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以甘薯品種栗子香和徐薯18的胚性懸浮細胞為受體材料,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根癌農(nóng)桿菌介導的甘薯遺傳轉化體系。利用該轉化體系,將水稻巰基胰蛋白酶抑制劑(OC’I)基因導入到甘薯品種中,獲得了對甘薯莖線蟲病具有一定抗性的轉基因植株。主要結果如下: 1.以栗子香的胚性懸浮細胞為材料,建立了甘薯有效的遺傳轉化體系。利用Gus檢測分析了乙酰丁香酮濃度對gusA基因瞬時表達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共培養(yǎng)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能夠顯著提高轉化效率,適宜
2、的乙酰丁香酮濃度為30 mg I<'-1>。對栗子香和徐薯18胚性細胞團的潮霉素敏感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培養(yǎng)基中適宜的潮霉素濃度分別為25 mg <'-1>和7 mg l<'-1>。用根癌農(nóng)桿菌菌株EHA105(攜帶pCAMBIAl301,含有潮霉素磷酸轉移酶(hpt)基因和B.葡萄糖苷酸酶(gusA)基因)侵染栗子香的1776個胚性細胞團,通過選擇培養(yǎng),獲得了289個抗性愈傷組織。將這些抗性愈傷組織轉移到再生培養(yǎng)基上,經(jīng)過體細
3、胞胚胎發(fā)生途徑,再生出2218株擬轉基因植株。GuS檢測、PCR、dot blot和Southem blot分析表明,gusA基因已經(jīng)整合到甘薯基因組中,T-DNA插入拷貝數(shù)為1-4個;轉基因植株占擬轉基因植株的90.37%。將轉基因植株移栽到大田,對其塊根進行GUs檢測,結果表明gusA基因在塊根中穩(wěn)定表達。 2.將質(zhì)粒pBinh的水稻巰基胰蛋白酶抑制劑(OC I)基因的酶切片段插入到質(zhì)粒pCAMBIA1301的多克隆位點,構
4、建了質(zhì)粒pCAMBIAl301-OCI,并將其導入根癌農(nóng)桿菌菌株EHA105中,構建了植物遺傳轉化雙元載體EHA105/pEAMBIA1301-OCI。 3.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遺傳轉化體系,將OCI基因導入栗子香和徐薯18中。用根癌農(nóng)桿菌菌株EHA105(攜帶pCAMBIA1301-OCI)分別轉化1450個栗子香的胚性細胞團和1710個徐薯18的胚性細胞團,通過選擇培養(yǎng),分別獲得了228個和489個抗性愈傷組織。這些抗性愈傷組
5、織經(jīng)過體細胞胚胎發(fā)生途徑,分別再生出1715株和2119株擬轉基因植株。通過GUS檢測以及PCR、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OCI基因已整合到甘薯基因組中;轉基因植株百分率分別為90.29%和92.78%。將這些轉基因植株移栽到大田,對徐薯18轉基因植株的塊根進行甘薯莖線蟲接種試驗,結果表明,轉基因植株塊根的感病面積只有24.45-65.04%,而對照(非轉基因植株的塊根)高度感病,表明表達OCI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薯胚性懸浮細胞的遺傳轉化和轉基因植株的有效再生.pdf
- 甘薯胚性懸浮細胞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SBD2基因在甘薯淀粉粒中表達的研究.pdf
- 耐鹽轉基因大豆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pdf
- 甘薯(ipomoeabatataslam.)的遺傳轉化及轉基因植株的性狀變化
- 馬鈴薯Desiree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3GT基因轉化甘薯的研究.pdf
- 表達OCI和SOS基因的轉基因甘薯植株的再生和鑒定.pdf
- 辣椒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轉Chi和Glu基因植株的獲得.pdf
- 蜻蜓鳳梨和鐵蘭植株再生及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pdf
- 小麥胚源再生轉化體系的建立.pdf
- 甘薯離體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玉米醇溶蛋白基因的導入.pdf
- 農(nóng)桿菌介導的紫花苜蓿懸浮胚性愈傷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nodMDH基因的導入.pdf
- 馬鈴薯反義PPO基因遺傳轉化體系的優(yōu)化及轉基因植株PPO活性、同工酶的分析.pdf
- 大青楊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其LbDREB基因的遺傳轉化.pdf
- 植酸酶基因轉化棉花及轉基因植株再生.pdf
- 菊花轉基因體系的優(yōu)化與瞬時轉化體系的建立.pdf
- 紫花苜蓿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及轉MsCP1基因植株的獲得.pdf
- 蘆薈遺傳轉化受體體系的建立及轉基因研究.pdf
- 草莓轉基因再生體系的建立及早花基因PcFT的轉化.pdf
- 麝香百合葉片再生和SOD基因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pdf
- 西瓜、甜瓜遺傳化體系的建立及轉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