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b></p><p><b> 小學教育</b></p><p> 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教材“情感性”探究</p><p>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p><p><b> 選題背景:</b></p><
2、;p>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童話課文在兒童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童話在兒童情感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童話世界里所展示的生機盎然的生命氣象,能滿足兒童各種情感需求和生命需求,對于兒童情感發(fā)展有著積極影響。</p><p>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中外童話課文,良莠不齊的童話課文帶給兒童的是不一樣的情感和成長體驗。有一部分符合兒童的心理,語言活潑生動,有感染力,富有想象,有著孩子親近的形象和
3、故事,契合語文課標的要求,也適合學生的情感發(fā)展。然而同時,語文教材中的童話也有很多問題要進一步思考:如偏重道德教育,知識灌輸;一部分童話教材因改寫造成文學味,情感性的流失等。教師在教學童話教材時,往往更側重于給學生一個教訓或意義,沿襲傳統(tǒng)的童話思路,而忽略了童話本該帶給學生的真實且美好的情感體驗。</p><p> 在教育學范圍內(nèi),情感教育是關注教育過程中兒童情緒、情感、態(tài)度、信仰等的養(yǎng)成。童話不同于寓言,它應
4、該給予兒童一個真實的情感世界,還原一個本真的童話體驗。而歷年來,人教版語文中的童話教材依然沒有推陳出新。目前就童話教材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已經(jīng)關注到童話教材存在著道德意義強化,教訓意味濃厚等問題,然而對于如何把握童話教材的情感性教育及對于童話課文整改這些問題卻一直沒有良好的解決方法。教師在挖掘童話教材的“情感性”因素方面也大都沿襲傳統(tǒng)的童話教學思路,較少有創(chuàng)新。</p><p> 本課題主要探究童話教材的“情感性”
5、因素及其情感教育問題的解決。以兒童的全面發(fā)展為立足點,引導兒童更傾向于故事的享受和真實情感的表達。</p><p><b> 選題意義:</b></p><p> 1.童話課文的情感教育過程關注著學生情緒、情感、價值觀以及信念等,它對促進兒童情趣和審美能力有著積極作用,童話教材中豐富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影響著兒童的成長,這使改課題的研究有了現(xiàn)實的意義。</p&
6、gt;<p> 2.教師對于童話“情感性”價值的解讀,把情感教育滲透到課堂內(nèi),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社會性品性和自我調(diào)控能力,使兒童能夠達到自我感性與理性的和諧以及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對于兒童身心發(fā)展有著很大幫助。</p><p> 3.童話中的種種幻想都根植于現(xiàn)實,是生活的折射,兒童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上,入情入境地去體驗去感受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價值,依據(jù)文中的語言文字,展開想象,才能真正進入到童
7、話情感的情境中去,才能在生活中在成長中體驗美好而又珍貴的感情。以兒童的眼光探看這個世界的情感主題,使他們習得那些美好的,將相伴隨一身的美好品質(zhì)。這是選擇此課題的關鍵意義。</p><p> 基于此,作為未來的小學教師,我有責任和義務去探究,去鉆研真正切合兒童成長發(fā)展的“情感性”教學,故我選用此題作為我的研究方向。</p><p> 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
8、<p><b> 研究基本內(nèi)容:</b></p><p><b> 1、引言</b></p><p> (1)、揭示“情感性”教育內(nèi)涵</p><p> 2、探究“情感性”因素對于兒童價值觀和自身體驗的影響</p><p> ?。?)、當前人教版童話課文對于兒童價值觀的影響&l
9、t;/p><p> ?。?)、西方優(yōu)秀童話的“情感性”因素對兒童價值觀,成長的影響</p><p> 3.、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教材的現(xiàn)狀</p><p> ?。?)、童話課文“情感性”教育的理論現(xiàn)狀</p><p> ?。?)、童話教材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p><p> ?。?)、教材中典型課文的“情感性”問題分析<
10、/p><p> 4、挖掘童話教材“情感性”分析點</p><p> ?。?)、結合教材,教法,選取典型課文分析童話教材“情感性”因素</p><p> (2)、探究怎樣的童話教材對于兒童成長的情感性教育有有益影響</p><p> (3)、對于典型案例的課堂分析</p><p> 5、當下課堂中存在的童話課文“情感
11、性”教育問題的解決</p><p> (1)、在課堂中如何把握童話課文“情感性”探究</p><p> (2)、生活中,課堂外的童話“情感性”滲透</p><p><b> 6、小結</b></p><p> 解決問題共分為四方面:</p><p> 挖掘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典型童話的“
12、情感性”因素</p><p> 2.探究“情感性”因素對于兒童價值觀和自身體驗的影響</p><p> 3.對于當下課堂存在的童話課文“情感性”教育相關問題的分析</p><p> 4.對于如何解決當下課堂中存在的童話課文“情感性”教育問題的措施</p><p> 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p><p> Ⅰ
13、、我打算用如下三個研究方法:</p><p> 文獻法:結合相關期刊,報紙,著作,網(wǎng)上數(shù)據(jù)等</p><p> 案例分析法:對于教材中典型童話課文的“情感性”因素分析,探究</p><p> 探究性研究法:探究對于當下課堂存在的童話課文“情感性”教育相關問題,及如何解決的創(chuàng)新性建議措施</p><p><b> Ⅱ、技術路線
14、:</b></p><p> 前期準備(童話教材的分類整理) →探究分析(探究不同類型童話課文的“情感性”教育,及各類因素對于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擬定提綱(分析歸納典型童話的“情感性”因素)→結合資料,鋪成研究(對于當下課堂存在的童話課文“情感性”教育相關問題的分析)→結合分析歸納,擬定建議措施→ 總結,提交成果</p><p> 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p>
15、<p> 1. 查找童話教材“情感性”教育資料與語文教學教材,兒童觀兒童文學的相關問題的研究資料。(2010年6月—7月)</p><p> 2.收集有關資料基礎上,確定論文選題,并初定論文題目。(2010年8月)</p><p> 3、收集文獻資料,準備好開題報告書,完成文獻綜述初稿(2010年8月—9月)</p><p> 4. 通過歸納了解
16、童話課文的“情感性”教育現(xiàn)狀,及相關問題分析,整理成果。并修改完成文獻綜述二稿(2010年9月—10月)</p><p> 5. 根據(jù)分析成果,探究挖掘不同類型課文的“情感性”因素,結合兒童觀,兒童心理及審美體驗進行探究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月)</p><p> 6. 結合以上分析整理結果,擬定相關問題的建議措施,并進行論文初稿的寫作。(2011年2月-2011年3
17、月)</p><p> 7. 初稿與指導老師進行交流,根據(jù)老師的意見進行修改,寫成二稿,同時著手完成外文翻譯兩篇。(2011年4月)</p><p> 8.提交成果,參加畢業(yè)論文答辯。(2011年6月)</p><p><b> 主要參考文獻:</b></p><p> [1] 《小學語文教師》[J].上海教育,
18、2009(10)</p><p> [2] 劉曉東.《論童話的教育學意義》[J].教育科學,2000</p><p> [3] 劉武德.《小學語問不同文體的教學研究(五)---童話及童話教學》[J].小學語文教學,1999</p><p> [4] 宋文翠 《童話對兒童教育的價值》 [J].德州學院學報,2008</p><p> [
