈托是私利獨裁,而斯大林則是公利獨裁。在強力私利

9、獨裁的政權中,政府官員按職位高低權力大小都可以獲得程度不同的額外收入,政府往往成為社會財富的最大吸噬者,公利獨裁中往往包含著各層官員的善意,他們在主導性地位轉化為額外收入時受到意識形態(tài)、道德和制度的三重制約。但公利獨裁包含著私利獨裁的因子,如果各層官員放肆追逐個人利益,則公利獨裁有可能向私利獨裁轉變。這是主導性地位強弱等價于資本額大小的典型例子。反過來說,則是資本額大小等價于主導性地位的強弱。一個只擁有10萬元的雜貨鋪主也許只能對一個伙

10、計擁有主導性地位,對外則主要是受主導,所謂受氣、受盤剝就是受主導的同義語;而擁有1億資產的大企業(yè)主就能對幾千人擁有主導性地位,對外可以主導很多關系,比如說讓警察為自己服務,讓政府制定對自己有利的政策等。在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前提下,那些擁有數百億甚至上千億資產的跨國公司事實上可以主導一國政府的重大經濟政策。不僅如此,資本自由流動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政策,正是跨國公司作用的結果。這意味著跨國公司擁有了巨大的自由空間,而各國政府的政策空間卻

11、被縮小了。以技術、知識等的主導性地位來謀取額外利益的典型情境是知識產權。由于知識和技術在現代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靠這一類型的主導權謀取額外利益的可能性極大地增長了。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夠成為身價百億美元的暴發(fā)戶,靠的就是視窗軟件的專利,即在微機操作系統(tǒng)上的技術和法律的主導地位。和一切法律一樣,專利法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的法律化,它所規(guī)定的是專利發(fā)明者、擁有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社會關系。著作權、商標權的性質和社會意義與此完全類似。薩氏認為:

12、“個人占有資本并能從中獲取利潤,是資本主義的實質所在?!保ǖ?7頁)但只有當我們將資本作廣義理解時,薩氏此論才更加表達出資本主義的實質,也更符合每一個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感受。這樣,個人占有資本并從中獲取利潤,就等價于個人利用自身的一切有利條件謀取自己的利益,而這又進一步等價于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這意味著,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在這個意義上,資本主義等同于市場經濟。反過來說,如果某人不利用可以有利條件謀取個人利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