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左側乳腺癌術后胸壁和內乳區(qū)的物理劑量學研究目的 研究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胸壁和內乳區(qū)放射治療的幾種技術的劑量分布特點。通過比較常規(guī)混合射線技術、部分擴大切線野技術和分段切線野技術在靶區(qū)覆蓋率和正常組織劑量(如心臟,肺和對側乳腺)的差異,為臨床選擇放射治療計劃提供參考。 材料和方法 10例左側乳腺癌患者均接受CT掃描,在CT圖像上勾畫胸壁、內乳區(qū)、心臟、同側肺和對側乳腺,每例患者均設計三
2、種不同的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計劃。要求90%的PTV(Planning Target Volumn)接受50Gy。 結果 對于總PTV,三種治療技術的覆蓋率都是令人滿意的。對于內乳區(qū)PTV,分段切線野技術(V<,47.5>:94.39%±4.31)、部分擴大切線野技術(V<,47.5>:95.99%±5.40)與常規(guī)混合射線技術(V<,47.5>:87.62%±9.33)相比,內乳區(qū)PTV劑量更均勻;常規(guī)混合射線技術內乳區(qū)P
3、TV的高劑量區(qū)V<,D105>%、V<,D110%>、V<,D115>%和V<,D120%>都明顯多于其他兩種放射治療技術。對于心臟和肺,分段切線野技術(心臟8.93Gy±1.70,肺12.53Gy±2.37)與部分擴大切線野技術(心臟13.16Gy±3.10,肺13.60Gy±2.02)、常規(guī)混合射線技術(心臟11.34Gv±2.17,肺13.89Gy±1.99)相比,降低了心臟的平均劑量和同側肺的平均劑量。對于對側乳腺,常規(guī)混合射線
4、技術(0.26Gy±0.15)與分段切線野技術(1.13Gy±1.06)、部分擴大切線野技術(1.79Gy±1.65)相比,降低了對側乳腺的平均劑量(P=0.0021)。 結論 三種技術都能達到滿意的:PTV覆蓋率。尚無一種技術能同時獲得PTV劑量均勻足夠的最大化和心肺劑量的最小化。但是本研究的三種技術中,分段切線野技術較好地平衡了靶區(qū)覆蓋完整性和保護正常組織兩方面,對于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胸壁和內乳區(qū)照射患者有一定劑
5、量學優(yōu)勢。 第二部分:調強放射治療左側乳腺癌術后胸壁和內乳區(qū)的物理劑量學 研究目的 比較和評價使用分段切線野技術和調強技術治療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胸壁和內乳區(qū)劑量分布特點。 材料和方法 10例左側乳腺癌患者均接受CT掃描,在CT圖像上勾畫胸壁、內乳區(qū)、心臟、同側肺和對側乳腺,每例患者設計兩種不同的放射治療計劃,分別采用分段切線野放射治療技術和調強放射治療技術。要求90%的PTV接受50Gy。
6、 結果 對于總PTV,兩種治療技術的覆蓋率都是令人滿意的。內乳區(qū)PTV的高劑量區(qū)V<,D105%>、V<,D110%>、V<,D115>%和V<,D120%>兩種技術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技術的高劑量區(qū)都較小。調強放射治療技術(C11:0.71±0.02;C12:0.64±0.02)的靶區(qū)適形性優(yōu)于分段切線野技術(CIl:0.50±0.03;C12:0.45±0.03)。但調強放射治療技術(心臟:19.03 G
7、y±3.48;肺:15.58 Gy±2.01)心臟和同側肺的平均劑量高于分段切線野技術(心臟:8.93Gy±1.70;肺:12.53 Gy±2.37)。調強放射治療技術還使得心臟和同側肺的V<,5-10>較大。對側乳腺,兩種技術的平均劑量無顯著差異(分段切線野技術1.13Gy±1.06,調強放射治療技術1.08Gy±0.25)。 結論 調強放射治療技術和分段切線野技術相比進一步提高了靶區(qū)的適形性。兩種技術較目前臨床普遍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乳腺癌根治術后胸壁調強放療的淺表劑量研究.pdf
- 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后不同野數(shù)調強放療的劑量學研究.pdf
- 乳腺癌術后胸壁切線野照射定位及劑量的研究.pdf
- 雙乳癌術后胸壁同時照射與分次照射劑量學比較.pdf
- 乳腺癌保乳術后不同放射治療計劃的劑量學比較.pdf
- 乳腺癌術后胸壁復發(fā)
- 乳腺癌保乳術后同步推量調強放射劑量學研究.pdf
- 乳腺癌保乳術后全乳腺“野中野”正向調強放療劑量學研究
- 不同呼吸門控技術對早期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后調強放療的劑量學影響.pdf
- 乳腺癌全乳切除術后胸壁電子束照射與切線照射技術的比較研究.pdf
- 乳腺癌保乳術后調強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的劑量學比較.pdf
- 左乳腺癌根治術后不同體位放療胸廓動度及靶區(qū)劑量學研究.pdf
- 乳腺癌術后鎖骨上-下淋巴引流區(qū)放療的靶區(qū)勾畫和劑量學研究.pdf
- 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部分乳腺三維適形加速外照射(APBI-3DCRT)劑量學研究.pdf
- 左乳腺癌保乳術后仰臥位放射治療中的劑量學研究.pdf
- 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部分乳腺三維適形外照射Ⅰ-Ⅱ期臨床研究與調強放療劑量學研究.pdf
- 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不同放療技術的急性毒副反應及劑量學研究.pdf
- 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與改良根治術療效觀察.pdf
- 乳腺癌保乳術后常規(guī)與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劑量學比較.pdf
- 乳腺癌保乳術后調強放療中俯臥位與仰臥位劑量學比較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