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對閱讀教學整體感知的再認識</p><p> 閱讀是一種學習方式,是一種獲取文字信息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的載體是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閱讀教學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引導學生學習字詞,學習語言,學習表達,學習做人。我們閱讀一篇課文,通常需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寫了什么?為什么寫?怎么寫的?而“寫了什么”是閱讀一篇課文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往,我們的閱讀教學在解決“寫了什么”時,最通用的方法就是分段,概
2、括段意,概括主要內(nèi)容,接下去就是逐段講問。為了打破這種“逐段講問”的閱讀教學模式,近年來,我們的閱讀教學開始關注“整體感知”,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教學規(guī)律,強調(diào)在閱讀教學的初讀階段進行整體感知,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引導學生明白課文“寫了什么”。 </p><p> 讀了文章之后,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印象,這種印象往往是讀者的感覺或直覺,我們稱之為“感知”。何謂“整體感知”?不少教師把“整體感知”理解為概
3、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理解當然也沒錯,但是操作起來形式單一,往往是讀了課文后,老師問學生: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這種方式偶爾用用未嘗不可,但每篇課文都這樣進行“整體感知”就顯得單調(diào)雷同、索然無味了。 </p><p> 事實上,整體感知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我們不妨把“整體感知”理解為“把課文讀短”。如果把一篇課文比作是一幢大廈,“把課文讀短”就是大廈的框架;把一篇課文比作是一棵大樹,
4、“把課文讀短”就是大樹的主干。找到了課文的“框架”,明確了課文的“主干”,這篇課文大致“寫了什么”就了然于胸了。 </p><p> “把課文讀短”,重在一個“讀”字。讀者的感知能力有差異,文章有長有短,有難有易,有的人讀一遍就知道文章寫了什么,有的人可能要讀好幾遍才知道文章寫了什么。易讀的課文讀一遍就可以進行整體感知,難讀的課文可以多讀上幾遍再進行整體感知。課文出現(xiàn)幾個生字或新詞,有時候也并不會阻礙學生對課文
5、的整體感知,因為多數(shù)漢字是形聲字,知道這個字的“形”,就能大致判斷出這個字的“義”,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判斷出詞語的大概意思。在生字新詞較多的情況下,或者生字新詞阻礙學生閱讀的情況下,理解這些字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也是必要的,這本來就是語文課的分內(nèi)事??傊?,沒有讀就沒有整體感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通課文,理解有難度的字詞,才能做到“把課文讀短”。 </p><p> 有了這樣的認識和理解,我們在指導學生初讀課文,引導
6、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時,就能夠開闊思路,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 </p><p> 一、圍繞課題進行整體感知 </p><p><b> 案例一:叩問課題 </b></p><p>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父親的菜園》,看似一篇寫菜園的課文,其實是在寫父親。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對課題進行了兩次叩問: </p><p>
7、;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菜園?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說嗎? </p><p> 生:這塊菜園先前是“貧瘠”的,后來變成了“四季翠綠”的。 </p><p> ?。◣熞龑謩e找出寫菜園“貧瘠”和“四季翠綠”的句子,找到“貧瘠”的原因,讀出對“四季翠綠”的菜園的欣喜。) </p><p> 師:這篇課文的題目,既不是《貧瘠的菜園》《四季翠綠的菜園》,也不是《我家的菜
8、園》,而是《父親的菜園》。作者為何要特別強調(diào)這是“父親”的菜園呢? </p><p> ?。◣熞龑ㄟ^閱讀和思考,歸納出三條理由:菜園是父親一手經(jīng)營起來的,它凝聚著父親的心血和汗水;父親愛這個家,他要讓全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父親愛這個 </p><p> 菜園,更愛這片土地,只有艱辛的勞動才能改變這里貧瘠的面貌。) </p><p> 題目往往是文
9、章的眼睛。整個教學圍繞著課題展開,第一次圍繞課題中的“菜園”進行叩問,第二次圍繞課題中的“父親”進行叩問。兩次叩問,幫助學生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知道了這是一篇寫父親的文章,還明白了課文的主旨。 </p><p><b> 案例二:擴展課題 </b></p><p>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老人與海鷗》,課題已經(jīng)告訴讀者,課文寫的是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故事。但光知道他們之間有
10、故事還不行,還得知道他們之間有什么故事。 </p><p> 師:這篇課文很長,有19個自然段,但課文只寫了兩天的事。快速瀏覽課文,找出這兩處時間。 </p><p> 生:第一處時間是“一個普通的冬日”,第二處時間是“十多天后”。 </p><p> 師:我們可以根據(jù)這兩處時間,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出示:老人 海鷗,海鷗 老人)這兩個部分寫了什么,你能在橫
