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伴有脊髓內不同類型MRI T2高信號的脊髓性頸椎病(CSM),經(jīng)頸前路減壓手術后的治療效果?;仡櫺苑治霰驹鹤?998年3月-2012年9月行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且有完整隨訪記錄的CSM患者121例,回顧性分析該組病例及其影像學數(shù)據(jù),病程3個月-9年,平均24.9±0.3月。所有患者均于術前行頸椎MRI檢查,根據(jù)日本矯形外科學會(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評分標準。對患者術后的改善率進行評估,采用兩因素、兩水平的析因設計進行
2、統(tǒng)計分析,兩因素分別為高信號邊緣情況和高信號在脊髓水平上的位置關系,再各自細分為兩個水平,據(jù)此分為四組:A1B1組為于脊髓MRI T2高信號位脊髓中央且邊緣模糊;A1B2組為于脊髓MRI T2高信號位脊髓中央且邊緣清晰;A2B1組為于脊髓MRIT2高信號位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模糊;A2B2脊髓MRI 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清晰組。比較CSM患者髓內MRI上T2加權像(T2-weighted images,T2WI)高信號不同
3、類型與術前術后改善程度間的關系以及各因素間的相互關系。
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自1998年3月-2012年9月行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且有完整隨訪記錄的CSM患者121例,回顧性分析該組病例及其影像學數(shù)據(jù),病程3個月-9年,平均24.9±0.3月。所有患者均于術前行頸椎MRI檢查,根據(jù)日本矯形外科學會(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評分標準。對患者術后的改善率進行評估,采用兩因素、兩水平的析因設計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因素分別為高信號邊
4、緣情況和高信號在脊髓水平上的位置關系,再各自細分為兩個水平,據(jù)此分為四組:A1B1組為于脊髓MRI T2高信號位脊髓中央且邊緣模糊;A1B2組為于脊髓MRI T2高信號位脊髓中央且邊緣清晰;
A2B1組為于脊髓MRI T2高信號位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模糊;A2B2脊髓MRI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清晰組。比較CSM患者髓內MRI上T2加權像(T2-weighted images,T2WI)高信號不同類型與術前術后改善
5、程度間的關系以及各因素間的相互關系。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術前與術后資料分析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加兩兩比較(LSD法);分析各因素的主效應、單獨效應及因素間的交互作用采用析因設計方差分析。資料以((x)±S)表示,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該研究組CSM患者中,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訪,且有完整的隨訪記錄,隨訪時間為3個月-4年,平均24±5個月。各組間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從出現(xiàn)癥
6、狀到手術之間的時間)及術前JOA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1B1組:MRI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且邊緣模糊者47例,患者術前評分4-16分,平均13.9±3.2分,術后評分9-18分,平均16.7±2.9分,術后改善率均值為68.92%±1.9%;A2B1組:MRI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模糊者35例,患者術前JOA評分3-14分,平均12.7±3.8分,術后評分9-17分,平均15.9±3.2
7、分,術后改善率63.91%;A1B2組:脊髓MRI 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且邊緣清晰者18例,患者術前JOA評分2-11分,平均9.1±2.7分,術后評分2-13分,平均14.9±2.9分術后改善率均值為47.1%;A2B2:脊髓MRI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清晰者21例,術前JOA評分1-12分,平均10.4±5.9分,術后評分1-14分平均11.2±2.1分,術后改善率為43.2%(見表3)。綜上所述:A1B1組術后改善率
8、最好,A2B2組最差。A1B1組:MRI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且邊緣模糊者47例,患者術前評分4-16分,平均13.9±3.2分,術后評分9-18分,平均16.7±2.9分,術后改善率均值為68.92%±1.9%;A2B1組:MRI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模糊者35例,患者術前JOA評分3-14分,平均12.7±3.8分,術后評分9-17分,平均15.9±3.2分,術后改善率63.91%;A1B2組:脊髓MRI T2高信號位
9、于脊髓中央且邊緣清晰者18例,患者術前JOA評分2-11分,平均9.1±2.7分,術后評分2-13分,平均14.9±2.9分術后改善率均值為47.1%;A2B2:脊髓MRI 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清晰者21例,術前JOA評分1-12分,平均10.4±5.9分,術后評分1-14分平均11.2±2.1分,術后改善率為43.2%(見Table2)。綜上所述:A1B1組術后改善率最好,A2B2組最差。
結論:頸椎病導致MR
10、IT2高信號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爭論很多。Ellingson等[4]認為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脊髓受到壓迫,從初期到出現(xiàn)MRI T2高信號,脊髓將發(fā)生一系列病理改變;Kara等[5]對早期頸椎病患者進行DTI研究發(fā)現(xiàn),在脊髓出現(xiàn)T2 WI高信號之前,脊髓的分數(shù)各向異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xiàn)A)及ADC值都已發(fā)生改變,表現(xiàn)為FA值的降低和ADC值的升高。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6-7]:1、頸椎間盤向后
