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實驗診斷學:臨床生化與體液檢查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生化檢查 和體液檢查,浙江大學附屬一院陳燕,臨床化學檢查,肝功能試驗(liver function) 蛋白質代謝檢查:白蛋白( albumin, A ): 參考值:40-55g/L 血清總蛋白和清蛋白降低臨床意義: 清蛋白合成不足(肝細胞損壞 ) 、 蛋白攝入不足(營養(yǎng)不良 ) 、 蛋白丟失過多 (腎病綜合 征

2、) 、蛋白消耗增加(惡性映腫瘤、重癥結核) 、 血液稀釋球蛋白( globulin,G ): 參考值:20-30g/L,臨床化學檢查,蛋白質代謝檢查 血清球蛋白增高臨床意義: 慢性肝病 球蛋白增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 性炎癥和慢性感染 正常成人 A/G比值:1.5-2.5

3、:1 A/G比值倒置:見于嚴重肝功能損傷及M蛋白血癥 血清蛋白電泳意義:略,,,,臨床化學檢查,肝病常用血清酶檢測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以肝細胞中含量最多,其次是骨骼肌、腎、心肌等。在肝細胞中主要存在于肝細胞質中。半衰期47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骨骼肌和腎中。在肝細胞中主要存在于線粒體中。半衰期17h 在肝細胞等損傷時,這二種酶均升高。

4、 參考值:ALT 3-50U/L AST 3-40U/L,臨床化學檢查,臨床意義: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 毒性肝炎、肝硬化、膽道阻塞、灑精肝、脂肪肝、藥物性肝炎、肝癌、心肌梗死、皮肌炎等。急性重癥肝炎病情惡化時:可出現(xiàn)黃疸加重,膽紅素升高,但轉氨酶卻減低,即膽酶分離現(xiàn)象,提示肝細胞壞死,預后不佳。,臨床化學檢查,堿性磷酸酶測定(ALP):主要分布于肝、骨、腎、小腸和胎盤中,在肝中主要分布于肝細胞的血竇側和毛細膽管側

5、的微 絨毛上,經膽汁排入腸道。在骨組織中由造骨細胞產生,臨床化學檢查,堿性磷酸酶測定的臨床意義: 各種肝內、外膽管阻塞性病、ALP明顯升高,ALP與ALT及膽紅素同時測定有助于黃疸的鑒別。 骨骼疾?。涸诠墙M織中ALP由造骨細胞產生,成骨細胞瘤、佝僂病、纖維性骨炎等疾患時血ALP升高。 生理性增高:兒童生長期、妊娠后期等。,臨床化學檢查,γ -谷氨酰轉移酶測定(GGT或γ-GT): 該酶主要分布在腎、肝、胰等,血清中主要

6、來自肝膽系統(tǒng)。肝中主要分布在肝細胞的毛細膽管側和整個膽管系統(tǒng) 增高 臨床意義: 膽道阻塞性疾病 :膽 汁郁滯、肝癌明顯增高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灑精性和藥物性肝炎: 其它 : 胰腺癌或炎、前列腺癌等輕度增高。,臨床化學檢查,1、 氧化酶測定(MAO): 該酶主要分布在個肝、腎、心、腦中,肝中MAO來源于線粒體中,其能促進結締組織的成熟,參與膠原成熟最后階段架橋形成

7、,使膠原和彈性硬蛋白結合。MAO測定能反映肝纖維程度 2、脯氨酰羥化酶測定(PH) PH是膠原纖維合成酶,肝臟纖維化時膠原纖維合成亢進,在肝中及血清中活性均增高。,肝臟纖維化標志物檢查,Ⅲ 型前膠原氨基末端肽測定(P Ⅲ P): Ⅲ 型膠原主要于肝纖維化早期增加,血液中的P Ⅲ P主要是肝纖維化早期的標志物。是敏感 的肝纖維化化學指標,診斷陽性率為90%。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臟的結締組織的生物合成增加。 肝癌生

8、物化學指標檢測,臨床化學檢查,,甲胎蛋白測定(AFP)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顯升高,陽性率為67.8%~74.4%。50%的患者AFP>300μg/L,此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睪丸癌、婦女妊娠等均可增高。α-L-巖藻糖苷酶(Fucosidase,AFU):存在于人體組織(肝、腦、肺、腎等)用于肝細胞癌和其它肝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肝癌時AFU明顯增高。,臨床化學檢查,臨床化學檢查,肝是人體含酶最豐富的器官,含有數(shù)百種