11、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嗎? </p><p> 生:老人喂食海鷗,海鷗惜別老人。 </p><p> 老人把海鷗當作了自己的親人,海鷗也把老人當作了自己的親人,他們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把課題稍加擴展,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入這兩個詞語,就把握了課文的整體結構,明白了課文在寫什么。 </p><p> 二、圍繞詞語進行整體感知 </p><p>&l
12、t;b> 案例三:提煉詞語 </b></p><p>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最后一頭戰(zhàn)象》是一篇動物小說,課文很長,一共有23個自然段。課文以時間為序,寫了戰(zhàn)象嘎羧的四個感人片段,教學參考書中是這樣概括的:英雄垂暮、重披戰(zhàn)甲、憑吊戰(zhàn)場、莊嚴歸去。但要學生概括出這四個短語(意思相近也可以)有一定的難度。 </p><p>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把課文概括成四個
13、帶“重”的二字詞語。先在黑板上橫著板書四個“重”,告訴學生這個字在這里都念“chóng”,是“第二次,再次”的意思。然后讓學生依次默讀四個感人的片段,每讀完一個片段就讓學生在“重”后添上一個字,提煉出一個開頭是“重”的詞語,這一個詞語能概括出這一片段在寫什么。這個訓練,學生很感興趣,而且難度適中,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就概括出了“重生”“重逢”“重臨”“重歸”這四個詞語。長長的課文,讀成了四個帶“重”的詞語(只有“重逢”是課文中有
14、的),理清了課文的“框架結構”,課文“寫了什么”就十分清楚了。 </p><p><b> 案例四:串聯(lián)詞語 </b></p><p> 《珍珠的母親》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人物的對話比較多,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用簡潔準確的語言來說說故事講了什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教學時先讓學生感知故事中的人物。 師:(出示: 的小沙子)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說一說這是一
15、粒怎樣的小沙子嗎? </p><p> 生:東游西蕩的小沙子。 </p><p> 生:粗糙的小沙子。(理解“粗糙”的意思) </p><p> 師:粗糙的小沙子如果整天東游西蕩,就不會有出息。 </p><p> 師:(出示: 的珍珠)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說一說嗎? </p><p> 生:圓潤閃亮的珍珠。
16、(理解“圓潤”的意思) </p><p><b> 生:明亮的珍珠。 </b></p><p> 生:閃閃發(fā)光的珍珠。 </p><p> 師:多美的珍珠啊?。ǔ鍪荆旱陌鰦寢專┠隳苡谜n文中的詞語來說一說嗎? </p><p> 生:創(chuàng)造光明的蚌媽媽。 </p><p> 師:你能把“創(chuàng)造
17、光明的蚌媽媽”“粗糙的小沙子”“圓潤閃亮的珍珠”連起來說說這個童話故事講了什么嗎? </p><p> 生:創(chuàng)造光明的蚌媽媽把粗糙的小沙子培養(yǎng)成了圓潤閃亮的珍珠。 </p><p> 師:你能用上課文中的新詞“培養(yǎng)”來說故事內(nèi)容,真了不起! </p><p> 我先讓學生來感知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怎樣的小沙子,怎樣的珍珠,怎樣的蚌媽媽,要用課文中的詞語說。再讓
18、學生用上這些詞語和人物來說說故事講了什么,這樣一來,難度就降低了,既讓學生理解了有關新詞,同時也教給了學生概括故事內(nèi)容的方法。 </p><p> 三、圍繞句子進行整體感知 </p><p> 案例五: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 </p><p>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文中前后出現(xiàn)三處帶有“家家戶戶”的句段,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可以抓住這些反復出現(xiàn)
19、的句子進行整體感知。 </p><p> 師:(出示: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山陰道上,應接不暇,耐人尋味)這些四字詞語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p><p> ?。ㄉx擇自己最喜歡的詞語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p><p> 師:你們知道俞老師最喜歡哪一個詞語?(生猜)我最喜歡“家家戶戶”這個詞語。把這個詞語單獨拎出來,你會覺得它很平常,但是
20、,把這個詞語放到課文里面讀一讀,你會猛然發(fā)現(xiàn),這個詞語非同一般。請同學們把帶有“家家戶戶”的句子找出來。 </p><p> ?。◣煶鍪荆孩偌壹覒魬舳荚陴B(yǎng)花。②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③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 </p><p> (師
21、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這三個句段,直至能夠背誦。) </p><p> 師:現(xiàn)在,你從這三個含有“家家戶戶”的句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p><p> 生:德國人愛花之真切。 </p><p> 生:養(yǎng)花已經(jīng)成了德國人的習俗。 </p><p> 生:德國是一個花的國度。 </p><p> 生:德國是一個美麗的