19、5] 孫建龍.《小學語文童話體文章也教學簡論》[N].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2</p><p> [6] 張佩佩,丁衛(wèi)紅 《享受童話語言,漫游情感世界》[J]小學教學參考,2009</p><p> [7] 覃江梅.《童話對兒童發(fā)展的價值》[J].教書育人,2003</p><p> [8] 王泉根、鄭靜.《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
20、版社,2006.</p><p> [9] 郝月梅.《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N].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p><p> [10] 方衛(wèi)平《兒童文學教程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p> [11] 舒?zhèn)ァ吨形魍捬芯俊罚跰].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p><p> [12] 謝弗 《兒童心理學》[
21、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13] 黃濟,勞凱聲,檀傳寶 《小學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p><p> [14]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p><p> [15] Hohr H.Dynamic Aspects of Fairy Tales
22、[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2002</p><p> [16] El’Koninova. Fairy-tale Semantics in the Play of Preschoolers[J].Journal of Russian&East European Psycholog
23、y.2001</p><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b> 小學教育</b></p><p> 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教材“情感性”探究</p><p> 童話,是孩子們靈魂思想的一部分,深受孩子喜愛。語文教材中的童話課文不僅是一個個簡單的故事,它其中蘊含的情感性
24、因素會演變成一種影響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處世態(tài)度,貫穿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p><p>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小學階段的兒童正是最富于幻想、想象力最旺盛的時期,童話教材豐富的幻想與想象,正同他們的心理特征相吻合。所以無論教師在解讀文本還是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應該滲透情感性教育,這本身就是作為教師應該孜孜以求的,這也使本課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p><p> 我從圖書館的網(wǎng)上資料,
25、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維普資訊中搜集和整理了現(xiàn)階段對于小學語文童話課文“情感性”探究的相關著作,期刊。對這些資料的整合中,我發(fā)現(xiàn):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中外童話課文 ,有一部分符合兒童的心理,語言活潑生動,有感染力,富有想象,有著孩子親近的形象和故事,對于兒童成長有著積極的幫助。但是同時,語文教材中童話也有很多問題要進一步思考:過分的刪減,道德意義強化,教訓意味濃厚等等。不少文獻還從實際的課堂教學出發(fā)探討了童話教材的情感性教育的意義。這些都
26、給予我從事論文的寫作帶來了很多實際的啟發(fā)和幫助。下面我就重要的參考文獻進行歸納評述:</p><p> 2009年第十期的《小學語文教師》中指出[1 ]:當下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中外童話課文 ,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更加趣味化,兒童化,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閱讀接受能力,為兒童所喜歡。這類作品多數(shù)是兒童作家的原創(chuàng),語言優(yōu)美,富有想象力,有生動豐滿的藝術形象,沒有明顯的教化色彩,契合語文課標的要求。然而同時,語文教
27、材中童話也有很多問題要進一步思考:一、偏重道德教育,知識灌輸,忽視情感教育,如《賣火柴的小姑娘》中必提及“黑暗的剝削社會的殘酷”;二、部分童話教材因改寫造成文學味,情感性的流失等。如《丑小鴨》,大段語段的壓榨使得童話成了晾干的標本,純粹成了為學習而學習的工具。</p><p> 的確,縱觀小學語文童話教材的現(xiàn)狀,不乏有一些過分偏重道德教育、側重教訓意義的童話課文,并不能非常好地體現(xiàn)語文童話課文的情感性價值,也無
28、從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更傾向于故事的享受,但尚不能洞悉故事中豐富的意味和情感表達,教師更應該切身的挖掘和引導,深入文本挖掘出有價值的真正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情感因素,將它們?nèi)诤线M童話教材的教學中,而不是“變相”地解讀童話文本。</p><p> 劉曉東在《論童話的教育學意義》[2 ]中指出:童話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朗讀與復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能培養(yǎng)審美情感和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小學
29、階段童話對兒童的吸引力比較強,兒童通過童話作品可以增加課外閱讀量,可以開拓視野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獲得豐富的語言積累,提高他們遣詞造句的能力。語文教材中的童話教材的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p><p> 的確,我非常贊成劉曉東在上文提到的觀點,童話是最易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的文字,童話的情感性意義是可以反復咀嚼和挖掘的,它不僅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認知性情趣,童話中美好的情感因素也能促使學生
30、去感受,去表達。所以我也認為在童話課文的選擇和教學中,更應該尊重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孩子的天性。不僅在教師在解讀童話教材時要以兒童的眼光兒童的心理規(guī)律去解讀,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體驗,真正把童話課文上得更有“童話味”。</p><p> 在劉武德的《小學語文不同文體的教學研究(五)—童話及童話教學》[3]中提到:童話是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通過幻想采取擬人化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假想故事。它常常把動植物、無
31、生物作為人來寫,賦予人的語言、動作、性格、感情等。童話課文一般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1、充滿豐富的幻想。2、擬人化的描寫。童話常把動植物和無生物“人格化”,描寫的物體會說,會做,會想,有感情。如《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小壁虎被蛇咬斷了尾巴以后,覺得“沒有尾巴多難看哪”,這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時說話很謙虛有禮貌,是人的行為、語言。擬人化的表現(xiàn)方法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3、故事有頭有尾。讀起來不覺啰嗦,趣味無窮。而針對童話課文的這些特征,劉
