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膳食療及飲食宜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藥膳食療,佛山市中醫(yī)院 張 年,一、中醫(yī)藥膳食療的概念(1),食療,廣義的含義是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利用食物的性味和功效來影響機體的功能,達到強身健體或治療疾病的一種保健方法。藥膳,指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diào)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具有保健和治療作用的特殊食品。,食療與藥膳互相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兩者可分而不可離,在實際應用中常合稱為藥膳食療。 藥膳食療是一門既古老又新興的學科,她與現(xiàn)代營

2、養(yǎng)學、臨床醫(yī)學、生物化學、植物化學、食物烹調(diào)學等緊密結(jié)合,在未來的醫(yī)療保健中將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一、中醫(yī)藥膳食療的概念(2),二、食物的性味,,食物的寒、涼、溫、熱四性,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性和味,食物亦然,性味不同,其功效作用亦不同。食物的性是根據(jù)飲食中反復驗證然后歸納起來的,是食物作用于機體所發(fā)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至于食物的味,是由飲食中口嘗而得,不僅是味覺感知的真實滋味,同時亦反映食物的實際性能,要使飲食療法達到預期效果,就要分

3、清食物的性味,辨證地選擇食物。,,食物與藥物一樣,亦有寒、涼、溫、熱四性。寒涼與溫熱屬于2類不同的性質(zhì),其中涼與寒類同而次于寒,溫與熱類同而次于熱,即在共同性質(zhì)之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還有一類食物。由于它的性質(zhì)平和,偏涼偏溫不明顯,故稱為平性食物。在飲食治療中,應了解食物的性味,使之符合疾病的性質(zhì),從而取得預期的療效。,,1.涼性與寒性食物:多用于陽亢熱癥,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食物如小麥、大麥、粟米、兔肉、鴨肉、竹絲雞、水魚、烏龜

4、、田雞、鴨蛋、白蘿卜、白菜、西洋菜、通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西紅柿、茄子、生藕、竹筍、甘蔗、芹菜、海蟄、紫菜、番茄、梨、西瓜、香蕉、柚子、枇杷、柿子、綠豆、綠豆芽、苡仁等。,2.溫性與熱性食物:可用于寒癥和陰癥,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驢肉、馬肉、雞、鵝、貓肉、麻雀、鵪鶉、烏蛇肉、鯽魚、帶魚、黃鱔、豬肚、牛肚、鵝蛋、河蝦、海參、淡菜、生姜、蔥、大蒜、香菜、洋蔥、辣椒、胡椒、南瓜、韭菜、糯米、高粱、飴糖、紅糖、荔

5、枝、龍眼、核桃、黑棗、桃等。,3.平性食物:性質(zhì)平和,對寒癥、熱癥都適用,尤其是對虛不受補的病人,是十分適合的。食物如大米、豬肉、塘虱、玉米、馬鈴薯、番薯、木耳、李子、蘋果、無花果、黃豆、赤小豆、白果、雞蛋、黑豆、豌豆、黑芝麻、花生、蓮子、菜心、金針菜等。,五味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種基本味道,實際上還有些食物具有淡味和澀味。與食物的性一樣,由于食物有不同的味,便有不同的功效。辛味(辣味)多有發(fā)散和行氣活血的作用,一般用于表癥、

6、止痛,多食則耗氣,如生姜、蔥、蒜等。甘味多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一般用于虛癥,多食則雍塞、滯氣。,食物的五味,酸味收斂固澀,故能治虛汗、久瀉、尿頻、遺精等,多食則痙攣。澀味的作用及適應癥與酸味食物相似??辔队性餄?、瀉火、通便、健脾等作用。咸味有軟堅散結(jié)、瀉下的作用。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多用于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如冬瓜、苡米等。,三、藥膳食療應用的基本原則,(一)辨證施食,三因制宜 (二)隱藥于食,藥食同功 1.藥

