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謙與南宋學術交流——以呂祖謙書信為中心的考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兩宋學術堪稱我國傳統(tǒng)儒學發(fā)展的第二個高峰,尤其在南宋中期,諸子學術爭鳴把兩宋學術推至峰頂,而推動此期學術頻繁交流的重要學者就是南宋著名史學家、理學家和文學家呂祖謙。呂氏以其特殊的家族聲望和家學淵源,知識淵博而成就斐然,平易淳厚而待人以誠,持論公允而兼容并蓄,德高望重而縱橫牽合,從而團結和吸引了一大批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派別的學人,相互之間切磋交流、碰撞融合,這是他學術長進和學術地位不斷提高的重要原因,同時也使南宋一些清

2、高自重、各自為戰(zhàn)的理學家、文學家、史學家、部分政治家以及其他學術精英通過學術互動而共同匯聚在“恢復中原、學術救世”的大旗之下。他以獨得“中原文獻之傳”之學術優(yōu)勢,以廣大之心、踐履為實之學術精神,以殫精竭慮、英年早逝之代價,為南宋學術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因此,加強對呂祖謙與南宋學術交流之研究,對于進一步理清南宋學術發(fā)展和演變的線索,拓展南宋文化史研究的新領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呂祖謙與湖湘學派之交流,既有對胡安國、胡憲、胡宏學說之繼承,又

3、有與張栻之學術交流。尤其是與張栻圍繞著《知言》、《閫范》、“論語說”、“孟子說”、“仁說”、“性理說”、“主敬說”、“先察識后涵養(yǎng)說”、“學以致用說”以及“文學”、“史學”、“禮學”、“易學”等諸方面之學術交流,使湖湘學派之性理學說日臻完善,對張栻學說體系構建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呂祖謙與朱熹之學術交流,既有影響后世學術深遠的寒泉之會、鵝湖之會、三衢之會等“講論三會”,又有大量書信之往來討論和交流。他們的學術講論,幾乎涵蓋

4、和牽涉到了當時學術界關心的所有問題,并波及到當時所有的學術派別和著名學者。呂祖謙對朱熹理學體系之完善、內容之豐富皆有贊襄之功,終使朱熹成為兩宋理學集大成者。因此后人常說朱學中有呂學,呂學中亦有朱學,并習慣上對二人以“朱呂”相稱。
   陸九淵是在呂祖謙的大力引薦下才得以順利高中進士的,也是在呂祖謙的引領下,使陸九淵與學術界的朱熹等人結識的,朱陸之“鵝湖之會”因呂祖謙的撮合而起,終使陸氏心學與朱學、呂學鼎立于世,也使理學與心學之相

5、互交流由此持續(xù)影響了中國學術五六百年。
   呂祖謙把永康學派代表人物陳亮最先引進道學群體,對提高陳亮的學術威望和社會影響至為重要,后來所發(fā)生的朱熹、陳亮“王霸”大論辯,可以說是呂祖謙“橋梁效應”的直接學術果實。呂祖謙與陳亮的學術交流是很寬泛的,陳亮每著一書,每寫一文,往往寄與呂祖謙交流。因此陳亮是繼朱熹、張栻之后,呂祖謙與之學術交流最多的學者。
   呂祖謙與薛季宣、鄭伯熊、陳傅良、葉適之學術交流,永嘉學者既得獎掖之力

6、又得培植之功,使永嘉學派之事功學在淳熙末年得與朱學、陸學分庭抗禮;呂祖謙與曾布、陸游、尤袤、王十朋、周必大、辛棄疾等文苑諸賢之交流,使南宋文學深深烙刻“義理文學”之時代特色;呂祖謙與李燾、袁樞等史苑諸賢之交流,使南宋史學以“義理史學、通鑒史學、事功史學”彰顯于世。
   總之,呂祖謙以其淵博的學識、寬廣的胸懷、獨具魅力的人格等在南宋學壇上縱橫捭闔,與當時的各家各派展開了深入而廣泛的學術交流。在學術交流過程中,他不惟尊貴,不計富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