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血壓病(essential hypenension)是我國人民患病率最高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由高血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靶器官損害如高血壓急癥、心腦血管疾病等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一殺手。動脈功能和結構損害是高血壓病及其相關重要靶器官損傷的共同病理基礎,研究證實,內皮功能障礙(endotllelial dysfunction)是啟動動脈粥樣硬化過程的始動環(huán)節(jié),而動脈彈性功能(anterial elasticity)減退是高血壓患者發(fā)生心腦
2、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 動脈彈性是動脈機械特性的反應,主要反映動脈舒張功能的狀態(tài),取決于動脈腔徑大小和管壁的僵硬度或可擴張性。動脈彈性主要由反映動脈壁結構組成的被動部分和與動脈張力相關的主動部分構成,后者主要是指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張力,血管活性物質通過改變平滑肌張力調節(jié)動脈彈性。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增齡、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吸煙等均直接作用于血管,引起動脈結構及功能異常。高血壓動脈彈性功能減退主要由3方面原因所致:內皮功能障礙
3、;血壓增高的機械應力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其中內皮功能障礙導致動脈壁結構和舒縮功能的變化是導致動脈彈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血管內皮細胞分泌一氧化氮、前列環(huán)素、內皮素等多種活性物質調節(jié)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張力從而影響動脈彈性功能,研究顯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調節(jié)動脈彈性功能的最主要的血管活性物質之一。采用激光多普勒前臂皮膚微血管血流測定和橈動脈脈搏波分析的方法分別對不同年齡的健康志愿者的內皮功能狀態(tài)和動
4、脈彈性進行測定,結果發(fā)現(xiàn)乙酰膽堿誘導的峰血流變化與動脈的容量彈性指數(shù)(C1)和振蕩彈性指數(shù)(C2)呈正相關。Wikinson和Kinlay等人的研究均發(fā)現(xiàn)內皮源性NO生成量影響動脈彈性功能,表現(xiàn)為脈搏波傳導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改變,外源性給予硝酸甘油可提高動脈的可擴張性,證實內皮功能障礙導致動脈彈性功能減退。內皮微顆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是近年來提出的反映
5、內皮功能障礙的生物學指標,是血管內皮細胞發(fā)生凋亡或激活時釋放于外周的亞微米級顆粒,大小約0.1μm到1μm,表面表達磷脂酰絲氨酸和內皮細胞特征的表面抗原,如血小板內皮細胞粘付分子(CD31)和玻連蛋白(CD51)等。研究發(fā)現(xiàn)EMPs水平升高損傷內皮功能,削弱乙酰膽堿誘導的鼠胸主動脈舒張反應,應用NO合酶抑制劑L-NAME可減輕EMPs的血管損傷作用,提示EMPs不僅是反映內皮功能障礙的指標,也是內皮功能障礙的促進因子之一。有關高血壓病E
6、MPs與大動脈彈性功能關系的研究以及降壓治療對EMPs和大動脈彈性功能的影響,目前尚未見研究報道。 目的: 1.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生成EMPs的實驗研究。 2.高血壓病患者循環(huán)EMPs與動脈彈性功能的的研究。3.降壓藥物干預對EMPs及動脈彈性功能的影響。 方法: 體外實驗以TNF-α損傷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
7、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掃描電鏡觀察EMPs的生成,應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培養(yǎng)液中微顆粒的水平。臨床實驗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選擇血壓是否控制良好的兩類高血壓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抽取空腹靜脈血,經兩步低溫離心后利用流式細胞儀進行循環(huán)EMPs水平檢測,采用自動的容量體積描記儀器即動脈檢測儀(VP-1000,日本科林公司)測定踝肱脈搏波傳導速度(brachial-ankle puls
8、e wavevelocity,BaPWV),評價EMPs與BaPWV二者的關系。選擇初發(fā)的或血壓未控制良好的2級高血壓病患者,給予以鈣離子拮抗劑為基礎的降壓治療3個月,治療前后檢測EMPs和BaPWV,評價二者的變化。 結果: 掃描電鏡觀察見靜息狀態(tài)下的HUVECs呈鵝卵石樣貼壁生長,表面生成小泡(EMPs)較少。TNF-α刺激后的HUVECs呈出疹樣表面,小泡數(shù)量顯著增加幾乎覆蓋細胞表面。高倍視野下顯示這些泡的直徑約1