9、: 肝細胞內酶:ALT 、 AST 、LDH 肝細胞合成酶:凝血酶 肝和某些組織合成的酶:ALP 、 ? -GT 與肝纖維組織增生有關的酶:MAO 、 PIIIP 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測,臨床生化檢查,黃疸(Ja

10、undice)是由于血清中膽紅素高致皮膚、粘膜和鞏膜黃染的癥狀和體征 假性黃疸: 食物:進食過多的含胡蘿卜素的食物,如:胡蘿卜、南瓜、西紅柿、柑橘等

11、 藥物:環(huán)孢霉素A、氯丙嗪 等 老年人:球結膜下脂肪堆積 黃疸病 因學分類: 肝細胞性黃

12、疸 阻塞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

13、 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臨床化學檢查,血清膽紅素檢測: 膽紅素正常代謝:紅細胞-膽紅素(UCB)-結合膽紅素(CB)-尿膽原,大部分氧化為尿膽素隨糞排出(稱糞膽素),小部分由腸粘膜吸收經門脈到肝,其大部分轉變?yōu)榻Y合膽紅素,又隨膽汁排到腸內,小部分尿膽原經體循環(huán)由腎排出。,臨床化學檢查,血清膽紅素檢測: 總膽紅素(STB):3.4~17

14、.1µmol/L,結合(CB):0~6.8µmol/L 非結合(UCB)1.7~10.2µmol/L 臨床意義:判斷有無黃疸及黃疸程度 判斷黃疸原因 及 判斷黃疸型,臨床化學檢查,正常人及常見黃疸的膽色素代謝檢查結果,臨床化學檢查,膽堿酯酶測定:一類為乙酰膽堿酯酶,主要分布于紅細胞和腦灰質中,另一類為?;憠A?;饷福址Q血清膽堿酯酶,主要分布在肝、腦

15、白質和血清中。臨床意義 降低:有機磷中毒兩種酶活性都可降低,一般以后一類酶活性降低為診斷依據(jù)。 肝有合成膽堿酯酶的功能,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時乙酰膽堿酯酶活性降低,臨床化學檢查,血糖(Blood Sugar)

16、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參考范圍 酶法;3.9~6.1mmol/L 生理功能:氧化提供組織能量、組成人體的重要成分、轉變?yōu)橹惡捅匦璋被?糖的來源: 食物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質異生(乳酸、甘油、丙酮 酸),一,臨床化學檢查,糖的去路: 在組織中氧化分解供能 在肝、肌肉等組織中合成糖原 轉變

17、為非糖物質(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轉變?yōu)槠渌桥c衍生物(核糖、氨基糖等) 血糖過高由尿排出,臨床化學檢查,血糖調節(jié): 肝是調節(jié)血糖主要器官。 肌肉等組織對糖有攝取和利用作用 神經調節(jié) 腎調節(jié) 激素調節(jié):降糖激素 : 胰島素 升糖激素 : 胰高糖素、糖皮質 激素、生長

18、激素 、 腎上腺素,臨床化學檢查,糖耐量減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糖代謝紊亂時,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急劇升高,但在短時內不能降至原有水平,此稱為糖耐量減低。臨床上可見于糖尿病、肥胖病、甲亢、皮質醇增多癥等。 IGT:FPG<7

19、.0,2hPG為7.8~11.1(mmol/L),臨床化學檢查,口服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試驗方法: 略 適應癥 :血糖高于正常范圍但又末達到糖尿病診斷

20、標準者、診斷妊娠糖尿病 等 OGTT中2小時血漿葡萄糖的分類:<7.8mmol/L(140mg/dl)為正常,大于或等于7.8但小于11.1mmol/L(大于或等于140mg/dl但小于200mg/dl)為糖耐量減退,一,臨床化學檢查,糖尿病診斷(1997,ADA):具有糖尿病癥狀,F(xiàn)PG大于或等于7.0mmol/L

21、或 OGT T 2h P G大于或等于11.1mmoI/L或任何時候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I/L。臨床癥狀不典型者,需重復檢查一次,臨床化學檢查,血清胰島素測定: 參考值:空腹胰島素濃度:10~20mu/L (RLA法)口服葡萄糖后30~60/min上升,可為基礎值的5~10倍,3小時后降至正常。 胰島素釋放試驗:是反映B

