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暴露區(qū)域內骨性結構解剖
目的:對顳骨外表面、巖骨的重要骨性結構進行解剖學觀測,尋找顳枕開顱的關鍵點,探索骨窗內各重要解剖結構的定位方法。
方法:在15例(30側)顱骨標本上,觀測乙狀竇溝的形態(tài)、位置以及乙狀竇溝上曲轉角在顱外的標志點。觀察破裂孔、面神經管裂孔和內耳孔與周圍骨性結構間的關系,測量它們與這些骨性結構間的距離。
結果:星點全部在橫竇乙狀竇轉角后方。頂乳突縫前角和乙狀竇溝上曲轉角上緣的相符
2、率為76.67%(23/30)。乳突上嵴后端最高點至頂乳突縫前角距離為(10.34±0.62)mm;破裂孔外緣距離弓狀隆起最高點為(34.98±1.67)mm,距離三叉神經巖尖壓跡中心為(6.98±1.09)mm;面神經管裂孔距離弓狀隆起最高點為(14.67±1.74)mm,距離巖骨嵴為(11.67±1.24)mm;內耳孔后緣距離弓狀隆起最高點為(15.31±1.78)mm;內耳孔前緣至破裂孔外緣的距離為(16.36±1.70)mm。<
3、br> 結論:星點不適宜作為橫竇乙狀竇轉角的判斷標志。頂乳突縫前角一般與乙狀竇溝上曲轉角上緣的位置相符,可做為顳枕開顱的關鍵點。頂乳突縫前角一般位于乳突上嵴后端隆起部后方約1cm處??梢砸罁瓲盥∑鸷蛶r骨嵴定位面神經管裂孔;可以依據弓狀隆起和三叉神經巖尖壓跡中心定位破裂孔;可以依據弓狀隆起和破裂孔外緣定位內耳孔。
第二部分、暴露區(qū)域內重要血管神經解剖及相互關系
目的:觀察手術入路中重要血管包括Labbe靜脈、大腦后
4、動脈、小腦上動脈、巖靜脈以及重要神經包括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的走行。在暴露區(qū)域內尋找滑車神經的重要解剖標志以及觀測重要血管、神經與天幕間的關系。
方法:在10例(20側)成人尸頭上模擬顳下經天幕入路,觀測Labbe靜脈的形態(tài)及走行,初步觀察天幕裂孔側方區(qū)域血管神經關系。沿眉弓上緣與枕外粗隆上1cm處的連線鋸開并除去顱蓋骨,去除位于天幕裂孔平面以上的腦組織,進一步觀測區(qū)域內血管、神經與天幕間關系。測量前、后床突與滑車神經
5、入天幕裂孔處的距離。
結果:Labbe靜脈單根型11側(55%),雙根型6側(30%),多根型3側(15%)。Labbe靜脈進入橫竇處距離STP(橫竇、乙狀竇、巖上竇交界)(24.60±5.82)mm;滑車神經腦池段長度(34.25±2.58)mm,在幕下潛行(6.64±1.82)mm。滑車神經入天幕游離緣處距后床突后外方(15.50±3.85)mm。巖靜脈在巖上竇的匯入點距離Meckel腔(10.50±2.42)mm。小腦上
6、動脈在天幕游離緣水平下方者16側(80%)。大腦后動脈環(huán)池段位于天幕游離緣上方者17側(85%)。
結論:Labbe靜脈具有重要的引流功能,且其引流點位置決定了顳下經天幕手術入路能否得到應用。在后床突后方17.5mm以后切開天幕緣是安全的。為保護巖靜脈,扎巖上竇時應盡可能靠近三叉神經Meckel腔側,一般應小于1cm。大多數情況下小腦上動脈位于幕下,大腦后動脈位于幕上。
第三部分、顳下經天幕入路的臨床應用
7、目的:在對顳下經天幕入路暴露區(qū)域內重要結構的解剖學研究基礎上進行臨床應用,探討這一手術入路對巖斜區(qū)病變切除的優(yōu)點和注意事項,總結臨床應用經驗。
方法:對從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之間收治的巖斜區(qū)病變包括腦膜瘤、三叉神經鞘瘤及表皮樣囊腫的20例病例用顳下經天幕手術入路進行切除。分析治療效果,探討術中注意事項。
結果:本組20例全切16例(80%),次全切3例(15%),部分切除1例(5%)。6例三叉神經鞘瘤術
8、后均恢復良好,術后新出現(xiàn)三叉神經功能障礙1例,展神經功能障礙1例。12例腦膜瘤患者中術后出現(xiàn)術側顳葉血腫1例,2例位于左側的病變術后出現(xiàn)一過性失語,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顱內感染,經積極治療后均痊愈。術后20例患者均得到隨訪,6例三叉神經鞘瘤及2例表皮樣囊腫患者隨訪均恢復良好,1例遺留有患側面部麻木癥狀。12例腦膜瘤患者中2例遺留有周圍型面癱,1例遺留有復視癥狀。頭顱MRI示行腫瘤大部切除的患者腫瘤較術后增大,其余患者均未見腫瘤有復發(fā)跡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顳底經天幕經巖入路在巖斜區(qū)手術中的解剖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顳下經天幕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巖斜區(qū)腦膜瘤的臨床研究.pdf
- 顳下鎖孔入路的顯微解剖與臨床應用研究.pdf
- 天幕裂孔區(qū)顯微解剖及手術入路研究.pdf
- 顳下外側入路的顯微解剖及臨床應用.pdf
- 顳下外側手術入路的臨床應用.pdf
- 顳下窩A型入路的顯微解剖學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經鼻蝶手術入路的解剖及臨床研究.pdf
- 顳下鎖孔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 耳前顳下-顳下窩入路應用解剖研究.pdf
- 顳下巖前經小腦幕鎖孔入路顯微解剖與臨床應用.pdf
- 顱中窩經顳下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后顳部顯微解剖及手術入路研究.pdf
- 額顳經顴弓顳下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顳下窩手術入路
- 顳葉內側區(qū)顯微解剖及手術入路研究.pdf
- 顳下—經巖前入路的顯微外科解剖研究.pdf
- 改良腕部手術入路的應用解剖及臨床研究.pdf
- 顳下鎖孔入路與傳統(tǒng)顳下入路的解剖學對比研究.pdf
- 側顱底顳下入路的顯微外科解剖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