9、.0μm左右。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顯示HUVECs生成的微顆粒CD31及CD51表達陽性。TNF-α刺激組EMPs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CD31+EMPs,(164+63)比(42+10)/1000細胞,p<0.05;CD51+EMPs,(260±108)比(19±4)/1000細胞,p<0.05]。與健康志愿者組相比,近三個月內血壓未控制的高血壓病組患者循環(huán)EMPs水平顯著升高[(972.6±116.2)比(2141.5±232.6)
10、個/μl,p<0.001];血壓未控制高血壓病組患者BaPWV增快[(1369.3±147.3)比(1791.0±351.6)cm/s,p<0.001]。在EMPs進入相關及回歸前進行Log轉換,Log-EMPs與收縮壓(r=0.47,p<0.001)、舒張壓(r=0.38,p=0.002)、脈壓(r=0.41,p=0.001)、心率(r=0.25,p=0.046)和BaPWV(r=0.52,p<0.001)呈正相關。BaPWV與年齡(
11、r=0.54,p<0.001)、收縮壓(r=0.67,p<0.001)、舒張壓(r=0.51,p<0.001)、脈壓(r=0.62,p<0.001)、心率(r=0.34,p=0.001)和Log-EMPs(r=0.52,p<0.001)呈正相關(r=0.52,p<0.001)。以BaPWV為因變量,上述單因素相關的自變量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收縮壓、年齡和Log-EMPs是其獨立相關因素(r=0.81,p<0.001)。 與健
12、康志愿者組相比,近三個月內血壓良好控制的高血壓病組患者循環(huán)EMPs水平仍明顯增高[(972.6±116.2)比(1631.0±237.5)個/μl,p<0.01];BaPWV水平也明顯增快[(1369.3±147.3)比(1463.9±190.4)cm/s,p<0.05]。Log-EMPs僅與BaPWV(r=0.39,p=0.003)相關。BaPWV與年齡(r=0.48,p<0.001)、收縮壓(r=0.48,p<0.001)、舒張壓(
13、r=0.35,P=0.008)、脈壓(r=0.31,p=0.021)、和Log-EMPs(r=0.39,p=0.003)呈正相關。對BaPWV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收縮壓和Log-EMPs是其獨立相關因素(r=0.68,p<0.001)。 16例初發(fā)或血壓控制不佳的2級高血壓病患者經過藥物洗脫期后進入以非洛地平為基礎的為期14周的降壓治療隨訪研究。結果僅兩例患者單用非洛地平降壓達標,其他14例患者為良好控制血壓均聯(lián)用不同
14、種類的降壓藥,其中4例聯(lián)用利尿劑、5例聯(lián)用β-受體阻滯劑、其余5例聯(lián)用血管緊張素Ⅱ轉化酶抑制劑。14周后該組患者收縮壓[(162.3±13.1)比(137.4±13.0)mmHg,p<0.001]及舒張壓[(95.4±6.9)比(85.1±11.4)mmHg,p=0.001]均達標。循環(huán)EMPs水平明顯下降[(2023.3±261.5)比(1335.3±190.6)個/μl,p<0.05];動脈彈性功能顯著改善[(1898.1±3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血壓病患者循環(huán)內皮微顆粒與大小動脈彈性功能關系的臨床研究.pdf
- 高血壓患者大動脈彈性與頸動脈病變的關系.pdf
- 桑仙顆粒改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脈壓和動脈彈性功能的臨床與實驗研究.pdf
- 高血壓病患者血脂水平與大動脈僵硬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高血壓病患者大動脈與左房結構和功能改變的評估及其相關因素分析.pdf
- 應用ET技術檢測高血壓病患者藥物干預前后的頸動脈彈性功能.pdf
- ACEI和ARB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大動脈內皮功能的影響.pdf
- 高血壓病患者纖溶功能的研究.pdf
- 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
- 抗心磷脂抗體與高血壓病患者認知功能的關系.pdf
-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動態(tài)血壓參數(shù)與認知功能損害的關系研究.pdf
- 高血壓病患者體質類型與左室舒張功能的關系研究.pdf
-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管理
- 高血壓病患者頸動脈IMT與動態(tài)血壓和尿酸的相關研究.pdf
- 高血壓病患者認知功能與尿微量白蛋白的關系.pdf
- 高血壓病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靜息心率的關系.pdf
- 卡維地洛對高血壓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pdf
- 冠心病患者頸動脈彈性功能改變的臨床研究.pdf
- 超聲評價早期高血壓病患者血管舒張功能.pdf
- 老年高血壓病大動脈彈性和血清hsCRP改變及拉西地平干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