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是存在于骨髓質中除HSCs之外的另一類具有自我復制、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非造血組織干細胞。在一定的體內和體外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脂肪細胞、軟骨細胞、成骨細胞、基質細胞、骨骼肌細胞、內皮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細胞。研究發(fā)現(xiàn)MSC具有易于分離培養(yǎng)、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的轉染和表達的特性,而且MSCs能夠加速HSCs歸巢和植入,多
2、方面促進造血,下調異基因免疫反應等特點,使MSCs與HSCs共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成為熱點,并廣泛應用于組織工程、基因治療等其它領域。
外源性MSCs輸注輔助HSCT已證實具有良好促進造血的效果且無明顯的毒副反應;關于MSCs移植后在體內的分布特點和生物學行為尚無一致結論,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MSCs歸巢骨髓有所不同,在多數(shù)的動物實驗中從骨髓可以檢測到供體源性MSCs,而人體的臨床研究卻證實成功植入的患者骨髓中MSCs
3、仍為受體源性,可能跟動物和人體的檢測方法不同有關,大多數(shù)動物的示蹤方法不能應用于人體。因此,了解MSC移植后體內的分布特點和生物學行為,有助于闡明MSC輔助重建造血的機制。
目前MSC示蹤的方法很多不能運用于人體,因此尋找安全、無毒副作用且適用于人體,可長期、在體追蹤BM-MSC自身歸巢和定植的方法,將為探索BM-MSC輔助造血重建的機制提供一個良好的實驗平臺。本實驗將酪氨酸酶基因體外轉染MSC,輸注體內后以MRI技術在體
4、顯像,以期得到清晰的MSC定植的解剖生理圖像,為可以直觀、無創(chuàng)性地長期在體示蹤MSC的歸巢和定植打下基礎。
本文擬進行以下四部分研究:
第一章、小鼠MSC的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
目的:從小鼠骨髓中分離培養(yǎng)、擴增和純化MSC,研究其表面標記及分泌的細胞因子水平等生物學特點,建立穩(wěn)定、高效的體外培養(yǎng)體系,為下一步MSC的轉染和移植提供實驗基礎。
方法:
1.MSC的分離培養(yǎng)
5、、擴增和純化。全骨髓貼壁法(自然貼壁法)從小鼠骨髓分離單個核細胞,以2×106/cm2密度接種在25cm2培養(yǎng)瓶中,37℃,5%CO2飽和濕度下常規(guī)培養(yǎng),每3~4天換液,原代培養(yǎng)至細胞接近80%融合時(7~10天)用0.25%胰酶消化,進行傳代、擴增培養(yǎng)。倒置相差顯微鏡逐日觀察細胞形態(tài)、貼壁情況及生長情況。
2.MSC表面標記的檢測。取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P3~P5代BM-MSC,用流式細胞儀檢測BM-MSC免疫表型CD29、C
6、D44、CD105、CD166、CD34、CD45、CD106及CD54的表達。
3.BM-MSC分泌的細胞因子的檢測。ELISA法檢測BM-MSC上清中小鼠干細胞(SCF)、小鼠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SDF-1)、小鼠白介素6(IL-6)的水平。
結論:
1.在適宜的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可從小鼠骨髓中成功分離MSC,并且純化和大量擴增。
2.培養(yǎng)的MSC形態(tài)、免疫表型、分泌的細胞因子
7、均符合間充質干細胞的特征。
第二章、酪氨酸酶基因質粒的提純及MSC轉染。
目的:純化含酪氨酸酶基因完全cDNA的pcDNA3tyr質粒,用脂質體法將其轉染到MSC,為下一步MSC輸注體內后實現(xiàn)MRI在體顯像示蹤提供實驗基礎。
方法:
1.pcDNA3tyr質粒的純化。采用CaC12轉化法法將pcDNA3tyr質粒導入大腸桿菌DH5α菌株,從瓊脂平板上挑取含有外源基因質粒的大腸桿菌D
8、H5α單菌落,然后接種于2個30mlLB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里,37℃250rpm振蕩過夜。按照QIAGENPlasmidMidi試劑盒說明純化pcDNA3tyr質粒。
2.pcDNA3tyr質粒的鑒定。pcDNA3tyr質粒經Xba 1、EcoRⅠ雙酶切,隨后經瓊脂糖電泳,電泳完畢后,取出凝膠,采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拍照保存。
3.pcDNA3tyr質粒轉染MSC轉染前一天,胰酶消化細胞并計數(shù),接種于24孔板中,以脂質
9、體法按照LipofectamineTM 2000試劑盒說明每孔轉染0.8μg pcDNA3tyr質粒。
4.轉染前后MSC的鑒定。
4.1 轉染前后MSC的形態(tài)學觀察。
4.2 轉染前后MSC的表面標記。用流式細胞儀檢測轉染前后MSC免疫表型CD29、CD44、CD105、CD166、CD34、CD45、CD106及CD54的表達。
4.3 轉染前后BM-MSC細胞因子的分泌。
10、r> 5.MSC內酪氨酸酶基因的鑒定。
(1)提取總RNA后行RT-PCR,PCR產物經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與DNA分子量marker進行比較。
(2)用RT-PCR法分別在轉染后24小時、48小時、72小時、7天檢測TYR基因的mRNA的表達量。方法同前2.4.3。
6.統(tǒng)計學處理。本實驗計量資料以X±SD表示,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各實驗組間比較用LSD-t檢驗兩兩組間比
