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灸治療頸椎病頸痛量效關系的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基于循證學對各種艾灸方法治療頸椎病的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并對有效率進行Meta分析。
  2.采用熱電偶測試精灸及假精灸艾炷底部的溫度變化及燃燒時間。
  3.觀察不同壯數(shù)的精灸對頸椎病頸痛的療效差異,并與假灸作對比,客觀評價精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精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的最佳量效關系。
  方法:
  1.文獻研究
  應用系統(tǒng)評價的方法,檢索艾灸治療頸椎病的臨床隨機對照研

2、究,治療組采用單一的艾灸方法且以傳統(tǒng)方式(天灸除外)引燃,對照組采用單一治療為主,如單純藥物或單純針刺等,觀察目標為臨床有效率。通過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CNKI)、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庫(CBM)、中國維普網數(shù)據庫、萬方數(shù)據庫及PubMed數(shù)據庫,以“灸法、艾灸、灸、溫灸、頸椎病、頸椎、項痹、頸痛、頸性眩暈”等關鍵詞進行檢索,閱讀標題、摘要或全文后確認納入文獻。參考2010版CONSORT聲明(報告試驗的強化標準)以及Cochra

3、ne協(xié)作組推薦的Review Manager5.3軟件對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和Meta分析。
  2.測溫試驗
  將熱電偶與溫度轉換器相接,用熱電偶的探頭測試艾炷底部的溫度,閉合回路形成熱電效應,溫度值的變化會顯示在溫度轉換器屏幕上,記錄時間和溫度的變化。
  3.臨床研究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廣東省中醫(yī)院針灸科門診招募的符合納入標準的頸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隨機單盲法分為精灸1壯組、精灸2

4、壯組、精灸3壯組和假灸組,每組30例。4組患者取穴相同,均選擇風池(雙)、百勞(雙)、肩中(雙)、肩井(雙)、心俞(雙)、膽俞(雙)。精灸1壯組、精灸2壯組、精灸3壯組分別接受精灸1壯、精灸2壯和精灸3壯的治療,此3組操作相同,均取少量艾絨捏成直徑約2mm、高約5mm的緊實近似圓錐形艾炷,置于穴位上用線香點燃,當患者感覺皮膚灼熱、疼痛時即移去。假灸組接受假精灸治療,取少量艾絨捏成直徑約2mm、高約5mm的緊實近似圓錐形艾炷,用萬花油浸透

5、艾炷底部約1.5mm高,再置于穴位上用線香點燃,當艾炷燃至底部時會自動熄滅。每組療程相同,治療頻率均為3天1次,每周2次,每次治療間隔48小時以上,共1個療程(10次)。觀察4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隨訪1個月和隨訪3個月的NPQ頸痛量表評分、MPQ簡化疼痛量表評分、壓痛閾值測定以及軟組織張力位移值,并比較4組患者治療后、隨訪1個月和隨訪3個月的總體臨床療效。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

6、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脫落、退出或失訪等病例數(shù)據進行意向性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構成比及率表示。計量資料的基線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基線比較采用x2檢驗或Fisher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多個觀察時點的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每個時點各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多變量方差分析,二分類資料的重復測量采用廣義估計方程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7、 1.文獻研究
  文獻納入結果顯示,共篩選出482篇文獻,通過閱讀題目、摘要、全文,或電話、郵件等咨詢原作者后,排除了重復的文獻、綜述或個案研究、動物實驗、非隨機實驗、技術應用類文獻等,最終納入29篇文獻。
  (1)灸法VS對照組。共有25項研究報告了灸法治療頸椎病的總有效率,OR值為3.16,95%可信區(qū)間為[2.14,4.66],整體效果檢驗Z=5.80,P<0.00001,表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艾灸治

8、療頸椎病有明顯優(yōu)勢。
  (2)傳統(tǒng)懸灸VS對照組。共有6項研究報告了傳統(tǒng)懸灸治療頸椎病的總有效率,OR值為2.23,95%可信區(qū)間為[0.80,6.22],整體效果檢驗Z=1.53,P=0.13,表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合并效應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兩組的治療效應相當。
  (3)熱敏灸VS對照組。共有7項研究報告了熱敏灸治療頸椎病的總有效率,OR值為4.93,95%可信區(qū)間為[1.71,14.18],整體效果檢驗Z=2.96,

9、P=0.003,提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
  (4)直接灸VS對照組。共有5項研究報告了直接灸治療頸椎病的總有效率,OR值為2.55,95%可信區(qū)間為[1.21,5.37],整體效果檢驗Z=2.46,P=0.01,兩者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直接灸治療頸椎病效果更好。
  2.測溫試驗
  精灸艾炷底部溫度為109.72±2.80℃,燃燒時間為8.8±0.84s。假精灸艾炷底部溫度為31.66±1.

