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吊球草(Hyptis rhomboidea)為唇形科(Lamiaceae)山香屬(Hyptis)一年生草本植物,又被稱作石柳,四儉草,四方骨,假走馬風,螭蜍蜊等等。吊球草在廣東作為民間用藥,用于治療或輔助治療肝炎、潰瘍、水腫。經(jīng)過試驗初篩,吊球草醇提物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活性,且國內(nèi)外對該植物研究尚處于空白階段,所以本論文以吊球草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目的:在活性追蹤下對吊球草進行化學成分的系統(tǒng)研究。對吊球草粗提物、不同
2、的萃取部位及部分單體進行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細胞毒活性以及體內(nèi)抗腫瘤活性的測定與評價;在生態(tài)學上研究其作為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為探討吊球草中的藥效物質基礎,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該資源提供參考依據(jù)。
方法:(1)對吊球草全草通過75%乙醇浸提,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通過粗分得到總提物(A)、石油醚部位(B)、乙酸乙酯部位(C)、正丁醇部位(D),正丁醇部位通過大孔吸附樹脂Diaion HP-20柱色譜,依次用含水甲醇
3、洗脫,得到20%甲醇部位(E),40%甲醇部位(F)。對 EtOAc部位通過硅膠柱色譜,用不同比例的石油醚-氯仿梯度洗脫,經(jīng)過反復柱色譜分離,分別得到Y5部位(G)、Y6-8部位(H)、Y6-9部位(I),Y7部位(J);EtOAc部位采用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Gel CHP-20,RP-18,PTLC及硅膠等色譜法對吊球草的化學成分進行反復分離純化,根據(jù)理化性質和現(xiàn)代波譜解析技術(1H-
4、NMR,13C-NMR,UV,IR,MS,HMQC,HMBC譜等)鑒定化合物的結構。分離鑒定出11個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從吊球草中分離得到。
?。?)采用咸水蝦致死的生物活性測定法和抗腫瘤 MTT法對吊球草醇提物進行細胞毒活性及抗腫瘤活性篩選,其中咸水蝦致死實驗中以蒸餾水為陰性對照,結果以LC50(μg·mL-1)表示。MTT法采用肺癌(H1299)、大腸癌 Lovo,結直腸癌SW480)、惡性黑色素瘤(A2058)、肝癌
5、(PLC)細胞株,對吊球草總提物進行體外抗腫瘤活性篩選,結果以 LC50(μg·mL-1)表示。采用吊球草乙醇提物高、中、低劑量(13,6.5,3.25 mg/10g)對 ICR系荷H22腫瘤小鼠建立實體瘤、腹水瘤、免疫抑制模型,進行體內(nèi)抗腫瘤活性實驗。
?。?)采用DPPH、FRAP、ABTS法對吊球草粗提物A~D,G~J部位進行抗氧化活性測定,以 Trolox為陽性對照,結果以 Trolox當量(TEAC,mg/100g)表
6、示。
(4)采用2倍稀釋法,選用8種植物病原真菌(小麥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F.g)、大麥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F.gs)、黑根霉病菌(Rhizopus nigricans,R.n)、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E.t)、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o)、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
7、a,B.c)、核盤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S.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S.sc)對吊球草粗提物A~J部位以及單體化合物1,4~6,10進行抗真菌活性測定,結果以MIC表示。
?。?)采用培養(yǎng)皿法和“小杯法”對吊球草莖、葉水浸液對八種農(nóng)作物種子(油菜、蘿卜、水稻、萵苣、綠豆、小麥、辣椒、黑麥草)進行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實驗研究,并
8、采用水浸液進行咸水蝦致死實驗,以蒸餾水為陰性對照,結果以LC50(μg·mL-1)。
結果:(1)從吊球草7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共分離出11個化合物,分別為咖啡酸乙酯(1)、熊果酸(2)、齊墩果酸(3)、vanillactic acid(4)、迷迭香酸甲酯(5)、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7)、冬青素A
9、(8)、β-香樹脂醇(9)、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紫云英苷,10)、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5-烯-3β,4β-二醇(1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咸水蝦致死的生物活性測定法中,A~D,G~J各部位的LC50(μg·mL-1)值分別為94.91,276.91,96.86,392.10,446.14,189.95,167.76μg·mL-1。采用 MTT法和肺癌(H1299)、大
10、腸癌(Lovo)、結直腸癌(SW480)、惡性黑色素瘤(A2058)、肝癌(PLC)細胞株,對吊球草乙醇提取物進行體外抗腫瘤活性實驗,吊球草醇提物對肺癌(H1299)、大腸癌(Lovo)、結直腸癌(SW480)、惡性黑色素瘤(A2058)、肝癌(PLC)的LC50μg·mL-1分別為8、18、23、12、50μg·mL-1。H22肝癌實體瘤模型中,吊球草乙醇提取物的高、中、低劑量組的抑瘤率分別為68.83%,59.24%,46.40%;
11、其中高、中劑量組均可使小鼠脾臟指數(shù)(SI)升高,與模型對照組相比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LISA分析結果顯示,高、中劑量組能改善小鼠外周血 TNF-α,IL-2,ALT,AST含量,腫瘤切片染色結果顯示,模型組小鼠腫瘤細胞增生活躍,氣泡較多,CTX及高、中劑量組腫瘤細胞較為稀疏,氣泡較少。腹水瘤模型組中,高劑量組延長小鼠生命時間比模型組平均20天,免疫抑制模型組中,高劑量組能提高小鼠的生存質量。
?。?)吊球草A~
12、D,G~J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實驗中,DPPH方法結果顯示H、I、C、A部位的TEAC值大于Trolox,H部位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ABTS方法結果顯示H、C、A部位的TEAC值大于Trolox,H部位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FRAP方法結果顯示H、I、A、C、J、D、E、G部位的TEAC值大于Trolox,H部位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
(4)抑菌活性實驗表明:乙酸乙酯部位的細分部位對8種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明顯,主要對大、小麥
13、赤霉菌抑制明顯。測試的單體化合物(酚酸類)對大部分病原菌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衔?、4、5對大麥赤霉病菌、小麥赤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核盤菌有抑制作用,其中以化合物1和5的抑制作用最強。化合物6僅對油菜菌核病菌有抑制作用,化合物10對玉米大斑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均有抑制效果。
?。?)吊球草莖葉水浸提液對八種種子的化感作用有明顯差別,對萵苣、小麥呈促進作用;對油菜、蘿卜、水稻、綠豆、辣椒及黑麥草呈抑制作用,對水稻和綠豆的抑制作用
14、明顯小于油菜、蘿卜、辣椒、黑麥草;油菜和蘿卜的相差不明顯,與辣椒和黑麥草相差明顯。即兩種水浸液對辣椒、黑麥草抑制作用最強,其次是油菜、蘿卜,再次是水稻、綠豆,且葉水浸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強于莖水浸液。
結論:(1)吊球草化學成分結構類型主要為酚酸類、黃酮類及萜類化合物。(2)吊球草乙醇提物在體外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活性,體內(nèi)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及提高免疫能力活性。
?。?)吊球草乙醇提物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部位的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魚眼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銀線草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小魚眼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吊揚塵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
- 毛雞骨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美頭火絨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轉筋草中極性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飛機草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pdf
- 冬凌草和溪黃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葎草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pdf
- 弱小火絨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燈心草的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研究.pdf
- 銀樺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青葙子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蜣螂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紅花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煙草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霞草化學成分及抗腫瘤活性研究.pdf
- 兒茶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苦參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