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目前,經顱超聲(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研究發(fā)現(xiàn)豆狀核(lenticular nucleus,LN)回聲增強在一些類型的原發(fā)性肌張力障礙患者中十分常見。但是,關于LN回聲增強能否作為原發(fā)性肌張力障礙患者的TCS特征性表現(xiàn),國內外相關研究尚未得出一致性結論。本研究旨在對不同類型的原發(fā)性局灶性肌張力障礙患者進行TCS檢查,通過觀察基底節(jié)區(qū)的回聲變化情況評估LN回聲增強對該類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
2、 方法:對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經我院神經內科運動障礙性疾病專科門診診治的80名原發(fā)性局灶性肌張力障礙患者和55名健康對照者進行TCS檢查,并對其圖像變化特點和臨床特征進行橫斷面研究。
結果:因顳窗透聲差或診斷意見不一致,15名研究對象被排除,70名原發(fā)性局灶性肌張力障礙患者(30名斜頸患者、30名眼瞼痙攣患者、10名口唇異動患者)和50名健康對照者被納入研究。對其 TCS結果進行統(tǒng)計得出:病例組中,出現(xiàn) L
3、N回聲增強的比例為51.4%(36/70),黑質(substantia nigra,SN)回聲增強的比例為17.1%(12/70);對照組中,出現(xiàn) LN回聲增強的比例為12.0%(6/50),SN回聲增強的比例為8.0%(4/50)。進行組間比較發(fā)現(xiàn):兩組間,LN回聲增強比例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931,P<0.001),而SN回聲增強比例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10,P=0.146)。不同類型的原發(fā)性局灶性肌張力障礙
4、患者之間比較,痙攣性斜頸患者 LN回聲增強的比例為73.3%(22/30),明顯高于眼瞼痙攣患者(33.3%,10/30,P=0.002)和口唇異動患者(40.0%,4/10,P=0.126);將三者分別與對照組比較,痙攣性斜頸患者LN回聲增強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73.3%vs.12.0%,P<0.001),而眼瞼痙攣患者、口唇異動患者 LN回聲增強的比例與對照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33.3% vs.12.0%,P=0.021;4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原發(fā)性面肌痙攣和肌張力障礙的誤診分析.pdf
- 經顱超聲對肌張力障礙與帕金森病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經顱超聲在原發(fā)性震顫中的初步研究.pdf
-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療效觀察.pdf
- 華東地區(qū)原發(fā)性肌張力障礙和面肌痙攣的流行病學調查.pdf
- 肌張力障礙
- 幕上下急性局灶性顱內壓增高的經顱多譜勒研究.pdf
- 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
- 原發(fā)性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足細胞損傷的研究.pdf
- 肌張力障礙全整理
- 參芪地黃湯治療原發(fā)性局灶性節(jié)段性硬化癥的回顧性研究.pdf
- 腦梗死患者經顱多普勒超聲微栓子監(jiān)測的臨床研究.pdf
- 肌張力障礙診斷與治療指南
- 顱內雙源性原發(fā)性腫瘤1例
- 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的臨床特點及基因學研究.pdf
- 原發(fā)性失眠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腦部磁共振研究.pdf
- 超聲引導下經皮微波消融治療早期原發(fā)性肝癌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pdf
- 早發(fā)性DYT1型肌張力障礙的臨床和基因突變分析.pdf
- 232例經肝動脈灌注栓塞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回顧性分析.pdf
- 經顱聚焦超聲治療的研究進展.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