10、61℃,燃燒時間為6.0±1.41s。
  3.臨床研究
  本研究共納入受試者120例,男性受試者13例,女性受試者107例;年齡最小者25歲,最大者66歲;病程最短者6個月,病程最長者372個月?;颊叩男詣e經Fisher檢驗、年齡和病程經秩和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叩闹嗅t(yī)分型經Fisher檢驗,西醫(yī)分型經卡方檢驗,文化程度經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的NPQ評分、MP

11、Q評分、PPT測量值和軟組織張力位移測量值,經秩和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個觀察指標的基線都均衡,組間具有可比性。
  (1) NPQ量表結果。
  對NPQ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后顯示,NPQ主體內不同時點的檢驗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不同觀察時點之間的療效差異明顯,NPQ主體間檢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不同組別的療效有差異性。在主體內時間點的兩兩比較中可以看出,治療前和

12、隨訪3月的NPQ分值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隨訪3個月的療效較差,治療后和隨訪1個月的NPQ分值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療效可以維持至隨訪1個月時。在主體間不同組別的兩兩比較中,精灸1壯組和2壯組、精灸1壯組和假灸組、精灸2壯組和3壯組的NPQ分值比較,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組和假灸組、1壯組和2壯組、2壯組和3壯組的療效差異不明顯,但是1壯組和3壯組、2壯組和假灸組、3壯

13、組和假灸組的NPQ分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與3壯組,2壯、3壯組分別與假灸組相比,療效差異比較明顯。
  每個時間點上的組別比較為治療結束和隨訪1個月的組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時的組別效應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每個組別不同觀察時點的比較中,精灸1壯組、精灸2壯組、精灸3壯組不同時點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明顯。假精灸組不同時點的

14、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假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不明顯。
  (2) MPQ量表結果。
  對MPQ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后顯示,MPQ主體內不同時點的檢驗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不同觀察時點之間的療效差異明顯,MPQ主體間檢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不同組別的療效有差異性。在主體內時間點的兩兩比較中可以看出,治療前和隨訪3月的MPQ分值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隨訪3個月的

15、療效較差,治療后和隨訪1個月的MPQ分值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療效可以維持至隨訪1個月時。在主體間不同組別的兩兩比較中,精灸1壯組和2壯組、精灸1壯組和假灸組、精灸2壯組和3壯組的MPQ分值比較,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組和假灸組、1壯組和2壯組、2壯組和3壯組的療效差異不明顯,但是1壯組和3壯組、2壯組和假灸組、3壯組和假灸組的MPQ分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組與3

16、壯組,2壯、3壯組分別與假灸組相比,療效差異比較明顯。
  每個時間點上的組別比較為治療結束和隨訪1個月的組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時的組別效應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每個組別不同觀察時點的比較中,精灸1壯組、精灸2壯組、精灸3壯組不同時點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明顯。假精灸組不同時點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假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不明顯。<

17、br>  (3) PPT測量值結果。
  對PPT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后顯示,PPT主體內不同時點的檢驗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不同觀察時點之間的療效差異明顯,PPT主體間檢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不同組別的療效有差異性。在主體內時間點的兩兩比較中可以看出,治療前和隨訪3個月的PPT測量值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隨訪3個月的療效較差,治療后和隨訪1個月的PPT分值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18、0.05),說明療效可以維持至隨訪1個月時。在主體間不同組別的兩兩比較中,精灸1壯組和2壯組、精灸1壯組和假灸組、精灸2壯組和3壯組的PPT分值比較,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組和假灸組、1壯組和2壯組、2壯組和3壯組的療效差異不明顯,但是1壯組和3壯組、2壯組和假灸組、3壯組和假灸組的PPT測量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與3壯組,2壯、3壯組分別與假灸組相比,療效差異比較明顯。
  每

19、個時間點上的組別比較為治療結束和隨訪1個月的組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時的組別效應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每個組別不同觀察時點的比較中,精灸1壯組、精灸2壯組、精灸3壯組不同時點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明顯。假精灸組不同時點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假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不明顯。
  (4) D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結果。
  對D

20、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后顯示,D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主體內不同時點的檢驗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不同觀察時點之間的療效差異明顯,D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主體間檢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不同組別的療效有差異性。在主體內時間點的兩兩比較中可以看出,治療前和隨訪3月的D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隨訪3個月的療效較差,治療后和隨訪1個月的D0.2k

21、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療效可以維持至隨訪1個月時。在主體間不同組別的兩兩比較中,精灸1壯組和2壯組、1壯組和假灸組、2壯組和3壯組的D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比較,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組和假灸組、1壯組和2壯組、2壯組和3壯組的療效差異不明顯,但是1壯組和3壯組、2壯組和假灸組、3壯組和假灸組的D0.2kg載荷下軟組織位移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壯

22、組與3壯組,2壯、3壯組分別與假灸組相比,療效差異比較明顯。
  每個時間點上的組別比較為治療結束和隨訪1個月的組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時的組別效應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每個組別不同觀察時點的比較中,精灸1壯組、精灸2壯組、精灸3壯組不同時點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明顯。假精灸組不同時點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假灸干預前后,療效差異不明

23、顯。
  (5)總體有效率比較
  采取廣義估計方程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見不同組別的療效差異和不同時點的療效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時,精灸1壯、精灸2壯、精灸3壯和假灸組的有效率分別是33.3%、53.3%、56.7%、23.3%,不同組別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1個月時,精灸1壯、精灸2壯、精灸3壯和假灸組的有效率分別是30%、50%、56.7%、20%,不同組別的有效率比較,

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時,精灸1壯、精灸2壯、精灸3壯和假灸組的有效率分別是20%、30%、30%、13.3%,不同組別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安全性分析
  本研究共納入受試者120例,出現(xiàn)了4例不良事件,癥狀輕微,進行簡單處理后癥狀均消失,沒有影響研究的進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3.3%,總體安全性較好。
  結論
  1.Meta分析表明,灸法治療頸椎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