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腎上腺腫瘤的傳統(tǒng)手術治療方式多為開放性手術,但由于腎上腺的特殊位置,位于腹膜后,顯露較為艱難,常需要較大切口,術中需切斷多層肌肉。且切口部位如較高,易損傷胸膜;切口部位偏低,手術顯露視野不良,造成尋找腎上腺困難。術中牽拉暴露,引起血壓波動,手術風險大,因此腎上腺手術較為棘手。微創(chuàng)外科的出現(xiàn)及快速發(fā)展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開放術式。
自Gagner等于1992年首次實施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后,許多學者在適應癥、手術方式及
2、注意事項等方面與開放手術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討及反復比較,在國內(nèi)外歷經(jīng)十余年發(fā)展成熟后,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成為進行腎上腺疾病手術治療的金標準。與腎上腺開放術式相比,因其空間立體效應及放大作用、氣腹的應用使其具有手術視野好、手術時間短及術后住院時間少等優(yōu)勢而且對腫瘤擠壓小,尤其適用于位置深、暴露困難、血管豐富的腫瘤,彌補了開放性手術的缺點。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主要有經(jīng)腹腔(TLA)和經(jīng)后腹腔(RLA)兩種術式,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其優(yōu)缺點:經(jīng)腹
3、腔入路視野開闊,暴露較為充分,但對腹腔內(nèi)的臟器有一定激惹作用;經(jīng)后腹腔入路減少對腹腔臟器的激惹,術后恢復迅速,但暴露較為困難、解剖標志不清晰、操作空間狹小,目前兩種術式的應用存在爭議。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在不同情況下兩種手術方式療效,評價其具有的臨床價值。
目的:
分析進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的494例病人完整的臨床資料,評價與比較經(jīng)腹腔及經(jīng)后腹腔兩種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方式的臨床價值,探討各種不同情況下最適宜的手術路徑
4、。
方法:
1.研究對象:回顧性研究2012年5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就診于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泌尿外科被診斷為腎上腺腫瘤并行腹腔鏡手術的494例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
2.研究方法:
(1)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總體數(shù)據(jù),比較TLA組與RLA組在病變位置、病變大小、手術時間、中轉開放、出血量、并發(fā)癥、排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應用鎮(zhèn)痛藥及術后病理等各方面差異,比較腹腔鏡兩種術式的特點。
(2)
5、將入組病例進行多層次亞組分析,將494例患者依次分為:①左右側組;②病變大小組;③嗜鉻細胞瘤與非嗜鉻細胞瘤組;④BMI組。不同亞組分別進行對比,包括在手術時間、中轉開放、出血量、并發(fā)癥、排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應用鎮(zhèn)痛藥以及術后病理等各方面,為患者各種不同情況腹腔鏡手術入路選擇提供依據(jù),探討各種情況下最適宜的手術途徑。
結果:
1.經(jīng)腹腔組和經(jīng)后腹腔組,病變大小分別為31.30mm及24.67mm(P=0.016);
6、手術時間分別為93.94min及104.84min(P<0.01);出血量分別為48.31ml及85.87ml(P<0.01);排氣時間分別為2.29d及2.01d(P<0.01);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7.50d及6.05d(P<0.01)。在并發(fā)癥、中轉開放、應用鎮(zhèn)痛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亞組分析
2.1左右側組
2.1.1左側組兩組手術方式在病變大小(32.58mmvs22.0
7、8mm)、出血量(49.36mlvs83.83ml)、排氣時間(2.32dvs1.91d)、術后住院時間(7.56dvs6.11d)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手術時間、中轉開放、術后應用鎮(zhèn)痛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1.2右側組兩組手術方式在手術時間(86.67minvs107.43min)、出血量(47.32mlvs75.49ml)、術后住院時間(7.45dvs5.99d)、BMI(21.12
8、Kg/m2vs22.14Kg/m2)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病變大小、排氣時間、中轉開放手術、術后應用鎮(zhèn)痛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1.3經(jīng)腹腔腹腔鏡組(TLA)左側132例,右側139例;在手術時間(101.55minvs86.67min)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在其他評估項目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1.4經(jīng)后腹腔腹腔鏡組(RLA)左側110例,右側為11
9、3例。在病變大小(22.08mmvs27.19mm)、排氣時間(1.91dvs2.11d)具有明顯差異(P<0.05);而在其他評估項目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2病變大小組
2.2.1病變大?。?cm組兩組手術方式在手術時間(86.60minvs104.14min)、出血量(39.98mlvs79.49ml)、排氣時間(2.27dvs1.98d)、術后住院時間(7.35dvs5.97d)具有顯著性差異
10、(P<0.01)。在中轉開放、術后應用鎮(zhèn)痛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2.2病變大小≥6cm組兩組手術方式在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排氣時間、中轉開放手術、應用鎮(zhèn)痛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2.3病變大?。?cm組與病變大小≥6cm組病變<6cm組為450例,病變≥6cm組為44例,兩組在經(jīng)腹腔入路差異較為明顯(52.22%vs81.82%)(P<0.01),在手
