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DNA修復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膀胱尿路上皮癌遺傳易感性研究目的:DNA修復機制在防止基因突變,維持基因組穩(wěn)定性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DNA修復基因多態(tài)是個體間DNA修復能力差異的重要原因。初步探討在上海地區(qū)漢族人群中DNA修復基因(XPCLys939Gln,XPGHis1104Asp和XRCC1Arg399Gln)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移行細胞癌)遺傳易感性的關系
方法:我們采用病例一對照研究方法,以Taqma
2、n探針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和DNA測序等方法對130例病理證實原發(fā)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和304例非腫瘤對照的三個DNA修復基因(XPCLvs939Gln,XPGHis1104AspandXRCC1Arg399Gln)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位點進行檢測。應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調整混雜因素后,分析各基因型與膀胱癌罹患風險的關系,還分析了基因-基因、基因-環(huán)境相互作用與膀胱癌風險的關系。
結果:調整年齡、性別和吸煙因素后,X
3、PC基因Lys939Gln多態(tài)與膀胱癌風險增高相關。與攜帶XPC939Lys/Lys基因型者比較,Lys/Gln和Gln/Gln基因型者(攜帶Gln突變等位基因者)罹患膀胱癌的風險增加到2.8倍(校正OR=2.80;95%CI=1.79-4.37)。按年齡分層后,攜帶Gln突變等位基因者(XPC939Lys/Gln雜合基因型和939Gln/Gln基因型)在≥64歲的研究對象中罹患膀胱癌的風險增加4.17倍(校正OR=4.17;95%CI
4、=2.14-8.16)。再按性別分層分析,與Lys/Lys基因型比較,發(fā)現(xiàn)攜帶Gln突變等位基因的男性發(fā)生膀胱癌的風險增加2.95倍(校正OR=2.95;95%CI=1.43-6.08)。在重度吸煙人群中(≥25包-年),攜帶至少一個Gln等位基因者(Lys/Gln基因型+Gln/Gln基因型)罹患膀胱癌的風險為攜帶Lys/Lys基因型者的5.54倍(95%CI=1.86-16.47)。腫瘤組中,XPC939Gln/Gln和Lys/Gl
5、n基因型頻率在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和腫瘤多發(fā)者中明顯高于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和腫瘤單發(fā)患者(P<0.05)。與攜帶XPG1104Asp/Asp基因型個體比較,攜帶His突變等位基因者(攜帶1104Asp/His基因型個體和攜帶1104His/His基因型個體)罹患膀胱癌的風險增高到2.62倍(校正OR=2.62;95%CI=1.61-4.24)。年齡不影響與XPGAsp1104His多態(tài)相關的膀胱癌風險。再按性別分層分析,與Asp/A
6、sp基因型比較,發(fā)現(xiàn)攜帶His/His純合突變基因型的女性發(fā)生膀胱癌的風險增高到2.48倍(OR=2.48;95%CI=1.34-4.60)。在不吸煙人群中,攜帶His突變等位基因(His/His+Asp/His基因型)者罹患膀胱癌的風險為攜帶Asp/Asp基因型者的4.31倍(95%CI=1.19-12.47)。在腫瘤組中,XPGAsp1104His多態(tài)與腫瘤的臨床病理特征無關。XRCC1基因Arg399Gln多態(tài)與膀胱癌風險無關聯(lián)。
7、與野生型基因型比較,突變雜合子和純合子的Ors(95%Cis)分別為0.70(0.43-1.13),1.00(0.65-1.55)。吸煙可以增加膀胱癌的風險,其OR(95%CI)值為3.34(2.01-5.57)。在重度吸煙人群中(≥25包-年),攜帶至少一個XPC939Gln等位基因者(Lys/Gln基因型+Gln/Gln基因型)罹患膀胱癌的風險為攜帶Lys/Lys基因型者的5.54倍(95%CI=1.86-16.47)。以攜帶XPC
8、939Gln突變等位基因、XPG1104His突變等位基因和XRCC1399Gln突變等位基因為高風險型。調整混雜因素后,與不攜帶風險型的個體相比,攜帶高風險基因型數(shù)量為2個和3個位點時,膀胱癌的患病風險分別增高到1.90倍(95%CI:1.13-4.12)和3.59倍(95%CI:1.82-9.26)并且該風險增高效應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本次以上海地區(qū)漢族人群為研究對象的病例對照研究,主要的研究結果有:吸煙可增加膀胱尿路上
9、皮癌的患病風險;XPC基因Lys939Gln和XPG基因Asp1104His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發(fā)病風險有關聯(lián);重度吸煙和XPC基因939Gln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病風險;DNA修復體系多個(>2)高風險型SNP的積累可使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病風險增高。
第二部分毒物代謝酶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膀胱尿路上皮癌遺傳易感性研究
目的:參與環(huán)境化學物代謝的多種代謝酶具有遺傳多態(tài)性,對于環(huán)境化學物質引起健
10、康損害的個體易感性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不同的種族和地域人群間多態(tài)性人群頻率特征往往存在顯著差異。初步探討在上海地區(qū)漢族人群中Ⅰ相代謝酶基因(CYP2C9~*3,CYP2C19~*2,CYP2C19~*3,CYP2D6~*10,CYP3A4~*18和CYP3A5~*3)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移行細胞癌)遺傳易感性的關系
方法:我們采用病例一對照研究方法,以Taqman探針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對130例病理證實原發(fā)膀胱
11、尿路上皮癌患者和304例非腫瘤對照的6個Ⅰ相代謝酶基因基因(CYP2C9~*3,CYP2C19~*2,CYP2C19~*3,CYP2D6~*10,CYP3A4~*18和CYP3A5~*3)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位點進行檢測。應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調整混雜因素后,分析各基因型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罹患風險的關系,還分析了基因-基因、基因-環(huán)境相互作用與膀胱尿路上皮癌風險的關系。
結果:這六個代謝酶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各種基因型在正
