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IL-17R通路在炎癥性腸病中的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種病因尚不明確的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s,CD)兩種。IBD在西方國家相當常見,患病率達100-200/10萬。近10年,我國炎癥性腸病的發(fā)病率上升大約10-20倍。鑒于IBD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且發(fā)生惡變的概率明顯高于正常人,該類疾病越來越

2、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發(fā)病機制上目前認為IBD是由環(huán)境、遺傳、感染及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已知腸道粘膜免疫系統(tǒng)異常所導致的炎癥反應在IBD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最初認為CD4+Thl/Th2細胞亞群的失衡與CD和UC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近年來一種新型CD4+T細胞亞群Th17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IL-17在炎癥性腸病中的作用逐漸被研究者所關注。如IBD的臨床病例顯示,UC和CD病人結腸粘膜組織IL-17分泌細胞的水平明顯高于正常;

3、IBD病人外周血中IL-17的含量也明顯升高,這提示IL-17可能在IBD的發(fā)病過程中發(fā)揮病理性作用。隨后眾多的研究探討了IL-17作為IBD干預靶點的可行性。然而后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IL-17的單抗對IBD進行臨床治療并未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這提示11-17在炎癥性腸病中具有復雜的作用,要干預IL-17在IBD中的病理性作用仍需要對其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的探討。
  已知IL-17可通過活化MAPKp38等通路誘導中性粒細胞的聚集等機

4、制促進炎癥反應。Actl(activator of NF-KB)是IL-17信號通路中一種重要的接頭蛋白,參與了IL-17誘導的MAPK通路分子的活化。但在炎癥性腸病中,Actl分子是否以及如何參與IL-17介導的腸上皮細胞的活化,其機制如何等是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的課題。另一方面,也有資料顯示IL-17能在炎癥性腸病中發(fā)揮保護作用。我們前期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UC中IL-17的表達升高,而Thl細胞的活性顯著降低,IL-17是否通過抑制Thl細胞

5、的活性發(fā)揮免疫保護作用,其機制如何是目前尚不清楚而又非常值得探討的內(nèi)容。因此,深入認識IL-17介導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機制將為以IL-17為靶點的炎癥性腸病的免疫干預策略提供理論及實驗依據(jù)。
  目的:
  鑒于結細胞(Colonic Epithelia Cell,CEC)是IBD累及的主要靶細胞,且是重要的局部免疫反應介導細胞。因此我們以CEC為對象,研究IL-17在CEC中的效應及信號轉導機制,探討IL-17在腸道介導雙重作

6、用的分子機制,從而為基于IL-17的臨床疾病干預提供理論及實驗依據(jù)。
  方法及結果:
  1.我們首先以CEC細胞系HT-29細胞為模型,通過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探討了IL-17促進HT-29細胞活化介導促炎因子表達的細胞內(nèi)信號轉導機制。我們的結果表明,IL-17對HT-29細胞的單獨作用不明顯,而可以促進TNF-a介導的細胞活化。具體的結果包括:
  1)IL-17可明顯促進TN

7、F-a誘導的多種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CXCLI、2、5、6、IL-8)及Th17細胞趨化因子(CCL20)的基因表達,同時IL-17與TNF-a在P38、ERK和AKT磷酸化水平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效應;
  2)利用相應的激酶抑制劑證實P38通路是IL-17對TNF-a誘導的IL-8基因表達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的分子機制;
  3)利用shRNA建立了Actl低表達的穩(wěn)定細胞系,從基因和蛋白水平均證實具有明顯的敲低效果。利用Actl敲低

8、細胞株進一步證實Actl依賴的P38通路是IL-17發(fā)揮促炎作用的重要分子機制。
  2.相對于IL-17的促炎作用,IL-17在自身免疫病中發(fā)揮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報道還非常少,而且機制遠不清楚。鑒于我們前期的研究提示IL-17可能通過抑制Thl細胞的活性發(fā)揮免疫保護作用,因此本研究重點探討了IL-17在HT-29細胞是否通過活化不同的細胞內(nèi)信號轉導通路抑制了Thl細胞相關炎癥因子的表達。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將按照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探討機制…體內(nèi)

9、驗證三步來闡明并回答這些問題。具體的研究內(nèi)容及結果包括:
  1)首先通過口服DSS水建立小鼠潰瘍性結腸炎模型,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檢測小鼠脾臟、腸系膜淋巴結和結腸固有層淋巴組織中IL-17和IFN-y的基因表達水平,結果表明,無論在外周還是在局部免疫組織DSS腸炎小鼠中均出現(xiàn)IL-17基因表達水平明顯增加,而IFN-Y水平顯著下降或有下降趨勢,這與我們前期探討免疫調(diào)控分子Tim-3與Th細胞亞群異常關系的研究結果一

