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文教授治療肝癌的臨床經(jīng)驗整理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發(fā)性肝癌指原發(fā)于肝細胞或肝內(nèi)膽管細胞的惡性腫瘤,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人多數(shù)患者合并有乙肝及肝硬化病史,肝癌起病隱匿,高度惡性,進展迅猛,手術后復發(fā)率高,放療化療等西醫(yī)治療措施不敏感,效果差,晚期患者生存期僅3~6個月左右,死亡率高,5年生存期僅4~7%,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導師李佩文教授從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腫瘤臨床工作逾四十年,對肝癌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認為肝癌的治療原則應該是綜合治療,患者需要

2、接受包括外科手術、經(jīng)肝動脈灌注栓塞化療、射頻治療、局部消融、無水灑精注射,甚至全身化療、放療等治療方式。認為中醫(yī)藥在肝癌的全過程中均可發(fā)揮積極作用:早期中藥干預可以預防慢性肝炎、肝硬化向肝癌轉化;肝癌術后用中藥可以預防腫瘤的復發(fā)轉移;栓塞、放化療后使用中藥可以減輕治療的副反應;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中藥治療,可以減輕臨床癥狀,緩解肝癌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多年的臨床實踐,李老師在原發(fā)性肝癌的病因病機、發(fā)病特點、辨證施治

3、及遣方用藥上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收到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李老師在病因病機上重視肝郁脾虛血瘀,肝脾腎三臟同病。濕、熱、氣、血、毒結聚成塊,形成肝積。
  在臨證中,李老師認為中醫(yī)診病,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缺一不可。李老師尤其重視舌象,從舌質舌苔判斷邪盛正衰、判定體質狀態(tài)、推定預后,并指導用藥。治療上-主要以扶正培本、健脾疏肝為基本治則。
  在治療中老師將肝癌分為四種類型,辨證施治用藥:(1)肝

4、郁脾虛型:治法疏肝健脾,理氣散結。以逍遙散、柴胡疏肝散、枳實消痞丸加減。(2)肝膽濕熱型:治法清熱利膽,化濕解毒。以茵陳蒿湯、五苓散、龍膽瀉肝湯加減。(3)瘀血阻滯型:治法行氣活血,化瘀消癥。以化肝煎、膈下逐瘀湯加減。(4)肝腎陰虛型:治法滋補肝腎,涼血軟堅。以知柏地黃丸、一貫煎加減。
  在辨證治療中,老師強調:
  1、證型不是一成不變的:肝癌發(fā)展的整個歷程中,其邪正盛哀不是單一不變的,隨著病程的進展,證型會相應發(fā)生變化

5、。如早期患者邪氣盛而正氣不虛,多為實證,肝郁氣滯明顯;中期虛實夾雜,血瘀、痰濕、氣血虧、脾虛、肝胃不和等均可見到;晚期則正氣虛為主,多為虛證,以肝腎陰虧多見。而某個階段可能有多重證型同見。_曲醫(yī)的治療方式不同也產(chǎn)生不同的中醫(yī)分型。
  2、辨證同時要辨病:肝癌為惡性腫瘤,腫瘤的診治有區(qū)別于其它內(nèi)科疾病的特點,老師非常重視在中醫(yī)辨證的同時,亦不忘“辨病”。
  臨床論治用藥特點包括:
  1、首重養(yǎng)血:肝為剛臟,藏血主疏

6、泄,體陰而用陽;從病理變化看,肝陽易亢,肝風易動。故李老師一再強調要充分認識到肝體應柔,肝病一定要注意養(yǎng)血。
  2、強調疏肝行氣藥物的使用:肝主疏泄,喜調達,惡抑郁。所以肝病多有氣機不暢。臨證中多加入行氣疏肝之品。
  3、活血化瘀藥的使用:肝癌患者臨床中比較常見的證型是氣滯血瘀,活血化瘀的治法在肝痛的辨證施治中非常重要,臨床經(jīng)常用到。但是還要注意肝癌患者同時有凝血機制的異常,非常容易合并出血的發(fā)生,還需要慎用活血藥,以防

7、造成大出血危及患者性命。
  4、有毒中藥的使用:中醫(yī)認為癌瘤的發(fā)生與毒邪內(nèi)蘊有關,治療上強調“以毒攻毒”,許多抗痛方中會用到斑蝥、傘蝎、水蛭、蜈蚣、壁虎、馬錢子、蟾蜍等毒蟲之品。李老師強調:有毒之品可以用,但要因人因時因證治宜,不要盲目、大量、長時間使用有毒之品。
  5、祛邪勿忘扶正:腫瘤屬于慢性疾病,尤其是晚期肝癌,很難得到根治的機會,要做好長期與瘤共存的準備,更強調保護正氣。
  6、病證同治:肝癌治療老師在中