7、膳食療多選用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中藥材。在1987年國家衛(wèi)生部公布了61種藥食兼用的食物,1991年又增補了8種,分別為麥芽、黃芥子、鮮白茅根、荷葉、桑葉、雞內(nèi)金、馬齒莧、鮮蘆根,至今共公布87種藥食兼用的食物。,,2.宜選用無明顯異常味道及無毒害的藥物。如常用沙參、玉竹、黨參、北芪、地黃、人參、西洋參、田七、阿膠等。 3.合理的配伍加工隱藥味于膳食。 4.四氣相順,五味調(diào)和,歸經(jīng)、功效主治協(xié)同。,(一)辨證施食,三因制宜

8、 (二)隱藥于食,藥食同功 (三)注意保護脾胃功能 中醫(yī)認為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應用飲食療法時因注意保養(yǎng)脾胃功能,不可急于求成,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食入某些對疾病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否則會欲速不達。作為日常保健,可常選用藥性平和的淮山、大棗、扁豆、茯苓、蓮子等煲粥,以助脾胃。(四)緊密結(jié)合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合理平衡膳食,三、藥膳食療應用的基本原則,從中醫(yī)藥學理論講,人 的體質(zhì)分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實證體 質(zhì)的人就不宜服用補益品尤

9、其適用于那些體質(zhì)虛弱的中老年人補益中藥分 為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及補陽藥四 大類。,四、補益中藥的分類,補氣藥,主要適用于治療 脾氣虛弱或肺氣虛弱等證脾 氣不足:精神疲倦,四肢無 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稀爛),甚至臟 器下垂等癥狀;肺氣不足:少氣懶言,動則氣喘,易出虛汗等癥狀。補氣藥 包括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 靈芝、黃芪、白術、山藥、扁豆、甘草、 大棗、蜂蜜等。代表方劑:四君子湯,補血藥,中醫(yī)認為心肝脾 腎諸臟均與血

10、液的生成有關血虛證者 除表現(xiàn)出面色、唇色、指甲等顏色變化 外,還常有失眠健忘,多夢易驚等病癥。 補血藥 包括當歸、熟地、何首烏、阿膠、龍 眼肉、三七(熟)等。氣血相生補血方劑:四物湯,補陰藥,補陰類中 藥的特點是能夠滋養(yǎng)陰液,生津潤燥,特別對肝、腎兩臟有較強滋陰作用。陰虛 者主要是機體內(nèi)的陰液不足,有虛火妄 動、手足心熱、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癥 狀。補陰藥 包括沙參、麥冬、天冬、石斛、玉竹、 黃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蓮

11、、女 貞子、龜板、鱉甲、黑芝麻等。代表方劑:六味地黃丸,補陽藥,補陽藥 又稱助陽藥或壯陽藥,其特點是能夠扶 助人體的陽氣,促進機體的氣化功能,特 別對腎陽不足者有明顯的增強作用腎陽虛,則全身溫煦的功能下降,出 現(xiàn)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及性功能減退的 病癥。補陽藥 包括鹿茸、黃狗腎、紫河車、蛤蚧、 冬蟲夏草、胡桃仁、肉蓯蓉、鎖陽、巴戟 天、淫羊藿、仙茅、杜仲、續(xù)斷、狗脊、 骨碎補、補骨脂、益智仁、沙苑子、菟絲 子、韭菜子、胡蘆巴、陽起石等

12、。代表方劑:金匱腎氣丸,五、保健常用中藥概述,(一)、人參,基源:五加科人參的概《本草經(jīng)》藥品種類:生境區(qū)分:野山參、移山參、園子參炮制區(qū)分:紅參、糖參、生曬參、鮮參,(一)、人參,臨床應用;1、抗衰弱老:減少老年斑、色素沉著,改善脫發(fā),使皮膚白潤。治療神經(jīng)衰弱,失眠、記憶力減退,疲勞綜合癥,性功能障礙,老年性癡呆2、心血管疾病:治療冠心病、心率失常、心肌炎,3、急慢性肝炎:能降酶、護肝,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白球比例,改善食欲

