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經(jīng)胼胝體一穹窿間入路切除三腦室腫瘤的顯微解剖,以提高手術療效,減少并發(fā)癥。
方法:本實驗對國人12具成人尸顱標本進行顯微解剖觀察和6例成年三腦室腫瘤病人手術效果進行分析。將尸顱標本固定在頭架上,取仰臥位,用冠矢點與外耳道連線做為頭顱保持水平的標準。模擬手術操作步驟,顯微鏡下重點觀測:(1)大腦上引流靜脈(額靜脈)、橋靜脈的分布、數(shù)量;(2)大腦內側面的結構;(3)胼周動脈的分布,分支,直徑,有無變異,胼胝體的血供
2、;(4)透明隔的結構,穹窿的位置,三腦室頂?shù)臉嫵桑虚g塊的位置和三腦室底。所測徑線有:(1)冠矢點距鼻根距離;(2)測量中央溝上端在大腦半球的內側面向前5cm和7cm的兩點(分別稱為P5,P7)到胼胝體溝的距離;(3)胼胝體的高度;(4)胼胝體下緣和穹隆間的距離;(5)穹隆的厚度;(6)胼胝體下緣和室間孔的距離;(7)穹隆上緣嵌入胼胝體處和胼胝體下表面的相交點的連線距離;(8)胼胝體膝內表面最前點和胼胝體下表面的相交點的距離;(9)前連
3、合和孟氏孔上緣的距離;(10)丘腦中間塊斷面前后徑、上下徑和距前聯(lián)合、后連合的距離。
結果:1.冠矢點位置較為固定,正中矢狀線上冠狀縫與鼻根間的距離為128.3±3.87cm,此點前1cm-4cm的范圍內,92%無額靜脈,且橋靜脈稀疏。2.在胼胝體中部兩側縱紋之間的溝槽內有一標志中線的細小動脈。透明隔分成兩葉,兩葉間有潛在的間隙,如此間隙擴大,則稱為透明隔間腔或第五腦室,本組存在透明隔間隙11例,較易分開透明隔兩葉,分離較
4、困難的1例。3.分別用位于中央溝上端在大腦半球的內側面向前5cm和7cm的兩點(P5、P7)為參照點,測量所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1)P5、P7點和胼胝體溝的間距分別為38.64±3.59mm、37.39±2.98mm;(2)胼胝體的厚度分別為6.71±1.50mm、7.15±1.26mm;(3)胼胝體下緣和穹隆上緣的間距分別為8.45±2.60mm、10.18±1.69mm;(4)穹隆的厚度分別為4.06±0.55mm、5.13±0.6
5、8mm:(5)胼胝體下緣和室間孔的距離為15.62±2.83mm,15.68±1.80mm;(6)胼胝體下表面的相交點和穹隆上緣嵌入胼胝體處的連線間距分別為12.84±2.09mm,18.46±2.70mm;(7)胼胝體下表面的相交點和胼胝體膝內表面最前點的間距分別為21.04±2.95mm,14.84±3.11mm;(8)孟氏孔上緣和前連合和的間距為5.03±0.80mm;(9)丘腦中間塊斷面前后徑為5.75±0.78mm和上下徑為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jīng)胼胝體-穹窿間入路切除三腦室腫瘤的手術探討.pdf
- 經(jīng)胼胝體-透明隔間腔-穹窿間入路到第三腦室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經(jīng)胼胝體—透明隔—穹窿間入路切除三腦室內顱咽管瘤.pdf
- 經(jīng)縱裂-胼胝體入路到第三腦室的顯微解剖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 經(jīng)胼胝體-透明隔穹窿間入路至三腦室及松果體區(qū)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多模態(tài)輔助下經(jīng)縱裂-胼胝體-透明隔-穹窿間-第三腦室入路的解剖學研究.pdf
- 經(jīng)胼胝體-穹隆間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經(jīng)胼胝體進入第三腦室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第三腦室手術入路顯微解剖與臨床應用對比研究.pdf
- 同側經(jīng)后縱裂經(jīng)胼胝體入路治療丘腦枕部腫瘤的解剖、影像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胼胝體穹隆間手術切除iii腦室前中后腫瘤357例
- 神經(jīng)內窺鏡下經(jīng)鼻蝶入路蝶鞍區(qū)及側腦室、三腦室的應用解剖.pdf
- 經(jīng)口內鏡輔助咽旁間隙臨床應用解剖及咽旁間隙腫瘤內鏡輔助經(jīng)口內入路切除術的臨床研究.pdf
- 對側后縱裂經(jīng)大腦鐮經(jīng)楔前葉入路治療側腦室三角區(qū)腫瘤的解剖和臨床應用研究.pdf
- 松果體區(qū)及三腦室后部腫瘤不同手術入路的比較解剖學研究.pdf
- 經(jīng)腰椎間孔開窗入路的臨床解剖學研究與應用.pdf
- 內鏡經(jīng)鼻入路鞍區(qū)腫瘤切除的臨床研究和鞍區(qū)影像解剖應用研究.pdf
- 經(jīng)鼻蝶手術入路的解剖及臨床研究.pdf
- 小關節(jié)分級切除在經(jīng)椎間孔入路椎間融合術的臨床應用.pdf
- 單側入路切除蝴蝶狀胼胝體膠質瘤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