22、細胞儲備能力的試驗,試驗方法與OGTT相同 臨床意義:濃,臨床化學檢查,血清糖化血紅蛋白測定(GHbA1c) 糖化血紅蛋白(GHb)是血紅蛋白A1中的HbA1c,是血紅蛋白生成后以其ß鏈未端氨基酸與葡萄糖類進行縮合反應形成的HbA1c酮氨化合物。 參考值:電泳法:5.6%~5.7% 臨床意義:可反映測前1~2個月內血糖水平,對鑒別糖尿病性高血糖及應激性高血糖有價值。,上卜個上,臨床化學檢查,血漿脂質及其

23、代謝物檢查血漿脂質組成: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包括游離膽固醇及膽固醇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磷脂(phospholipid,PL) 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xiàn)FA),卜,臨床化學檢查,血清膽固醇(TC)來源: 外源性:食物(內臟、蛋黃、奶油、肉類)占10%~20% 內源性:肝合成占70%~80

24、%,還有小腸、皮膚 膽固醇轉運:在LDL(3/4)由肝向末梢組織轉運,在HDL(1/4)由末梢組織向肝轉運。 膽固醇轉化 :作為細胞膜的成分,在肝中降解為膽汁酸,經膽汁隨糞便排出體外,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及VitD等的重要原料。,,臨床化學檢查,皮膚中的膽固醇經酶的作用變成7–脫氫膽固醇,在照射后變成VitD3。vitD3主要參與鈣與磷的新陳代謝。膽固醇增高:

25、 原發(fā)性:家族性高TC血癥、混合性高脂血癥等 繼發(fā)性:高熱量飲食、高膽固醇飲食、 膽道阻塞:結石、肝癌、胰腺癌等 藥物:ß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等,臨床化學檢查,膽固醇增高常見疾?。?動

26、脈粥樣硬化所致的心腦血管病 糖尿?。褐竞铣纱x減退,脂肪動員和分解加強 甲減 : 甲狀腺激素促進膽固醇降解、排泄和促進膽固醇生物合成,甲減時后者大于前者。 腎病綜合征 : 由于尿中蛋白大量丟失,肝代償合成脂蛋白增加所致,臨床化學檢查,甘油三

27、酯(triglyceride,TG) 來源:外源性: 食物 內源性:肝、脂肪組織及小腸是合成TG的主要場所。 去路:提供能量、甘油三酯在脂蛋白脂酶作用下變成游離脂肪酸 ,在末梢組織以能源形式被利用

28、 甘油三酯增高意義: 原發(fā)性高甘油三酯血癥:,,下,臨床化學檢查,繼發(fā)性TG增高: 攝入多、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等 甲狀腺功能夠減退 腎病綜合征

29、 糖尿病 嚴重高TG可引發(fā)胰腺炎,TG增高也是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心,臨床化學檢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HDL在膽固醇由末梢組織向肝逆轉運中起重要作用,將沉積在血管壁的膽固醇運至肝分解,肝將HDL從外周組織轉運來的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排入腸道

30、。因此HDL有抗AS作用。另一方面HDL也具有抗炎特性,可以不被 臨床意義:HDL-C減低: 高糖、素食、吸煙、肥胖、 藥物:雄激素、ß受體阻斷劑、塞嗪類利尿劑等。而雌激素、胰島素、煙酸、他訂類藥使HDL-C增高,臨床化學檢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LDL是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其組成中接近一半為膽固醇。 L

31、DL來源:由VLDL異化代謝轉變來,其次是由肝合成 LDL的降解是通過LDL-R途徑進行的,臨床生化檢查,LDL-C主要功能:轉運內源性膽固醇,即將膽固醇從肝運向周圍組織細胞,使動脈內膜下沉積大量脂質,促進動脈硬化外,還通過清道夫受體進行代謝

32、 LDL-C水平通??纱鞹C水平,TC增高通常有LDL-C增高 ,LDL增高是心血管疾病主要預測因子 LDL-C升高多因受體缺陷或代謝障礙而致 降脂中降LDL-C是首要目標,他汀類藥是首選,臨床化學檢查,高脂血癥臨床分類:

33、 高膽固醇血癥:TC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癥:TG增高 混合性高脂血癥:TC、TG均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HDL-C降低,臨床化學檢查,調脂藥物HMGCoA還原酶是肌體合成膽固醇限速酶,他汀類藥是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阻斷合成膽固醇酶,能降膽固醇。 植物油或魚油含不飽和酸較多,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因此亞油酸丸、魚油丸降脂 陰離子交換樹脂藥‘考來稀胺’可干擾腸道膽汁酸鹽重吸收,促機體用更多