13、4、代謝病:糖尿?。禾悄虿?、高脂血癥5、支氣管哮喘6、惡性腫瘤7貧血,(一)、人參,性味功能:甘微苦平。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元氣虛哀,津液不足,疲勞倦力,食少無力,虛脫休克,虛勞喘咳,氣血不足,小兒驚厥,(一)、人參,用法用量:1、保健用—1.5~3g,參糖或參片含嚼服,每周休息1-2天,連服數(shù)月或數(shù)十日 2、治病用—常隔水燉,3~6g,每日1劑 3、救急用—10-12g加五味子9g

14、,麥冬15g,水煎服(或亡陽虛脫:人參15-20g,或加熟附子;休克:人參9-12g,水煎服),4、藥膳—紅參須3-6g,熬瘦肉湯,或加枸杞子,白木耳注意:實熱病、身體壯實,夏季不用。量過大可見鼻血、便血、煩躁、興奮。,(二)、西洋參,基源:五加科西洋參的干燥根歷史:18世紀發(fā)現(xiàn)于加拿大魁北克等到地,19世紀栽培,主要銷往東南亞。今在我國河北等地有栽培,質(zhì)量好。藥品種類:粉光西洋參 原皮西洋參 一種為圓柱形;一種為紡

15、錘狀,條勻、質(zhì)硬、體輕、表面橫紋密,氣香味濃為上。,成分:主要成分:人參皂甙7%~8%藥理:類似人參,對大腦有鎮(zhèn)靜作用,對呼吸中樞有中度興奮作用。具有抗疲勞,強壯作用。性味功能:甘微苦。生津止渴,益氣降火,提神健腦,滋陰清肺熱。,(二)、西洋參,臨床應用:1、年老體虛、病后體虛、熱病體虛、津液不足、過度疲勞、精力衰退。 2、肺結(jié)核。 3、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4、疲勞綜合癥。用法:參粉、參片,代茶飲,2~6g。,

16、(三)、黨參,基源:桔??浦参稂h參的干燥根歷史:《本草逢原》(1695)最早記載?!侗静菡x》謂:“黨參力能補脾養(yǎng)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本與人參不甚相遠。其尤可貴者,則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yǎng)血而不偏滋膩;豉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藥品種類:1、東黨(產(chǎn)東西北) 2、西黨(產(chǎn)陜甘)有獅子盤頭 3、潞黨(產(chǎn)山西) 4、川黨(產(chǎn)川楚) 以根條肥大,粗實,皮緊,橫紋多,味甜,氣香為佳,成分

17、:皂甙、生物堿、甾醇、氨基酸、揮發(fā)油、糖類等多種成分。微量元素如鋅、銅、錳、硒、鐵等。,性味功能:甘平,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主治脾肺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便溏,氣虛喘咳,心悸氣短,中氣下陷。臨床應用:1、體虛、氣血不足,食少便溏—用四君湯 2、冠心病、高脂血癥—黨參、玉竹、決明子、山楂、王竹,代茶飲,3、低血壓癥—黨參、黃芪、黃精,甘草,代茶飲 4、貧血、放化療全血象低下—黨參、枸杞子、女貞子、當歸,代茶飲;或黨

18、參、龍眼肉、黃芪燉豬骨湯 5、神經(jīng)衰弱、失眠健忘—黨參、五味子、麥冬、大棗、冰糖或蜂密煉膏,(四)、黃芪,基源:豆科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歷史:《本草經(jīng)》上品:李時表稱“補藥之長”;張元素謂:“補諸虛不足,益元氣,壯脾胃,去肌熱,排膿止痛,活血生血,為醫(yī)家圣藥”。,藥品種類:1、白皮芪:蒙古黃芪、原生芪 2、黑皮芪:膜莢黃芪、關芪 3、紅芪:陜甘寧川產(chǎn) 以皮緊肉松、金盞銀盤、菊花心、粉性足、氣清香