22、國家。 </p><p><b> 生:德國人愛美。 </b></p><p> 生:這是一個奇特的民族。 </p><p> “家家戶戶”這個詞語學生都理解,根本就不用解釋,但是這個詞語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三次,那就不可小視了。把“家家戶戶”這個詞放到課文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我們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對這三個句段反復朗讀和感悟,學生對課文
23、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p><p> 案例六: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 </p><p>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我的舞臺》,課文一開頭就寫到“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這句話統(tǒng)領全文。課文用第一人稱敘述了“我”走上藝術舞臺的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都是圍繞“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展開的。 </p><p>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圍繞
24、這句話,作者從以下幾個階段敘述了自己與舞臺的不解之緣。(出示:出生前,我的舞臺在 </p><p> 里;會走時,我的舞臺在 </p><p> 上;六歲時,我的舞臺在 </p><p> 上;幾年后,我的舞臺在 </p><p> 里。)請同學們邊默讀邊填寫。 </p><p> 生:出生前,我的舞臺在娘胎
25、里。 </p><p> 生:會走時,我的舞臺在小床上。 </p><p> 生:六歲時,我的舞臺在練功毯上。 </p><p> 生:幾年后,我的舞臺在劇場里。 </p><p> 師:隨著“我”的成長,“我”的舞臺有什么變化? </p><p> 生:“我”的舞臺越來越大。 </p><
26、;p> 師:從舞臺越來越大,你看到了什么? </p><p> 生:“我”在不斷地成長,表演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p><p> 生:“我”與舞臺有著不解之緣,“我”鐘愛舞臺,鐘愛評劇表演,舞臺確實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 </p><p> 不少課文都有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如中心句、總起句、過渡句(段),這些句子的呈現(xiàn)方式因文而異,有的開篇點題,有
27、的篇末總結,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結。這些句子都能夠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但是光找出這樣的句子還不能“到此為止”,還得看看課文圍繞這個句子寫了哪些方面,如此,課文的整體結構才能清晰可辨。 </p><p> 從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篇課文可以讀成幾句話甚至一句話,可以讀成幾個詞語甚至一個詞語(短語)。我們還發(fā)現(xiàn),整體感知不僅僅只是了解課文“寫了什么”,這其中還穿插或滲透著對課文線索、思路、結構的整理
28、,對課文情感的體會,對課文主旨的發(fā)掘。當然,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整體感知還是以課文“寫了什么”為主,其他形式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課文而有所選擇。只要能幫助學生“把課文讀短”,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都可以認定為“整體感知”。此外,初讀階段的讀通課文、識字學詞、整體感知不必按部就班,可以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讀通課文的過程中識字學詞、整體感知。 </p><p> 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提倡整體感知,不是主張囫圇吞棗,而是要用
29、系統(tǒng)的整體觀點,從組成整體的部分中選取最優(yōu)的角度切入來進行整體感知。把課文讀短也是一種教學藝術,我們要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整體感知,避免初讀課文的單調(diào)乏味。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整體感知的方法,使其能夠在自主閱讀中把握課文脈絡,快捷地提取信息,不至于“盲人摸象”。只有教給了學生開啟閱讀之門的鑰匙,才能引領學生步入閱讀的恢宏殿堂。 </p><p> ?。ㄗ髡邌挝唬赫憬B興市柯橋區(qū)秋瑾小學趙家坂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閱讀教學中的“整體感知”.pdf
- 基于整體感知的閱讀教學研究.pdf
- 閱讀教學的認識
- 新世紀對語文教學整體觀的再認識.pdf
- 對實施案例教學的再認識
- 80682.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整體感知與文本細讀
- 論語文教學中的整體閱讀教學.pdf
- 對閱讀教學中
- 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格式塔建構——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pdf
- 44738.朱自清閱讀教學觀對高中閱讀教學的啟示
- 對教學校長工作的再認識
- 對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
- 27757.整體閱讀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證研究
- 論大學英語課文整體閱讀教學的實施
- 分數(shù)的再認識教學設計
- 語文閱讀教學整體性策略研究.pdf
- 分數(shù)的再認識教學反思
- 理科雙語教學再認識
- 對肺水腫的再認識
- 閱讀教學論文想象閱讀教學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