10、致(見我們已經(jīng)發(fā)表的文章),提示IL-17在IBD小鼠體內(nèi)可能對Thl細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其機制仍不清楚。
  2)本研究中我們同時關注了上述組織中與Thl細胞趨化和分化相關的兩種細胞因子(CXCLII和IL-12)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在DSS腸炎中這兩種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均明顯下降。這些結果進一步提示在DSS腸炎中高水平的IL-17可能通過影響Thl細胞的分化和趨化而抑制Thl細胞的功能,從而出現(xiàn)IL-17水平升高而IFN

11、-Y水平降低的現(xiàn)象。
  3)隨后我們以結腸上皮細胞系HT-29細胞作為研究對象,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探討11-17靶向腸上皮細胞后CXCLlI和IL-12等與Thl細胞活性相關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的表達變化,發(fā)現(xiàn)IL-17能顯著抑制TNF-Q介導的CXCLII和IL-12P35的基因表達,提示IL-17可能通過抑制Thl細胞的趨化和分化從而負調(diào)控Thl細胞功能發(fā)揮抗炎作用。在隨后的機制研究中我們通過Western

12、Blot、shRNA、表達譜芯片等技術探討了IL-17在HT-29細胞介導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抑制Thl細胞活性)的細胞內(nèi)信號轉導機制。
  主要的結果包括:
 ?、買L-17能協(xié)同增強TNF-a誘導的ERK-C/EBPp和AKT磷酸化水平,利用相應的激酶抑制劑進一步證實這種信號水平的協(xié)同是IL-17負調(diào)控CXCLlI和IL-12P35基因表達的重要分子機制;
 ?、谟胹hRNA敲低Actl表達后IL-17對TNF-a誘導的

13、ERK和AKT磷酸化水平未見明顯協(xié)同效應,同時,IL-17不能抑制TNF-a誘導的CXCLII和IL-12P35基因的表達。這些結果證實Actl依賴的ERK和PI3K-AKT通路是IL-17發(fā)揮負調(diào)控作用的重要機制;
 ?、劾没蛐酒夹g對Actl敲低后HT-29細胞的表達譜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Actl敲低后與PI3K-AKT通路密切相關的基因PI3K-CG(PI3KIB亞單位)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同時IL-17促進PI3K-CG基

14、因表達的作用也顯著減弱。這些結果提示IL-17可能通過Actl依賴的方式促進PI3K-CG的表達從而影響PI3KIB-AKT通路的活性。
  4)最后,為進一步證實IL-17靶向腸上皮細胞抑制IL-12基因的表達而負調(diào)控Thl細胞的分化,我們模擬體內(nèi)環(huán)境進行了HT-29細胞與PBMC共孵育。結果表明,IL-17可通過抑制腸上皮細胞IL-12基因的表達而負調(diào)控Thl細胞的分化及功能。
  5)為了進一步在體內(nèi)驗證IL-17是否

15、通過抑制CEC中Thl相關炎癥介質的表達發(fā)揮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我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貲SS腸炎小鼠在建模后1、3、5、7天經(jīng)腹腔注射IL-17單克隆抗體,結果顯示IL-17抗體阻斷后DSS炎癥反應明顯加重,同時腸上皮細胞中CXCLlI、IL-12P35及IFN-Y的表達水平均顯著升高,從而表明IL-17抗體阻斷后影響了CEC的功能,增強Thl細胞活性,從而加重了DSS腸炎;
  ②為了進一步驗證CEC在IL-17介導免疫

16、調(diào)節(jié)中的關鍵作用,我們將DSS腸炎來源的腸上皮細胞經(jīng)腹腔注射到DSS模型小鼠體內(nèi)后發(fā)現(xiàn),DSS來源的腸上皮細胞能明顯加重腸道炎癥反應,伴隨CXCLII、IL-12P35及IFN-y等炎癥介質表達的升高,而同時給予重組IL-17蛋白能顯著逆轉CEC的上述病理作用。體內(nèi)試驗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IL-17-腸上皮細胞-Thl細胞軸的免疫調(diào)控機制。
  結論:
  我們的上述研究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IL-17在炎癥性腸病中的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

17、一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IL-17作用于腸上皮細胞后能通過Actl依賴的MAPK-p38活化通路穩(wěn)定多種趨化因子的轉錄后mRNA,從而促進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的局部炎癥反應;另一方面IL-17則又能通過Actl-PI3KIB-AKT和Actl-ERK-C/EBPp兩條相對獨立的信號通路抑制TNF-a誘導的CXCLII和IL-12P35基因的表達,從而負調(diào)控Thl細胞的功能。本研究通過對IL-17雙向調(diào)控機制的深入探討,進一步解釋了靶向IL-17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