32、武德又提出加強童話課文情感性教學的幾點方法:分辨童話中真實與虛偽的部分,重視幻想,通過反復的朗讀,復述,角色扮演,寫童話來創(chuàng)造童話教學的價值意義。</p><p> 在語文教材中的很多童話課文都寓含著很深的情感、人文價值。只有挖掘出一篇篇童話的情感人文價值,童話教學才可能是完整而有意義的。作為教師,對于童話文本的把握和解讀要多元化,對于兒童的教學要平等化,只有真正符合兒童情趣的童話課堂才是真正有利于兒童情感性發(fā)
33、展和健康成長。</p><p> 宋文翠的《童話對兒童情感教育的價值》[4]一文中指出:情感教育關注教育過程中兒童的情緒、情感、態(tài)度、信仰等的養(yǎng)成,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社會性品性和自我調(diào)控能力,使兒童能夠達到自我感性與理性的和諧以及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童話在兒童情感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童話滲透著童話作家主體的情感體驗、生命感悟和審美個性,童話世界里所展示的生機盎然的生命氣象,所張揚的親情、友情、民
34、族情,品格、智慧與能力等能使兒童建構起基本的價值趨向,能滿足兒童各種情感需求和生命需求,并與其接受能力、審美趣味,愛幻想、喜新奇的心理特點相契合,是各年齡段兒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這充分體現(xiàn)著童話教材對于兒童情感性發(fā)展的積極影響,它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孩子的博愛之心,更利于傳達一種美好純潔的情感。</p><p>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么無論什么時候你也培養(yǎng)不出這種感
35、情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感情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對祖國的語言最細膩之處的體驗和感受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童話無疑是滋養(yǎng)兒童形成善良情感與良好社會品行的最佳營養(yǎng)。</p><p> 孫建龍的《小學語文童話體文章也教學簡論》[5]中也再次提到了童話課文在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他簡要分析童話的文體特點及其與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關系,并結合“新大綱”精神,探討了此類課文的教學目標與
36、教學方式。作為“文學”的童話,教師理應遵循文學本身的特點進行教學并盡可能地在教學過程中將其文學之“美”,情感內(nèi)涵充分顯現(xiàn)出來。為此,在了解了童話的文體特征之后,還應認識到文學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由表及里的三個基本層次:語言符號—文學形象—文學蘊含。作為文學的童話,其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識別語言符號,學習語言,感受文學語言美;再現(xiàn)文學形象,培養(yǎng)想象,體悟文學形象美;挖掘文學蘊含,鍛煉思維,理解文學意蘊美。</p>
37、<p> 正如孫建龍在文中提到的,我覺得童話體文章的教學中,就不能以簡單的課文分析、乏味單調(diào)的認知活動作為課堂的主要形式,這樣做會使童話教材的教學乏味單調(diào),知識至上,少了真正的人文性的情感交流。只有讓學生在語言,形象,內(nèi)涵之中得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才能真正感受到童話教材的內(nèi)涵和意義,獲得情感的激發(fā)。</p><p> 此外,張佩佩,丁衛(wèi)紅的《 享受童話語言,漫游情感世界》[6]有了新的見解,提供了
38、童話情感性挖掘的新體驗:童話教學更應該是一種生活中的童話。不應該僅僅限制于課堂上對于童話教學的感受,知識是一張網(wǎng),各學科之間的知識是可以融會貫通,生活與課堂更是交相輝映。語文與其他學科、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我們的童話教學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我們也可以將其他學科當作學生學習語文、訓練語文的課外陣地,以此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生活中給孩子們營造一個童話般的生活世界。</p><p> 在以上
39、闡述中,童話的情感性滲透已經(jīng)變得多元化。有人說,相信童話,你就可以“童話”地生活,能敏銳地感受到現(xiàn)實中美好的感情。作為小學教師,更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美好的童話情感,將童話中美好的情感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p><p> 綜觀現(xiàn)階段對于童話教材的情感性教學和影響的研究,我覺得童話教材的情感性探究應該是一種入情入境的解讀和教學。童話描述著虛擬的事物和境界,出現(xiàn)的“人物”也大都是假想的形象,然
40、而童話中的種種幻想都根植于現(xiàn)實,是生活的折射,兒童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上,入情入境地去體驗去感受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價值,依據(jù)文中的語言文字,展開想象,才能真正進入到童話斑斕的情境中去,才能在生活中在成長中體驗美好而又珍貴的感情。而正基于此,我的探究也更加的貼近兒童的審美和情趣,以兒童的眼光探看這個世界的溫暖的情感主題,使他們習得那些美好的,將相伴隨一身的美好品質(zhì)。葉圣陶先生說:感情于學生,有共鳴的作用。解讀或教學童話教材更應該發(fā)真情,挖真
41、情。</p><p> 童話課文不同于寓言故事,并不是一個尋求寓意尋求教訓的過程,教訓于學生則顯得冷酷而遙遠,而童話中那些俯拾即是,熠熠閃光的感情的交融卻是孩子們成長生活永不可缺少的來源。舉個例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有一篇童話課文《風娃娃》,這擬人體的童話實質(zhì)上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孩子成長故事,課文中的風娃娃聽從媽媽的教導尋找助人的機會然而卻收到了指責和批評。對待這樣的童話課文的解讀,如何挖掘個中的情感性因素。孩子們
42、的成長中,迷茫,苦惱,痛苦,這些都是孩子們必須伴隨的代價,對人生的洞察力,對生活的思考能力更不是一蹴而就。在教學和解讀中寬容孩子成長中的錯誤,承認孩子成長中必然的跌倒摔跤,放手讓孩子去做去實踐,這樣與眾不同的人文性情感味的解讀帶給孩子的是一個寬大自由的空間,讓給他們自由馳騁,蹲下身子平等地對待兒童,這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這也正是對于小學語文課文中最利于孩子成長的童話故事帶給兒童的最真切最溫暖的體貼,而這也正是我
43、努力探究的立足點和方向。</p><p> 總之,在童話教材情感性探究的領域,研究的空間和廣度還是非常大的。童話是一個永不會褪去的兒童主題,而選編進兒童課本中的童話課文,更是需要進行多元化的情感解讀。童話故事這虛幻世界中的“自由無畏的力量”滿足了兒童因開始面對真實生活卻又困惑于生活從而產(chǎn)生的幻想心理。作為啟蒙兒童的小學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挖掘童話課文中寶貴的精神內(nèi)涵,為孩子們提供一種真正的審美享受,童話教學應該
44、是真正的情境、情感、情節(jié)三融合。</p><p><b> 參考文獻:</b></p><p> [1] 《小學語文教師》[J].上海教育,2009(10)</p><p> [2] 劉曉東.《論童話的教育學意義》[J].教育科學,2000</p><p> [3] 劉武德.《小學語問不同文體的教學研究(五)--
45、-童話及童話教學》[J].小學語文教學,1999</p><p> [4] 宋文翠 《童話對兒童教育的價值》 [J].德州學院學報,2008</p><p> [5] 孫建龍.《小學語文童話體文章也教學簡論》[N].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2</p><p> [6] 張佩佩,丁衛(wèi)紅 《享受童話語言,漫游情感世界》[J]小學教學參考,2009</p>
46、;<p> [7] 覃江梅.《童話對兒童發(fā)展的價值》[J].教書育人,2003</p><p> [8] 王泉根、鄭靜.《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p><p> [9] 郝月梅.《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N].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p><p> [10] 方衛(wèi)平《兒童文學教程 》[M]