11、較。P<0.05被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脂質體法能夠成功將pcDNA3tyr質粒轉染MSC,并且證實是穩(wěn)定和可靠的。
2.轉染后的MSC形態(tài)、免疫表型、分泌的細胞因子均符合間充質干細胞的特征,轉染前后MSC的生物學特性無改變。
第三章、酪氨酸酶基因質粒轉染MSC體外細胞及小鼠體內黑色素染色。
目的:含酪氨酸酶基因完cDNA的pcDNA3tyr質粒轉染MSC后
12、,采用Fontana硝酸銀還原染色法檢測體外細胞及體內組織的黑色素,為下一步酪氨酸酶基因轉染MSC后MRI在體顯像示蹤奠定基礎。
方法:
1.小鼠MSC的分離培養(yǎng)、擴增和純化方法同第一章。
2.pcDNA3tyr質粒轉染MSC以脂質體法按照LipofectamineTM 2000試劑盒說明轉染。
3.細胞黑色素染色。轉染后BM-MSC培養(yǎng)24h后行Fontana硝酸銀還原染色法進行
13、染色。電鏡、光鏡下觀察黑色素分布
4.組織黑色素染色。
4.1 實驗分組。
4.2 細胞輸注。
4.3 小鼠存活狀況觀察。
4.4 組織黑色素染色。
結論:
1.pcDNA3tyr質粒轉染MSC,可以在細胞內產生黑色素。
2.轉染后MSC輸注小鼠,可以在組織內檢測黑色素。
3.移植后小鼠7天內生長狀況良好,顯示轉
14、染pcDNA3tyr質粒的BM-MSC輸注無明顯的毒副作用。
第四章、酪氨酸酶基因質粒轉染MSC后體外細胞及小鼠體內MRI顯像。
目的:將酪氨酸酶基因體外轉染MSC,輸注體內后以MRI技術在體顯像,可以直觀、無創(chuàng)性地長期在體示蹤-MSC的歸巢和定植,得到清晰的MSC定植的解剖生理圖像,為探索MSC輔助造血的機制提供良好的實驗平臺。
方法:
1.小鼠MSC的分離培養(yǎng)、擴增和純化方法同
15、第一章。
2.體外細胞MRI顯像。
2.1 pcDNA3tyr質粒轉染MSC分別取10μg空白pcDNA3質粒、5μg、10μg、20μgpcDNA3tyr質粒以脂質體法按照LipofectamineTM 2000試劑盒說明轉染BM-MSC。
2.2 MSC MRI顯像胰酶消化后獲取細胞懸液(各約106個細胞),1500r/min離心5min使之沉淀于離心管底,仔細吸除上清后將1-4號離心管平行
16、放置,分別代表空白對照及含5μg、10μg、20μgpcDNA3tyr質粒的細胞團。并行T1WI、T1WI/SPIR、T2WI序列檢查。
3.小鼠MRI顯像。
3.1 pcDNA3tyr質粒轉染MSC。
3.2 轉染后MSC移植小鼠。
(1)實驗分組。
(2)細胞輸注。
(3)實驗小鼠存活狀況觀察每日觀察小鼠活動力、外表、飲食、大便、體重等,記錄每組死亡
17、率。
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各種細胞在T1WⅠ、T2WⅠ、STIR掃描序列的信號強度總體間的差異,以最小有意義差異(lea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LSD)-t檢驗觀察上述3個掃描序列中各細胞間的信號強度兩兩間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結論:
1.pcDNA3tyr質粒轉染
18、MSC后,生成的黑色素可經MRI顯像。
2.pcDNA3tyr質粒轉染MSC并輸注小鼠體內,經MRI發(fā)現(xiàn)肝臟黑色素顯影成功,提示活體示蹤的可行性。
全文結論:
1、成功建立了MSC體外分離培養(yǎng)和擴增體系。
2、脂質體法能夠成功將pcDNA3tyr質粒轉染MSC,轉染前后MSC的生物學特性不受影響。
3、移植后小鼠7天內生長狀況良好,顯示轉染pcDNA3tyr質粒的M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酪氨酸酶基因表達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pdf
- 酪氨酸羥化酶基因轉染神經干細胞及表達.pdf
- Tet-on調控報告基因酪氨酸酶用于光聲、PET及MRI多模態(tài)顯像的實驗研究.pdf
- 酪氨酸酶siRNA有效抑制小鼠酪氨酸酶基因表達的初步研究.pdf
- 示蹤技術及核醫(yī)學顯像
- 酪氨酸酶-黑色素報告基因系統(tǒng)在HepG2細胞表達的MRI實驗研究.pdf
- 基于hTERT腫瘤靶向性的酪氨酸酶報告基因MRI分子成像的實驗研究.pdf
- MRI評價腺病毒介導的酪氨酸酶基因在HepG2細胞表達的實驗研究.pdf
- 酪氨酸酶抑制劑篩選及花椒抗氧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pdf
- 兩種新型報告基因-雌激素受體配體結合域和酪氨酸酶的分子顯像研究.pdf
- 小鼠酪氨酸酶酶聯(lián)免疫分析elisa
- Feridex標記BMSCs經尾靜脈注射移植治療MCAO大鼠及MRI示蹤的實驗研究.pdf
-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大鼠腦缺血的機制及MRI動態(tài)示蹤研究.pdf
- SPIO與Fth1基因標記BMSCs治療腦梗死的MRI示蹤對照研究.pdf
- 桑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研究.pdf
- 土茯苓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研究.pdf
- 長牡蠣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克隆、表達和系統(tǒng)發(fā)生分析.pdf
- 成體內源性神經干細胞的MRI活體示蹤.pdf
- 超順磁性氧化鐵標記骨髓基質細胞植入帕金森大鼠模型后MRI活體示蹤研究.pdf
- 兔脾內肝細胞移植的磁共振活體示蹤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