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血管腔內治療與傳統(tǒng)開放治療的比較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急性腸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類嚴重威脅生命的腹部急癥。盡管AMI的年發(fā)病率僅為0.09%到0.2%,但其病死率卻高達60%到80%。早期診斷AMI仍是臨床面對的難題。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的發(fā)展,血管腔內治療的應用日益廣泛。有少數小宗研究顯示血管腔內治療可能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但由于AMI發(fā)病率很低,血管腔內治療對患者預后的影響仍不十分明確。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比較血管腔內治療及傳統(tǒng)手術治療的AMI患者的預后,以評價血管腔

2、內治療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方法:本研究收集天津人民醫(yī)院2007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AMI臨床病例。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血管腔內治療組和開腹手術組。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基礎疾病、臨床癥狀和體征、病因、輔助檢查結果、治療經過、并發(fā)癥及預后等。最后,應用logistics回歸模型對可能影響AMI患者死亡率的因素進行分析。
  結果:共73例接受治療的 AMI患者被納入本次研究。其中,血管腔內治療組43

3、例,開腹手術組30例。由于有無腹膜炎是決定患者治療方式及預后的重要因素,根據患者有無腹膜炎將開腹手術組分為兩個亞組,對血管腔內治療組患者(n=43)及開腹手術無腹膜炎亞組患者(n=14)進行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癥狀體征、病因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兩組患者在基礎疾病方面沒有明顯差異。實驗室檢查方面,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乳酸及 D-二聚體水平均較正常明顯升高,但兩組之間無明顯差異。血管腔內治療組整體死亡率為30.2%,低于開腹手術無腹

4、膜炎患者亞組(46.7%)。即使初次介入失敗后轉行開腹手術,其死亡率(41.7%)仍低于開腹手術無腹膜炎患者亞組。術后并發(fā)癥方面,血管腔內治療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開腹手術組(27.9% vs57.1%, p=0.046),而在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短腸綜合癥,急性心肌梗塞等方面的發(fā)病率上兩組患者則無顯著差異。最后,通過logistics回歸模型對AMI患者預后可能的相關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患者伴發(fā)冠心病[OR=5.303,

5、(95%CI=1.979-14.207),p=0.001],發(fā)病到就診間隔的時間[OR=2.619,(95%CI=1.017-6.747), p=0.046],發(fā)病后血乳酸水平[OR=2.375,(95%CI=1.484-3.802), p<0.001],術后發(fā)生急性呼吸衰竭[OR=7.848,(95%CI=2.799-22.000), p<0.001]及急性腎功能衰竭[OR=3.643,(95%CI=1395-9.511),p=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