12、常對照及病例組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調整性別、年齡和吸煙情況后,無論是CYP2C9~*3,CYP2C19~*2,CYP2D6~*10,CYP3A4~*18和CYP3A5~*3的突變雜合基因型還是突變純合基因型,均未發(fā)現(xiàn)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發(fā)病風險有關聯(lián)(調整OR值95%CI分別為突變雜合體1.02[0.61-1.68],0.85[0.47-1.54],1.09[0.67-1.77],1.12[0.67-1.8
13、6]和0.58[0.24-1.38];突變純合體1.02[0.63-1.63],0.98[0.65-1.59],1.50[1.00-2.25],0.92[0.54-1.57]和0.96[0.65-1.40])。CYP2C19~*3的突變等位基因頻率也和膀胱尿路上皮癌風險無關(調整OR:1.01;95%CI=0.42-2.45)。同時也未觀察到這六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吸煙交互作用對膀胱尿路上皮癌罹患風險的陽性結果?;?基因聯(lián)合分析顯示:病
14、例組中的所用研究對象中至少攜帶1個高風險型;兩組中未見有攜帶6個高風險型者。所以用攜帶1個高風險型的數(shù)據(jù)作為參照,調整混雜因素后,隨著攜帶高風險基因型數(shù)量逐漸增多時,并未發(fā)現(xiàn)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病風險隨之增高。
結論:本次以上海地區(qū)漢族人群為研究對象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代謝酶基因CYP2C9~*3,CYP2C19~*2,CYP2C19~*3,CYP2D6~*10,CYP3A4~*18和CYP3A5~*3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膀胱尿路
15、上皮癌的發(fā)病風險無關。
第三部分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膀胱尿路上皮癌遺傳易感性:多位點聯(lián)合分析
目的:腫瘤是一類復雜性疾病,它的發(fā)生與眾多低外顯的腫瘤遺傳易感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有關。本研究以13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和304例非腫瘤對照為研究對象,選擇了9個DNA損傷修復和致癌物代謝相關的功能性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包括XPCLys939Gln,XPGHis1104Asp,XRCC1Arg399Gln
16、,CYP2C9~*3,CYP2C19~*2,CYP2C19~*3,CYP2D6~*10,CYP3A4~*18和CYP3A5~*3。
方法: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以非條件logistic回歸方法分別分析了這9個SNPs單個位點與腫瘤風險的相關性以及基因和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為了進一步了解這9個位點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具體是哪幾個位點有交互作用,我們采用用多元縮減法(multifactor-dimensionalityreduction,
17、MDR)分析這9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
結果:本研究候選的9個基因多態(tài)中,從兩點模型看,XPCLys939Gln和XPGAsp1104His多態(tài)之間的存在交互作用,其相互驗證的一致性(cross-validationconsistency,CVC)達到了10次,從三點模型看,XPCLys939Gln,CYP2D6~*10和CYP3A5~*3基因多態(tài)之間的聯(lián)合效應最顯著,CVC達到了8;四點模型得出XPC、XPG、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NA修復基因和致癌物代謝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肺癌遺傳易感性.pdf
- DNA修復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肝細胞肝癌的遺傳易感性.pdf
- DNA修復基因XPA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研究.pdf
- DNA損傷修復及葉酸代謝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中國人群肺癌遺傳易感性研究.pdf
- 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腫瘤遺傳易感性.pdf
- 抑癌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鼻咽癌遺傳易感性研究.pdf
- DNA修復基因XRCC1和MGMT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宮頸癌易感性的關系.pdf
- DNA修復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非霍奇金淋巴瘤遺傳易感性的研究.pdf
- Fas-Fas L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子宮頸癌遺傳易感性.pdf
- 核苷酸剪切修復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胃癌遺傳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pdf
- DNA修復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和食管癌易感性及放療后損傷和生存關系的研究.pdf
- REG1A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胃癌遺傳易感性研究.pdf
- DNA損傷修復基因XPG、XPC、WRN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pdf
- DNA修復基因XPD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卵巢癌的關聯(lián)研究.pdf
- MicroRNAs相關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食管癌遺傳易感性研究.pdf
- FOXP3、EpCAM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乳腺癌遺傳易感性關聯(lián)研究.pdf
- NBS1、XPC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宮頸癌易感性相關研究.pdf
- hEXO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與大腸癌易感性研究.pdf
- DNA修復基因XRCC1、XPD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及其單體型與胰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研究.pdf
- Nogo-A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遺傳易感性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