8、醫(yī)辨證施治的同時,亦不忘“辨病”用藥,病證同治。藥方中多加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品,直接針對“積’的治療。
  7、兼癥用藥:李老帥除了辨證施治外,還重視兼癥用藥。中醫(yī)的對癥治療有非常好的效果,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信心。
  8、重視引經(jīng)藥物:盯癌治療中,李老帥非常重視水紅花子、八月札、凌霄花、鱉甲等藥物的應用,幾乎每方均會選擇應用,甚至一方中幾藥全備,老師稱它們?yōu)楦谓?jīng)藥:
  9、癌痛

9、的預防:肝癌晚期疼痛的發(fā)生比例很高,達80~90%,老師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疼痛的發(fā)生比例明顯下降,中藥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晚期肝癌患者癌性疼痛的發(fā)生并減少中度和重度鎮(zhèn)痛藥的臨床使用。
  對于晚期肝癌患者,李老師認為治療的重點不是追求瘤體的縮小,而是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存期。對晚期肝癌的并發(fā)癥,如黃疸、腹水、癌性疼痛等的治療亦有其獨到之處,尤其足中藥外用,收到簡便廉驗的效果。
 

10、 中醫(yī)認為黃疸是由于感受濕熱疫毒等邪氣,導致濕濁阻滯,肝膽功能失調,膽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膚而引起的以日黃、身黃、尿黃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
  李老帥認為,黃疽的發(fā)病與濕邪關系最為密切,病機的關鍵足濕。黃疽的病因主要是濕熱蘊結、肝膽郁熱、脾胃虛寒和癥瘕積聚。臨證中將黃疸分為陽黃與陰黃分別施治。
  陽黃以濕熱為主,陰黃以寒濕為主。治法主要為化濕邪利小便。陽黃:1。熱重于濕:治法清熱利濕,佐以泄下。方藥:茵陳蒿湯加味。2.濕重于熱

11、:治法利濕化濁、佐以清熱。方藥: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減。陰黃:1.寒濕困脾:治法健脾和胃、溫化寒濕。方劑:茵陳術附湯加味。2.氣血兩虛:治法:益氣養(yǎng)血,佐以利濕退黃。方劑:八珍湯加味。3.正虛瘀結:治法大補氣血,活血化瘀。方劑:八珍湯合化積丸為主方。
  老師認為肝癌患者出現(xiàn)陰黃,不完全是寒濕所致,更多歸因于血瘀、毒聚,阻于膽絡而發(fā)黃,色黃而晦暗,真正為寒濕所致者臨床上并不多。此時治療上可以減少清熱類藥物,適當加入溫化之品,如

12、桂枝、附子、干姜等。更需要使用活血化瘀之藥,如丹參、赤芍、莪術、三七、蜈蚣等。
  腹水是肝癌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是肝癌進入晚期的重要標志之一。腹水屬中醫(yī)臌脹范圍。李老師認為腹水多是在正虛的基礎上發(fā)生的,特別是肺、脾、腎三臟的虛損是積液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治療腹水要針對病因病機,分清虛實,做到消中有補,補中有消,在祛邪的同時,要照顧正氣。李老師臨床上一般將腹水分為以下四型:1、痰濕內(nèi)盛:治法:健脾利水、活血散結、抗癌解毒。以

13、四君子湯合五苓散、五皮飲加減。2、血瘀水停:治法活血化瘀,行氣利水。以當歸芍藥散合少腹逐瘀湯加減。3、脾腎陽虛:治法溫陽健脾,化氣行水。以實脾飲、真武湯、苓桂術甘湯加減。4、肝腎陰虧:治法:滋養(yǎng)肝腎,利水散結。方劑:六味地黃湯合一貫煎加減。
  對于腹水這樣的晚期合并癥,老師還強調中醫(yī)外治,將中藥外敖使用,經(jīng)皮膚吸收而起效,避免了患者服藥、輸液之苦,病人樂于接受。老師以健脾利水、溫陽化瘀為主要治法,最終篩選出有效藥物研制而成了實脾

14、消水浸膏,臨床用于治療惡性胸、腹水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疼痛是晚期肝癌患者常見癥狀之一,由腫瘤細胞浸潤、轉移、擴散或壓迫肝臟尤其是肝包膜所致,是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
  李老師把疼痛的病因分為虛實兩類:實證由于病邪侵襲與結聚,導致經(jīng)絡氣血運行不暢,即“不通則痛”。虛證由于氣血陰陽不足,臟腑經(jīng)絡失于潤養(yǎng)或溫煦而致疼痛,即“不榮則痛”。提出了行氣、活血、通絡、清熱、散寒、養(yǎng)營等止痛原則。除內(nèi)服藥外,致力于外用藥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