11、術時間(94.98minvs137.73min)、出血量(58.86mlvs130.68ml)、排氣時間(2.13dvs2.48d)及術后住院時間(6.69dvs8.43d)具有顯著性差異。病變<6cm組中轉開放2例,病變≥6cm組中轉開放2例(0.44%vs4.54%)(P<0.01)。在其他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2.3嗜鉻細胞瘤與非嗜鉻細胞瘤組
2.3.1嗜鉻細胞瘤組本組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使用曼-惠特妮
12、U檢驗。兩組手術方式在出血量(126.89mlvs220.00ml)以及術后住院時間(8.05dvs6.44d)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其他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2.3.2非嗜鉻細胞瘤組兩組手術方式在手術時間(88.00minvs102.54min)、出血量(35.84mlvs70.10ml)、平均排氣時間(2.28dvs1.97d)以及術后住院時間(7.42dvs6.02d)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13、。在病變大小、中轉開放及應用鎮(zhèn)痛藥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3.3嗜鉻細胞瘤組和非嗜鉻細胞瘤組嗜鉻細胞瘤入組53例,非嗜鉻細胞瘤入組441例。嗜鉻細胞瘤經(jīng)腹腔鏡37例,非嗜鉻細胞瘤經(jīng)腹腔鏡235例,兩者存在明顯差異(P=0.021);并在術后住院時間(7.57dvs6.76d)、手術時間(132.36minvs94.84min)、出血量(176.13mlvs51.95ml)、病變大小(47.06mmvs26.0
14、4mm)及排氣時間(2.40dvs2.14d)有顯著差異;而在病變位置及應用鎮(zhèn)痛藥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4BMI組
2.4.1BMI<24Kg/m2組兩組手術方式在手術時間(84.80minvs93.47min)、出血量(41.91mlvs71.56ml)、排氣時間(2.33dvs1.99d)以及術后住院時間(7.41dvs5.87d)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病變大小、中轉開放、應用鎮(zhèn)痛
15、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4.2BMI≥24Kg/m2組兩組手術方式在病變大小(38.83mmvs24.75mm)、出血量(68.11mlvs117.83ml)、術后住院時間(7.79dvs6.45d)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中轉開放手術、應用鎮(zhèn)痛藥及病理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2.4.3總體BMI組BMI<24Kg/m2組共359人,BMI≥24K
16、g/m2組共135人。BMI<24Kg/m2組男性為89人,BMI≥24Kg/m2組男性為110人,存在明顯差異(P<0.01)。在病變大小(27.04mmvs31.64mm)、手術時間(88.53minvs126.30min)、出血量(54.66mlvs93.52ml)具有明顯差異(P<0.05);BMI<24Kg/m2組中轉開放0例,BMI≥24Kg/m2組中轉開放4例,兩者之間差異較明顯(P<0.01),病理也存在明顯差異(P<0
17、.01)。而在病變位置、術后住院天數(shù)、排氣時間及應用鎮(zhèn)痛藥等方面無明顯性差異(P>0.05)。
結論:
1.腹腔鏡兩種手術方式治療腎上腺腫瘤均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經(jīng)腹腔入路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且較適合體積較大腫瘤的手術切除,而經(jīng)后腹腔入路住院時間較短。
2左側腫瘤經(jīng)腹腔相比經(jīng)后腹腔術中出血少,適合體積較大腫瘤切除,經(jīng)后腹腔手術術后恢復快;右側腫瘤經(jīng)腹腔入路在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明顯少于經(jīng)后腹腔入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56例分析.pdf
- 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與開放腎上腺切除術的療效比較.pdf
- 經(jīng)側腹腔途徑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pdf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10例臨床分析.pdf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 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分析.pdf
-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 84例腹腔鏡與開腹肝切除術臨床分析.pdf
- 腹腔鏡輔助下小切口腎上腺切除術治療腎上腺腫瘤.pdf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guī)
- 16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致膽管損傷臨床分析.pdf
- 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guī)
- 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pdf
- 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護理體會
- 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及開放闌尾切除術臨床路徑單
- 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
- 腹腔鏡肝切除術的療效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