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建立即刻種植不同負荷方式修復的動物實驗模型,利用CBCT、Micro-CT,聯(lián)合口內X線片,評價不同負荷方式對牙種植體周圍骨松質結構的影響,探討CBCT測量的精確性。
方法:4只健康雄性Beagle犬(犬齡12-24個月),采用分口式設計于雙側下頜前磨牙、磨牙位點即刻植入24顆種植體,分別作五種修復:(1)即刻負荷3個月;(2)即刻負荷6個月;(3)延期負荷3個月;(4)延期負荷6個月;(5)未負荷。各階段拍攝口內X線片
2、監(jiān)測種植體邊緣骨吸收值。實驗總時長9個月。Micro-CT和CBCT掃描所有樣本,三維重建,獲取圖像,利用CTAn軟件二值化分割,測量兩者相配比區(qū)域內骨小梁形態(tài)及定量分析松質骨參數(shù)。統(tǒng)計學分析Micro-CT和CBCT檢測骨小梁形態(tài)學所有參數(shù)的相關性。口內X線片測量離體樣本頰舌側和近遠中側邊緣骨吸收量,與CBCT掃描重建圖像相同感興區(qū)域配比分析。
結果:不同負荷方式骨小梁形態(tài)學參數(shù),骨體積分數(shù)、骨表面積體積比率、結構模型因子、
3、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孔隙率和連接密度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較長負荷時間(6個月),即刻負荷比延期負荷或未負荷組有更大骨體積分數(shù)(36.141%)和骨小梁厚度(2.456mm),更低的骨表面體積比率(1.847 mm-1)和骨小梁孔隙率(63.859%)。較短負荷時間(3個月),不同負荷方式各骨小梁形態(tài)學參數(shù)無明顯差異(p>0.05)。Micro-CT和CBCT檢測參數(shù)有顯著相關性,r均大于0.75(0.76-0.99)。CBCT
4、與口內X線片檢測骨吸收量相關性顯著(r=0.88,p<0.0001)??趦萖線片檢測不同負荷方式種植體邊緣骨吸收量無明顯差異(p>0.05),所有樣本種植體頰、舌、近、遠中,四方位邊緣骨吸收量無明顯差異(p>0.05)。隨種植術后時間推移,骨吸收速度明顯減慢(P<0.05),種植術后3個月骨吸收最快(1.78mm),術后6個月到第9個月的骨吸收最慢(0.11mm)。不同解剖區(qū)域檢測10組骨小梁形態(tài)學參數(shù)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組間P<0.05)
5、,從種植體冠中部至根尖水平,骨體積分數(shù)、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數(shù)量、骨小梁分離度、碎形維度、連接密度逐漸減少,而骨表面積體積比率、骨小梁模式因子、結構模型因子、骨小梁孔隙率測量值呈上升趨勢。
結論:高分辨率CBCT定量分析種植體周圍骨小梁形態(tài),其精確性指標可作為臨床種植術后骨改建評價依據(jù);種植體不同層面骨小梁形態(tài)存在一定規(guī)律性變化;即刻負荷對種植術后骨改建具有明顯優(yōu)勢,負荷時間越長,優(yōu)勢越突顯;負荷促進骨質骨量提高;種植術后骨改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同頸部形態(tài)種植體周圍非負荷期骨吸收的對比研究.pdf
- 種植體周圍骨吸收的原因分析.pdf
- 非負荷期種植體周圍骨吸收規(guī)律的研究.pdf
- 種植體周圍感染建模方法的比較與研究.pdf
- 不同種植體表面對種植體周圍炎骨缺損重建的影響.pdf
- 不同骨質中平臺轉換種植體植入深度對種植體周圍骨應力的影響.pdf
- 不同軟組織厚度種植體周圍組織狀況的研究.pdf
- 不同咬合接觸面積對種植體周圍骨組織應力分布的影響.pdf
- 種植體周圍炎
- 種植體周圍炎
- 不同種植體影響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生發(fā)展的實驗研究.pdf
- 不同種植術式對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軟組織水平種植體與平臺轉移設計的骨水平種植體對后牙區(qū)種植體頸部骨量保存的對比研究.pdf
- 致炎因素與過度負荷對種植體周圍骨吸收影響的動物模型研究.pdf
- 基因芯片分析糖尿病大鼠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的差異表達基因.pdf
- 高脂血癥大鼠種植體周圍骨組織中Frizzled受體表達初步探究.pdf
- 牙種植體周圍組織不同狀態(tài)下的微生態(tài)的研究.pdf
- 螺紋種植體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種植體對不同骨組織的影響.pdf
- 不同愈合方式的種植體臨床效果的回顧性分析.pdf
- Sonic hedgehog基因對種植體周圍骨缺損修復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