4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p> [11] 舒?zhèn)ァ吨形魍捬芯俊罚跰].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p><p> [12] 謝弗 《兒童心理學》[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13] 黃濟,勞凱聲,檀傳寶 《小學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p><p> [14]蘇霍姆林斯基 《給
48、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p><p> [15] Hohr H.Dynamic Aspects of Fairy Tale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2002</p><p> [16] El’Koninova. Fairy-tale Seman
49、tics in the Play of Preschoolers[J].Journal of Russian&East European Psychology.2001</p><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
50、<p> 探究與傳導: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p><p><b> 摘 要</b></p><p> 【摘要】在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童話課文情感豐富,語言動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感、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在童話課文的教學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是學生在參與童話課文學習中實現(xiàn)的良好
51、的情感體驗,并對兒童一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探究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無論對促進兒童成長的長遠發(fā)展,還是指導小學的語文教學,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童話課文情感元素的探究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對于課文的解讀中,也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故教師不僅要挖掘童話課文中美好的情感元素,也要通過情感教育的手段將美好的情感傳導給學生,促進其一生的發(fā)展。</p><p> 【關鍵詞】童話;情感元素;探究;傳導</p>&l
52、t;p><b> Abstract</b></p><p> 【ABSTRACT】Fairy tales are adopt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are full of emotions and have moving words. Fairy tales can not only enhance Chinese accomplish
53、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foster their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and wonderful affection.Particularly, emotion factor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fairy tales textbooks and teaching.They are good eotions in which students a
54、ttend and be important in development of children.Fostering of Humanities spirit is so important in Chinese teaching th</p><p> 【KEYWORDS】Fairy Tales;Emotional elements;exploration ;transmission</p>
55、<p><b> 目 錄</b></p><p><b> 前言14</b></p><p> 1、情感與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15</p><p> 1.1“情感”與“情感元素”內(nèi)涵15</p><p> 1.2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的影響15</p&
56、gt;<p> 1.2.1中國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的影響15</p><p> 1.2.2西方選編童話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的影響16</p><p> 2、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課文掃描16</p><p> 2.1童話課文分類16</p><p> 2.2童話課文現(xiàn)實問題探究17</p>
57、;<p> 2.3典型童話課文“情感元素”問題分析17</p><p> 3、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挖掘18</p><p> 3.1教學中典型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挖掘18</p><p> 3.1.1擬人體童話教學分析19</p><p> 3.1.2常人體童話教學分析19</p><
58、;p> 3.1.3擬人體、常人體、超人體童話單元組合分析20</p><p> 4、童話課文情感元素傳導21</p><p> 4.1課前析出童話情感元素21</p><p> 4.2課中傳達童話課文情感元素22</p><p> 4.2.1童話教學手段多樣化22</p><p>
59、 4.2.2童話類別人文化23</p><p> 4.2.3童話閱讀個性化23</p><p> 4.3課外滲透童話課文情感元素24</p><p> 4.3.1師生合作參與24</p><p> 4.3.2學生自主閱讀25</p><p> 4.3.3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25</p&g
60、t;<p><b> 5、小結25</b></p><p><b> 參考文獻26</b></p><p> 致謝錯誤!未定義書簽。</p><p><b> 前言</b></p><p> 童話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文學樣式。兒童在閱讀童話時,
61、常常會為那些鮮活逼真的童話形象所打動,被作品精彩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盡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覺中通過豐富的擬人的形象積累起對世界的一些認識。</p><p>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許多的童話故事,也深受孩子們喜愛。這些童話課文不僅是一個個簡單的故事,它其中蘊含的情感元素會演變成一種影響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處世態(tài)度,貫穿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成為孩子們靈魂的一部分。因此,探究小學童話課文的情感
62、元素無論是對于兒童成長的長遠發(fā)展,還是指導小學的語文教學,都有著重要的意義。</p><p> 聚焦到教育教學中,童話課文情感元素的探究已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目光開始投向情感元素在語文童話課文解析中和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的作用。童話課文作為情感豐富、意蘊深遠的文體在兒童的個性成長、價值觀形成中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這也要求作為學習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將更多的目光關注到情感元素在童話課文中的體現(xiàn)和運用。故
