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你不該如此寂寞地前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文言文 你不該如此寂寞地前行</p><p>  摘 要: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在這一重難點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尷尬境遇:教師在講臺上揮汗如雨,而學生卻倒了一大片。教師教得心累,教學熱情喪失了許多,學生也學得心煩,整天喊"枯燥"喊"累",苦嘆文言文不實用。關注并及時捕捉學生的問題(興奮點),創(chuàng)設生成的課堂;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學習中

2、收獲成就感;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注重誦讀,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p><p>  關鍵詞:生成 學以致用 文化內涵 誦讀 </p><p>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8-0305-02 </p><p>  中學語文教學中有這么一句調侃,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魯迅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l

3、t;/p><p>  回憶學生時代的語文學習,文言文學習方式仍是記憶猶新的。當時學習方法很簡單:三部曲。一是課前把翻譯抄在課文上。先譯字,注在第一行,后譯句,翻譯寫在第二行;二是聽講課。教師逐字逐句講解,從開頭串到結尾。學生查缺補漏,看哪兒沒注全、沒注準確。筆記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課后讀和背,然后多抄幾遍翻譯,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p><p>  這種“慢火熬湯式”的方法讓我中學時期的

4、文言文基礎打得很扎實,但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p><p>  現在做了語文教師,一開始也是采用傳統(tǒng)的“葵花寶典”,但越教越尷尬,越暴露出問題。 </p><p>  高一、高二階段的文言文教學,當我努力落實具體字句時,耗時多,且教學往往變成了文言詞句與語法的分析課。師生更關注字詞句,如重點虛實詞、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正因為教學內容的落腳點在字詞句,所以課堂上學

5、生忙碌著摘記,不管懂不懂先記下來再說?;旧鲜墙處熞蝗顺獞?,學生看戲,很少能見到具有一定價值的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師生雙方疲憊,最終的結果是:一部分學生不領情,不愛聽,昏昏欲睡,意志力堅強的學生勉強能夠打起精神聽課。上完了課,的確有一大堆筆記,滿眼望去花花綠綠,但學生卻不知整篇文章到底在講什么,富有靈性和情趣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碎,美感全無,雅致全無。到了高三階段,更暴露出弊端。由于只是對字詞句的死記硬背而不是對文言文學習規(guī)律的掌握,不

6、是自覺地接受文化熏陶,致使學生不僅把舊的全忘了,且面對新的文言文材料時不知所措,直咬筆桿,一副苦不堪言狀。于是我明白了:原來是自己把學生拉進了泥海,“授之以魚”而沒有“授之以漁”;但當我積極關注思想情感、價值觀這一層面時,教學又往往流于空泛乃至花哨,最終直接導致學生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一到考試要動真格的時候,學生的認識和理解,總是漏洞百出,答</p><p>  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在《語文的審視

7、》中提出的關鍵問題:語文是什么?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帶給學生什么? </p><p>  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它卻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都必須探詢的教學問題。我想,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快樂的課堂、生成的課堂、真實的課堂和智慧的課堂。要想使文言文教學鮮活起來,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且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學習中不斷收獲快樂感與成就感。要做到這,需要教師調動個人的教學智慧。以下是本人一些初淺的、尚不成熟的考慮與建議

8、。 </p><p>  一、關注并及時捕捉學生的問題(興奮點),創(chuàng)設生成的課堂 </p><p>  語文課堂上,期待收獲的是情感的升華、思想的啟迪、價值觀的引領……而這一切,教師卻不可能完全通過預設實現。而且,能形成飛瀑的絕不是預設好的溝溝坑坑,而是“水到絕境成飛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從關注預設教案走向關注學生、學情和生成,關注學生的興奮點。教師的教學本身就是極具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的,

9、不僅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動態(tài),而且所面對的學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這充滿活力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就應該善于發(fā)現新的興奮點,以此來激發(fā)師生雙方的精神、喚起情趣和熱情,文言文教學更需要如此。教師應正視“陰錯陽差”,應重視“節(jié)外生枝”,應珍視“靈光一現”。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走向真實。 </p><p>  要創(chuàng)設生成的課堂,重要的是捕捉有爭議、有價值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

10、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眴栴},讓學生自己來提。學會質疑,是學生受用終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常常教育學生“學貴有疑”,要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好習慣,卻常常忽略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但往往也是我們挫傷了學生的質疑熱情。學生超出常規(guī)的思考很可能就是一個可貴的思維創(chuàng)新,切不可為了機械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因為,課堂上最有價值的問題應該來自學生,并最后返回到學生中去,問題是一切教學的起點,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問題的真

