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由于飲食習慣、生活環(huán)境以及遺傳等因素,我國成為食管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雖然手術、放療和化療廣泛應用于食管癌的治療,但食管癌治療后的五年總生存率依然小于20%。因此,我們需要研究新的策略來治療食管癌。研究發(fā)現(xiàn)當腫瘤直徑生長到1-2 mm的時候,腫瘤的生長必須通過刺激新生血管的生成,來滿足其對氧氣和營養(yǎng)成分的需求。因此,通過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來抑制腫瘤的生長,成為當前另外一種腫瘤免疫治療的新策略。目前已知的和腫瘤血管生成相關的因
2、子有30多種,通過抑制相關的通路和因子來阻斷腫瘤血管生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3年貝伐單抗(Bevacizumab)成為第一個被FDA批準的用于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隨后抗血管生成單克隆抗體逐漸應用于臨床。但是腫瘤血管生成的方式多樣,信號通路復雜,使目前針對單一靶點的藥物治療效果非常有限。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激發(fā)和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調動宿主的天然防御機制,從而達到控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逐漸成為繼手術、
3、放化療之后又一種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腫瘤組織新生血管的內皮細胞處于十分活躍的增殖狀態(tài),而正常組織血管內皮細胞一般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腫瘤血管內皮細胞為靶點的主動免疫治療,靶向腫瘤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的多個抗原,產(chǎn)生綜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效果。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是增殖旺盛的內皮細胞,高表達內皮細胞增殖的相關抗原,與體內增殖活躍的腫瘤血管內皮細胞表達一些相同的血
4、管內皮細胞增殖相關抗原。以HUVEC細胞制備疫苗,靶向多個腫瘤血管增殖的相關抗原,產(chǎn)生綜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效果。本研究構建了人源化的 NOD/SCID小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探討HUVEC疫苗對人食管癌的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為抗腫瘤血管生成免疫治療提供依據(jù)。
方法:
1.通過對24只NOD/SCID小鼠眼眶后叢靜脈取血,獲得血清。利用ELISA法檢測NOD/SCID小鼠外周血血清中IgG蛋白含量,檢測小鼠是否發(fā)生“免
5、疫滲漏”現(xiàn)象,并利用標準曲線計算所有小鼠血清中的IgG蛋白含量。
2.利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出人外周血的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然后對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PBMC(4×106個/只)進行免疫重建。4周之后,獲得小鼠外周血,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小鼠外周血中人的CD45+T淋巴細胞表達情況。
3.將免疫重建成功的小鼠隨機分為2組,一組為PBMC+
6、HUVEC組(n=8),在小鼠左側腋窩淋巴結周圍注射HUVEC疫苗進行免疫(5×106個/只),1次/周,一共5次,刺激機體免疫能力的增強;另外一組為PBMC組(n=8)小鼠注射PBS。未免疫重建的小鼠(n=8)作為空白對照組注射PBS。一共3組進行本次實驗。
4.對PBS組小鼠(n=8)、PBMC組(n=8)和PBMC+ HUVEC組(n=8)小鼠分別在背部皮下接種人食管鱗癌細胞EC9706(6×106個/只),待成瘤之后隔