63、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探究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對于課文的解讀中,也體現(xiàn)在真正的教學活動中,即教師將美好的情感通過教學手段傳導給學生。在課文解讀中挖掘適合學生興趣、體驗和年齡特點的情感元素;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引起他們對生命的領悟。只有這樣,童話才能真正給予孩子最深的情感體驗和人生價值的感受。這也正是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探究與傳導的意義所在。</p><p>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我也發(fā)現(xiàn),國內(nèi)
64、外研究合作學習的理論著作浩如煙海,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事物,會看得更高更遠,本論文將嘗試在前人的經(jīng)驗基礎上,結合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探究的實際現(xiàn)狀,進行梳理總結,繼承發(fā)展,以期對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探究與傳導有所裨益和幫助。</p><p> 情感與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p><p> “情感”與“情感元素”內(nèi)涵</p><p>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主觀
65、需要的內(nèi)心體驗,是人的一種特有的,高級的需要,對于學生的學習,尤其是童話課文的學習,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包括愛好、快樂、嫌惡、憤怒、恐懼和悲哀六種基本情緒,有激情、心境、熱情三種方式。</p><p> 情感總是由一定的客觀事物引起的。童話課文是一種情感性強烈的文體,童話課文感染和熏陶著孩子的思想情感。情感元素在童話課文和教學中更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所謂批文以入情,童話課文中蘊含著豐富的
66、情感元素:情景交融的童話氛圍,富有詩意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催人淚下的場景,都蘊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些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童話課文中蘊含的美好的情感元素,是學生在參與童話課文學習中,實現(xiàn)的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體驗會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愛憎觀,積極的心理情緒,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和個性的養(yǎng)成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p><p> 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的影響<
67、/p><p> 語文教育要重視人文精神培養(yǎng),童話課文優(yōu)美,意象生動,以其特殊的文體形式深受兒童的喜愛。童話中豐富的意象和美好的情感元素,易于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童話課文對兒童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影響是深廣而久遠的。語文教學活動本身就是具有強烈情感元素的行為,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情感都滲透其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注重學生知識結構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和審美創(chuàng)新能力,讓語文課堂體現(xiàn)應有的深刻內(nèi)涵:豐富的情感,靈動的思
68、維,張揚的個性和和諧的人格。真正挖掘出語文課本中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并通過情感教育傳導給學生,這是語文情感元素探究的重要意義。</p><p> 中國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的影響</p><p>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中,共有43篇中國童話課文。中國童話課文抓住兒童的愛玩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架設幻想與現(xiàn)實的橋梁,童話課文幻想的基礎就是情感元素,兒童想象力豐富,易于幻想,他們通過童話的
69、橋梁架起了童話中的意象和自身的情感紐帶。童話課文中豐富的意象主要分布在同情、成長和歡樂等中,兒童通過想象走進童話的情感體驗中,童話中美好的情感元素啟迪兒童的心靈、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體悟。</p><p> 此外,童話課文中豐富的情感元素也幫助兒童樹立強烈的愛憎意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信念。童話世界是美妙的,但現(xiàn)實有時是殘酷的。童話中愛憎分明的情感性元素更易引起兒童深深的思考。譬如三年級上冊
70、的童話《陶罐與鐵罐》,通過陶罐與鐵罐兩個童話意象的對比,激發(fā)學生對于美丑、善惡的直觀認識。對比和心理反差在學生心中易于激起漣漪,激起學生對于謙虛品質(zhì)的美好體驗和對傲慢的品質(zhì)的厭惡和辨別,逐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愛憎,美好的情感,從而建立起對人生價值的理解。</p><p> 最后,童話課文中富有童趣的情感元素還體現(xiàn)在童話課文豐富的意象上,中國童話課文的主角往往是動物和植物,在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就有近三十篇的擬人體童
71、話,故童話課文通過意象的表現(xiàn)傳達的情感元素能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使學生從童話的主角身上獲得情感的溝通和交流,從而習得健康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對一二年級剛入學的兒童來說,他們的知識基礎較少,課文是他們接觸生活,面向生活的第一把鑰匙,所以他們會將童話課文中領悟到的“東西”,有意無意地延伸到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去,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能力。而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和陪伴者,也可以通過童話的情感性元素挖掘和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兒童在童心、童趣、童
72、情中收獲。</p><p> 西方選編童話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的影響</p><p>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改編自西方童話的課文占少數(shù)。有二年級下冊的《丑小鴨》;三年級上冊的《七顆珍珠》;四年級上冊的《巨人的花園》、《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六年級下冊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共六篇。</p><p> 西方的童話的創(chuàng)作與中國本土創(chuàng)作的童話有著傳統(tǒng)的差別:中
