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軟脈通瘀顆粒由丹參、淫羊藿等多味中藥材組成,是在中醫(yī)藥理論基礎的指導下應用于臨床多年的中藥復方湯劑,具有補腎填精,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的功效,經(jīng)臨床驗證,對于頸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療效確切。根據(jù)現(xiàn)代用藥需要,本課題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將原型湯劑改制成顆粒劑,同時對顆粒劑的制備工藝、質量標準及穩(wěn)定性等藥學相關內容進行了實驗研究。
本課題根據(jù)處方中所組成的各味中藥材的理化性質,采用單因素試驗法和正交試驗法對對顆粒劑制備
2、過程中的提取、純化、濃縮及成型等工藝進行篩選,最終確定最佳制備工藝路線,即:丹參、水蛭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備用。藥渣與淫羊藿、靈芝等余下藥材一起用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適宜的程度后放至室溫,加一定濃度的乙醇使?jié)饪s液含醇量達60%,混勻,冷藏過夜,濾過除雜,續(xù)濾液與醇提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稠浸膏,于80℃烘干,粉碎,
3、得藥粉。按藥粉:糊精=3:1的比例投料,80%乙醇為潤濕劑,用量為25%,混合均勻后過80目篩,60℃干燥3 h,整粒,制得顆粒1000 g,即得。分裝成小袋,每袋13g。
質量標準研究部分對顆粒劑成品的性狀鑒別、常規(guī)檢查及顆粒劑指標成分的含量測定進行了試驗研究。通過對方中丹參、靈芝、姜黃及桑葉四味藥材薄層鑒別方法的研究,確立了上述四味藥材的薄層鑒別條件并收入質量標準正文;常規(guī)檢查項包括了水分的測定、裝量差異的檢查、粒度及顆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脈通顆粒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固本化痰通脈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的研究.pdf
- 軟脈化斑顆粒制備工藝和質量標準研究.pdf
- 通脈滴丸的制備工藝和質量標準研究.pdf
- 腦脈通膠囊的制備工藝與質量標準研究.pdf
- 腸炎顆粒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中風顆粒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丹桃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清痹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腎衰康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杏葶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宣肺化痰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調經(jīng)活血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生脈膨化膠囊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解郁顆粒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感舒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腦脈通膠囊的制備與質量標準研究.pdf
- 清營顆粒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芪丹顆粒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 視膜康顆粒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