11、實性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只有來源于學生的問題才能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與思考。如果沒有問題,認識也就停止了,靈性也就散失了。 </p><p>  以《阿房宮賦》的教學為例。 </p><p>  上課初始,剛讀到題目中的“阿房”時,學生就對其讀音提出了不同意見。面對學生的質疑,出于“怕浪費時間,完成不了預設教學目標”的考慮,我就正了音,然后以“這是古音”的簡單解釋匆匆?guī)н^。后來

12、偶然讀到關于《阿房宮賦》的教學札記,著名教師李明新的作法讓我警醒了許多?!鞍⒎俊钡淖x音,為什么兩個字的讀音與現代漢語差別如此之大?他點出這是跟地名有關,也是跟愛情有關。這樣的課堂設計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的灌輸法,在文化氛圍中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枯燥的文言常識。 </p><p>  教師在課堂上不要著重去提問題,而是要善于發(fā)現學生提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然后幫助學生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我們的課堂才

13、會更具實效,更富有生命力。 </p><p>  二、學以致用,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成就感 </p><p>  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并運用文言文學習的規(guī)律。在平日的學習中,除了積淀必要的文言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導學生挖掘并掌握文言文學習的規(guī)律、方法。例如,實詞推斷方法、特殊文言句式調整的規(guī)律、翻譯的原則與方法等等。   以實詞推斷方法中的字形推斷為例。 </p>&l

14、t;p>  歸有光《項脊軒志》中的“爨”是會意字,從字形中就可以明白它是“燒、煮飯”的意思;又如“糶、糴”二字,讓學生從字形上推測,不難得出“賣出糧食,買進糧食”之意;再如“小大之獄”的“獄”字,我們可以把它還原為兩邊各為一只“犬”,中間是一“言”字,也就是說兩只狗在對叫,他們發(fā)生了爭吵,有了爭執(zhí)就要上訴,那么就會產生“案件”了,所以“獄”字譯為“案件”學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引導學生運用規(guī)律,培養(yǎng)推測能力,學生還是很感興趣的。 &

15、lt;/p><p>  規(guī)律是學習的前行。多掌握規(guī)律或方法,學生就能運用規(guī)律來解決更多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收獲成就感,自然而然就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 </p><p>  除此之外,還要古為今用,建立古今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文言文中的成語典故、名言佳句、經典片段,不僅要學生熟記背誦,還要鼓勵他們在日常交際、學習生活(尤其是寫作)中靈活應用。這是一個值得用心開掘的寬廣領域,是文言文教學爭取高效發(fā)展

16、的有效途徑。 </p><p>  以寫作為例。注重運用文言文的營養(yǎng),能豐富寫作的形式和素材。在文體上,我們可以借鑒文言文的語言形式進行寫作。從形式而言,文言這種古老的語言形式還葆有頑強的生命力,并且具有白話所不能替代的獨特優(yōu)勢。文言以短句居多,且長短句參雜交融,這使得它具有簡練含蓄、典雅精致、富有節(jié)奏感的特點,能給讀慣了白話文的當代人以一種返璞歸真的全新感覺;在內容上,文言文更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素材,因此,

17、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可以指導學生適當地嘗試文言文的寫作,更可以充分地引導學生開掘文言文中寫作素材方面的價值??梢蕴峁┳魑脑掝}鍛煉學生運用素材的意識和能力,也可以指定文中的素材讓學生尋找合適的作文話題。正是通過這樣較為持續(xù)而有意的訓練,學生從課本取材的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為例。我們既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式的名句,體會其簡練的語言特點,也能引導學生從文中的素材尋找合適的作文話題。

18、例如“廉頗負荊請罪,最終將相和”的情節(jié),我們可以體會出將相二人的高貴情操,提煉出“顧全大局、寬容、愛國、擁有真誠的心、勇于承認錯誤”等作文話題。 </p><p>  三、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 </p><p>  文言材料的學習,讓學生穿越時空,與大師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我們的祖先,懂得我們的歷史,從而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學時期學習文言文,讓學生接觸一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其一生

19、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將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教學中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內涵?可有如下方法: </p><p>  1.穿插故事,增添情趣。 </p><p>  穿插故事,就是要以事明理,在講述中穿插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軼聞趣事來吸引學生。如教學《蘭亭集序》時,順勢講出“墨池筆山”的故事,“入木三分”成語典故的由來,感悟王羲之苦練書法、終成大家的精神;還可以談及不同的“之”的書法特點,體會王羲之

20、書法“飄若游云,矯若驚龍”的瀟灑風貌,定會使學生興趣大增,并樂此不疲地去研讀這篇文質兼美、形神兼?zhèn)涞奈恼隆?</p><p>  2.結合現實,拓展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p><p>  文言文不僅僅是墨痕堆積而成的讀物,還是前人情感的抒發(fā)、智慧的結晶,是前人精神和心靈的寫照。通過對文言文的閱讀,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古人的命運遭際、生存狀態(tài)、心理情感和靈魂世界:“他們生活在一定的時代和