73、國童話強調(diào)維護群體穩(wěn)定的道德的比重很大,強調(diào)個體只是群體的一部分;西方的很多童話更側重的是人性的自然,個性的追求。這也表現(xiàn)在中國童話中動物形象大都是人的精神的反應,它們不自覺地擔當起傳承起教化的功能。而西方的許多優(yōu)秀童話是對一種人性自然的維護與體現(xiàn)。</p><p> 因此,西方童話的情感性元素更傾向于學生個性成長的發(fā)展,更尊重與愛護學生獨立成長和自由的情感體驗。但刪選自外國童話的課文并沒有原生態(tài)地還原西方文化
74、的精彩,而是將許多重要的凸顯人物性格的描寫刪除了,只是簡單保留了情節(jié),學生在學習文本的時候只能根據(jù)文本的情節(jié)進行理解,而對于原文中真實的情感解讀和理解便如同隔靴搔癢,無法真正地品讀外國童話,體驗外國兒童文學的魅力了,這也使得西方優(yōu)秀童話對于個性價值的追求無法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好地傳達出來。所以這也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共同參與情感性元素的探究,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與學生共同進入童話的情感世界。</p><p
75、> 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課文掃描</p><p><b> 童話課文分類</b></p><p>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共有49篇童話,其中低段童話共有39篇,占童話篇目最大,以動物童話為主,非常貼近低段兒童的心理特征。課文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物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向孩子們傳達著情感體驗和價值觀念。中段童話共有9篇,高段童話共1篇??梢姡私贪嫘W語文教材編者已
76、經(jīng)意識到了童話中的豐富美好的情感元素對于兒童成長的價值和意義,并不斷提高童話課文在教材中的分量,加以足夠的重視。</p><p> 細看人教版教材中的49篇童話,其中可分為擬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其中擬人體童話共有41篇,它是小學語文童話課文中,尤其是低段童話最常用的一種體裁,它指這類童話的主人公多是人類以外的各種人格化的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例如植物或是動物,這類貼近兒童生活的意象,符合兒童年齡特
77、征的童話更能激起孩子的共鳴,激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此類童話蘊含的情感元素也更為兒童所接納和吸收。</p><p> 常人體童話共有6篇,這類童話中的人物,看起來與常人完全一樣,但其性格、行為、遭遇都極度夸張。這類童話集中在中段和高段,當學生已經(jīng)能自主發(fā)現(xiàn)并體悟到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的基礎上,童話課文由擬人體童話向常人體童話轉變,這樣的安排非常符合學生的情感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可以從與同齡的童話形象中習得其中的情
78、感元素。</p><p> 超人體童話共2篇,分別是四年級的《巨人的花園》和《小木偶的故事》,這類童話往往見于民間童話和古典童話中,學生易被童話中超自然的人物情感所吸引,而童話傳導的又是普通人的情感價值,這也使得童話的意蘊更加深遠,童話中所體現(xiàn)的情感元素更為豐富和經(jīng)典。</p><p>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文學類童話較科學性童話的比例較為懸殊,文學類童話共有41篇,科學類童話共有
79、8篇,由此可見,語文教材中的童話課文的選編更注重對于兒童價值觀和情感體驗的傳導和交流,而非單純地交給孩子一個科學知識。文學類童話更富于藝術的感染力和情感的熏陶,文學類童話往往以其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意象,鼓勵學生找到情感的契合點,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其中文學類童話較科學童話富含更多的情感元素,更側重于關注兒童的成長和心靈體驗,也更為兒童所接受,可讀性強,趣味性強。</p><p> 童話課文現(xiàn)實問題探究<
80、;/p><p>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童話課文是小學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的49篇童話情感豐富,意蘊悠長,有很大一部分適合兒童學習、閱讀。在參閱近幾年對于童話課文情感元素問題探究的基礎上,我也發(fā)現(xiàn)了當下童話課文所存在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課文選編中,有一部分童話并沒有真正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fā),仍受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影響,站在成人的立場進行訓育,而沒有真正深入到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如《兩個小獅
81、子》、《風娃娃》等,使得童話課文的價值出現(xiàn)異化,具體在兩個方面:</p><p> 首先,它表現(xiàn)在偏重道德教育,忽視情感教育,過于強調(diào)道德教化。大部分童話教學,通過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訴兒童一個道理”,完成道德勸誡和思想教育的使命。這不僅表現(xiàn)在課文的選編上,也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之中。如《賣火柴的小姑娘》中必提及“黑暗的剝削社會的殘酷”;《風娃娃》中告誡孩子盲目地幫助是不對的;《兩只小獅子》中告訴孩子們勤勞才能又收獲的
82、道理。這種重教化的童話教學忽視了童話的特點,也忽視了兒童獨特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而是以成人世界的現(xiàn)實原則出發(fā)的結果。</p><p> 其次,一部分童話課文側重知識能力的灌輸。在選編與創(chuàng)作童話課文時,首先關注的是它的教育功能,這也使得教師在教學中急于對童話作品的教育意義進行提取,使童話課文的解讀和目標扭曲成了德育課。童話課文有其自身的文體特點,更多地具有一種貼近兒童的認識功能與審美功能。認識功能和教育功能在低
83、段學生身上只能是童話教學的次要功能,應更多地關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審美功能。通過童話課文教學,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p><p> 童話是一個永不會褪去的兒童主題,而選編進兒童課本中的童話課文,更是需要進行多元化的情感解讀,立足于兒童的人性和情感心理,童話滿足了兒童因開始面對真實生活卻又困惑于生活從而產(chǎn)生的幻想心理,是教師傳導情感、激發(fā)兒童情感共鳴,增長人生體悟的一個有效的載體。
84、所以作為兒童啟蒙的小學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挖掘童話課文中寶貴的精神內(nèi)涵——情感元素,為孩子們提供一種真正的審美享受,童話教學應該是真正的情境,情感,情節(jié)三融合。</p><p> 典型童話課文“情感元素”問題分析</p><p> 根據(jù)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童話課文存在的現(xiàn)狀,我選取課文中較為典型的課文進行分析探究:</p><p> 其一是二年級上冊《風娃娃》
85、:這篇童話實質(zhì)上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孩子成長故事,課文中的風娃娃聽從媽媽的教導尋找助人的機會然而卻受到了指責和批評。解讀這類童話課文,挖掘個中的情感性元素。首先應該考慮到孩子們成長中的迷茫,苦惱,痛苦,這些都是孩子們必須伴隨的代價,對人生的洞察力,對生活的思考能力更不是一蹴而就。在教學和解讀這篇課文的情感元素時,應該寬容孩子成長中的錯誤,承認孩子成長中必然的跌倒摔跤,放手讓孩子去做去實踐,這樣與眾不同的人文性情感味的解讀帶給孩子的是一個寬大