19、、葛涼味、根條粗長者為上品,(四)、黃芪,性味功能:甘溫,補氣固表,利尿消腫,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主治氣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崩漏便血,氣虛自汗,水腫,痤瘡。,臨床應用:1、防止上呼吸道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發(fā)作—用黃芪、大棗或黃芪、白術,防風,代茶飲 2、腎炎水腫、慢性腎炎—用黃芪、赤小豆、姜皮燉鯉魚 3、疲勞、食少便溏、氣血不足—黃芪、人參、粳米粥,(五)、冬蟲夏草,基源:基源:麥角菌科冬蟲夏草菌寄

20、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菌座(子實體)與幼蟲死體的復合體。歷史:首載《本草從新》(1757) 蒲松齡詩:“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無窮?!?藥品種類:菌座長在幼蟲正頂部,上粗下細條棒狀,褐色,4~8cm長,徑0.3cm,質(zhì)柔韌。蟲體為三眠蠶,長3~6cm,徑0.3~0.5cm,深黃或棕黃色,背部有20~30條環(huán)紋。有足8對,頭3、腳4、尾1,以腳部為明顯。通體9~12cm。,以菌座短小柔

21、韌,有香菇氣,蟲體黃亮豐滿,斷面黃白為上品。注意防偽防霉防蟲。成分:氨基酸、多糖、蟲草酸、有機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多種,(五)、冬蟲夏草,性味功能;甘平,補腎益肺。主治老年與病后虛衰,陽痿遺精,腰膝疼痛,久咳虛喘,癆倭咯血。臨床應用:1、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癥 2、肝?。阂腋?,肝硬化 3、阻塞性肺病 4、腎功衰竭 5、再障,血小板減少癥,貧血,白血病 6、惡習性腫瘤 7、其他,如耳鳴、過敏性鼻炎

22、,注意:1、蟲草燉老鴨:蟲草6~15g,主治衰老或體虛,腰腿酸軟,五心煩熱,膚燥身癢,夜尿頻數(shù),遺精早泄,消渴,肺勞,咳喘等。2、蟲草菌絲制劑:主為蛋白質(zhì)11.8%糖類83.9%(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具有降血中膽固醇,增強耐力,緩解精祉壓力等作用。,(六)、枸杞子,基源:茄科寧夏枸杞或枸杞的成熟果實歷史:《本草經(jīng)》上品,“久服強筋骨,輕身不老”《藥性論》:“補益諸精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藥品種類:1、

23、寧夏枸杞:產(chǎn)西北。果橢圓或紡錘形,1.5~2.0*0.4~0.8cm,紅或深紅,略有光澤,質(zhì)軟有糖性.嚼之唾液變紅為上品。2、津枸杞:產(chǎn)河北,集散天津。果實略小于寧夏枸杞,色鮮紅如血,無光澤,欠及甜味。3、大枸杞:又稱椒形枸杞,含鉛量高不入藥。4、保存時注意防潮、防熱、防曬,冰箱內(nèi)保存。,(六)、枸杞子,性味功能:甘平,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強腰膝,治內(nèi)眼病,消渴,勞傷虛損臨床應用:1、肝腎不足,目視昏花,眼晴干澀,疼痛流淚—杞菊地

24、黃丸 2、勞傷虛損,年老體衰—枸杞丸(枸杞、地黃、天冬) 3、面目黧里,色素沉著,皮膚不潤,早生白發(fā),脫發(fā)—三妙湯(地黃、枸杞子、蜂密),枸杞子粥,枸杞子酒,(六)、枸杞子,4、糖尿病—杞菊地黃丸或與石斛、花粉、黃精煎水代茶 5、肝??;肝炎、肝硬化 6、男性不育 7、免疫功能低下,反復感冒,食欲不振奮、乏力疲勞—枸杞子適量嚼服,每日20~30g,注意:1、枸杞葉,甘苦涼,能補虛益精,清熱止喝,祛風