21、社會條件下,有著各自的經歷、情感、性格和命運,但他們并不是跟今天的我們和今天的生活毫無關系,而應該指向自己和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任何人的性格和命運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運,只不過特定的時代和社會使這種性格和命運凸現出來而已。”所以,項羽雖然在青鋒一抹之后倒在烏江邊上,但我們依然能夠通過司馬遷的文字透視出自己命運的方向;我們依然能夠從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古人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剛強與孱弱,“從而能夠追究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一切癥

22、結的所在,弄明白人類只配或應該得到什么樣的命運,由此產生一種悲憫的情懷,對人性中的虛浮、懦弱、迷信和懶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經常反思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不斷與墮落作斗爭,努力提升我們的靈魂,把握我們命運的走向”(王雷《談談小說教學和現實生活的關系》)。這就是學習古代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價值,也是文言文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 </p><p>  3.從文本中去了解相關的禮儀制度、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等 </p>&

23、lt;p>  《鴻門宴》里有這樣的語句:“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比绻覀儗Υ酥皇亲骱唵蔚姆g而匆匆?guī)н^,那就不能了解作品深厚的文化意義。按照古代禮儀,室內的席次是有等級和地位差別的:以東向為最尊,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其次是西向。這里,通過座位的安排順序,我們可以看出項王根本沒有把劉邦放在眼里,而張良更是連坐的資格都沒有。由此我們也不難體會出項羽剛愎自用

24、、目空一切的性格,以及劉邦所受到的輕視。 </p><p>  再如《信陵君竊符救趙》中,有學生不理解為什么侯嬴會自殺,這難道不是對生命不珍惜的一種表現嗎?其實,要想真正理解侯嬴的這種行為,還需要理解當時普遍流行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侯嬴的自殺是對信陵君的鼓舞,也是對信陵君的忠誠,更是對前面所說的樸素觀念的闡釋。 </p><p>  四、注重誦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

25、p><p>  日常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是比較喜歡朗讀富有節(jié)奏感、音樂美的作品的。文言文比現代文講究韻律,帶有明顯的聲韻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在誦讀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誦讀的方法,包括誦讀的節(jié)奏、語氣、語調、語速,以便更好地誦讀作品,從而提高閱讀水平。而這一點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p><p>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吟詠誦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意間對文章中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

26、奏和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了深切的體驗。尤其是對那些富于情韻、語言優(yōu)美、瑯瑯上口的作品,或朗讀,或吟誦,或記背,可以從中積累名言佳句,體驗藝術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養(yǎng)成高雅的氣質。 </p><p><b>  五、結語 </b></p><p>  文言文,想說愛你不容易。一方面,它似乎總以枯燥古板、與時代脫節(jié)的面目出現;另一方面,它確實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

27、華以及許多豐富有趣的文化現象,這就使文言文走進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尷尬境遇。 </p><p>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使文言文教學鮮活起來,這需要平時的積累與熏陶,這絕不是一朝一夕,也絕不是易事。但是,如果邁出了第一步,我們能夠自覺地引導學生積淀必要的文言知識,掌握基本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形成濃厚的閱讀趣味,那么文言文閱讀也許就不再是一塊“雞肋”,文言文教學也

28、就不是“硬中傷”了。 </p><p>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習文學的最終目的是形成人的內心世界――道德、修養(yǎng)和美?!蔽难晕膶W習更應如此。將文化教育滲透到文言文教學中去,以文化傳承為中心,讓學生掌握文言文學習的規(guī)律,在閱讀文言文的同時感染些文化氣息,進行些文化思考,才有可能使文言文教學出現“峰回路轉、豁然開朗”的可喜局面。 </p><p>  當然,這絕非嘴皮之功。文言

29、文的內蘊博大精深,作為引導者,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準備的也就不僅是一桶水了。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從過去到現在的杰出教育家,無一不具備淵博的學識,無一不是在思想上頗有建樹。一個知識貧乏而又思想淺薄的語文教師,是不能夠引導學生產生學習文言文的濃厚興趣的。 </p><p>  誠然,理想與現實存在的種種差距在所難免,迷茫也是難免,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管你是牡丹,還是

30、百合,也不管你是茉莉,還是丁香,只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充分挖掘個人的教學智慧,讓反思與不斷的調整隨行,文言文課堂終會飄散濃濃的語文馨香,終會有更多的看不完的風景! </p><p>  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并學有所得,不亦樂乎! </p><p>  (曾獲省級一等獎優(yōu)秀) </p><p><b>  參考文獻 </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