86、自由的空間,讓給他們自由馳騁,蹲下身子平等地對待兒童,這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只有在解讀中切身關注學生成長的必然性和個體的生活體驗,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情感價值,關注孩子的情感發(fā)展,從而達到童話教學的真正目的。</p><p> 其二是二年級上冊《從現(xiàn)在開始》:童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萬獸之王通過每個動物做一周,誰做得好就誰擔任。小猴子沒有像其他動物一樣搞“一刀切”,而是讓大家以自己習慣
87、的方式過日子,尊重動物們各自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最后成為了百獸之王。小猴子的形象建立在貓頭鷹和袋鼠這兩個反面形象的基礎上,強烈的對比造成了極強的審美體驗,具有人本主義的時代精神,適合兒童閱讀。但是這篇課文也有一定的成人主義傾向,兒童情趣和意味不足,具有強烈的教化沖動,形象的塑造也多為揭示文本的主題服務,這就削弱了整篇童話的情感價值,使得情感元素在學生習得中弱化。尤其是小猴子最后的一句話就明顯具有說教的痕跡,而不是兒童自身的說話體系,這
88、使得兒童在閱讀的時候會造成一種陌生模糊的感覺。而教師在教學時也非常容易有“說教化”的傾向,讓二年級的學生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內(nèi)涵,這不符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也不利于童話對于兒童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學生無法真正從中獲得思想的啟迪與情感的熏陶,削弱了童話作為情感教育價值的力量。</p><p> 其三是西方選編的經(jīng)典童話:二年級下冊改編自安徒生的名篇《丑小鴨》原文七千余字,在課文中被削減到四百多字,課文舍棄了
89、原文中許多生動的內(nèi)容,尤其是生動的語言描寫,風趣幽默的對話,鮮活的人物個性以及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這也大大削弱了學生在閱讀學習童話課文時候的情感體驗和感動。又如四年級上冊的《巨人的花園》,刪選自王爾德的名篇《自私的巨人》,刪去了原文故事中的人物對白和角色,只留下了巨人和模糊的“孩子們”,對話也修改成了獨白,課文把動態(tài)生動的景物描寫簡化成了兩個靜態(tài)的描述,王爾德原篇中精彩的細節(jié)和快樂的語言都在刪選中的課文中都去除了。課文最后以巨人之口非常直白
90、地道出了立場和定論?!毒奕说幕▓@》經(jīng)過刪選只能勉強成為一個“童話”,告訴學生一個訓戒。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的導向是討厭巨人而非原著中的同情巨人。挖掘童話課文的情感元素首先應該是民主的,有多元化的解讀方式,而非以單一的模式告訴孩子一個道理,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抹去了學生對于童話課文本真的理解,學生無法體會到童話本身的情感性元素,也更無法收獲一份感動。</p><p> 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挖掘</p><p
91、> 教學中典型童話課文“情感元素”挖掘</p><p> 結合當前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課文選編的現(xiàn)狀,相比較而言,教師課堂中的童話教學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把童話作為低年級學生的一種重要閱讀體裁,小學低年級的童話教學更是至關重要。如何在小學課堂中把童話真正教成童話,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探求童話課文之中的情感元素是語文童話類課文教學的關鍵。故我將結合人教版小學語文具體課文,對其中較為典型的童話課文之“
92、情感元素”作如下分析:</p><p><b> 擬人體童話教學分析</b></p><p> 《稱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非常美好的擬人體童話課文。文章中的小獾一連做了三個板凳都非常粗糙,但是朋友小刺猬卻非常真誠善意地稱贊了他,而正是由于小刺猬敏銳地感受到了小獾學習木工的認真和努力,給予了小獾鼓勵,最后小獾的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還送給了小刺猬兩
93、只蘋果作為感謝。這是一篇流淌著美好情感和善意的童話。文中的動物主人公一直都在稱贊和鼓勵著彼此,不吝嗇稱贊,這才使得小刺猬和小獾的一天變得非常的有意義和充實。</p><p> 文章中的“稱贊”就是這篇課文最關鍵的情感元素。這篇課文正投射著生活中的童稚和真誠的美好情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偉大力量。所謂“情動而辭發(fā)”,二年級的孩子正是情感發(fā)展的關鍵時間,他們對于外界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通過童話進行著很好的傳遞和發(fā)展。此
94、篇課文,教師通過教學正是要傳達給學生這樣一個主題:真誠地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哪怕在糟糕和失敗中也要善于挖掘別人值得贊美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善良。課文編排在低段,正是讓逐漸熟悉集體生活,融入集體的孩子們感受人與人相處的最可貴的品質(zhì),《稱贊》用可愛的形象,活潑童稚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孩子這樣一個情感教育。</p><p> 在童話教學過程中,合理想象,移情體驗能使孩子真正進入角色,體會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受到啟發(fā)。
95、在此篇童話教學中,我以兩個提綱挈領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探索:(1)面對小獾糟糕的板凳,到底該不該稱贊小獾。(2)假如你就是小刺猬,你為什么要稱贊小獾?演一演你會怎么稱贊,而小獾又會怎么回答。通過學生扮角色讀,讀中悟情——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把童話故事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來,情感出于內(nèi)心,而外顯于動作。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說懂得了“稱贊”這個情感性元素的內(nèi)涵,理解了稱贊的意義,才能真正地稱贊別人,并在生活中及時地去發(fā)現(xiàn)、挖掘別人身上
96、的閃光點,達到了童話情感教育的真正目的。</p><p> 由此可見,擬人體童話往往通過一個動物或是植物的意象,作為兒童生活中學習中的伙伴與其共同成長,擬人體童話中往往有著豐富的情感元素:如對于寬容、謙遜、樂于助人等美好品質(zhì)的感染;對于成長中面臨的困惑和迷茫的共鳴和回應;對于激發(fā)童話中主人公的愛憎與同情;對于事物的欣喜、向往和希冀,所以把擬人體童話放置在低段,對于兒童未來的成長和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97、。</p><p><b> 常人體童話教學分析</b></p><p> 《幸福是什么》(四年級上冊)這是一篇常人體童話,課文用單一的敘述形式講述了三個牧童在樹林中發(fā)現(xiàn)水泉,后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人們喝到泉水而快樂,智慧女神出現(xiàn)引導他們尋找探求幸福,三個牧童在十年后重聚也真正有了各自對于幸福的理解,智慧女神最后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義。這篇課文現(xiàn)實與想象交替出現(xiàn),用到了
98、童話課文最典型的寫法——幻想。幻想情節(jié)使童話顯得更加豐滿鮮活,情感意味更加濃烈。</p><p> 此篇童話,我認為有這樣一個重要的情感元素:即童話的主旨。課文最后揭示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一真諦。這句話放在課文末尾有概念化,抽象化,教條化之嫌,但是教師在教學和解析過程中則要避免這種單一的主觀導向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討論,結合四年級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和童話課文學
