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動物實驗
第一章實驗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建立及評價
目的:擬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新西蘭兔的方法,建立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動物模型。
方法:選擇健康雄性新西蘭兔12只,體重2.0±0.2kg。高脂飼料喂養(yǎng),超聲觀察兔腹主動脈斑塊形成。HE染色光鏡檢查兔腹主動脈管壁形態(tài)學變化。
結果:9只兔造模成功,成功率為75%。造模后9只兔體重明顯增加,造模前平均體重為2.1
2、±0.1kg,造模后為4.3±0.5kg(P<0.0001)。模型后主動脈內(nèi)壁光鏡下可見包括纖維帽、脂質核心、鈣化等成分的典型動脈粥樣斑塊形成。
結論:采用高脂飲食的方式可誘導出與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兔AS模型,為超聲造影研究提供一個較好的動物模型平臺。
第二章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評價兔粥樣斑塊內(nèi)的血管新生與病理的對照研究
目的:比較超聲造影定量計算動物模型AS斑塊的增強強度與免疫組化微血管染色的
3、結果,評價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斑塊內(nèi)血管新生的可靠性。
方法:高脂喂養(yǎng)建立AS模型成功的實驗兔9只,儀器采用飛利浦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使用L9-3高頻超聲探頭,超聲造影劑使用SonoVue,每次劑量為0.2ml。用低機械指數(shù)實時諧波超聲造影觀察兔腹主動脈超聲造影增強,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及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腹主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應用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顯示斑塊內(nèi)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的
4、第八因子相關抗原F8,染色斑塊內(nèi)的微血管。比較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與免疫組化微血管染色結果的相關性。
結果:9只兔超聲造影定量分析EI及ratio值平均分別為3.91±0.87dB及0.30±a:0.06,免疫組化染色顯示9只兔腹主動脈標本F8染色陽性者5例,陰性者4例。超聲造影定量分析EI與F8染色有相關性(r=0.779,P=0.013),ratio值與F8染色有相關性(r=0.693,P=0.019)。F8染色陽性及陰性組E
5、I均數(shù)值分別為4.47±0.60 dB及3.22±0.62dB,ratio均數(shù)值分別為0.34±0.05及0.25±0.05。
結論:超聲造影定量分析的強度參數(shù)EI及ratio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增生的程度,有助于對斑塊穩(wěn)定性的評價。
第二部分臨床研究
第一章超聲造影定量分析頸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的對照研究
目的:利用超聲造影定量分析的方法計算斑塊內(nèi)的增強強度,同時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對斑
6、塊的增強進行分級,比較這兩種方法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頸動脈AS患者135例,其中雙側頸動脈病變的患者32例,共167個頸動脈斑塊。男性119,女性16例,平均年齡69.1±8.3歲。儀器使用Philips iU22超聲診斷儀,使用L9-3線陣探頭。所有患者超聲造影檢查時儀器參數(shù)設置保持一致。超聲造影劑采用SonoVue,劑量為2.0ml。超聲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觀察斑塊內(nèi)
7、有無增強并將斑塊增強的程度人為分為O-4級。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及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頸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比較CEUS增強分級結果與定量分析參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斑塊CEUS增強分級O級有54個,1級18個,2級45個,3級25個,4級25個。在做定量分析時,有14個斑塊(14/167,8.4%)因鈣化引起明顯衰減而至無法進行定量計算。共153個斑塊進行了超聲造影定量分析。
8、不同CEUS分級的頸動脈斑塊其超聲造影定量分析的EI及ratio值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001),相鄰CEUS分級程度的斑塊定量分析參數(shù)EI及ratio值無顯著性差異。
結論:超聲造影增強分級與定量分析增強強度兩種方法在評價斑塊內(nèi)增強程度方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實際應用中可根據(jù)不同需要及本身具備的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
第二章超聲造影評價頸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IMT的相關性