25、明目。枸杞葉煮粥;干葉代茶飲,治糖尿消渴。2、枸杞根皮,地骨皮,甘寒,降壓,降糖,降陰熱,保肝。用于糖尿病,癆熱,肝炎,(七)、三七,基源:五加科三七的干燥根歷史:明以前為西南民間流傳金瘡要藥,出廣西?!侗静菥V目》:“此藥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為金瘡要藥”?!侗静菥V目》:“味微甘而苦,頗類人參,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明末清初開始人工大量栽培。,藥品種類:主根類圓錐或圓柱形,1~6*1~4cm,表面灰黃或灰褐有斷續(xù)縱皺紋及支根痕,

26、周圍有疣狀突起,質(zhì)堅實而生,味苦回甜。1、春七為上,冬七為次。2、頭大為上,頭小為次。40~400頭。,(七)、三七,性味功能:甘微苦溫,止血活血,消腫定痛,閃氣補血,調(diào)節(jié)器補五臟,益智安神。主治血證,跌打瘀積?,F(xiàn)用于冠心病,心梗,腦梗,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神經(jīng)衰弱,肝病,三七臨床應用:1、保健防老—三七、黃芪、枸杞子、黃精、首烏等到分為散,每次服3~6g每日2次。 2、各種血癥:包括內(nèi)眼出血。3、冠心病,心梗,腦梗

27、,視網(wǎng)膜動靜脈栓塞—三七粉3~5g,每日2~3次。4、高脂血癥,慢性肝病—三七粉沖服,今多人以人參或西洋參與三七等分為粉入膠表中,每次服1~2g,每日3次。5、食療:以三七、洋參片燉雞、龜鱉,主治冠心病,心律不齊,心腦血管病,老年體虛,失眠等。,(八)、天麻,基源:蘭科天麻的干燥塊莖歷史:《本經(jīng)》:赤箭“久服效力氣力,長陰,肥健,輕身,長年”?!秷D經(jīng)本草》:“密煎作果,食之甚珍”?!秹粝P談》:媽以“赤箭為地上苗,天麻為根”,補理

28、養(yǎng)生要藥。20世紀60年代發(fā)現(xiàn)密環(huán)菌與天麻共生關系,人工栽培始得豐收。后密環(huán)菌發(fā)酵物具天麻藥而研制成新藥。,藥品種類:主要產(chǎn)于云南、貴州、四川。橢圓形而扁,皺偏移彎曲,3~5*1.5~6cm,表面黃白、淡黃棕色,關透明,在縱皺紋及橫環(huán)紋,頂端有“鸚哥嘴”(干枯芽苞),低端有“肚臍眼(臍形瘢痕)”。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氣微,味甘,羊奶樣特殊氣味。以個大,堅實,透明,紋密,有鸚哥嘴,肚臍眼者為上品。注意防偽,天麻臨床應用:1、高血壓失眠頭痛—

29、天麻丸,天麻、川穹等到分研末,每次服5g,每日服3次。2、振顫麻痹、高血壓病—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白蒺藜各9~12g,代茶飲。3、美尼攸病—半夏、白術、天麻湯。4、高血壓病、頭痛、頭暈、失眠—天麻兔肉湯,天麻、菊花、枸杞子燉兔肉。,(九)、羅漢果,基源:葫蘆科羅漢果成熟果實歷史:原為野生的民間草藥,1930年人工栽培,《嶺南采藥錄》首載。主產(chǎn)廣西,廣東有產(chǎn)。根舒筋,果祛痰止咳,種子清心潤肺,葉治頑癬、股癬。,藥品種類:1、圓