34、膽固醇變成膽汁酸,降低膽固醇,臨床化學檢查,心臟的生物標志物檢查 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其次是腦。 CK分成三種亞型,即CK-BB,(腦) CK-MB,(98%-99%存在于心肌) CK-MM(骨骼肌和心肌 )

35、 臨床意義:CK升高是AMI早期診斷的較敏感指標,病毒性心肌炎明顯升高,肌萎縮、肌炎、肌損傷等均可升高,臨床化學檢查,乳酸脫氫酶(LD) 分布:心肌、骨骼肌、腎等含量最豐富。 LD升高見于:AMI時, LD比CK、AST升高晚, 但持續(xù)時間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白血病、淋巴瘤、骨骼肌損傷等亦增高。 LD同工酶 LD1、(LD2)主要來

36、自心肌,心梗時升高最明顯,其改變早于總LD AST在心梗起病后6-12h升高,24-48h達高峰,臨床化學檢查,肌鈣蛋白(Tn)是橫紋肌收縮的重要調節(jié)蛋白。心肌肌鈣蛋白(cTn)有三個亞單位組成,即TnI、TnT、TnC, TnI廣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中,在發(fā)病后3-6h開始升高,14-20h達 到高峰,敏感性和特異性

37、都比CK-MB高 肌紅蛋白測定(Mb),臨床常用心肌損傷標志物,甲狀腺功能檢查,甲狀腺激素(T4) 和 游離甲狀腺素(FT4) 血液中99.95 T4和蛋白

38、結合,其中80%~90%和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結合 T4 在肝、腎等脫碘代謝 FT4比總T4更有參考價值 T4產量是T

39、3的10倍,T3活性是T4的3~4倍 臨床意義 增高:主要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降低 :主要見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狀腺功能檢查,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40、) T3 80%是由T4脫碘來,少量由甲狀腺分泌 血中T3和蛋白結合達99.5% 在甲亢初期和

41、復發(fā)早期,T3 上升比T4要快 T3比T4的作用強 臨床意義:是診斷甲亢最靈敏的指標甲亢時T3可高出正常人4倍,甲狀腺功能檢查,促甲狀腺激素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是 由垂體釋放,促進甲狀腺濾泡細胞增殖、甲狀腺素合成 。血中T3、T4濃度的改變可對垂體的TSH的分泌起反饋性調節(jié)

42、 甲狀腺功能紊亂時,TSH比甲狀腺素更敏感 TSH 是反映下丘腦一垂體一甲狀腺軸功能的敏感指標

43、 對亞臨床型甲亢或亞臨床甲減的診斷有重要意義,甲狀腺功能,臨床意義: TSH升高:常見于原發(fā)性甲減,垂體腫瘤性甲亢 、甲狀腺炎、原 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 等

44、 降低:常見于甲亢(Graves病),下丘腦、垂體功能低下所致甲減 、原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使用大量糖皮質激素 和抗甲狀腺藥物 等 甲狀腺功能紊亂療效評價 及藥物冶療 觀察,甲狀腺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45、 陽性 : 見于橋本甲狀腺病、甲亢、甲狀腺癌。有些正常人,特別是婦女,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 末經治療的GD(Graves Disease)病人血中陽性可達80%一100 %

46、 對判斷病情活動、是否復發(fā)有參考價值 作為冶療后停藥指標之一,甲狀腺抗體,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TPOAb)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由甲狀腺腺泡上皮細胞合成,在上皮頂端細胞膜上,其生成和活性受 TSH調節(jié),它不僅是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關鍵酶,還具有特殊的免疫學特性,在橋本發(fā)病中有重要意義。TPO在碘的活化.酪氨酸碘化.碘化氨酸縮合等環(huán)節(jié)起重要

47、催化作用.TPOAb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者體內一種重要免疫學標志,它是通過激活補體和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ADCC)致甲狀腺細胞破壞。,甲狀腺抗體,無論是橋本或甲亢藥物治療后都下降,假如橋本患者存在高滴度的TPOAb時最終發(fā)生甲減的機率增大,假如甲亢患者存在高滴度的TPOAb持續(xù)不降者有人認為可能合并橋本病,處理時不宜用碘或手術治療,因其發(fā)生永久性甲減可能性大。在亞急性甲狀腺炎、或其它甲狀腺疾病時很少陽性。正常人血清中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