目的:通過比較同一患者的IMT
9、與超聲造影斑塊增強程度,分析這2個指標是否相關。
方法:頸動脈AS患者135例,其中雙側頸動脈病變的患者32例,共167個頸動脈斑塊。男性119,女性16例,平均年齡69.1±8.3歲。儀器使用PhilipsiU22超聲診斷儀,使用L9-3線陣探頭。所有患者超聲造影檢查時儀器參數(shù)設置保持一致。超聲造影劑采用SonoVue,劑量為2.0ml。CEUS觀察斑塊內(nèi)有無增強并將斑塊增強的程度人為分為O-4級。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
10、分別測量頸總動脈IMT,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頸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及相應頸總動脈動脈的內(nèi)-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結果:167條頸動脈中有6條頸總動脈未測及IMT,不同CEUS增強分級組的IMT測值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94)。頸總動脈IMT與斑塊的EI(P=0.687)及ratio值(P=0.852)之間無相關性。
結論:頸
11、動脈斑塊的超聲造影增強程度與IMT之間無相關性,同一患者這兩方面的變化可不平行,臨床上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篩選和隨訪手段。
第三章不同回聲類型頸動脈斑塊超聲造影增強強度的分析
目的:分析超聲造影顯示的斑塊內(nèi)增強的程度與常規(guī)超聲斑塊回聲強度之間的關系。
方法:頸動脈AS患者135例,其中雙側頸動脈病變的患者32例,共167個頸動脈斑塊。男性119,女性16例,平均年齡69.1±8.3歲。儀器使用Ph
12、ilips iU22超聲診斷儀。所有患者超聲造影檢查時儀器參數(shù)設置保持一致。超聲造影劑采用SonoVue,劑量為2.0ml。常規(guī)超聲上將頸動脈斑塊的回聲分為低、中等、混合及強回聲4種類型。CEUS觀察斑塊內(nèi)有無增強并將斑塊增強的程度人為分為0-4級。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頸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
結果:不同回聲類型頸動脈斑塊CEUS增強分級有顯著性差異(P<0.
13、0001)。比較不同回聲類型頸動脈斑塊的超聲造影定量分析EI(P=0.021)及ratio(P=0.012)均有顯著性差異。低回聲、中等回聲及混合回聲斑塊分別與強回聲斑塊比較CEUS增強分級及EI、ratio值均有顯著性差異。
結論:超聲造影可在常規(guī)超聲評價斑塊回聲強弱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關于斑塊穩(wěn)定性的信息,有助于對病人的篩選,采取合適的干預措施。
第四章超聲造影頸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動脈狹窄程度的關系
目
14、的:分析超聲造影顯示的患者頸動脈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的程度與頸動脈狹窄程度之間的關系。
方法:因頸動脈狹窄于我院行DSA檢查的患者92例,其中雙側病變者22例,共114條頸動脈。其中女性9例,男性83例,平均年齡67.7±8.5歲(47歲-87歲)。所有患者均在超聲檢查后1周內(nèi)行X線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檢查,動脈狹窄程度以血管造影檢查結果為準。儀器使用Philips iU2
15、2超聲診斷儀,所有患者超聲造影檢查時儀器參數(shù)設置保持一致。超聲造影劑采用SonoVue,劑量為2.0ml。CEUS觀察斑塊內(nèi)有無增強并將斑塊增強的程度人為分為0-4級。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及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頸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
結果:114條頸動脈中動脈閉塞組9條,90%以上狹窄25條,70%-89%以上狹窄47條,50%-69%以上狹窄15條,50%以下18條。不同狹窄程
16、度頸動脈斑塊CEUS增強分級有顯著性差異,狹窄程度高CEUS增強明顯(P<0.0001),70%以下與90%以上狹窄(包括閉塞)的頸動脈斑塊CEUS分級有顯著性差異(P<0.0001),而90%以下各組斑塊的CEUS增強分級無顯著性差異(P=0.151)。不同頸動脈狹窄程度之間EI(P=0.864)及ratio無顯著性差異(P=0.636)。
結論:超聲造影顯示的頸動脈斑塊的增強程度與相應的頸動脈狹窄程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無明顯相關
17、性,對頸動脈狹窄程度不高的患者超聲造影評價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的形成可幫助進一步評估患者的風險程度。
第五章超聲造影頸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患者臨床癥狀的關系
目的:應用超聲造影技術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的增強強度并分析其與患者臨床癥狀之間的關系。
方法:頸動脈AS患者135例,男性119,女性16例,平均年齡69.1±8.3歲。根據(jù)患者有無癥狀分為3組:(1)急性腦梗塞組;(2)有癥狀組;(3)無癥狀組。儀器使
18、用Philips iU22超聲診斷儀,所有患者超聲造影檢查時儀器參數(shù)設置保持一致。超聲造影劑采用SonoVue,劑量為2.0ml。CEUS觀察斑塊內(nèi)有無增強并將斑塊增強的程度人為分為0-4級。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及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頸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
