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Q8142密級:UDC:華東理工大學學位論文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的固定化及其活性評價的研究王存勛指導教師姓名:任宇紅教授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申請學位級別:碩士論文定稿日期:20130109學位授予單位:專業(yè)名稱:藥學論文答辯日期:20130222華東理工大學學位授予日期:2Q13霉11曼1毫囂答辯委員會主席:葉邦策評閱人:沈亞領蘇二正華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1頁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的固定化及活性評價的研究摘要氧化葡萄糖酸桿菌(a材
2、cD玎D6口c冊D砂婦瑚)由于其細胞內與膜上含有豐富的氧化還原酶并且結合自身不完全氧化的特征成為生物工業(yè)中廣泛使用的微生物。本文利用大孔樹脂、硅藻土、殼聚糖及其衍生物Catech01殼聚糖作為固定化載體材料進行G似脅的固定化并對其活性評價,通過對固定化材料的選擇和固定化方法的優(yōu)化來達到最佳的固定化效果。第1部分:利用大孔樹脂和硅藻土,并對大孔樹脂與硅藻土進行多巴胺修飾,殼聚糖及Catcch01殼聚糖作為載體進行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的固定化。
3、固定化后,大孔樹脂與多巴胺修飾的大孔樹脂固定化率分別為62%和83%;活力回收率為66%,68%,硅藻土與多巴胺修飾的硅藻土固定化率為8l%和84%,活力回收率65%和61%,殼聚糖與戊二醛交聯(lián)及Catech01殼聚糖的固定化率為100%和64%,活力回收率52%和76%。大孔樹脂,硅藻土固定化G嬲咖后,菌體與材料的結合力比較弱,菌體容易脫落,在200印m的搖床上振搖35小時后菌體殘留量為50%左右。在固定化細胞的重復利用上重點研究了C
4、atech01殼聚糖與利用戊二醛和殼聚糖進行交聯(lián)這兩種方法,經過6批次反應后相對細胞活性分別為58%和49%。第2部分:利用殼聚糖作為載體材料,戊二醛為交聯(lián)劑,碳酸氫鈉作為致孔劑進行G甜塒a,zs的固定化并研究其活性優(yōu)化固定化條件:殼聚糖的質量分數(shù)為15%,戊二醛的質量分數(shù)為O5%,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產物利用HPLC進行測定。通過對條件的優(yōu)化,固定化率達到100%,活力回收率達到92%。最優(yōu)的溫度和pH分別為30℃和60。在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生產葡萄糖酸鈉的研究.pdf
- 氧化葡萄糖酸桿菌合成吡咯喹啉醌的研究.pdf
- 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細胞色素bd氧化酶功能的研究.pdf
- 固定化酶產葡萄糖酸的技術研究.pdf
- 固定化酶法生產葡萄糖酸鈉研究.pdf
- 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生產高濃度二羥基丙酮的研究.pdf
- 氧化葡萄糖酸桿菌轉化甘油生產二羥基丙酮研究.pdf
- 葡萄糖催化氧化制備葡萄糖酸鈉.pdf
- 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甘油脫氫酶的分子模擬.pdf
- 氧化葡萄糖桿菌(Gluconobacter oxydans)DHA3-9菌株葡萄糖酸轉化及葡萄糖代謝酶系的研究.pdf
- 納米金催化氧化葡萄糖制葡萄糖酸鈉的研究.pdf
- 氧化葡萄糖酸桿菌基因組尺度代謝網絡構建.pdf
- 13493.氧化葡萄糖酸桿菌d木糖代謝途經的遺傳分析
- 有關克雷伯肺炎桿菌葡萄糖氧化途徑以及木糖酸生產的研究.pdf
- 催化氧化法合成葡萄糖酸鈉水劑的研究及其應用.pdf
- 生黑葡萄糖酸桿菌轉化高濃度山梨醇的研究.pdf
- 金磁微粒的制備及其對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研究.pdf
- 葡萄糖酸對肉雞的營養(yǎng)調控作用及其機理研究.pdf
- 葡萄糖酸-δ-內酯制備工藝研究.pdf
- 酶法制備葡萄糖酸鈣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