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碳化硅(SiC)具有寬禁帶,高擊穿電場,高熱導率等優(yōu)點,是優(yōu)良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 MOS器件特別適用于高溫,高頻大功率,強輻射的工作條件,在航空航天,核能,通訊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SiC/SiO2界面質量較差,界面態(tài)密度較高,這樣會導致反型溝道遷移率較低,閾值電壓,柵可靠性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SiC MOS器件的性能。改善界面質量,降低器件界面態(tài)密度仍是當前的熱點問題,其中氧化后退火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2、本文研究了三種SiC熱氧化退火氣氛(NO,Ar,N2)的效果,對這三種氣氛下退火的n型4H-SiC MOS電容樣品進行了測試與分析。
樣品的C-V測試結果表明:NO退火樣品的平帶電壓正偏較小,氧化層陷阱密度Not,近界面陷阱密度Niot以及界面態(tài)密度Dit也均明顯小于另兩個樣品。這說明NO退火能更有效的減少界面態(tài),氧化層中的近界面陷阱與氧化層中的陷阱。
I-V測試結果表明,界面態(tài)密度較低的NO退火樣品相比于Ar和N2
3、退火樣品,其半導體材料與氧化絕緣層之間的勢壘高度Fb值較高,漏電流較低。
電壓應力測試的結果表明:隨電壓應力時間累積,三個樣品的平帶電壓均發(fā)生正向漂移。不過NO與Ar氣退火的樣品的平帶電壓在一定加壓時間后即趨于穩(wěn)定,之后基本不再隨電壓應力時間增加繼續(xù)漂移;而N2退火樣品平帶電壓的漂移隨電壓應力時間累積不斷增加,說明N2退火樣品可靠性較差。
高溫測試中,分別在25℃,75℃,150℃下測試了樣品的C-V與G-V曲線。高
4、溫條件下更容易發(fā)生電荷陷阱的填充。電子向陷阱的填充導致了Ar與N2樣品的C-V曲線隨溫度升高的正向延展,以及距Ec約0.2eV處G-V峰下降。而NO樣品中由于NO退火引入了空穴陷阱,測試過程中空穴填充與電子填充兩種效應的競爭導致其C-V曲線的趨勢產(chǎn)生抖動,不過整體上還是空穴填充占優(yōu)勢導致C-V曲線整體上還是隨溫度升高向負向延展。而NO樣品的距Ec約0.2eV處的G-V峰隨溫度升高峰值的下降,與深能級位置的G-V峰(對應于ON1陷阱)峰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a2O3-SiO2-4H-SiC堆垛柵MOS電容特性研究.pdf
- 4H-SiC-SiO2界面特性與氧化工藝研究.pdf
- 離子注入對4H-SiC MOS界面特性影響的研究.pdf
- 4H-SiC MOS結構工藝與電學特性研究.pdf
- 非故意摻雜4H-SiC本征缺陷及退火特性研究.pdf
- SiO2-SiC界面特性研究.pdf
- SiO-,2--4H-SiC(0001)界面缺陷的XPS研究.pdf
- SiO-,2--6H-SiC界面特性及其氧化層缺陷研究.pdf
- 6H-SiC表面熱氧化生長的SiO-,2-特性研究.pdf
- 退火條件對氧化釩薄膜光電特性影響的研究.pdf
- Al2O3-4H-SiC MOS結構制備及相關性能研究.pdf
- 高k HfO-,2--SiO-,2-MOS器件的特性研究.pdf
- 離子注入和退火對非故意摻雜4H-SiC中本征缺陷影響的ESR研究.pdf
- SiC MOS器件和電路溫度特性的研究.pdf
- SiC顆粒度對Ni-P-SiC和Ni-P-SiC-MoS2復合鍍層性能的影響.pdf
- N摻雜對6H-SiC氧化速率特性的影響.pdf
- HfAlO-SiC MOS結構制備與特性研究.pdf
- 氮等離子體處理對SiC MOS柵氧化膜TDDB特性的影響.pdf
- 4H-SiC功率BJT器件特性研究.pdf
- Y2O3-Si MOS電容制備及特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