99、習的想象力量,來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真正有助于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和情感發(fā)展,而非單純導向學生這一概念化的刻板的主旨。此外,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對于幸福主旨的理解,而非單純停留在童話本身,使得兒童對于事物的認識有形象層面的提升,對于事物的表達更真誠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價值觀。</p><p> 《幸福是什么》屬于情節(jié)性較強的童話,關于童話的情感性教學,在理解文章主
100、旨的情感性基礎上,我認為情節(jié)的豐富形象也可以作為挖掘課文情感性元素的教學點。在引導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采用敘事類童話的學習方法——復述與表演。入情入境地進行感知體驗,從課文中的四個童話場景中,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和想象,幫助學生真正進入童話形象的心理中去,將概念化抽象的主旨轉化為可感可觸的具體化的認識,通過表演揣摩文中三個少年的情感和心理變化,真正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童話中去,這也實現(xiàn)了童話教學、童話學習情感化的第一步
101、。</p><p> 擬人體、常人體、超人體童話單元組合分析</p><p> 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共有四篇童話,除去上面提到的《幸福是什么》,還有《巨人的花園》(超人體童話)、《去年的樹》(擬人體童話)、《小木偶的故事》(超人體童話)。這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唯一以童話課文為組別的一個單元。教材將其安排在中段,在兒童對于童話課文了解、熟悉、對成長生活有了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悟的基礎上,安排
102、了一個擬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的單元組合。引導學生對于童話的情感元素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和提升,也為兒童在高段自主感悟童話的情感元素做好了鋪墊。</p><p> 童話組別的課文都有一個單元中心——引導學生自己體悟童話本質(zhì)的情感特點。兩個要點——童話的結構與語言。這也是大部分童話課文學習的基礎。通過搭建通話課文的脈絡,品析童話課文的語言來引導學生領悟表達童話,欣賞評價童話,從而在學生對整篇童話整體感知的
103、基礎上,深入童話主旨,體悟童話課文的表情方式和情感本質(zhì)。</p><p> 如課文《去年的樹》,這是一篇典型的情感性童話,故在精讀階段,更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的藝術留白,不斷提升認識,激起情感,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文字的一種感覺。有了對文字的感覺,才能自然地將這種感覺滲透在情感表達中。一個課文最后部分的教學片段中:鳥兒和最后化身為燈火的大樹告別的情景,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片段,教師引導學生想象鳥兒盯著燈火看
104、時,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她可能在想些什么?她好想在對燈火說著什么。通過想象鳥兒和大樹分別重逢,將學生帶到一個獨特的場景中,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鳥兒和大樹之間生死不渝的友誼,使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童話的神奇意境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學生代替鳥兒的表達正是學生深入童話,挖掘其中情感價值的一個體驗過程。教師不要剝奪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讀中“悟”,讀中“演”,調(diào)動起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使他們對美好的情感和深厚的友
105、誼有更多角度的理解和體驗。</p><p> 綜上所述,童話課文有其獨特的情感特點,它通過擬人、幻想等手法細膩而又敏銳地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給予孩子一個抒發(fā)情感,表達情感,體悟情感的空間,而教師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對情感元素進行多元化的解讀。童話教學必須重視情感元素,才能體現(xiàn)童話本身對于兒童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終極目標。</p><p> 總之,我認為優(yōu)秀的童話課文能給予孩子受益一生的情
106、感教育。對于兒童而言,他們對于童話的吸收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教師的鼓勵和傳達,教師對于童話課文情感元素的挖掘和自身對于童話課文的契合,直接決定了學生對于童話課文的情感體驗和接納。故,我認為真正有利于學生情感發(fā)展的童話課文具備以下幾個情感元素:</p><p> 首先,童話課文應充滿童稚,情感性濃烈,富有感染力。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應該貼近兒童生活和習慣,童話中出現(xiàn)的意象應能與兒童產(chǎn)生共鳴,兒童對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認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探究與傳導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課文中的情感元素【畢業(yè)論文】
- 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教材“情感性”探究【文獻綜述】
- 人教版小學語文童話教材“情感性”探究【開題報告】
- 小學低段語文的游戲化教學探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小學生數(shù)學作業(yè)探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小學英語有效學法探究與思考【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鄭淵潔童話的教育批判思想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指令有效性探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王爾德童話故事中的死亡主題【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教育游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綜述【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快銷品數(shù)字營銷探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英漢情感隱喻的跨文化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巧借語文教學空白藝術,培養(yǎng)小學生探究能力【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28956.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 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實效性探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淺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名人榜樣效應【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我國個人理財?shù)姆治雠c展望探究【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 小學語文課堂教育評價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教學初探【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