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倫理學原著選讀倫理學原著選讀倫理學是一門關于幸福的學問,它以人生幸福為軸心,追問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實現(xiàn)幸福這一永恒的問題。自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苦苦追問著人生幸福問題。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開創(chuàng)了倫理學這一系統(tǒng)獨立的學科,他所闡述的一種高尚的目的論、完善論和德行論的倫理學,成為對后世社會生活和倫理學研究影響最大的一種傳統(tǒng)倫理學。康德則奠定了以行為規(guī)則、正當、正義為中的現(xiàn)代倫理學主流,并深刻地影響了羅爾斯、哈貝馬斯
2、、諾齊克等當代哲學家;邊沁、密爾、西季維克等確立的功利主義倫理學體系對現(xiàn)代社會和政治決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實際影響。1、尼各馬科倫理學、尼各馬科倫理學(前384~前322)EthikNicomochea[古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出生于愛琴海北岸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其父尼克馬可是馬其頓王的御醫(yī)。公元前367年,亞里斯多德來到雅典,進柏拉圖的學園學習。公元前343年,亞里斯多德應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之邀,擔任了13
3、歲的王子亞歷山大的教師。亞歷山大后來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他曾經(jīng)說過: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使我明白如何生活才有價值的,則是我的老師——亞里斯多德。亞里士多德著述的經(jīng)典版本(標準版)是德國伊曼努爾?貝克爾編輯出版的希臘文《亞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馬科倫理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卷討論了至善與幸福的問題;第二卷至第五卷討論了倫理的德性;第六卷討論了理智的德性;第七卷至第九卷討論了正義的價值問題;第十卷是亞里士多德全部倫理學思想的總結。亞里士多德在
4、本書中首先提出,世間的一切事物、一切技藝、一切法則、一切選擇和實踐,都是有目的的,“都以某種善為目標”,因此都是“向善的”。而至善則是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要達到至善,就需要憑借某種至上的治理技術。人類活動領域中的技術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有理財?shù)募夹g、策略技術、辯論技術等等;但這些技術必須有所歸屬才能使活動在向善的方向上實現(xiàn),那么,城邦的關系也就因為其“更崇高、更神圣”,而使其他技術都歸屬于這個關系的調整技術。而理智的
5、德性則是理性的,是德性的本質含義。理智本身又可以區(qū)分為兩大部類,一類是認知性的,一類是推理性的。就認知活動而言,“我們思辨本原不變的事物”;而借助于推理活動,我們便可以“思辨其本原有所變化的事物”;所以,認知活動所求的只是想要的東西,而推理活動則是一種思想活動,真正的德性就是要把握這樣的活動。亞里士多德指出,只有在思考當中確實使適中性得到了保證,人類理性的德性才能得到全面的實現(xiàn)。盡管如此,亞里士多德同時也說明了德性的倫理的以及理智中欲望
6、方面的含義。但是,在總結全書觀點時,亞里士多德依然強調了“思辨是最好的現(xiàn)實活動”的思想。這一思想也為他對神的崇尚留下了一條通衢大道。本書是亞里士多德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一部完整的倫理學著作,是亞里士多德倫理學思想的最全面的闡述。它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既是古希臘哲學全部探希伯來文舊約和猶太典籍,開始注意深奧的神學和哲學問題。他的思想言論與猶太教格格不入,后者首領對他威逼利誘,直至最終開除教籍,他只得避居一段時間,并于1660
7、年遷居萊因斯堡靠磨光學鏡片為生繼續(xù)研究學術。他從1663年開始寫《倫理學》,到1675年方完成此書;他死后由朋友于1677年出版,同時出版荷蘭文譯本?!秱惱韺W》原名《用幾何學方法作論證的倫理學》,全書以嚴格的幾何學推理形式寫成,共分論神、心靈的性質和起源、情感的起源和性質、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以及論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五個部分,分別論述其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本書認為神,實體是自然的同義詞;神表現(xiàn)萬事萬物的本源性統(tǒng)一,實體表現(xiàn)萬事萬物
8、基質性統(tǒng)一,自然則表現(xiàn)萬事萬物在總和上統(tǒng)一。實體即“在自身內(nèi)并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實體不能被其他任何東西所產(chǎn)生,它是自因,人對它不能加以任何界定和限制,對它的限制即是對它的否定,它是唯一的、依據(jù)其本性的必然性運動變化的絕對無限的東西。實體是不可分、不變化、無意志和目的卻能夠思維的東西。神、實體或者自然具有無窮多的屬性。屬性是據(jù)知性來看構成實體本質的東西。實體和屬性都通過作為具體事物的樣式表現(xiàn)出來;樣式是實體特定狀態(tài),是存在于其他事
9、物之中并通過其他事物被認識的東西。人是心靈和肉體的統(tǒng)一體,靈魂主要由人的身體觀念構成。人為了達到幸福境界就必須進行認識,其任務是獲得必然符合對象的真觀念,最終得到心靈與整個自然聯(lián)系起來的知識。知識分為三類意見或者想象,由感官和記號得來;由推理得來的理性;直接認識事物本質的直觀知識。其中前者是認識錯誤的原因,后兩者必然真實;而真理本身即是真理的標準,其外在表現(xiàn)是符合于對象,更重要的內(nèi)在標準則是清晰明確。人的自然本質就決定了人的本性是自我保
10、存,追求個人利益是人的最高權利,善惡的標準在于是否有利于自我保存?!秱惱韺W》集中了斯賓諾莎一生哲學思想的結晶,標志著他的哲學體系的徹底完成,是斯賓諾莎的最主要哲學著作。該書闡述的哲學思想雖在當時受到冷遇,18世紀以后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其成果不僅得到法國18世紀唯物主義者的繼承,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發(fā)展也起過重大推動作用,今天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據(jù)商務印書館1958年中譯本)4、人性論、人性論(1739~1740)Treatiseof
11、HumanNature[英]大衛(wèi)休謨(DovidHume1711~1776),出生于一個小貴族家庭,在愛丁堡大學學法律,卻有志于哲學研究工作。曾擔任駐外使館工作,也在國內(nèi)任過國務副大臣之職。在哲學上以不可知論著稱,在經(jīng)濟學和歷史學方面都著有一定影響的著作。《人性論》中第三卷“道德學”后來改寫為《道德原理研究》(1751)《人性論》認為人的科學是“一切科學唯一穩(wěn)固的基礎。”一切科學不先解決人性問題,其余一切知識都無法確實解決。在休謨看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