30、羅漢果:圓形。2、長羅漢果:橢圓形,3~7*4~8cm,表面黃褐或灰褐,被短柔毛,有光澤,6~11條縱條紋,基部有果柄疤痕,頂部有圓點為花柱殘痕。果瓤海綿狀,藏扁平類圓形種子多枚。味極甜(種子較果皮更甜),氣微香。,以個大,新鮮,不破裂,搖之不響,內(nèi)色黃白,瓤海綿狀,無霉黑變色者為上品。成分:蛋白水解后產(chǎn)生19種氨基酸,14%葡萄糖,少量甘露糖,多量葫蘆素(cucurbitacin),維生素C,微量元素多種。甜味成分為羅漢果甙,甙V比

31、蔗糖256~344倍,甙IV比蔗糖甜125倍。,臨床應用:1、慢性氣管炎—羅漢果,川貝 2、慢性咽炎—羅漢果,胖大海,青橄欖,咸竹蜂 3、慢性便秘—羅漢果、決明子 4、暑熱—羅漢果,菊花,代茶飲 5、日本已開發(fā)出新型飲料,注意:1、廣西、廣東、香港、臺灣、東南亞作煲湯料,量不能太大,一個果可多分開多次應用。注意防霉。2、偶有羅漢果極苦,可見于末成熟小果,搖之有響聲者。,(十)、薏苡仁,基源:禾本科薏苡的干燥成熟

32、種仁。歷史:《本草經(jīng)》:上品,久服輕身益氣,主治筋急枸急,久風濕痹,下三蟲.《食療本草》:祛干濕腳氣?!侗静菥V目》:健脾益氣,補肺清熱,去風勝濕。,藥品種類:主為家種,少用野生。1、種仁:以料大、飽滿、色白、完整、新鮮,無霉變者為上品。2、根:治心腹胸脅痛,風濕痹痛,腸蟲病。3、葉:代茶氣香益中。,性味功能:甘淡涼。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主治腳氣、水腫,濕痹拘攣,脾虛泄瀉,腸癰、肺癰,扁平疣,癌腫。,臨床應用:1、慢性

33、腎炎水腫—薏米、杜仲、茯苓,或加黃芪、白術、菟絲子 2、濕熱痹(風濕性肌炎、末梢神經(jīng)炎)—麻黃、杏仁、苡米、甘草 3、脾虛泄瀉—參苓白術散 4、癌腫、扁平疣—薏米粥,五、中醫(yī)的飲食宜忌(1),中醫(yī)特別強調(diào)飲食宜忌,這是中醫(yī)飲食療法的特點之一。中醫(yī)的飲食宜忌一般根據(jù)疾病的寒、熱、虛、實,陰陽偏勝,結(jié)合食物的性味和個人平素體質(zhì)加以考慮。凡是對疾病或所服藥有不利影響之食物則應禁忌,反之,則適宜食用。下面分幾方面介紹中醫(yī)的飲食宜

34、忌。,,(一).寒癥、熱癥、虛癥患者的飲食宜忌 (二).生冷、煎炸、油膩、辛辣、溫熱、葷腥、煙酒調(diào)味食物的飲食宜忌 (三).發(fā)物:是一種"忌口",是中醫(yī)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臨床經(jīng)驗,指在攝食后使某些疾病加重或復發(fā)的食物。如水產(chǎn)品中的鯉魚、鯽魚、蝦、蟹、黃魚、帶魚等,禽畜中的狗肉、雞頭、雞血、羊肉、馬肉、驢肉、豬頭、牛肉等,蔬菜中的韭菜、竹筍、芥菜、芹菜等,以及其他如酒類、椒類、蛋類等。,五、中醫(yī)的