結果:3組之間二維超聲上斑塊的回聲強度有顯著性差異(P=0.0476)。3組患者頸動脈斑塊CEUS2級以下(0-1級)與2級
19、以上(2-4)增強則有顯著性差異(P=0.0061),有癥狀的患者斑塊內(nèi)增強更明顯。3組患者頸動脈斑塊超聲造影定量分析EI(P=0.6562)及ratio(P=0.5239)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結論:超聲造影顯示患者頸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明顯者預示其出現(xiàn)臨床癥狀及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增高,但超聲造影不增強者不能肯定患者的危險程度低,需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判斷。
第六章超聲造影評價頸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病理的對照研究
20、 目的:利用超聲造影定量分析及增強程度分級兩種方法分別評價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的形成,與斑塊的病理學檢查結果相對照。
方法:行頸動脈內(nèi)膜剝脫術的患者17例,共17個頸動脈斑塊。其中男性16例,女性1例,年齡53-87歲,平均年齡70.5±8.2歲。超聲造影劑采用SonoVue,劑量為2.0ml。CEUS觀察斑塊內(nèi)有無增強并將斑塊增強的程度人為分為0-4級。隨后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動脈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EI及斑塊內(nèi)增強強度與頸
21、動脈管腔內(nèi)增強強度的比值ratio。光鏡觀察斑塊纖維帽厚度及脂質核心大小。免疫組織化學CD34染色計算微血管密度,CD68標記巨噬細胞及VEGF染色。
結果:斑塊CEUS增強分級及定量參數(shù)EI及ratio值均與免疫組化CD34染色微血管密度有相關性。超聲造影CEUS增強分級、定量分析EI、ratio與斑塊的纖維帽厚度、脂質核心大小及斑塊內(nèi)有無出血、CD68巨噬細胞染色及VEGF之間均無明顯相關性。常規(guī)超聲斑塊回聲類型與斑塊的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聲聲學造影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新生血管形成及穩(wěn)定性
- 超聲造影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新生微血管的評價.pdf
- 超聲造影評價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顯像強度與新生血管密度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超聲造影技術評價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新生血管.pdf
- 頸動脈硬化斑塊超聲造影評估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
- 靶向超聲造影評價兔腹主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pdf
- 經(jīng)靜脈聲學造影評價兔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pdf
- 超聲聯(lián)合造影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的關系.pdf
- 超聲造影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顯影程度與臨床癥狀的關系.pdf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血管新生的基礎研究.pdf
- Aliskiren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形成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研究.pdf
- 體外超聲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療效評價.pdf
-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cta評價
- Id1調(diào)控血管新生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形成及其機制.pdf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
- 血管內(nèi)超聲評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pdf
- MRI結合超聲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評價及臨床相關研究.pdf
- 復合超聲及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術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斑塊臨床研究與評估.pdf
- 640層螺旋CT評價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實驗與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