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源氏物語》產(chǎn)生于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它對后來的文學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近現(xiàn)代作家也從中借鑒頗多。
平安時期,佛教開始普及,佛教思想對日本文化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梅原猛指出:“《摩訶止觀》這本書中蘊含著偉大的哲學,我們文化上的祖先熟讀過這些高度哲學化的書籍,故而在他們創(chuàng)造出的文化中,不可能不受到其高度哲學性思想的影響。此外,由空海弘法大師所建立的密教思想體系充滿了卓越的生命智慧。生命的力量呈辯證性展開的巨大理念、把一切事物看作生命
2、之象征的象征主義,這些對我們民族的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此,抽掉佛教的影響來看待日本文化時,日本文化整體僅僅如同一種風雅的游戲。把美的價值從道德價值及理性價值剝離出來使其獨立之后,這種美的價值自身便變得十分孱弱,失去了追問或可謂之‘存在性’的人生真實的嚴肅性”①。此言強調了佛教對于日本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尤其在日本的中古、中世時期,整個社會為佛教思想所滲透,佛教成為時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特點也體現(xiàn)于其時創(chuàng)作的文學
3、作品中,因此探究作品所反映出的佛教思想便成為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視點。
《源氏物語》中使用了諸如“す〈せ宿世”、“つみ罪”等大量佛教用語,在物語的結構方面也對佛教故事或經(jīng)典的結構有所借鑒,其濃厚的佛教氣息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關于《源氏物語》所蘊含的佛教思想的研究,日本的諸多“源學”②研究者做過很多努力。其中對于物語中佛教因素的佛典依據(jù)的研究,已經(jīng)有幾部宏篇巨著問世,研討得相對細致周到。但以整個物語為對象,探索物語所表達的佛教思
4、想的研究似有繼續(xù)商討的余地。尤其在中國,此方面的研究可謂鳳毛麟角,且過于觀念化,缺乏對原文的細致解讀與分析。中國的《源氏物語》研究界,亟需既能對作品整體作統(tǒng)一把握,又能深入到作品內部作周密的文本解讀的研究。因此,本論期待在中日學者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一些筆者自己的看法,以豐富中同兩國此項研究的成果,并在國內填補一項空白。
由于日本學者對《源氏物語》中佛教因素所依據(jù)的佛教教理的研究,已有較全面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稿將有關此方
5、面的研究讓諸先賢,而以共時性的比較、文本細讀和歷史的視點為研究方法,在作品內部探討《源氏物語》的佛教思想的同時,充分考慮到與其時代背景的結合,并將《源氏物語》與其他同具佛教因素的同時期女性文學作品相比較,來明確《源氏物語》佛教思想的時代共性與作品個性。為集中筆力,將主要論述具有代表意義的出家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本論中的“出家”概念,包括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出家”和雖有出家意向但結果未能實現(xiàn)兩種含義。
為使對作品的論述有一個清晰的歷
6、史和思想背景,并有助于對本稿論題的探討,第一章首先對佛教在平安時代的傳播以及《源氏物語》創(chuàng)作時期平安貴族的佛教信仰狀況作了概述。
《源氏物語》可分為三部分,前兩部分合稱為“正篇”,其下稱為“續(xù)篇”。第二章對正篇中出現(xiàn)的與出家有關的人物作了分析,第三章以續(xù)篇中的人物為研究對象。
《源氏物語》在正篇中描述了諸多人物的出家或者出家意愿,呈現(xiàn)出頗為復雜的樣態(tài)。首先男性的出家契機各不相同。貫穿物語第一、二部的主人公源氏
