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與壓力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的相關性及方法簡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index,AASI)是一個反映動脈硬度的新指數(shù),源自于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定義為l減去24小時動態(tài)監(jiān)測期間舒張壓與收縮壓的斜率。其測量需要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值。本研究旨在探討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與動脈硬度替代測量指標-壓力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augmentation index,AI)的相關性,并研究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測量的簡化方法。 方法:本研究對象

2、包括2組。第1組患者用于AASI與AI的相關性研究,選取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心內科因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行冠脈造影的患者85例并同時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其中男性59例,女性26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6.94±9.35歲。第2組患者用于AASI方法學的簡化,連續(xù)入選100例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的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54.67±9.98歲。冠心病定義為冠

3、脈造影顯示至少有1支血管內徑狹窄≥50%。排除嚴重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如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等)患者。分別記錄每個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體重、身高、體重指數(shù)、冠心病史、高血壓病史、血脂、血糖,體重指數(shù)定義為體重(kg)/身高2(kg/m2)。增強指數(shù)的測量為受試者行冠狀動脈造影時,當導管到達主動脈瓣上2cm處時,經(jīng)導管連接管、壓力感受器、多導生理記錄儀,記錄下主動脈處的壓力波形。中心動脈收縮壓、舒

4、張壓自壓力曲線直接獲得。脈壓計算為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在分析脈搏波前,首先判定三個連續(xù)壓力波形的反射位點,并將之標出。然后再按著公式AI=(壓力增強/脈壓)x 100%計算出三個連續(xù)AI值,取其平均值。壓力增強指反射位點以上的壓力。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采用24小時動態(tài)血壓測量儀監(jiān)測。對所有入選患者采用上臂袖帶間隙性自動沖氣加壓,然后拾取氣囊內的壓力波信號。測量頻率白晝每30分鐘一次,夜間60分鐘一次。白晝時間與夜間時間人為定為:6 AM-10P

5、M,10 PM-6 AM。按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24小時動態(tài)血壓平均值<130/80 mmHg,白晝平均值<135/85 mmHg,夜間平均值<125/75 mmHg。平均脈壓定義為24小時動態(tài)脈壓的平均值。正常脈壓定義為30-40 mmHg,超過40 mmHg定義為高值脈壓。標準AASI的計算方法是根據(jù)24小時動態(tài)舒張壓與收縮壓之間的關系計算出回歸斜率(slope),AASI定義為1減去舒張壓與收縮壓的斜率。本次實驗中

6、構想一種簡化AASI的測量方法:對100例入選病例的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數(shù)值按收縮壓排序,從中選取最小收縮壓與最大收縮壓兩對數(shù)值,用1減去該兩點關系的回歸斜率計算出的AASI為簡化AASIs。所有資料采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兩變量相關性采用簡單直線相關分析。采用MedCalc 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標準AASI與簡化AASI計算方法的比較(Bland-Altman分析及M

7、ountain plot分析)。P<0.05為統(tǒng)計學檢驗有顯著差異。 結果:①研究人群一般臨床特征顯示:在入選的85例冠脈造影并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病例中,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平均為0.43±0.15,男性平均為0.41±0.14,女性平均為0.50±0.15。女性AASI值高于男性AASI值并有顯著性差異(P=0.01)。②AASI與臨床疾病狀態(tài)的關系顯示:在冠心病組AASI平均為0.44±0.15,高血壓組AASI平均為0.44±0.

8、16,與全部病人的AASI平均值相比有上升趨勢。正常脈壓組AASI平均為0.37±0.11,明顯低于全部病例的AASI均值;高值脈壓組AASI平均為0.51±0.15,明顯高于全部病例的AASI均值。正常脈壓組與高值脈壓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1)。③AASI與AI的相關關系顯示:AASI與AI有明顯相關關系,呈正相關(r=0.597 P<0.001)。在不同亞組中AASI與AI的關系:冠心病組中AASI與AI為正相關關系(r=

9、0.596 P<0.001);高血壓組中AASI與AI亦為正相關關系(r=0.579 P<0.001)。正常脈壓組AASI與AI相關性較小(r=0.336 P=0.024);而高值脈壓組AASI與AI呈明顯正相關(r=0.787 P<0.001)。高值脈壓組相關系數(shù)明顯高于正常脈壓組。④簡化AASI與標準AASI的相關性分析:在入選的100例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的高血壓患者中,使用標準方法計算的AASI平均值為0.51±0.16,從24小時動

10、態(tài)血壓記錄中選取最小與最大收縮壓兩對數(shù)值求出的簡化AASIs平均值為0.51±0.21,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呈顯著正相關(r=0.573,P<0.00 1)。Bland-Altman及Mountain plot分析顯示兩種方法可以替換使用。 結論:本研究顯示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是一種通過24小時舒張壓與收縮壓動態(tài)關系間接測量動脈硬度的方法,它與動脈硬度的替代測量指標-壓力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明顯相關。從24小時動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