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談高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p><p> 華南師大附中 黃愛國</p><p> ?。ū疚墨@1999年華南師大附中教育教學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p><p>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于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及心理特點上。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
2、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于以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初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說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復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fā),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
3、發(fā),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于形象思維,動態(tài)思維多于靜態(tài)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高中物理練習題,不但需要通過發(fā)散性的分析,搞清物理過程,而且還需要輻合性的綜合,才能建立方程求解,一般直接代入公式計算的較少,在計算過程中還需用到復雜的初等數學知識。</p><p> 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適應過來,都覺得高一物理難
4、學。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本文結合筆者近年來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闡述在高一物理教學中做好高初中物理教學銜接的一些做法:</p><p> 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和順應</p><p>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
5、中,認知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展,但總的模式不發(fā)生根本的變化。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已不能為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所容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p><p>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了解學生在初中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并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初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
6、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例如:講“彈力”,在初中只提彈簧伸長(壓縮)的長度與拉力(壓力)的大小成正比的關系。沒有講其他物體的彈力,也沒有涉及產生彈力的原因。而高中講“彈力”,不僅要分析彈力產生的原因,還要研究彈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就比初中學習的知識抽象,難度也大。為了使知識的同化,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在課堂上再現彈簧伸長與壓縮的現象,分析彈力產生的原
7、因和方向,然后再演示海棉、米尺等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生彈力的現象,分析彈力產生的原因和方向,用舊知識固定新知識。最后通過液柱、光杠桿等放大手段演示玻璃瓶、小木板微小形變的實驗,得到只要物體之間相互接觸,并產生擠壓作用,必然會使物體產生形變,從而使學生形成彈力的概念:“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叫彈力</p><p> 許多事例表明,學生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
8、的采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學習中,應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矢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的特點,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坐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后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
9、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了學習物理的臺階。</p><p> 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p><p>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
10、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有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觸到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p><p> 例如:在講“力的分解應根據實際產生的效果進行”時,舉了兩個常見的例子:1,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圖一),重力產生兩個效果:
11、使物體沿斜面下滑以及使物體壓緊斜面。2,重量為G的物體掛在三角形支架上(圖二),重物對支架的作用力F產生的效果是:沿NO拉斜梁,沿OM拉橫梁。</p><p> 為了使學生容易接受這兩個例子中力產生的效果,采用了實物演示和分組實驗。用臺秤代替斜面演示物體壓緊斜面的效果,用彈簧秤沿斜面拉物體演示物體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圖三);讓學生用手掌代替墻壁,親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圖四)。經過這樣處理,學生對這兩個例子有了深刻
12、的印象,很自然地接受了根據力產生的效果來分解力的方法。</p><p> 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p><p> 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p><p> 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開始于疑問與驚奇,問題啟動于思維”。改進
13、課堂教學,每一節(jié)課都設法創(chuàng)造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中,按照物理學中概念和規(guī)律建立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類比、等效等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質聯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質聯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質屬性和基本規(guī)律,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著重培養(yǎng)、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實驗歸納、理論分析等思維能力水平