7、最為復雜,使他產(chǎn)生出家意愿的因為既有愛情的挫敗感,也有與親人生離死別的痛苦、對政治前途的擔心,還有對于“罪障”的恐懼意識以及盈虛思想。源氏既表現(xiàn)出顯著的佛教追求,又顯露出對現(xiàn)世情感與榮華的執(zhí)著。在他的觀念里,現(xiàn)世追求與來世追求是相互對立的,出家必須徹底拋舍現(xiàn)世欲望。而在他身上,來世追求難敵現(xiàn)世執(zhí)著,因此他始終未能真正步入佛法的世界。源氏的形象表現(xiàn)了在充滿欲望的世界里,人們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艱難掙扎。
明石入道的出家契機是在
8、現(xiàn)世中仕途生活的不遂人意,他出家時毫無顧慮。但他出家之后,最主要的目標不是往生極樂,而是希望在神佛的保佑下實現(xiàn)家門復興。當這一愿望實現(xiàn)之后,他便徹底背離俗世,一心為后世修行。在他的意識里,追求現(xiàn)世榮華與后世極樂是統(tǒng)一的,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矛盾。他的行為中有著虔誠宗教者的體現(xiàn),其形象接近當時流行的往生傳中的人物。他代表了勇于拋舍,才得救贖的觀念,他的形象與源氏形成對比。源氏對“身心一致”的出家的理想在他無窮盡的現(xiàn)世執(zhí)著中失去實現(xiàn)的可能,而
9、看似行為輕率的明石入道才是真正的悟者。
朱雀院的出家源于政治生活的無為與不可為,他所承擔的是“愛子之心執(zhí)迷不悟”這一哲學命題,而在這一命題之中還包含了“女性的處世困境”這樣一個社會課題。
與男性出家各有因為且多具社會性不同,女性的出家基本都與感情問題相關。這是因為當時的女性不具備獨立的社會地位與經(jīng)濟地位,只能附屬于男性生活,兩性情感問題是女性生活的中心。藤壺出家的直接因為是為了躲避源氏的騷擾,間接的目的是保全
10、自己與太子的地位,而并非出于虔誠地向佛之心,故而出家后仍然參與世俗生活,并在推動源氏榮華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障s出家是為了躲避繼子的騷擾;瑾姬出家是奉行獨身的自然結果;朧月夜屬于隨夫出家:三公主出家主要是喪失了丈夫的愛情后對婚姻生活的回避。
六條妃子的出家直接因為是對源氏愛情的絕望,本質是由于遭受薄情而導致社會名譽受損,進而失去在貴族社會的生存空間。同時從她的出家時間看屬于當時社會流行的臨終出家。藤壺因為私通的罪過、六條
11、妃子因為懊恨難解的現(xiàn)世執(zhí)著,死后均入冥界,不得往生。
紫姬除卻源氏的愛情在此世沒有任何羈絆,也不參與源氏的榮華追求。當她對源氏的愛情失去信任,她對現(xiàn)世便沒有任何執(zhí)著。她的出家愿望是最純粹的,但在源氏的愛欲糾纏中,作為貴族理想女性的代表,她無法突破男性的掌控實現(xiàn)自己的出家愿望。
正篇描述了出家的各種情況,反映出作品所處時期出家的基本狀況,大部分人的出家并不是由于虔誠的佛教信仰,而只是隨波逐流的作法,且多難斷現(xiàn)世
12、執(zhí)著,故而看不到獲得救贖的希望。這揭示了出家的困難。同時正篇中還提出了女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生存困境問題,指出女性依附于男性生存,在社會、婚姻生活中進退維谷。即使是出家之事,亦需獲得男性允許。因此縱使參破紅塵,也不能自由地身離此世藩籬。設若女性能夠突破男性的掌控獲得出家的自由,那將會如何?筆者認為這是物語正篇所留下的疑問。
《源氏物語》的續(xù)篇雖然表面上是以薰和()皇子為中心的故事,但是占據(jù)大半篇幅的浮舟物語乃是宇治十帖中的重點
13、,而浮舟才是其中真正的主人公。續(xù)篇繼承了正篇中現(xiàn)世彷徨、愛子之心執(zhí)迷不悟等主題的表達,并對女性出家與救贖的探討進行到底。
筆者認為,續(xù)篇是男性與女性的對決。()皇子是一個在愛欲的驅使下為所欲為的形象,不具內省、沒有宗教心,是現(xiàn)世愛欲橫流的象征。薰雖然因為出生的疑問一向對現(xiàn)世追求持消極態(tài)度,但在內心深處,卻始終擺脫不了愛欲執(zhí)著,甚至愈演愈烈。出家對他來說,只作為一個空洞的概念存在于頭腦之中。他們完全失去了正篇中的男性主動追求
14、佛教信仰的能力,在現(xiàn)世的愛欲里越陷越深,已經(jīng)看不到后世救贖的光芒。