35、飲食宜忌(2),發(fā)物的忌口是相對的。在新發(fā)瘡瘍腫毒癥、熱濕、實證、毒盛者,以及各種急癥、肝炎、術后等,應強調(diào)忌口;而素體較差、有過敏體質(zhì)的人應注意忌口;而在疾病康復后或久病,平素無過敏體質(zhì),年輕,體健,消化良好者,忌口要適當放松,以調(diào)節(jié)飲食品種及口味,達到均衡營養(yǎng)。發(fā)物中大部分食物都屬溫熱性,對陽虛、氣虛者,對大部分正常人,在一定的條件下吃用,都是有益的。,(四).藥物和食物的禁忌: 1.食物之間的禁忌 2.服用

36、中藥的飲食禁忌 3.服用西藥的飲食禁忌 (五).現(xiàn)代治療營養(yǎng)學:明確揭示了某些食物在某種疾病中的禁忌,如果攝入這些食物將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如痛風患者要忌高嘌呤食物;短腸綜合征病人要忌高草酸鹽食物;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要忌含有天然致甲狀腺腫物質(zhì)的卷心菜、椰菜花等食物??傊?,對于不同的疾病,都有針對性的專門治療飲食,因而決定了特定的疾病有特定的飲食宜忌。,(六).食物的不良反應食物不良反應的分類 (1).食物過

37、敏:又稱食物變態(tài)反應,由IgE介導的食物不良反應。常見引起過敏的物質(zhì)大部分屬于蛋白質(zhì)包括牛奶、雞蛋、花生、蝦、螃蟹、豆類、堅果、海產(chǎn)品(如牡蠣、扇貝等軟體動物)等。此外,面粉制品、水果蔬菜中的荔枝、芒果、茄子等,也是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食品添加劑中的偶氮色素(如酒石黃)、防腐劑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2).食物不耐受:是對食物的一種異常生理學反應,與IgE介導無關,如乳糖不耐受、脂肪吸收不良等。 國外報道兒童約有1%~

38、3%對食物過敏,而在成人約為2%。,食物過敏原的性質(zhì) (1).食物過敏原由糖蛋白組成,它們是水溶性蛋白質(zhì),分子量多小于7萬,這些特性有利于它們穿過腸道黏膜而被吸收。牛奶中的40多種的蛋白質(zhì)成分可使過敏體質(zhì)的個體產(chǎn)生特異性IgE抗體,但主要駱蛋白、乳清蛋白;雞蛋中有幾種主要的過敏原,包括蛋白中的類卵粘蛋白、卵白蛋白和卵運鐵蛋白;花生中有多種抗原成分,以Arah 1和Arah 2為主。 (2).在同一類別的食物中,食物抗

39、原之間可能會出現(xiàn)交叉反應,如牛奶和山羊奶,小麥、黑麥和燕麥,大豆、豌豆和花生之間。 (3)兒童對牛奶、雞蛋、花生、小麥、醬油等容易過敏,而成人則易對魚、貝殼類、堅果、花生過敏。,臨床表現(xiàn) 食物過敏的最常見臨床癥狀是皮膚反應,可表現(xiàn)為紅斑、癢疹甚至重癥過敏性皮炎;其次是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一般在進食后1小時內(nèi)發(fā)生,也有進食幾分鐘后既發(fā)生,但發(fā)生時間很少在12-24小時后;食物過敏的呼吸道癥狀并不常

40、見。上述癥狀可單獨和合并出現(xiàn),嚴重的食物過敏甚至可導致全身過敏。,診斷 根據(jù)病史、體檢、糞便檢查、皮試、放射免疫吸附實驗(RAST)、排除膳食試驗、雙盲食物攻擊試驗等;診斷兒童食物過敏應慎重。,預防和治療(1) 要防止食物過敏,惟一的辦法就是避免食入引起過敏的食物。 大約30%兒童和成人在避免食物過敏原1-2年后臨床反應即可消失;嬰兒對牛奶、蛋、豆奶、麥等有過敏反應者,則一般平均于六個月大時發(fā)生,至十四個月大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