14、;在講解習題時,可以采用進行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策略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p><p> 例如:在講“物體的平衡”時,讓學生做這樣一道習題: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用和水平面夾角為的力F拉物體,使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有人說角越小越省力,理由是使物體前進的水平分力隨的減小而增大;有人說角越大越省力,理由是摩擦力隨的增大而減小。你認為如何?什么角多大時最省力?</p&g
15、t;<p> 學生在做這道題時,都采用了列方程求解的方法:</p><p> 解: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右圖所示)</p><p>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得:</p><p><b> ?。?)</b></p><p><b> ?。?)</b></p><p&g
16、t;<b> ?。?)</b></p><p> 由(1)(2)(3)式解得 欲使F最?。ㄗ钍×Γ┘醋畲螅?lt;/p><p> 用初等數學方法求極值:設=+ 、 則</p><p><b> =+=()=</b></p><p> 當=1時,有極大值 即是時,有極大值</p&g
17、t;<p> 所以 ==時,即時,有極大值,力F最?。ㄗ钍×Γ?lt;/p><p> 學生用這種方法解題時,一般只能做到第(4)式,而在用初等數學求極值時就沒辦法做下去。學生都采用列方程解題,主要是這種方法平時用得最多,也最熟練,但這不是最簡單的方法。</p><p> 隨后要求學生用矢量圖解法來求解: </p><p> 由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到
18、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施力物體都是水平地面,所以可等效為水平地面對物體只有一個力P的作用,這個力P就是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合力(如右圖所示),= ,因為一定 ,即角一定,合力P的方向也一定;然后根據在三個共點力的作用下物體平衡,則三個共點力組成閉合矢量三角形;重力G大小和方向都一定,合力P的方向也一定,要想F最小,即要求F與P垂直,有;所以有時,力F最?。ㄗ钍×Γ?lt;/p><p> 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用簡單
19、的方法就把剛才還覺得十分復雜的問題解決了,心里肯定有喜悅和驚奇的感覺,對這種解題方法、思維過程的印象也會十分深刻。</p><p> 四,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p><p> 思維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接體的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對于不涉及系統(tǒng)內力,系
20、統(tǒng)內各部分運動狀態(tài)相同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解答比用“隔離法”簡便。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p><p> 高中物理題目類型多,方法靈活,用到初等數學的知識較多。教師在強化概念的同時,應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習題課,為提高習題課的效率。在上習題課前可先將題目布
21、置下去,先讓學生做,并讓他們爭先恐后地想辦法解題。每想好一種辦法便拿給教師看,實在想不出,就相互討論。一些有難度的題目,學生們常常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到上習題課時,學生們就特別專心,就算一些題目課前沒有做出來,但由于課前他們已經將題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課時也特別容易理解和聽懂老師所講的內容。習題課上,常常要學生們告訴教師:這道題為什么這樣做;你是如何理解的。通過師生討論和指導,使學生逐步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下課后,要學生歸納和總結
22、,把課堂上聽到的知識消化吸收。另外,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要認真、仔細,批改作業(yè)時,一看學生是否會做;二看學生是否認真做,書寫是否規(guī)范、作圖是否準確。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集體更正,個別存在的問題個別更正,不合格的作業(yè)一定要重做。</p><p> 通過嚴格規(guī)范的批改作業(y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嚴密的思維過程;通過精心準備的習題討論、講解以及運用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在由簡單模仿到運用自如、由運用自如再到自我創(chuàng)造的
23、發(fā)展過程中,逐步掌握各種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決習題特別是解決難題、怪題的能力。</p><p><b> 結束語</b></p><p> 高中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以及物理這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抽象能力、運用數學的解題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學生能否在盡量短的時間適應高中的學習,順利地跨過這個學習臺階,是影響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搞好高初中
24、物理教學銜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學習臺階,是一個需要多方合作、統(tǒng)籌安排的系統(tǒng)工程。要從高中物理教學方面想辦法,同時也要從初中物理教學方面想辦法;要從教材,從學生方面想辦法;也要從教法、教師方面想辦法。高初中教師都應重視這個問題加強理論學習,共同努力,為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做出貢獻。</p><p><b> 參考文獻:</b></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談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 淺談數學高初中教學銜接問題
- 淺談數學高初中教學銜接問題
- 高初中銜接教學材料(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 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
- 淺談初中物理興趣教學
-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淺談
-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 初中物理趣味教學淺談
- 初中、高職數學銜接教學淺談
- 淺談新課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藝術
- 關于初中與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問題探討
-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 淺談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圖”教學
- 初中到高中的物理教學銜接策略研究.pdf
-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
- 淺談如何創(chuàng)設初中物理教學情境
- 高初中數學銜接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