八親王的出家是對正篇“愛子之心執(zhí)迷不悟”主題的繼承與深化,明確了“愛子之心”與現(xiàn)世利益追求的關系。歸根結底,“愛子之心”不是單純的親情,它里面除了包含正篇中所提出的“女性的處世困境”命題之外,還與“家門”意識等貴族“美學”緊密關聯(lián),究其實乃是對現(xiàn)世利益的執(zhí)著。因此即便是執(zhí)行了臨終一念的佛教儀式,也不能使他獲得救贖。
男性們在欲念中頹廢下去,希
15、圖救贖的課題只能由女性來承擔。
浮舟的出身和成長經(jīng)歷使她處于上層貴族社會的邊緣,就像宇治這個地方處在煩擾的京城世界的邊緣一樣,這個地帶相對較為寬松,令她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浮舟出家的因為與正篇中的女性不同,不是因為男性的薄情,而是由于男性的濫情。當她面對“恩情”與“愛情”的艱難選擇時,她果敢地選擇了放棄,以生命為代價沖破貴族對女性的束縛,實現(xiàn)了圓滿的出家。正篇中紫姬不能實現(xiàn)的完美出家通過浮舟變成現(xiàn)實,然而佛教中的性別歧視卻使
16、得女性獲得救贖遠遠不止放棄塵世那么簡單,浮舟能否獲得救贖成為懸念。最后她以閉鎖心靈的方式面對世界,似乎意味著如若女性得不到佛教的救贖,那就只能轉而追求自我救贖,其唯一方法便是在自己的內心為自己留一塊凈土。
最后一章討論了與《源氏物語》同時期的含有佛教因素的其他女性文學作品?!墩聿葑印酚脤徝赖难酃饪创鸾?;《蜻蛉日記》與《紫式部日記》作為文學作品雖然可能含有一定的虛構成分,但主要還是對生活的記錄,它們的容量難以與《源氏物語》
17、相比,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佛教思想十分有限。《蜻蛉日記》表現(xiàn)了在對愛情的執(zhí)著痛苦中向佛教求解脫,而最終在放棄愛情后安于現(xiàn)世生活的自我救贖,同時也表達出對來世的懷疑?!蹲鲜讲咳沼洝繁憩F(xiàn)了在痛苦的思索中對救贖的絕望,富于思考與反省精神的作者紫式部將自己的思想投影于《源氏物語》的虛構世界之中。與同時期的其他女性文學作品相比,《源氏物語》作為一個龐大的虛構世界,對佛教救贖的問題探討地更加細致、深入。
筆者認為作品人物的“出家”意識集中反映
18、了《源氏物語》的佛教思想,是理解此問題的有效手段。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源氏物語》并非如同某些先學所說是宣揚佛教思想的“佛教文學”,其中的佛教因素也不僅僅只是表達“物哀”的一種手段。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佛教思想,超越了同時代其他女性作家的作品而獨具深刻的思考。作者在對眾多有出家想法的人物的描述中,以犀利的眼光透視了人的靈魂,表現(xiàn)了時人佛教信仰的真實精神狀態(tài)。同時,將女性的救贖推到問題的前沿。既揭示了俗世中社會地位低下、依附于男性生存的女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源氏物語》的家族意識——以女性形象為中心_38601.pdf
- 源氏物語
- 源氏物語——紫式部
- 源氏物語與紅樓夢佛教影響之比較研究
- 源氏物語人物表
- 鬼怪類民間傳說之中的佛教之影——以今昔物語集為中心
- 《楞嚴經(jīng)》與晚明佛教——以經(jīng)典詮釋為中心的佛教思想史研究.pdf
- 當代中、越佛教尼眾僧團異同之研究——以佛學院的出家女眾為中心.pdf
- 《源氏物語繪卷》的中國元素研究.pdf
- 論源氏物語對白居易詩歌受容
- 論《源氏物語》的女性形象及意義
- 源氏物語現(xiàn)代版翻譯實踐報告
- 論《源氏物語》中的私通事件_23552.pdf
- 平安說話文學中孝養(yǎng)故事和孝思想的考察——以《今昔物語集》為中心.pdf
- 平安說話文學中孝養(yǎng)故事和孝思想的考察——以今昔物語集為中心
- 論源氏物語中夕顏性格的多重性
- 佛教哲學中的倫理思想——以《六祖壇經(jīng)》為中心的研究.pdf
- 《千年之戀之源氏物語》的敘述層次分析
- 中國佛教的尋根與自立--以竺道生涅槃思想研究為中心.pdf
- 云紋模式研究——以佛教造像為中心.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