11、方突出直接壓迫脊髓,使脊髓發(fā)生機械性損傷;2、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對脊髓前動脈的刺激和壓迫,使其產(chǎn)生痙攣性的收縮,最終導致脊髓的血供不足;3、椎間盤突出變性后,頸椎穩(wěn)定性下降,活動度加大,突出的間盤組織及椎體后緣骨質在頸椎活動時會加重對脊髓及其供血動脈的壓迫與損傷,使脊髓損傷進一步加重。病變早期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僅僅發(fā)生在局部,局部組織水腫。隨著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及缺血、缺氧的加重,局部組織發(fā)生變性、壞死、囊變[8]。再次過程中,脊髓變性局部含水量較
12、多,故呈MRI T2WI高信號,此種改變在MRI上能準確區(qū)分。早期,高信號反映脊髓水腫,表現(xiàn)為高信號邊緣模糊(符合本文中的B1因素);中期反映脊髓灰質細胞壞死;晚期則反映脊髓空洞形成,表現(xiàn)為高信號邊緣清晰[9](符合本文中的B2因素)。早期的水腫是一種可逆的過程,而晚期的壞死及空洞形成則是不可逆的,且術后恢復不佳,這與本研究中A2B2組患者術后改善率最差相符。但單純從現(xiàn)有的MRI技術分析脊髓病變處于何種階段尚有諸多不足[10-14],且
13、對脊髓早期輕度的改變并不能顯示[15]。
筆者發(fā)現(xiàn),CSM患者中的脊髓高信號多出現(xiàn)在受壓層面,但也有部分例外,李宏[16]等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脊髓軟化和囊性壞死等與多種因素有關。
今年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CSM患者如果單純表現(xiàn)為MRI T2高信號,則預后相對較好;如果表現(xiàn)為MRI T2高信號,同時伴有MRI T2低信號,則預示患者預后相對較差[17-18]。
在所分的說組中,A1B1組(即脊髓MRI
14、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且邊緣模糊組)術后改善率最好,A2B2組(即脊髓MRI T2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白質且邊緣清晰組)術后改善率最差。脊髓MRI T2高信號邊緣模糊者術后改善率好于邊緣清晰者,高信號位于脊髓中央者術后改善率好于高信號位于中央+白質。本文所述的A因素(高信號在脊髓水平上的位置情況)與B因素(高信號邊緣情況)在頸椎病中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作用因素,并無交互作用。
由本研究結論可知,脊髓MRI T2WI高信號在脊髓水平
15、上的位置因素與高信號的邊緣情況都是影響CSM患者預后的因素,但二者之間不存在交互作用,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作用因素,可能分別與脊髓受壓程度及時間長短有關。MORIO等[19]還發(fā)現(xiàn)在術后MTR T2WI呈現(xiàn)高信號強度減低的CSM患者,其愈后較信號強度無變化及增強者好。這也為脊髓高信號與患者愈后的關系進一步提供了證據(jù),但尚待進一步研究。
脊髓同一水平不同的部位在脊髓傳導功能中的作用大不相同,如脊髓前半,包括皮質脊髓前束、脊髓丘腦后束
16、、前角等,一旦損傷常出現(xiàn)下位骨骼肌的隨意運動、觸壓覺障礙;脊髓后半包括后角、薄束、楔束等,如有損傷則出現(xiàn)同側本體覺、位置覺及觸覺障礙。單純灰質損傷則出現(xiàn)階段性運動及感覺喪失。但筆者發(fā)現(xiàn),當脊髓高信號(尤其是高信號邊緣模糊者)位于上述不同區(qū)域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體征,與上述不同區(qū)域受損所表現(xiàn)出的癥狀體征差異很大。甚至在MRI上T2WI高信號位置、邊緣情況都相似的不同病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體征也千差萬別。在CSM患者的脊髓變性中,相比于灰質損
17、傷,白質損傷會更嚴重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如白質損傷會引起上肢及下肢的強直性癱瘓,而灰質損傷僅引起上肢一定區(qū)域的肌肉萎縮。這也與本研究中高信號位于灰質者的術后改善率優(yōu)于高信號位于白質+灰質者相符合。此外,前角細胞是由一個縱行運動細胞柱組成,因此一個節(jié)段的高信號只說明部分前角細胞受損,不會出現(xiàn)肌肉萎縮。筆者認為出現(xiàn)不同癥狀體征還可能與脊髓受壓程度及受壓時間有一定關系,如A2B2組患者病程最長、脊髓受壓最重、表現(xiàn)出的癥狀體和征也最重,術后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脊髓型頸椎病MRI-T2WI髓內高信號與臨床預后的相關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MRI髓內T2加權高信號與長期預后關系.pdf
-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MRI T2WI高信號手術前后變化的影響因素及其與臨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MRI T-,2-相高信號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分析-早期CSEP研究.pdf
- MRI信號強度比值判斷脊髓型頸椎病預后的意義.pdf
-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MRI脊髓內高信號的相關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術前脊髓MRIT2高信號的臨床意義.pdf
-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患者的護理
- 脊髓型頸椎病
-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前后的MRI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前后臨床MRI評價.pdf
- 脊髓型頸椎病腦脊液動力學MRI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醫(yī)治
- 脊髓型頸椎病脊髓、硬膜
- 多節(jié)段脊髓型頸椎病
- 脊髓型頸椎病術前MRI與術中間盤造影的比較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 頸椎MRI測量和SEP分級對脊髓型頸椎病療效的預測價值.pdf
- 脊髓型頸椎病合并頸椎 opll 的治療
-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