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臨床研究發(fā)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是高血壓發(fā)病獨立危險因素,流行病調查發(fā)現OSAS患者中40%存在高血壓,而高血壓病人中30-40%存在OSAS,二者間有著極高的共存率。OSAS導致高血壓發(fā)病至今不是很明確,臨床研究發(fā)現OSAS患者交感神經活性(SNA)相比正常人高,血管活性物質代謝出現異常,因此二者可能與OSAS高血壓的發(fā)生有密切聯(lián)系,同時不同程度OSAS病人在高血壓發(fā)生過程中也表現的千差萬別。
2、為此我們觀察大鼠在不同程度間歇低氧及不同時間周期暴露后血壓、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質、兒茶酚胺的變化,以此來探討CIH誘發(fā)大鼠高血壓發(fā)病的可能作用機制,為臨床治療OSAS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研究內容:
1.間歇低氧及持續(xù)低氧大鼠模型的建立
2.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暴露下大鼠交感神經興奮性與血壓的研究
3.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暴露下大鼠血管內皮功能與血壓的研究
實驗
3、方法:
模型建立過程中測定達到所需要條件時氣體流速及低氧艙中氧濃度,并對大鼠進行動脈血氣分析。168只雄性Wistar隨機分為零暴露組(UD)、重度間歇低氧組(IH1)、中度間歇低氧組(IH2)、輕度間歇低氧組(IH3)、持續(xù)低氧組(CH)及實驗對照組(SC)并分別給予不同實驗條件。實驗前UD組8只大鼠及2、4、6、8周時其它各組隨機抽取8只大鼠結束實驗并處死留取靜脈血抗凝離心后-80℃保存血漿,大鼠于實驗前、實驗結束后分
4、別進行動脈收縮壓(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SBP)測定,實驗結束后測定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一氧化氮(NO)、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內皮素-1(ET-1)。
實驗結果:
第一部分:
1.按照不同模式向大鼠飼養(yǎng)艙內循環(huán)交替通入壓縮空氣/氮氣的方法,可以周期性改變低氧艙中氧濃度變化,同時低氧艙中氧濃度的變化可以周期性影響低氧
5、艙中大鼠動脈血氣變化,成功模擬了OSAS患者不同程度的睡眠低氧狀況。
2.大鼠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隨著去氧-復氧時間周期性變化,間歇低氧環(huán)境中大鼠血氧分壓變化滯后于艙內氧濃度變化10秒左右。SC組大鼠動脈血氧分壓及氧飽和度分別為96 mmHg~99 mmHg、97%~99%;IH1、IH2、IH3組大鼠動脈血氧分壓最低值分別為35.6 mmHg、40.3 mmHg、48.8mmHg,最低血氧飽和度依次為60.1%、70.7
6、%、78.8%;CH組大鼠動脈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分別為37.4 mmHg~39.6 mmHg、64.3%~66.2%。
第二部分:
1.實驗前各組大鼠之間動脈收縮壓(SBP)無顯著性差異。隨著實驗時間延長,各IH組大鼠SBP逐漸升高,4周開始明顯高于實驗前自身水平及對照組(P<0.05或P<0.01)且IH1組明顯高于IH3組(P<0.05),至8周時血壓升高趨勢減緩。CH組和SC組大鼠SBP與實驗前自身比
7、較無顯著性差異。
2.8周各IH組和CH組大鼠體重增加平均值均低于SC組(P<0.05),IH1組大鼠體重增加明顯低于IH2組和IH3組(P<0.05)。心臟體重比值(THW/TBW),IH1組和CH組從6周開始明顯高于SC組(P<0.01),IH2組8周時高于SC組(P<0.05)。
3.不同程度IH組大鼠血漿NE隨實驗時間延長而逐漸升高,至8周時明顯高于2周及UD組水平(P<0.05),升高趨勢減緩。IH
8、1組和IH2組大鼠血漿NE從2周開始明顯高于SC組(P<0.01),4周開始IH1組明顯高于IH3組(P<0.05)。CH、SC組大鼠血漿NE隨實驗時間變化不顯著。NE與實驗后血壓呈正相關(r=0.530,P<0.01)。
第三部分:
1.IH組大鼠血清NO、eNOS隨實驗時間延長而降低,8周時明顯低于UD組及2周時水平(P<0.01),分別于2、4周開始顯著低于SC組、CH組(P<0.05或P<0.01)。
9、CH組6、8周時低于SC組(P<0.05或P<0.01)。IH組大鼠血清NO、eNOS水平與低氧程度呈負相關(P<0.05或P<0.01)。SC組、CH組各時間點之間差異無顯著性。
2.IH組大鼠血清ET-1水平隨實驗時間延長而升高,8周明顯高于UD組及2周時水平(P<0.01),第2周開始各IH組和CH組明顯高于SC組(P<0.01)。不同程度IH組之間,4、6周時IH1組明顯高于其余兩組(P<0.05),各時間點之間S
10、C組、CH組大鼠血清ET-1差異無顯著性。
3.ET-1與實驗后血壓分別呈正相關(r=0.615,P<0.01),NO、eNOS與實驗后血壓呈負相關(r=-0.519,P<0.01;r=-0.548,P<0.01)。
結論:
1、睡眠呼吸暫停模型間歇低氧大鼠模型可以模擬OSAS患者不同程度睡眠低氧,同時建立的持續(xù)低氧模型可以作為低氧組對照,明確間歇低氧和持續(xù)低氧兩種低氧形式的作用機制的差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大鼠炎癥損傷機制的研究.pdf
- 慢性間歇低氧誘發(fā)大鼠高血壓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伴高血壓患者CST的變化和CST防治間歇低氧致大鼠高血壓的作用及機制.pdf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高血壓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 高血壓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颊咚呓Y構改變的臨床特點及發(fā)病機制的相關研究.pdf
- 睡眠呼吸暫停模式慢性間歇低氧致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纖維化的實驗研究.pdf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高血壓的發(fā)病機理研究.pdf
- 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的程度及頻率對白介素6及白介素8的影響.pdf
- Catestatin在慢性間歇低氧致大鼠高血壓中的作用及機制.pdf
- 高血壓與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pdf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導致內皮功能障礙的細胞學研究.pdf
- 睡眠呼吸暫停與妊娠高血壓疾病相關性的臨床研究.pdf
- 高血壓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關系.pdf
- 高血壓患者中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調查.pdf
- 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對大鼠淋巴細胞及淋巴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睡眠呼吸暫停人群血壓變異性的研究.pdf
- 高尿酸誘導大鼠高血壓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高血壓個案查房
- TLR-4參與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導致的慢性間歇低氧的實驗研究.pdf
- 老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腦卒中發(fā)病的機制探討.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