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與明清以來的閩西社會文化變遷.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采用社會史的視野,結合田野調查資料,通過考察閩西道教的“世俗化”歷程,探討明清以來道教與區(qū)域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揭示明清以來道教的發(fā)展趨勢及其與區(qū)域社會文化的內在聯系。 唐宋時期的閩西,曾經有不少道教的派別在此活動,有些道士后來成為民間祀奉的地方神靈,這種傳統(tǒng)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閩西道教的發(fā)展。這一時期,閩西還有在民間活動,不為正統(tǒng)文人所重視,并且認為是“巫術”的道教閭山派。而閭山派的影響則表現為“陳靖姑學法和斗法”故事成為閩

2、西道士學法斗法的范本。元初,正一派道教開始在閩西傳播。明末清初,閩西的正一派道士開始脫離宮觀,成為火居道士,這是正一道士“世俗化”的開端?;鹁拥朗繌V泛參與民間宗教儀式,其道壇和人數日益增多。正一派火居道士儀式中強調“天師”的尊崇地位,表明其教派屬性是正統(tǒng)道教。 除了世俗化的正一派外,閩西當地還有閭山派道士、普庵派道士、香花和尚、禮生等地方教派和儀式專家,為民間宗教活動提供了多種選擇。在這些不同源流的地方教派與儀式專家之間,必然形

3、成復雜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從而導致各種儀式傳統(tǒng)的互動與交流。 由于正一派火居道士吸收了不同的儀式傳統(tǒng),雖然他們自我認同正一派,但是已經不是“純粹”的正一派道教。通過對他們重要的科儀本《榜文》、《發(fā)表科》、《船科》的解析,其仍然屬于中國正統(tǒng)的道教。他們科儀本體現的是中國道教的“大傳統(tǒng)”與地方教派“小傳統(tǒng)”之間的有機結合。 道教“世俗化”后需要生存的空間,地方神靈崇拜、家族和社區(qū)的宗教活動為其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閩西道教將地

4、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歐陽真仙、羅仙、賴仙加以道教化的改造,不僅給它們加入道教的身份和制造冊封的傳說,而且將他們整合成為一個整體“三仙”,并且納入道教儀式之中。 宋元時期,指導閩西家族宗教實踐的主要是道教的閭山派,這不僅表現在家族命名中“郎名”的廣泛應用,更重要的是家族中主要舉行以“三夫人”為象征的閭山派道教儀式。家族命名中的“郎名”習俗,一直到明代中后期才趨于消失。明清之際,閩西的士大夫家族為了“敬宗收族”,試圖通過對祭祖禮儀的重

5、新塑造,消除道教儀式傳統(tǒng)的影響,但最終卻是二者相互調和;在士大夫力量較弱的家族中,大多是以祭祖與祭神相結合,借助于道教儀式“敬宗收族”。 南街社區(qū)神廟轉變成以羅仙為主的神靈體系,歐陽真仙成為洪山村專祀的神靈,而且兩個社區(qū)每年都請道士舉行年例醮的慶典。說明道教“世俗化”對社區(qū)宗教活動也有深遠影響,表現在道教神靈進入社區(qū)成為社區(qū)神和道士成為社區(qū)儀式活動專家兩個方面。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明清以來中國道教“世俗化”不能是中國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