7、天測量,觀察腫瘤的大小,成瘤后測量至第28天處死,得到腫瘤組織,稱重并拍照。分別取3組小鼠的血清用ELISA法進行抗HUVEC抗體效價檢測,測量450 nm的OD值檢測小鼠血清中抗腫瘤血管內皮細胞抗體生成情況。隨后,通過血紅蛋白測定實驗,將小鼠腫瘤組織研磨,并利用試劑盒在540 nm檢測腫瘤組織研磨物上清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將小鼠腫瘤組織用中性甲醛固定,石蠟包塊,然后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孵育抗體CD31,然后用DAB顯色液染色,檢查腫瘤
8、組織中CD31的表達,以檢測腫瘤組織新生血管的生成情況。
5.剝離小鼠脾臟組織,稱重并拍照;將小鼠脾臟組織研磨,過濾并用紅細胞裂解液裂解紅細胞,淋巴細胞分離液分離得到淋巴細胞。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3組小鼠等質量脾臟組織中CD45+T淋巴細胞的表達情況。提取腫瘤組織的RNA,并用Q-PCR的方法測定腫瘤組織中VEGFR2和CD144基因的表達情況;提取腫瘤組織的蛋白,用Western blot檢測腫瘤組織VEGFR2和CD144抗
9、原的表達。運用Western blot檢測3組小鼠血清中抗VEGFR2和CD144抗體的表達情況,以及ELISA法檢測3組小鼠血清抗HUVEC抗體的能力,來探索HUVEC疫苗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原因。
結果:
1.通過ELISA試劑盒對小鼠外周血中的小鼠IgG含量的檢測,結合CurveExpert軟件得到的標準曲線,計算得到小鼠外周血中的IgG含量都小于2 ng/ml,遠遠小于1μg/ml的標準;所有小鼠在后天環(huán)境的飼
10、養(yǎng)中未發(fā)生“免疫滲漏”。
2.流式細胞術分析免疫重建4周小鼠外周血中CD45+T淋巴細胞的表達量,結果顯示CD45+T淋巴細胞>0.1%,證明免疫重建成功。
3.剝離小鼠腫瘤后稱量,3組小鼠腫瘤組織的重量分別是PBS組>PBMC組>PBMC+ HUVEC組(p<0.01);三組小鼠血清抗 HUVEC抗體效價:PBS組<PBMC組<PBMC+ HUVEC組(p<0.05);腫瘤組織血紅蛋白含量:PBS組>PBMC組>P
11、BMC+HUVEC組(p<0.05);免疫組化檢測腫瘤組織切片腫瘤微血管密度:PBS組>PBMC組>PBMC+HUVEC組(p<0.05)。
4.剝離小鼠脾臟后稱量,3組小鼠脾臟組織的重量分別是PBS組<PBMC組<PBMC+HUVEC組(p<0.05);流式細胞術檢測16周3組小鼠脾臟分離得到的淋巴細胞和外周血中 CD45+T淋巴細胞表達量:PBS組<PBMC組<PBMC+HUVEC組(p<0.001)。
5. Q
12、-PCR檢測腫瘤組織中CD144和VEGFR2基因的表達情況:PBS組>PBMC組>PBMC+HUVEC組(p<0.05);腫瘤組織提取蛋白檢測VEGFR2和CD144的抗原表達情況:PBS組>PBMC組>PBMC+ HUVEC組(p<0.05),血清中VEGFR2和CD144抗體的表達情況:PBS組<PBMC組<PBMC+HUVEC組(p<0.001);ELISA檢測三組小鼠血清中的抗HUVEC抗體的抗性:PBS組<PBMC組<PB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管鱗癌血管生成擬態(tài)初步研究.pdf
- 血管生成素在人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作用研究.pdf
- 在人卵巢上皮性癌腫瘤模型中血管生成參與細胞的研究.pdf
- 人食管鱗癌耐藥模型的建立和JP抗耐藥腫瘤作用研究.pdf
- RECK基因對肺癌腫瘤血管生成的影響.pdf
- 雷帕霉素抑制肝癌腫瘤血管生成的實驗研究.pdf
- 雞FGFR-1重組蛋白疫苗抗小鼠腫瘤血管生成研究.pdf
- 食管癌腫瘤干細胞的初步研究.pdf
- 抗血管生成治療腫瘤的數(shù)值模擬.pdf
- 動態(tài)增強CT功能成像評價肺癌腫瘤血管生成的研究.pdf
- 骨橋蛋白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血管生成關系研究.pdf
- 抗血管生成藥物在鱗癌治療中的應用
- 腫瘤血管生成和抗腫瘤血管生成
- 抗血管生成治療實體腫瘤中微環(huán)境對血管生成影響.pdf
- 動態(tài)增強MRI用于檢測鼻咽癌腫瘤內乏氧和血管生成的研究.pdf
- VEGF反義寡核苷酸轉染對膽囊癌腫瘤血管生成影響的研究.pdf
- 腫瘤的血管生成
- 食管癌腫瘤內科研究生講課
- 褐藻多糖硫酸酯對HUVEC血管生成作用的影響.pdf
- 纖調蛋白在小細胞肺癌腫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