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 S S R A n a l y s i s o n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o f T s o o n g i o d e n d r o n o d o r u mC h u n P o p u l a t i o n s f r o m t h eN a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sb yW U X u e q i nA t h e s i ss u b m i t
2、t e d i np a r t i a ls a t i s f a c t i o no f 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 o fS c i e n c e● l nG e n e t i c si nC e n t r a l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o f F o r e s t r ya n d
3、T e c h n o l o g y4 9 8S h a o s h a n S o u t hR o a d ,T i a n x i n D i s t r i c tC h a n g s h a H u n a n 4 10 0 0 4 ,E R .C H I N AS u p e r v i s o rP r o f e s s o rX U G a n g b i a oA p r i l ,2 0 1 3捅 斐觀光木(
4、T s o o n g i o d e n d r o no d o r u m C h u n ) 為木蘭科植物,是古老的孑遺樹種,對研究古代植物區(qū)系、古地理、古氣候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目前,觀光木天然種群量小,多數(shù)種群僅剩下幾株甚至1 株散生木,為偶見種,種群滅絕的風險很大,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因此,開展觀光木遺傳多樣性研究及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本論文以分布最為集中的南嶺地區(qū)觀光木種群為對象,開展遺傳多樣性研究,主要研究結
5、果如下:( 1 ) 采用正交設計優(yōu)化影響觀光木I S S R .P C R 擴增的主要因子,建立了穩(wěn)定的、重復性好的I S S R .P C R 反應最佳體系( 2 0 此) :模板D N A 5 0 n g 、T a q D N A聚合酶1 .2 5U 、M g c l 2 2 .5m m o l /L 、d N T P s 0 .2 5m m o l /L 、引物0 .4 肛m o l /L 。擴增反應程序:9 4 ℃預變性5m i
6、 n ;9 4 ℃變性1m i n , 退火3 0 s ( 退火溫度依引物而定) ,7 2 ℃延伸9 0 S ,3 5 個循環(huán);7 2 ℃延伸7 m i n ;4 ℃保存。( 2 ) 利用I S S R .P C R 優(yōu)化擴增體系對南嶺地區(qū)1 4 個觀光木天然種群2 5 5 株個體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篩選出8 條I S S R 引物共擴增出1 8 2 條清晰、重復性高的條帶,其中1 4 5 個為多態(tài)條帶,多態(tài)條帶百分比為7 9 .6 7
7、 %,各種群尸值為9 .3 4 %~6 2 .6 4 %,平均為4 3 .4 5 %;各種群S h a n n o n 信息指數(shù)( D 為0 .0 5 6 5 ~0 .2 8 7 3 ,平均為0 .2 0 5 4 。這表明,觀光木在物種水平和種群水平上都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其中,廣東南昆山種群遺傳多樣性最高( P = 6 2 .6 4 ,I = 0 .2 8 7 3 ) ,廣東龍?zhí)督欠N群遺傳多樣性最低( 尸= 9 .3 4 %,I =
8、 0 .0 5 6 5 ) 。分子方差( A M O Ⅶ) 分析顯示,6 2 .4 2 %的遺傳變異發(fā)生在種內,3 7 .5 8 %的遺傳變異發(fā)生在種間,種群間遺傳分化明顯;聚類分析表明,采自貴州、湖南、廣西的種群聚類在一起,大部分江西種群聚類在一起,廣東車八嶺和大埔豐溪種群與江西定南種群聚類在一起,種群遺傳變異分布模式基本上與其地理生態(tài)格局一致。( 3 ) 觀光木天然和人工遷地保護種群遺傳多樣性分析表明,觀光木天然種群P 值和S h
9、a n n o n 信息指數(shù)( D 的平均值( 5 9 .6 0 %、0 .2 8 4 7 ) 均高于人工遷地保護種群( 4 4 .7 8 %、0 .2 3 3 3 ) ,說明人工遷地保護種群遺傳多樣性降低。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天然和人工遷地保護兩類種群間的變異占總變異3 .5 2 %( d f = l ,胗0 .0 5 ) ,表明這兩類種群類型遺傳結構差異不顯著。( 4 ) 基于本研究結果,我們認為,人為破壞活動可能是觀光木瀕危的主要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雙盾木屬植物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18820.海島與大藜種群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
- 霞草大陸種群與海島種群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滇重樓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櫸樹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巴中梔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中國刺槐群體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核桃屬植物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山藥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中華鳑鮍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苜蓿品種間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辣椒遺傳多樣性的RAPD和ISSR分析.pdf
- 女貞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絲瓜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辣椒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菜心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ISSR標記的早熟禾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遼寧地區(qū)天然紅松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大連沿海鼠尾藻野生種群遺傳多樣性的ISSR研究.pdf
- 虉草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ISSR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