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診療過程及治療效果,并著重對鼻竇炎合并眶骨膜下膿腫臨床表現和治療方式的異同性進行分析。
方法:對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收治的33例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臨床特點,對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診療過程及預后進行分析,病例術后隨訪6個月以上、隨訪資料完整。本研究采用Chandler分期體系對33例患者進行臨床分期,患者
2、入院后即予以靜脈滴注抗生素,同時行鼻竇CT檢查,明確診斷。前三期觀察48小時,若癥狀改善,則繼續(xù)行以抗生素為主的保守治療,若癥狀無明顯改善或進展則行手術治療,IV期則行急診手術治療。著重對眶骨膜下膿腫(III期)臨床表現和治療方式異同性進行分析,對比保守治療組和手術治療組眶骨膜下膿腫患者的眼眶部表現及膿腫大小有無差別。
結果: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患者共33例,年齡2~73歲,平均年齡為38.8歲,男性23例,女性10例,兒童3例
3、,成人30例。病例按照Chandler分期:成人I期5例,II期10例,III期14例,IV期1例,V期0例;兒童II期1例,III期2例。3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眼瞼紅腫,或伴有眼突、視力下降、復視、眼球運動障礙等癥狀,9例患者從眼科轉入該科。33例患者中9例患者保守治療有效,總體保守治療有效率為27.3%;2例兒童患者保守治療有效,保守治療有效率為66.7%;7例成人患者保守治療有效,保守治療有效率為23.3%。I期保守治療有效率為2
4、0%,其余行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II期保守治療有效率為27.3%,其余行鼻內鏡下鼻竇手術;III期保守治療有效率為31.3%,1例因眶骨膜下膿腫位于外上側行鼻內鏡下鼻竇手術+外瞼切口引流術,其余行鼻內鏡下鼻竇手術+膿腫引流術;IV期一經診斷則急診行鼻內鏡下鼻竇手術+膿腫引流術。術中取膿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試驗11例,2例金黃色葡萄球菌,2例肺炎鏈球菌,1例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1例卡他莫拉菌,培養(yǎng)陽性率為54.5%。
4例保守
5、治療與9例手術治療的成人眶骨膜下膿腫患者,我們對其眼科專科檢查及眼眶部表現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比有無差別。研究發(fā)現手術治療組眼突>4mm、視力下降、眼球運動障礙、復視和眼壓>21mmHg等表現的發(fā)生率,均高于保守治療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CT掃描測量膿腫大小發(fā)現,保守治療組膿腫的長寬高徑均小于手術治療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例患者均未出現失明及死亡,2例患者視力未恢復到發(fā)病前水準,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患者仍伴有輕度
6、眼突,隨訪患者均未出現鼻竇炎眶并發(fā)癥復發(fā)。
結論:
1.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發(fā)病率低,多因眼部癥狀突出而就診,原發(fā)病灶不易被發(fā)現,易出現漏診及誤診。
2.懷疑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患者,入院后應予以足量抗生素為主的治療,同時行眼科檢查、鼻內鏡檢查及鼻竇CT或MRI掃描,明確鼻竇炎合并眶并發(fā)癥診斷,并依據眶并發(fā)癥分期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
3. I期、II期、III期以抗生素為主保守治療48小時,癥狀無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